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缘战略中海权的误区与反思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房 艳 时间:2010-06-25

  摘要 20世纪末,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再度将目光投向海洋,对海权的重视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本来是好事,但过度的鼓吹却将海权推向了一种“绝对”地位,对国家的安全与会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必需从和现实的角度对海权进行理性的反思,澄清其中的误区,这对中国地缘战略的选择尤为重要。

  关键词 地缘战略 海权 反思
  
  一、中国地缘战略中对海权的误区
  
  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地缘也在经历着重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缘政治也产生了陆权、海权、空权、太空权和权等不同的形态。但是,地缘政治的主旨却似乎万变不离其宗,过去的谁控制了什么就能控制世界的旧思维依然主导着人们的地缘政治观。在有关地缘政治的研究中,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中国应优先发展海权或海权等形式高于陆权的观点。这使得人们对海权的认识走向了误区。主要的误区有以下几点:①海权决定历史。其功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仍是如此;②全球化要求国家有更多的国际市场和资源,有了海权就可以为之提供安全保证;③大国必须夺取海权,否则其发展是没有前途的;④海上力量的发展可以分享霸权国的海权,这是与霸权国形成真正平等的“朋友关系”的基础。
  
  二、对造成海权误区的原因分析
  
  误区之一,毋庸置疑,海权在历史上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出版后,对海权的理性认识也得到迅速提高,获取和保持海权成为一些主要大国军事战略,乃至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柱。可以说,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印证中,海权的地位远远超过了陆权,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过了后来的制空权。但是,地位的显赫并不代表海权能够“决定”历史。这种海权决定历史的观点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历史的实例,英国海上霸权和世界霸权的先后确立是这种观点最主要的历史根据。二是海权本身的功能,因为据说和其他“权”相比,海权具有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特点。先看一下历史。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迈向海洋霸主的宝座,在17和18世纪,英国依靠海军力量打赢了几乎所有的商业战争和王朝战争,19世纪又成功挫败了拿破仑法国的挑战。这似乎说明是海权实现了“英国治下的和平”。但这只是表面。英国在20世纪以前的成功有赖于两大支柱:海上霸权和均势外交。然而海军的费用远比陆军昂贵,外交则需要巨额的资金作支持(英国在17、18世纪频繁为外国政府提供的“补助金”令人印象深刻)。没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作基础,这两大支柱可以说一个都支撑不起来。鼓吹海权的人士喜欢以拿破仑的失败作为例子,但这也恰恰最能说明英国综合国力优势的决定性作用。拿破仑由于不拥有制海权而不能直接进攻英国,这是事实。但不能在英国登陆并不意味着不能打败英国。拿破仑的战略是实施“大陆封锁”,从经济上使英国“窒息”。本来,对英国这样一个极度依赖海外贸易的国家来说,这种战略应该可以奏效。可英国坚持了下来,除了制海权使英国的出口经济还可以靠与那些未受“大陆封锁”或美国“不来往”政策影响的地区的贸易来维持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英国的综合国力。当时,英国已经开始了革命,从而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其有足够的资金将这场战争打下去;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优势使英国商品的竞争能力远远强于法国,而且使英国在整个资本主义商品链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就对历史的“决定”程度而言,海权至少应该排在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之后。再看一下海权的功能。从马汉开始,很多人都列出了海权所谓“独一无二”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在军事上,拥有海权的一方可以按自己选择的时机和地点在沿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而不掌握海权的一方则缺乏反击手段,只能被动防御。因此海权实际上是通过建立军事力量投送的单方面优势,确保了军事上的主动权。第二,在经济上,海运的成本比陆路低,特别是在大宗货物的运输上具有优势,因而海权是组织远距离贸易和跨地区生产的必要基础。第三,更重要的是,海洋是一片将世界各个地区联结起来的广阔“公地”,海权可以实现“全球到达”,从而成为迈向世界领导者地位的必由之路。首先应指出,这些功能本身都是以历史的一定发展阶段为背景才形成的。在古代,海权与陆权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海洋大国与陆地大国的争夺甚至往往以海洋大国的失败而告终。当雅典败于斯巴达,迦太基败于罗马的时候,这些功能几乎不存在,或至少是不明显的。从13世纪开始,有两个因素开始改变海权的命运。一是在航海设备、航海知识、造船和海军装备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海上力量的机动范围、火力打击范围和运载量有了飞速提高;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扩大了对原材料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控制海洋的重要性开始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三种功能才逐步显露。因此,即使海权在历史上一度曾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那也是以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条件为背景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作用的特殊性和绝对性应该说是有所下降。所以是历史决定了海权的地位,而不是海权决定历史。
  
  误区之二:全球化要求国家有更多的国际市场和资源,有了海权就可以为之提供安全保证。在一百年前,强大的海上力量的确是开辟市场、保障海上运输线的重要手段。但人毕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把一百年或是五十年以前的“真理”来套用当今的事情也许就不那么正确,有时甚至是荒谬的。二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各国利益相互依存的日益增长迫使彼此之间加强政治经济协调,使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在一定规范和制度框架下进行。这种相对的“有序化”进程当然不意味着公平合理,甚至也没有在本质上降低军事力量的“后盾”作用,但是和以往相比,国际竞争毕竟不那么野蛮了。应该承认,战争作为赢得竞争的一种手段,其效果已不如从前,使用条件也受到更多限制。海权也无法回避这种影响。比如,美国在促使日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的问题上,就不可能再像当年的佩里那样用舰队,而只能更多地通过政治和经济途径施加压力。在与欧盟的贸易纠纷中,美国拥有的海权也同样帮不上忙。实际上,即使在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的18、19世纪,海权打开的也只是广大落后地区的市场,对于争取列强彼此的国内市场却从未真正起过作用。当今世界,试图在获得海权与开拓国际市场之间创造什么因果联系的努力更是归于徒劳。还有一个是能源等战略性资源的海上运输线问题。中国石油消费三分之一依赖进口这一现实,使不少人大声疾呼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的必要性,而发展海军、夺取制海权似乎成了唯一的对策。对此。首先应该承认。强大的海军对于维护海上战略运输线安全而言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而这本身就是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事情还需进一步推敲。由于战略性的海上运输线都是国际通道,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爆发地区性危机),航线的安全往往由包括最大海权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负责,并不需要某一国家(当然不是最 大海权国)用自己的海军去单打独斗。而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当它的海上战略运输线真正面临被切断的危险时,实际已经处于大规模战争的边缘了,而且,威胁的来源和战争对象都只能是最大的海权国。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拥有与对手旗鼓相当的海上力量,否则解决不了问题。从根本上说,对海权的这种“误区”折射出来的是包含着三个“绝对”的安全逻辑:第一是“绝对安全”,就是所有的利益都必须在完全的控制之下,第二是安全上的“绝对自助”,就是控制者必须是自己,第三是安全上的“绝对手段”,就是将军事力量作为维护安全的唯一手段。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们,这种逻辑不可能实现,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做不到。而要一个后起的国家奉行这种安全逻辑,就不仅显得荒谬,而且容易重蹈历史覆辙。

  误区之三:大国必须夺取海权,否则其是没有前途的。这种观点除了包含“海权决定”的误区外,还存在另一个重大错误,那就是忽视了获取海权的客观条件。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能拥有多少海权。马汉在他的书中明确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所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其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就比一个以大陆为界的国家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近代史上的英国和史上的美国都具备了这样的先天条件。相反,对于置身于沿海和陆地这种双重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国家而言,其安全威胁来自多个方向,难以集中力量争夺海权,而且,即使夺取了海权,在陆地方向也是“漏风”的,因而往往是昙花一现。除了在争取和保持海权方面的“先天”困难外,具有海陆双重自然地理身份的国家盲目追求海权还可能反而危及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因为这类国家不可能完全确保陆地疆界的安全,而在陆地与海洋两个方向同时加强军事力量,不仅将导致有限财力的分散使用,影响发展后劲,而且难免造成多面树敌,甚至可能促成陆上强国和海上强国联手。如果这是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大国,那么这种反弹和打压很可能来自当时的世界霸主及其陆上盟国,局面也更危险。
  
  误区之四:海上力量的发展可以分享霸权国的海权,这是与霸权国形成真正平等的“朋友关系”的基础。这几乎就是提尔皮茨理论的翻版。他在19世纪90年代时就提出,一旦德国的舰队强大到“哪怕是一支更强的海军也不能轻易将其制服”的时候,英国不仅不会冒险与之对抗,反而会对德国的态度更友好一些。这就是发展大海军的“结盟价值”。就德国政府而言,追求海权的最初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在殖民地等事务上加强与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这种想法所引发的现实后果在上面已经说过,历史学家泰勒的话在这里可以作为:“他们(指德国人)永远不了解,除非他们能够真正在海军建设上超过英国,这一海军竞争的唯一效果就是使英国人同他们交恶。”再看一下英美的关系。国内某些学者认为,美国正是靠发展海军才冲破了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封锁,迫使英国以美国为朋友并与之分享海权。对此,本文不便再重复一些历史常识,只想指出三点。第一,西班牙当时已十分衰弱,无力参加任何对美国的“海上封锁”;第二,英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大西洋拥有制海权,但在太平洋不是,因而也不存在对美国的封锁。因此,美国的成功实际是大战略上的成功,而不是争夺海权的成功。第三,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对美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友好,甚至是迁就的一面。因为那时候美国的财力是足够的,如果他们选择扩建海军的话。他们将建起一支和英国一样大的舰队,然后有可能超过英国,而且当时英国不能肯定美国会不会这么做。”也正因如此。英国在取得美国合作、避免与美冲突方面才显得不遗余力。美国则充分利用实力和外交两大手段争取海权。华盛顿会议使美国有权建设一支和英国基本相等的海军力量,二战初期,美国海军又接替英国皇家海军,执行保护大西洋航线的任务,标志着英国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海上霸权开始转入美国手中。所以,是综合国力的优势而不是单纯海军的发展赢得了平等地位,也赢得了海权。将海权作为赢得平等地位的途径的观点,不仅无视历史,而且在逻辑上倒因为果。
  
  三、结论
  
  海权发展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大战略问题,必须把它放到中国的大战略中去全盘考虑。中国的大战略就是在21世纪中叶使中国成为一个中等发达的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这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应从这一中心战略任务出发来定位海权发展在中国总体发展的地位。如果说中国的发展包括大陆空间的发展和海洋空间的发展两个部分的话,那么,大陆空间的发展将始终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最基本的,即陆权是任何国家、民族生存的基础,中国也不例外,因为人不可能长期生活在海上。另外中国自古以来是陆地国家。未来发展也需要拓展陆上的利益边界。但是中国近代衰落和被欺负的重要原因就是不掌握海权。所以中国必须成为陆权和海权兼备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