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需求背离市场价格规律现象的分析
[摘要]人力资本供给曲线和其它资本、商品供给曲线一样向右上方倾斜,它表达着这样一个:人力资本的供给数量随人力资本价格提高而增长,价格降低而减少。从当前我国人力资本供给的现实情况看,并没有遵循这样的规律,背离供给规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表达;2.高等投资的机会成本约束;3.人力资本所有者收入水平以及社会对人力资本需求在长期内的分析;4.超市场规律因素对人力资本供给的影响。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的现象发生在我国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还十分低的阶段,令不少人费解。
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使大学生初次就业签约难问题在2003年被骤然放大,随后连续几年大学生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明显偏低,起薪水平也持续下跌。与此同时,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高需求状态仍旧持续(未来的人力资本供给)。这种背离市场价格规律的现象应当怎样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理性依据究竟是什么?本文将从人力资本价格与人力资本供给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人力资本与普通劳动力的劳动力市场表达
1.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概念辨析。本文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劳动力这三个概念的区分展开,着重对比人力资本和普通劳动力之间的区别。从受教育的年限、劳动生产率水平、完成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掌握高精技术的能力等方面来看,一般来说,大学生与普通劳动力存在质量上的差别,在经济生活中他们对增长的意义不一样,在劳动力市场上他们有不同的供给与需求的表达,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从概念上来认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或人力资源存在三点重要不同:第一,人力资本是一个质量概念, 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个人口群体的生产能力和收入能力的水平;而劳动力或人力资源则是一个数量概念,即以人头来。第二,人力资本反映的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劳动力或人力资源是以劳动力同质为前提,因而无法反映出劳动力质量的差别,对这种差别的反映是人力资本概念特殊的意义所在。第三,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上位概念,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已开发的人力资源。
2.劳动力市场的“两分”法。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在发展家,普通劳动力的供给是充分的,甚至是无限的(W.A.刘易斯,1954),而人力资本却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其稀缺性甚至超过物质资本。
普通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参与分属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虽然,不曾有理论清晰给出普通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区分标准,但高等教育在人们心中是一个被默认的分水岭,它实际上在普通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所有者间划出了一道分界线。国内、外有学者为便于分析,也根据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将劳动力市场分为高级劳动力市场,即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劳动力参与市场,和低级劳动力市场,即高等教育程度以下劳动力投入市场。普通劳动力聚集在低端技术产业区,即低级劳动力市场,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则相反,处于中高端技术产业区,在高级劳动力市场占有着更广阔和自由的领域。
3.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优势。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本所有者既可以进入高级劳动力市场,一般而言他们同时又具有提供普通劳动力的能力,因此,他们拥有跨两个市场提供劳动的可能性。而普通劳动力不具备向中高端市场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其次,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供给过程中,表达着资本的赢利性特征,即要求其投资获得相应的收益和回报。而普通劳动力的供给不是在这样的原则下谋划,尤其在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普通劳动力供给已然使低端产业劳动力市场处于拥挤而发生过度竞争的状况,迫使普通劳动力在市场供给中几乎没有原则和条件可言。再次,一旦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的供给——需求偏离均衡,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改变人力资本投资方向或追加人力资本投资,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变被动为主动,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来说并不是难事。反过来,普通劳动力面对市场出现这样的状态时,他们的就业选择就面临很大的局限性,无法表现出相同的择业弹性,对他们来说,主动扭转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的局面十分困难。
与普通劳动力供给市场相比,人力资本供给市场条件更为有利,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失业率水平低、收入水平提高快。如美国总体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在减小,但是,普通劳动力与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扩大。
二、人力资本市场价格与人力资本供给
当前,扩招后的高等教育依然供不应求。2006年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950万,而全国各类高校招生计划530万,升学率55.8%;预计到2009年之前普通高校报考人数将继续上升,而高校招生计划增长将趋缓,因此,在今后两年内,保守估计全国考生中平均约有40%左右的高等教育需求缺口得不到满足。
1.人力资本市场价格与人力资本市场供给关系规律。如果将提供高等教育的大学看作人力资本的生产部门,产品供给曲线即人力资本供给曲线应当与其他资本、商品一样是向右上方倾斜,即人力资本的供给数量(Q)随人力资本价格(P)提高而增长,价格降低而减少。如图1:
但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市场供给状况并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如图2:
从理论上来说,某个人群的失业率上升时,该人群的总体平均工资水平下降。大学生就业率水平下降,同时,为数不少的地区大学生就业起薪跌破千元,广东省出现500元起薪,被疑为新的“脑体倒挂”时代的到来。然而,现实中,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目前就业情势下不降反升。图2是目前大学生市场供给表达(拟做人力资本供给),大学生的市场供给并没有受到连续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和起薪水平持续走低的影响而降低。
从长期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薪酬越高依然是劳动力市场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近十年来一路扩招,大学生就业局势逐年吃紧,起薪水平一跌再跌都没能平抑高等教育需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供给)。
究其原因,可以有这样几种分析,一是机会成本约束。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在人的一生中有较强的时间约束,一旦错过最佳投资阶段,追加投资的可能性会逐年减小,而机会成本却逐年增大;二是回报决定供给。从不同人群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失业率水平比较分析,具有高等教育背景者平均工资高于一般人群,失业率低于其他人群。三是需求促进供给,从国家发展来看,摆脱国际竞争市场中低技术产业结构状况,提升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相宜的人力资本,另外,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它更需要高端人力资本存量的人,高等教育是这样的人力资本生产难以跨越的阶段。四是经历了赤贫和停滞的年代后,在快速的经济转型和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对大多数人来讲高等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大学生已进入“低起薪”就业时代是事实。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市场要求他们理性,他们需要通过对雇员的真实能力考察来定位工资成本,以低起薪方式向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既满足用人的需求,同时也实现了以低成本对“文凭符号”的再识别。但起薪水平并不约束和限制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后的工资水平发展,而普通劳动力在竞争中工资水平发展不具有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相同的弹性空间。
三、高等教育扩张、发展家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高等教育扩张对发展中国家实现追赶和经济腾飞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尤其是50、60年代,发展经济学理论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物质资本的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障碍,即所谓“这些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穷”。持这种观点的西方知名学者不少,如:刘易斯,1954、1955;H.莱宾斯坦,1958;W.W罗斯,1971等。在他们的理论中,物质资本被视为增长的引擎、发展的动力、部门发展的前提。
根据这样的判断,我们可以提出两个问题来进一步延伸对发展的思考,一是如何获得足够的物质资本?二是如何有效使用物质资本?
1.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的获取途径。对第一个问题的思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从获得物质资本的途径来分析,一般来说有下列四种:通过国内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提高物质资本的积累率是为其一;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利用本国的资源换取发展所需的资本是其二;通过外向型经济,以本国的劳动力换取发展资本为其三;向其他国家或国际型机构直接贷款是其四。
2.如何有效使用和节约物质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合是实现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关键。根据上述分析,第一和第三种资本积累途径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依赖和采用的方法。20多年来我们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客观地说,目前在全球经济技术分工中我们依然处于较低的层次,输出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高附加值产业;防止资源低价外流和浪费使用。通过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稀缺资源替代品的研发,人力资本可以帮助资源匮乏的国家克服自然资源的不足;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低层次经济技术状态。
据此,提出的两个问题就不难回答,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提高物质资本的积累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都赖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即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包括个体人力资本存量和国家总体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实现人力资本的规模生产,加速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人力资本推向每一个领域和每一片土地,这也正是发展中国家扩张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四、结论
不断下降的起薪和就业的困扰并没能平抑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渴望,行动背后必然有内在的、不易直接反映的理性根据的支撑。
1.与普通劳动力供给市场相比,人力资本供给市场条件更为有利,人力资本流向的是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和专业技术领域。人力资本所有者同时具备向高级和低级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的能力,而普通劳动力无法向人力资本市场提供服务。即使是在就业困难时期,人力资本所有者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他们可以改变人力资本投资方向、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追加人力资本投资;或暂时进入低级劳动力市场。长期来看,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薪酬越高,失业风险越低。
2.引起当前这种人力资本价格与人力资本供给的关系背离一般规律的原因:一是机会成本约束;二是回报对供给的决定;三是需求对供给的促进;四是经历赤贫和停滞的年代后,在快速的经济转型和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对绝大多数人来讲高等教育几乎是唯一通向中产阶层或更高阶层的通道;五是先赋性制度约束。高考招生制度是众多学生前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影响最大的制度约束,这种计划性极强的制度障碍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的需求脱离人力资本理论所揭示的规律,刺激需求层次上移。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造成的区域分割,则是后期大学生在寻求工作机会时使他们产生心理成本和影响他们未来预期的重要因素。
3.与以文凭为根据定价相比,以人力资本真实存量水平定价是市场理性的表达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无论大学生就业起薪水平怎样、就业局势如何发展,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还将继续扩大。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接受高等教育是个人处在整体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符号”资本,没有它,难于实现有效的阶层流动。
4.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不是一个“真”问题。系统的改善和进化需要有足够多的引起变化的因子而产生余量,这些余量是系统自行优化的基础。大学生目前就业的困境多发生于他们择业区定向问题上,而非真正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微观上,传统择业区的拥挤和低迷的起薪,一方面必然引起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被迫调整,同时警醒大学对教育目标的修正和教学质量的重视,另一方面,将迫使大学生从入学伊始就思考和学习如何在未来接受市场的考验。宏观上,也提醒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需要抓住机遇、在不同的层面上调整政策引导传统就业区人力资本余量的向外流动。
[]
[1]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P56,146,41
[2]朱镜德.当前大学生毕业生签约率低的实证分析[J].湖南社会, 2004,(1).
[3]萨缪尔森. 经济学[M]. 潘功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P34-38
[4][美]伊兰伯格. 现代劳动经济学[M]. 萧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P157
[5][美]伊兰伯格. 现代劳动经济学[M]. 萧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P157
[6]蔡日方.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P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