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内容摘要: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我国的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对于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安徽铜陵市服务贸易与经济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服务贸易发展与铜陵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其他中部地区城市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经济发展 关联性
经济学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它的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这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且数量有限的经济物品有两种基本的存在形态:实物形态和非实物形态。实物形态的经济物品就是商品或货物,而非实物形态的经济物品则称作服务,又称“劳务”。服务就是指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来满足他人(法人或人)的某种需要,并取得相应报酬的商业行为。货物贸易是物化劳动与货币的交换,服务贸易是活劳动与货币的交换。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划分,国际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四种形式: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日益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的工具。发展服务贸易,对于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深远而又意义重大。作为中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本文拟通过对安徽铜陵市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关联性研究,揭示服务贸易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明确发展中部地区服务贸易所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提出中部地区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发展方向,以期为中部地区其他城市发展服务贸易提供借鉴。
理论回顾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费希尔指出,生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将不断地从农业转向,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他把产业变动的这一过程归结为由技术变动引发的生产方式变动的自然结果,这一进程是政府干预所无法阻止的。英国经济家C•克拉克继承了费希尔的观点,于1940年发表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书中搜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力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数据,对其进行了统计和研究,提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结构变化理论。克拉克发现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克拉克的这一观点源于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配第,因而被经济学界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二)传统比较优势说适用性的争论
1.比较优势说不适用于服务贸易研究以美国经济学家G•菲科特克蒂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比较优势说不适用于服务贸易,因为同商品相比,服务有不同的特点,因而不足以用来分析与服务贸易相关的问题。菲科特克蒂认为,同商品相比,服务有不同的特点:国际服务贸易是提供劳动活动与货币的交换,而不是物与货币的交换;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发生的,提供的劳动活动一般不可储藏;统计方式不同,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上没有显示。
2.比较优势说是普遍有效的以哈佛大学著名国际经济学家理查德•库伯为代表的另一派坚持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说是普遍有效的,即每个团体都专注的共同利益正是自身效率更高的那项活动所带来的;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服务价格与实际人均收人存在的相关性,使发达国家在、工程咨询、信息处理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某些发展家在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三)当前通行的研究方法
目前对于国际服务贸易产生原因的分析,通行的研究方法是将传统商品贸易理论加以扩展,使之适用于对服务贸易的解释,对于比较优势学说,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作为一种简单思想,比较优势是普遍适用的。但是由于服务贸易实践与商品贸易理论很多前提假设显著相悖,因此,经济学家面临对传统商品贸易理论进行不断修正的难题。
(四)国际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理论
在当代经济增长中,知识流动和服务贸易尤其是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及自由化,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知识流动的增加,知识存量得到扩大,知识型服务的生产力得到提高,知识型服务贸易和知识扩散能够使世界经济保持高速稳定的创新率,从而使内生经济增长持续下去。知识型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知识自由流动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消除对知识自由流动和知识型服务贸易的限制,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目前在中部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对于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经济,消除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07年,铜陵市进出口收付汇总额达23.4亿美元,位居安徽省第二,仅次于省会合肥市,外向度已超过60%。
(一)铜陵市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1.服务贸易收支总体呈逆差态势。从1998年至2007年,铜陵市服务贸易支出均远远大于服务贸易收入。从总体上看,铜陵市服务贸易呈现明显的逆差态势。从1998年至2007年的10年间,服务贸易支出一直高于服务贸易收入,逆差最大年度服务贸易支出达到收入的10.1倍。
2.服务贸易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知识技术密集型占比较低。1998-2007年,铜陵市服务贸易收入总额为1126万美元,其中以运输、行业和建筑安装服务劳务承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收入为604万美元,占比高达53%。和通信、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收入仅为197万美元,占比仅为17%。
3.服务贸易进口中知识技术密集型占据主流。1998-2007年,铜陵市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为4100万美元,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服务、专利费等为代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占据主流,总额达2022万美元,占比达49.32%,高于劳动密集型,其变动趋势与总的服务贸易进口趋势基本相同。
(二)铜陵市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
相关系数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当例数相等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相关越密切;越接近于0,相关越不密切。通过对某区域历年GDP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确定该区域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反应该贸易品种的发展程度。
通过对表1铜陵市历年GDP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数据的相关分析得出:当年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与GDP发展走势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列。上年度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与下一年度GDP发展走势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列。
由表2、表3可见,在过去的10年间里,铜陵市GDP的发展走势与商品贸易的发展关联性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9861,与上年度的关联度达到0.9392;与当年和下一年度铜陵市GDP关联性最高的是商品贸易,其次是直接投资,服务贸易与GDP增长的关联性最低。总体而言,目前对铜陵市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商品贸易,相对于商品贸易和直接投资,目前铜陵市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深。
对进一步发展铜陵市服务贸易的思考
(一)铜陵市发展服务贸易的有利因素
1.劳动力成本具有比较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地处中部的铜陵市的劳动力成本整体偏低,以2006年11月底最低工资标准为例,铜陵市的市区月最低工资为500元,而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均为750元,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过去10年中,铜陵市海外劳工汇回外汇增长了17倍,从1998年的16万美元增加至于2007年的272万美元,出国提供各种服务的前景十分广阔。
2.区域优势明显。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八百里皖江中段南岸,位于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风景区内,周围有众多国家4A、5A级风景区,为皖南旅游区的西北门户,风光秀丽。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铜陵55公里,水深江阔,属内河良港,铜陵港系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上抵武汉、重庆,下达南京、上海,另有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便捷。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等服务贸易提供了天然的区位优势。
3.发展环境宽松。从宏观层面上看,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有力推动下,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政府对发展服务贸易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增强,这都为铜陵市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服务贸易的发展正遇难得契机。
(二)现阶段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铜陵市一方面要发挥劳务成本和区域位置的优势,继续大力发展旅游、运输和劳务输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另一方面也应当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政府搭桥的方式大力引进外资,尤其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贸易,如物流、广告等,同时有选择地输入一些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服务,发挥示范效应,达到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先进的服务业人才,促进地区服务业加速发展的目的;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区域内服务贸易企业的“走出去”意识的形成。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地方商务部门应积极开展服务贸易促进活动,提供贸易促进服务,既可以执行全国统一的促进政策,也可以根据本区域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具有本地产业特色的促进服务。
:
1.邹根宝.新编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于刃刚.配第-克拉克定理评述.经济学动态,1996
3.陈宪,程大中.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系列教材-国际服务贸易.高等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