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摘 要 区域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本文深入分析了区域经济因素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良性耦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及其支撑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的集聚(Poter,1998)。由于产业集群所凸现出的持续竞争力,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我国产业集群的大规模发展起步较晚,但势头强劲。从区域分布来看,产业集群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河北等许多省份均有分布。比如截止2004年末,江苏省各类产业集群就业人数占全省的近88%,所创造的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0%和40%,在重点接受调查的全省60家产业集群中,企业数超过1000家的有12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的有13个,有19个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中的占比达到50%以上,其中又有8个达到80%以上。这些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省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内在机理上去探索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和互动发展机制,无疑会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区域经济因素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的最原始经济活动必定是由区域所具有的文化习俗和资源禀赋决定的,由此而形成的人口、技术、公共资源、区域品牌等,因为路径依赖等因素会影响到现期产业区位的选择。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1.区域的资源因素
利用资源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是产业集群得于形成的原始动力。区域资源主要包括两类:①资源;②非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和地理资源
自然资源是能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综合,包括土壤、气候、矿藏、湖泊、森林、地理位置等。马歇尔(1964)曾在对地方起源的论述中指出了工业的地区分布的二个主要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自然条件。美国学者通过对美国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得出,自然优势能够解释20%左右的产业集群形成现象。在我国,各种以自然资源为主要生产加工对象的产业集群,无不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如吴江盛泽的丝绸产业集群,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东海县的水晶制品产业集群,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同样,由于区位优势,有利于资源和产品的进出口,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江浙粤闽一带出现了以加工出口为生产特点的大量的产业集群。
(2)人力资源
产业在空间地域上的集聚并不只是企业的简单意义上的数量叠加,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产业的集聚需要考虑区域人力资源的现有状况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区域环境中人力资源的密集程度及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以及地区产业集群的类型。一般来说,与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的有三种人力资源类型:企业家资源、高技能人力资源和普通劳动力资源。
2.区域历史和文化因素
区域中历史传承的从事商业活动的文化氛围,可以演化为区域经济兴起的一个条件。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由于耳濡目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了经营意识,培养了经营思想。浙江的许多产业集群是在缺乏自然资源支撑和外力帮助的条件下,通过挖掘民间传统技艺而形成的。如宁波依托“奉帮裁缝”的传统技艺形成服装类产业集群;永康利用修锅补缸的技艺,发展成了专事小五金生产的产业集群;温州更是利用“其货纤靡,其人善贾”的人文特点,逐步形成了打火机、皮鞋、低压电器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3.区域政策和制度因素
制度和政策作为公共产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因此,作为公共产品供给者的政府,对区域产业集群具有十分显著和直接的影响。正确的政府引导和支持以及相应的有效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种有利的推动。另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人文习俗也是产业集群发育成长的深层内因,健全的人文不仅加强了产业集群的稳定性,而且会加速中小企业的形成,壮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比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市政府便高瞻远瞩地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并通过政策扶持和倾斜,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使当地出现了最早的专业市场,为产业集群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适宜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也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因素
犹如生物群落一样,产业集群也是一个有机的具有生命特征的产业群落。在它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必须要与周围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于某个特定的产业来说,它需要与与之相关的各种横向和纵向的产业或机构的耦合。从横向看,包括能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能提供相关管理和技术的企业;从纵向看,包括上游和下游企业,如供应商、销售商、产品服务等。另外,还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咨询机构、监管机构,提供各种专门的培训、、信息、技术和服务等产品。因此,产业集群是一个有众多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有机协调的整体。任何一个相关子系统的不完善,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往往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说,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通过对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区域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由相互关联的众多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所组成的共生体。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发展所要投入的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也特别强调企业家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更是要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因此,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将这些区域内的软、硬资源的有机组合,优化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产业集群所带来得直接结果便是同一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引起人口的空间集中,这在为产业集群提供充足人力资源的同时,又会产生对消费、、文教卫生、金融、物流、市场等基础产业的进一步需求。这样,产业与市场之间就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和市场群落的共生现象:通过构建专业市场群落,可以实现制造业与商贸业的专业化分工,使他们能共享销售网络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中间品交易的不确定风险;通过构筑制造业企业群落,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的中间产品的制造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又能使群落中的每一个企业都能享受“零部件规模经济”,大大降低集群内企业的内、外部交易的成本。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使其主导产业获得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使得相关企业获得成本优势,提高其竞争力,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的相互关联的和机构集中在一起,既开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一方面,产业集群内集聚了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批发经销商以及其它配套商,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方式有利于企业间实现纵向、横向合作。同一集群内的企业彼此间更加接近和了解,基于友谊、信任、信息分享和相互联系,大大降低了单个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相互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学习,为协同创新创造优良的环境。另一方面,合作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行业的动态更易及时了解,竞争的障碍会减小,企业对于竞争压力的感受也更为直接。新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从而导致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因此,集聚既有利于合作,也增加了竞争。这种合作竞争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它能帮助集群内企业实现高效的化的互动和合作,顺畅信息的流通,加快观念、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减低交易的费用,从而获取集体效率,降低合作创新的成本,加快创新速度。企业的创新成果更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集群内企业间互为竞争的关系,会使竞争激烈程度加大,也就越能刺激企业的创新与升级。因此,集群内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所有这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双向机制,对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产业集群通过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扩大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由于集群内部强大且复杂的企业间联系,使得在该区域内,一个企业,会带动区域内相关企业的发展,而且随着产业集群化规模的增大,引起规模的边际收益递增,进一步增强对集群以外的企业的吸引力。随着新的中间投入的使用者、生产商和供应商的不断加入,又会引致新的加入者和更强的分工专业化,从而形成较强的累积效应;同时,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群内企业需要不断从周围地区就近获取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导致产业集群在空间上不断拓展,将周围欠发达地区逐步纳入其中,形成扩散效应。通过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得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更加完善,空间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更加壮大。这样,产业集群就可以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利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来创立区域品牌。这一方面可以消除经济的负外部性,同时谋取单个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受益;另一方面,“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具有更加广泛的、持久的品牌效应,从而扩大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4.产业集群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集群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往往都是通过生态共生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集群的这个特征非常适宜于开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自然生态学的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实施“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标。通过资源的循环,既维持生产的发展,又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并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循环经济能使集群内完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克服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疏通集群内个体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渠道,搭建个体间的合作共生机制,优化整个集群内的循环经济网络结构。通过遵循“3R”原则,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绿色消费、资源综合利用等有机融为一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稀缺对集群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解决了产业集群演进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的和必然的选择。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建议
产业集群因为具有持续的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产业集群如同产品一样,也有包括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根据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区域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产业集群的衰退,从而产生产业集群的周期性风险。而产业集群的衰退,又会反过来引起区域经济的萧条。因此,如何保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营造良好的区域政策和基础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政府首先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宏观引导,提出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避免无序竞争。其次要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的建设,完善中间服务体系。还要不断完善适宜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硬件体系的建设。要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对产业集群的龙头骨干企业、配套企业创建品牌优势的企业给予扶持。
2.引导和规划以生态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建设
通过生态园区的建设,使得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生态共生的耦合关系,一方面可以形成和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循环经济活动,减少资源的投入,减轻对环境的损害,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和研究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现象,化解产业集群风险对区域经济的危害
由于产业集群存在衰退和灭亡的风险,要保持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就要采用区域投资组合战略来分散风险。这就要求区域内产业集群间的相关性要小,以使对区域经济的风险最小化。当然,虽然产业集群存在生命周期,但它也并不代表必定走向衰败,只要根据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1] 何雄浪.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南方,2006(4),35-37.
[2] 魏后凯.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67-179.
[3] 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资源-结构”观的分析 [M],出版社, 117-132.
[4] 产业集群第2辑[C],机械工业出版社,47-48.
[5] 周宏春、刘燕华等著.循环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