金庸《明报》的经营探析
摘 要:《明报》是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明报》的成功,可归功于金庸个人的远见。究其原因与成功的报业经营理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是金庸的社论、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还是金庸的用人之道,副刊经营、运作在今天都值得报业经营者借鉴与学习。
关键词:金庸;《明报》;经营
Abstract: Ming bao Daily News, called TIMES of Hong Kong,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newspaper in Hong Kong. The success of Ming Pao Daily News is due to Jing Yong’s foresight and successful business philosophy. Whether his editorial, original opinion of Chinese problem, the way to use talented peopl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supplements, all these are learned by newspaper managers.
Key words: Jinyong; Ming bao Daily News ; management
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宗师的金庸,可谓誉满天下。但他叱咤风云、驰骋香港报业四十年的传奇经历,却远不如小说那样为人熟知。其实,正如金庸自己所言,《明报》才是他毕生的事业与声誉。《明报》是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数十年来,《明报》一直以其独到的报道视角在香港报业位居第三。从最初千余量的销量到1989年18万份的日销量;从最初的惨淡经营到1991年度接近一亿元的盈利。从办报初期的10万元注册资金到现在的资产高达数十亿兼营出版、、印刷以至地产的多元化《明报》集团。《明报》的成功,与金庸报业经营理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明报》的成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创业之初,生存是第一位的。经过深思熟虑,金庸决定走中性路线,顾及知识分子与普通读者的双重要求,报纸的版面定位为“公正、善良、活泼、美丽”。内容上既发表严肃的社评、报道最新时事新闻,也刊载一些通俗小说。这样在严肃与轻松、大报和小报的定位使版面很难统一。不少人认为《明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但是,《明报》却利用小市民感兴趣的话题,再配上金庸的武侠小说吸引读者。《明报》的销量起初并不尽人意,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而《明报》从一份小报,提升为为知识分子接受的严肃大报靠的是金庸的社论。
《明报》有“三宝”:社论、副刊和中国问题。金庸的社论一直对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不仅受到知识分子的喜爱,也备受港英政府和的重视。金庸的社论独树一帜,以鲜明的观点、犀利的笔法、客观的分析、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大陆的形势作出准确的评论与预测,《明报》在动荡的13年间,准确地预见中国大陆政坛的发展,甚至预测出“文革”中的剧烈政治变动,例如林彪的倒台、邓小平的复出。在读者中、尤其在知识分子中享有盛誉。社论使《明报》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并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的小市民报纸,成为一份以新闻、评论为主、为读书人所接受的大报。
优秀的人才才是办好一张报纸的关键。《明报》的成功在于金庸对于人才的重视。《明报》在金庸管理的年代人才荟萃,凝聚了不少文化精英。今天,香港《苹果日报》社长董桥、《信报》社长林行止、《东方日报》主笔陶杰等,都出自《明报》。香港有名的文人,包括张彻、黄沾、哈公、倪匡、林燕妮、亦舒、严沁、王亭之、石瑛、项庄(即董千里)、张君默、何紫、张小娴等都曾为《明报》立过汗马功劳。而潘粤生、陈非、雷炜坡、汪济、王琳、司马长风、孙淡宁(农妇),张续良、胡菊人、王司马、林三木、王世瑜、李文庸(慕容公子)、董梦妮等,皆先后在金庸麾下。《金庸评传》作者孔庆东说:金庸之用人,有“才”——慧眼识珠提拔英俊;有“情”——真情相待平等共处;有“识”——眼光远大谋划全局;有“度”——宽宏大量不计小怨,尤其为人所称道。此评论精当的导出金庸用人的独到之处。
金庸的理想是把《明报》办成全世界最好的中文报纸。但是单纯以广告为支撑的传统报业经营模式,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受发展影响深重,抗风险能力较差。多元化可以分解报业经营风险与压力,在《明报》上市以后,金庸开始不断改革报社,一方面在报业经营中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多元化运作,除《明报月刊》之外,先后增办了《新明日报》星马版、《明报周刊》、《明报晚报》、《财经日报》等报纸杂志和明窗、明河、明远三家出版社。怀着既有“报”又有“业”的美好愿望,运行完好的资金投向实业。使《明报》由一家报社扩展成集出版、旅游、印刷以致地产的报业集团。1987年,金庸又成立翠明假期,经营旅游业务,对于其小说,金庸以其他形式再次改进小说素材,如精装本、平装本、口袋书,拍成电影电视,改编成漫画和连载等等,在最广泛的复制中建构起产品的产业链,最大限度扩大产品的社会影响同时,实现文化最广泛的传播,获取产品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1991年3月22日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产权估值为5.8亿元。《明报》的商誉,得到了市场的确认。1992年,金庸将《明报》股权转让给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余品海。这一系列的改革使《明报》工作更有效率、分散了经营风险。在今天新闻媒介集团化的大趋势下,金庸《明报》的集团格局,属于高瞻远瞩的经营与运作。
报纸副刊常见于各种报纸,却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它以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报纸为其载体,符合报纸本身的基本属性,与报纸新闻、广告相区别,独立传播文学、、技术及其他相关文化、知识。金庸认为,副刊是报纸很重要的一个部门,新闻是攻的,报纸是守的,有大新闻出来,报纸的销量可能会增加5万份、10万份,大新闻过去,销路要恢复原状,这时要保住大销路的话,就要把副刊做好,所以,办好副刊是报纸的生命线。1968年,他办了《明报周刊》,虽非香港的第一家周刊,却经过数年发展,在娱乐周刊中独树一帜。周刊报纸本是作为附赠品送给读者的。但金庸却大胆地提出,如果内容装潢加以改革后,可以定价发行。当时许多人表示反对,以为这样会失去读者。金庸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样,《明报周刊》便出笼了。《明报》在创刊之初,是以副刊放在第一版的。报纸副刊是值得经营的品牌,因为它与报纸新闻相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明报》的副刊,从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一直维持两个版位,一版为小说,另一版为杂文。到了80年代,《明报》副刊的内容扩展到校园、窈窕、明知、读者、娱乐、、名廊、消费情报、马经。注入新颖理念的《明报》副刊就像一扇窗口、一个渠道,联系文化界名人和广大受众。许多名人作品在颇有名气的副刊发表,许多新人从副刊出名,其次,《明报》副刊体现了报纸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彰显着其个性,最后,通过副刊,《明报》的利润不断增长。
金庸从普通报社编辑到报业巨子,富有传奇色彩,令世人瞩目。金庸在中国新闻史创造了奇迹,特别是他在《明报》中融入全新的办报理念,使《明报》从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商业小报,扩大成颇有影响的大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今天值得报业经营者借鉴与学习。
:
[1] 傅国涌.金庸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
[2] 张奎阳.金庸与明报[M].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3] 孔庆东.金庸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4] 邵培仁.媒介管[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