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选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宋 希 时间:2010-06-25

  摘要:湘西民族地区是比较落后、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文章通过对生态农业产业群现状研究分析,结合产业群建设模式研究,对比已有的成功范例,得出适应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保护生态积极农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湘西自治州作为湖南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农业和经济发展,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现象。相对落后的湘西地区如何跟上国家发展步伐,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建设之路,突破瓶颈将生态农业建设推向到一个向规模化发展、高层次运行的新阶段,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的提出至今已多年,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较大发展。在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国外的研究中,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hington)对生态农业的界定是“生态上能自我邹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小型农业”。Scofied AM广泛考虑农业与乡村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乡村经济和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生态农业”理论和进行实践。李颖明(2006)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等方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刘红梅、李玉浸、陶战、刘凤枝(2006)论述了中国农业现状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特点及其优势,结合典型实例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贾利、李友华、董濮(2006)等学者集中于不同地域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行研究,从区域资源和人口概况出发,利用系统综合指数、生产指数、技术装备指数、经济指数、资源环境指数评价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学者李代福从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出发,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陈厚基认为应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沈享理、叶谦吉均(2006)在不同文章中指出中国应遵循生态经济学,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郭思琪认为生态农业的实现就是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并且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生物技术的使用,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
  王云芝(2007)将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概括为: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模式;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刘绍民(2007)则将国内发展模式归结为“主导产业发展”、“全面发展”。
  徐明峰(2005)着重研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绩效,对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从产业政策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议。杨筠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强调生态、农业、可以协调和谐发展。
  简单地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起步阶段进入新成长阶段中出现的具有方向性、规律性的现象即资源向优势农户、优势、优势产业及优势区域集群,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本文针对当前湘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导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及实质,试图通过以发展产业群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使产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优化的产业链,初步提出适合该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实施途径。
  
  二、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是传统农业走向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整个集群专注于一个产业,每个企业专注于一道工序,将核心活动集中,从而加强了价值链的资源和核心能力,达到协同效应和优势互补。
  (一)生态农业产业群的模式
  从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与外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发型集群模式,另一种是嵌入型集群。
  1、原发型模式。即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区域内部的原发、内生力量,区外力量的作用很小。原发型产业集群主要是由内在因素衍生形成的,构成集群主体的企业属于当地企业,并随集群的形成而形成,随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因而这种集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扩大规模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将养猪、养禽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二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依靠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的模式,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沟模式、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以及生态果园模式。
  2、嵌入型集群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运作的跨国企业或外国企业的投资在特定区域聚集,进而吸引更多国际、国内资本聚集于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主要是外来企业,这些企业受到集群地区某种比较优势要素或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吸引,迁移到该地区发展,一旦比较优势不再,这些企业会继续迁移,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可见,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必须使其集群主体根植于本地,即需要一个内生化的过程,方能稳定。而湘西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并没有具备相应的龙头产业,因此基本上属于此类的集群模式很少。
  (二)成功范例及借鉴意义
  学习东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经验,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开拓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借鉴日本的经验,拓展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牧药型”、“林果牧型”、“农林牧型”、“农林牧药菌型”等;借鉴中国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的经验,在城郊和条件便利地区积极发展“果菜花生态园区”、“科技与休闲农业园区”、“禽菜果花草鱼观赏园”等生态农业。制定完备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规避中国出口农产品频繁遭遇国外“绿色壁垒”。借鉴东南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有关农业科研机构等科研力量,针对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园区和基地对周围农村的辐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三)模式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因素。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最为基础的要素,集群最初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因此,企业间的聚集必然影响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要发展也势必要考虑如何促使企业的聚集,保持企业的聚集,并扩大集群的规模。
  2、软因素。包括当地的基础、人才、文化意识及区位等制约因素。就西部地区具体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及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低下、人才流失的严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该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多表现出以内生性、自发性为主要特征。
  3、硬条件。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有利的也有不利的。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内得以发展,一定与区域内的条件相关,地理位置、条件、资源察赋、农业生产结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等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而区域内的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对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类型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
  
  (一)观光农业打造服务产业模式
  观光农业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起点,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发挥各地的农业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特色化农业发展模式,将自然景观、农业资源、民族文化、消费时尚等结合起来,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
  湘西地区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建立观光农园,通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到园内摘果、选菜、采茶、赏花,将观光休闲与体验田园劳作乐趣相结合;发展休闲农场,农场内向游客提供田园景色观赏、农业劳动体验、垂钓、采集果蔬、度假、游乐等休闲项目;以此将观光农业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立体性和生态性的产业,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的现代农业。
  同时,加速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抓好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建设,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森林休闲旅游、土苗风情旅游、溶洞奇观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精品旅游线路,培植壮大旅游产业。确立保护自然原生态原则,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保护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区。实施整体开发与区域联动,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资源,确立大湘西的旅游经济圈。
  实施旅游营销政策,景区关联单位坚持通力协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谋划绿色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形成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首先,以生态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以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蔬菜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其次,扶持药化拓宽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产业。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利用能源、生物、旅游、药材、矿产等丰富资源,开发出富硒的猕猴桃、茶叶等系列产品。通过整合资源,促进服务业集团化、化、品牌化经营,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服务工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深入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加速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在生态能源农业模式上,探索出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之路。即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与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生态致富家园相结合,形成“畜-沼-果(菜、药、茶、烟、粮)”良性循环的山区生态能源农业模式。沼气能源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烟叶、林果和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从而通过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农村饮水、沼气池、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改造湘西传统产业,从而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
  1、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环境出版社,2000.
  2、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黄进勇,李翔.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产业化问题[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2).
  4、章力建,侯向阳,王庆锁.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1(1).
  5、颜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