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正义浅谈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繁荣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经济领域中的林林总总的非正义现象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经济领域中的正义问题成为当代社会正义问题的焦点。生产正义则是正义在生产领域的体现,它指的是生产活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生产正义是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有机统一。生产正义是生产目的、劳动者、劳动者和生产结果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效率、社会公益、平等和以人为本四个原则。
[关键词] 生产;生产正义;原则
Abstract:With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ccelerating, some problems like injustice behaviors in economic area gradually come into people’s view. Justice problem in economy is becoming a focus in modern society. Production in justness and rationality is justice embodied in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it refers to the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Production justice is an organic unification of productivity standard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Production in justness and rationality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to the purposes of production, to the laborers and to the production result, which possesses the principles of efficiency, commonweal, equity and people-centered.
Key words: production;production in justness and rationality;principle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经济领域中的林林总总的非正义现象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经济领域中的正义问题成为当代社会正义问题的焦点。我们知道,经济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把经济过程划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有机环节,因此,经济正义理所当然地包括生产正义、分配正义、交换正义和消费正义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中,生产正义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生产表现为起点”[1],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根本,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生产正义是实现经济正义的关键所在。
一、何为生产正义
人们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对正义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在,正义的基本内涵是对弱者生存权利的关注和对强者强力意志的约束。而生产正义则是正义在生产领域的体现,它指的是生产活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生产是人与相结合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两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先来看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人们把自身视为天地间的主宰,把征服自然当做伟大的事业。如我们对生产力就下了这样的定义,“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2]。人们不断地向大自然伸手索取,妄图把自然界变成人类的奴隶。自然真的可以征服吗?看看恩格斯的警告吧,“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人类本来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类所需的一切皆源于自然,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产正义的应有之意。其次,问题的另一方面,即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他们之间应该平等还是不平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之间是否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劳资纠纷确实是十分尖锐的,但是由于工人阶级的斗争,资本家作出了一些让步,劳资关系得到缓和,这促进了生产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生产正义要考虑的内容。
从根本上说,生产正义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生产正义是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有机统一。
二、为何需要生产正义
在马克思看来,“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生产活动是客观物质活动,同时又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活动。和动物相比,人的生产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盲目的。人的生产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性的统一。生产活动首先要符合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同时,生产活动又要满足人们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即追求价值。
1.从生产目的看,需要生产正义
人类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从社会的角度看,生产的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而不是追求金钱或财富的增长。从生产者的角度看,金钱好像是生产的唯一目的,其实不然。金钱只是一般等价物,人们最终需要的仍是各种各样的产品,如果生产的产品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即销售不出去,那么生产者也得不到金钱。如果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社会生产将会是和谐的。
然而,人们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一些生产者往往把金钱视为生产的唯一目的,他们除了金钱别无所求。只要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敢做。这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如果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5]人们被金钱异化了,金钱成为生活的唯一目标,赚取更多的金钱成为一些人主要的价值追求。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因为本身产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而遭到本国的限制,但是它们却借发展家对外开放之际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赚足了利润,但是却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他们向发展中国家转嫁了生产的环境成本。
在我国,一些人钻市场经济法制不健全的空子,他们竭泽而渔,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致使当地生态脆弱。还有的企业公然违法,将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甚至有毒物质等直接排放,造成水源污染,蓝天变黑,人们深受其害。更有甚者,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有的已经走上犯罪道路,我国破获的毒品生产、销售案件就是最好的证明。以上这些生产,无论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都是非正义的,因为他们的生产活动已经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生产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在这些生产者心中没有生产正义观念,他们看到的只是金钱而不是正义。没有生产正义,就很难树立正确的生产目的,当然出现上述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2.从劳动者来看,需要生产正义
生产过程有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其中劳动者是主体因素,是物质生产的必备条件,没有劳动者的参与,生产便无法完成。可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境遇并不乐观。
从劳动者的发展来看,需要生产正义。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走向了异化。“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工人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到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并且随着作为独立的理论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6]
从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看,需要生产正义。在我国,许多地方的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劳动者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他们经常在烟尘、灰尘、粉尘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包围中工作,工人在生产的同时其身心健康遭受了严重的侵害。在一些小型的私企,情况尤为严重。我们时常会听到工人晕倒甚至死在工作现场的报道,最骇人听闻的莫过于近期山西的黑砖窑事件。我们的工人正在经历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状态下的一幕,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他们却在窑主和监工的棍棒、皮鞭下劳动,甚至有人命丧于此。这些工人根本就没有受到人的基本待遇,他们在非人的环境中劳动,这样的生产环境是毫无正义可言的。
从提高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积极性来看,需要生产正义。工人如果没有受到公正的待遇,他们必定没有劳动的积极性,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很难提高。而如果工人在某个企业受到了尊重,得到了公正的评价,那么他就会感觉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因而会对工作充满热情,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便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即使仅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亦需要给个人合理的待遇,这也是生产正义的要求。
3.从劳动对象来看,需要生产正义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劳动对象也是千姿百态,不光有没有生命的无机体,而且也有具有生命的动植物。我们对待劳动对象的态度,可以体现出人们的精神境界,以区别于动物。但是有时候,人类却表现得比动物更凶残。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经关注过这样的事情,即对待供宰杀的动物是否需要人道。因为在当时注水肉屡禁不止,而注水肉是这样造出来的,人们在宰杀牛之前,把一根皮管插入牛鼻,直通牛的肺部,然后用大量的自来水注入。在整个过程中,牛只有默默地忍受,最后轰然倒地。这些黑心屠宰场一方面给消费者提供了不合格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残忍地对待动物,是不人道的,是非正义的。
从生产结果来看,生产的产品最终都流向了社会,然而,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生产者要想获得利润,就必须向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这从学的角度考虑,也是最有效率的。因为生产合格的产品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人类的劳动也没有浪费。反之,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会浪费大量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劳动,这对整个人类的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说,制造不合格产品,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是非正义的。它不但坑害消费者,而且也损害了社会利益。
其次,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来看,它们大多是有害的,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如何控制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也是关乎正义的。
再次,从产品本身来看。由于事物的两面性,有的产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人们的争议。最富代表性的莫过于一次性生活用品了。如今我们的星球已笼罩于一片白色污染之中,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人们还在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牙刷等。到底该不该生产这些一次性商品,其实也是生产正义问题,人们必须作出选择。
三、生产正义有何原则
1.效率原则
追求生产正义无疑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基本目标。然而这个效率不仅仅是指生产单位的内部效率、小效率,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效率、大效率。同时我们要反对片面追求生产效率,把经济利益视为生产的唯一目的。因为生产仅仅是一种手段,消费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贯彻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经济与人文相统一。生产要始终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生产发展的主体,离开了人的需要和发展,离开了人的主体性发挥,生产将变得毫无意义。生产要以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生产健康发展。
2.社会公益原则
生产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生产者亦是社会的成员,因此生产要为社会负责,坚持社会公益原则。有人把社会公益原则理解得十分狭隘,认为社会公益就是慈善活动,当然这是一个方面。除此之外社会公益原则对于生产者还有更高的要求。生产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为社会发展而生产,为人类的身心健康而生产,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生产。
3.平等原则
这里所讲的平等主要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平等,生产资料占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平等。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人们对资源和信息的占有的程度不同,他们所处的地位也就不同。
生产者占有的资源与信息要远远多于消费者和劳动者,因而生产者就处于强势地位,消费者和劳动者则处于劣势地位。处于强势者欺凌劣势者则是常有的事情。
市场经济可以说是契约经济,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依靠契约而联结在一起。主要与雇用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亦有契约关系。按照契约精神,签订契约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民事或经济主体,他们地位平等,平等地享有权利和义务。契约双方必须互相尊重,平等互利,一方不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强迫另一方签订不平等的契约。劳动者受雇于企业,但他们不是企业的奴隶,绝不能受到非人的待遇;消费者需要商品但不要劣质产品,不能被生产者欺骗。劳动者、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是不容侵犯的。尊重劳动者可以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尊重消费者可以使企业达到广泛的社会认可,有利于赢得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坚持平等原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4.以人为本原则
生产的以人为本首先是劳动环境的人性化。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资本家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十分恶劣,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同时劳动者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饱受压迫。这样的问题目前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近期发生的“血汗工厂”事件。这与生产正义是背道而驰的。生产正义要求劳动环境最起码应当是无害化,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要符合法律的规定。
其次是劳动管理的人性化。“在较老的设计方案(如泰罗主义)中主要利益是技术——经济上的,也就是把机械和人组合起来,以此达到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率”。[7]201“劳动者没有任何机会进行干预和参与共同决策,进而也不再对产品负有共同责任。”[7]38要使劳动人性化,就必须做到“技术的人性化”和“劳动组织的民主化”,“通过构建适合人的劳动和社会人道关系,在劳动岗位上,在企业中和整体经济上实现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7]201事实证明,劳动管理的人性化促进了生产的快速发展。没有人性化的劳动管理不符合生产正义。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2] 李秀林,王 于,李淮春.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10.
[3]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30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5]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2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43.
[7] 乔治•恩德勒. 经济伦大辞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