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和谐社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 霞 时间:2010-06-25

  摘要:随着人与矛盾的突出和演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生态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逐渐提上日程。高效、生态平衡的产业,建立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从而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自然与人类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亦称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关键词:构建;生态经济;和谐社会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outstanding contradictions and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the properl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is put on the agenda to solve the problem gradually.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build a new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ighlighted the ecological economy as a basis,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rtuction;Ecological economy; Harmonious society
  
  美国著名海洋生态学家卡尔逊1960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是近代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卡尔逊在书中呼吁人类不要残酷地对待自然,要恢复理性,倡导一种生态的、合理的文明。这本书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从政府到民众对环境问题的不同关注。197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初,生态学会前理事长、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员马世骏提出,社会的发展不能只要经济,也不能只要环境,还应该要有社会。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提出并发展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文明。
  
  一、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
  
  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和推广,并且已日益显现出其巨大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今天,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继续推进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的实践,既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办法,改变原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经济高效、生态平衡的产业,建立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从而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自然与人类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亦称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坚持社会视角与自然视角的统一,深刻揭示了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在农业社会,虽然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开垦和砍伐的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局部性的紧张,但总体来看,人类与自然还能保持整体的平衡与和谐;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与自然环境存在着不能克服的矛盾,工业社会一方面创造了农业社会无法比拟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大大地提高了利用和使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然而另一方面工业文明又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颠倒——人确立了对自然的主体性地位,而自然则被降低为被认知、被改造,甚至被征服和被掠夺的无生命的客体对象,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矛盾的激化。
  然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明并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对抗过程”,人类完全有可能在与自然界的和谐中求得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之所以同自然生态发生“对抗”,无法“和解”,其原因在于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不顾一切地掠夺自然。正是由于人类为追求利润而进行的无情扩张,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使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两极对立”的程度。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尽管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产生的生态危机尚未充分暴露,但他们已经预测到未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告诫人类要避免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生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它虽然出现得很早,但却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掠夺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愈演愈烈的,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化的结果。随着这一普遍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了全球,从而使生态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危机。鉴于此,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了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走出人类文明越发展生态破坏越严重的“二律背反”的怪圈,从而要求我们对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构建在此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恩格斯在论述人类干预自然界时指出:“这种事情发生得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感觉到、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2]。”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与自然的和解创造了可能的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矛盾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也并不能完全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这种和谐,还需要人们对自然发展的自觉探索和把握,把尊重自然和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牢固树立起来。因此,高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环境和生态建设,加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和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行性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呼唤人们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永远是地球和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无法超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此,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构建人类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自身关系的和谐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和谐社会在生态学上有四层含义:一是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包括水、土、气、生、矿等自然生态因子、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自然生态和谐;二是人的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方式的经济生态和谐;三是人的境界,包括温饱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天地境界等人类生态境界的和谐;四是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时、空、量、构、序层面的系统生态管理方法的和谐。
  就一个社会的和谐来说,存在多种需要协调的关系。但归根结底,无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就这两方面来说,人与自然、环境、生态的和谐更具有根本性,它是整个社会各种因素协调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一,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自然与生态的平衡和发展,也就是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发展不仅是一个人与人关系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与人类史相互制约,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人与人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必然遭到破坏,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即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二者高度统一起来,坚持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按照生态可持续的观点,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因此,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必须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与生态资源的持久、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使现代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完全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正是基于对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统一性的深刻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并于2007年10月15日在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生态危机实质就是社会危机和文明危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这也证明一个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设想中,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形成经济和谐;自然界的高度发展,形成生态和谐;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发展的基石。
  
  三、如何以生态经济为根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理性选择的生产发展方式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生态生产力,这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
  (一)制度保障,方向指引
  为了有效遏制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映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国发展理念的一次飞跃。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和我们党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生态经济的生产方式是先进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向,而和谐社会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代表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维持全面的生活质量,维持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持续的环境损害。和谐社会的特征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性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因此,树立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3]。
  (二)素质提高,观念转变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会越来越高,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人群会越来越多,可用于保护资源、生态与环境的资金投入也会越来越多,所以人类社会必将逐步进入可持续性趋于增强的和谐社会形态。为保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全球正在掀起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这种运动逐渐形成了绿色消费观念,产生了对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需求。未来人类消费模式的选择必然是生态消费,生态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生态消费是指在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基础上,提供服务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生话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同时使服务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其实质就是要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三者和谐共生的消费;生态消费思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指导思想;作为再生产的基本环节,生态消费体现了物际公平、人际公平、国际公平的原则,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消费满足了人们的生态需要,实现了消费从工具到目的的转换,是人类物质、精神、生态三元有机结构体系循环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内驱力;生态消费升华为生态文化及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支撑力量[4]。生态消费关键在于强调消费的合理性和适度性,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一个长期发展战略。生态经济理论在对人类传统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努力确立新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正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全新理论基础。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它强调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它要求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这种生态思维是以辩证思维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价值的思维模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尽快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显得尤为紧迫[5]。
  
  四、结束语
  
  生态社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农业社会—社会—生态社会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递进的发展序列,是符合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进程的。生态社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确实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生态社会不仅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与之相应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人的生理和谐、心理和谐以及生理与心理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充分认识自然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世界性意义,树立关注全人类命运的全球整体发展观。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态观今天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认真学习、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精神宝库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 常伟玄,王亚平.浅析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J].北方经贸,2003,(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18.
  [3] 石光,冯志林.生态现代化与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J].市场经纬,2007,(9).
  [4] 张术环.论和谐社会视阈的生态生产方式[J].经济纵横,2007,(3).
  [5] 杨卫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文化基础[J].特区经济,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