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探析
摘要:运用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从产业结构水平、产业高级化、产业结构效益及分工优势等方面建立了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对东北老基地2005年产业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显示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各产业规模较小、素质较低,但产业结构效益较好,承担分工职能的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未来有较大的空间。但在发展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仍存在体制改革滞后、专业化合作水平低、资源浪费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有改革,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循环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担起其在全国的分工职能,从而实现重新振兴的重任。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多种形式的经济区(圈)正快速地发展,主要有长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经济区及东北经济区等。对每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优化,绝不能仅从某个地区考虑而建立门类齐全的经济结构,应从全国整体出发,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去形成适合各地特点的优势产业。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东北老工业基地位于东北亚的腹地,现已形成了以汽车、钢铁、石化、重型机械、医药、等为代表的工业行业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并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相结合的运输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科技人才优势及丰富的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加入WTO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内历史机遇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产业功能被定位于装备制造业及农业,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制造业近年发展很快,这些区域必将在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比较激烈的竞争[1]。本文将通过仔细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竞争力,明确其在全国制造业中的定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未来竞争中实现振兴提供借鉴。
一、 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有效、高效,从而使创造价值的能力达到最大化,所以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竞争力也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构成之一。按照性、可行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在调研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建立如下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1. 产业结构水平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个经济区域的各类产业的构成和诸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等关系的总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会表现出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和特征。产业结构水平是反映区域产业结构总体状况的指标,笔者主要是按三次产业分类法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所以反映产业结构水平的具体指标包括三次产业的产值、三次产业产值在全国的比重和比较优势系数(注:比较优势系数R=(某地区某产业增加值/全国某产业增加值)/(某地区GDP/全国GDP),R>1,表明具有比较优势,R<1,则不具有比较优势。)
2. 产业结构高级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会发生相应的转换和演变,大致遵循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阶段、再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演变的逐渐高级化的。而且当区域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也获得快速发展。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是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动力产业,所以通过三次产业比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东北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等指标可以表明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
3. 产业结构效益
份额—偏离分量是评价产业结构效益的指标,以一定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区域按全国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进而将这一假定份额同区域实际增长额进行比较,来分析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偏离主要是结构素质因素和区位素质因素形成的,当结构偏离分量为正(负),说明区域产业结构素质较好(较差);当区位偏离分量为正(负),说明区域产业区位素质较好(较差),产业本身竞争力较强(较弱)。
4. 产业结构分工优势
本文讨论产业结构竞争力是基于产业功能定位的视角,所以当某一区域产业功能定位于某一或几个产业时,其产业结构是否具有竞争力还要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说,结构的协调发展能力包括承担分工职能的产业的规模、对本区域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与相邻区域的产业合作互补的空间及对环境的影响状况等方面,评价这几方面的具体指标分别为优势产业专业化系数、优势(加工)产业增加值与原材料产业增加值之比、优势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优势产业环境影响指数[2]。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1. 产业结构水平
2005年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产业结构水平与长三角地区(包括沪、苏、浙)的对应数据比较,除第一产业规模略大外,第二、三产业的规模都远低于长三角地区,说明长三角地区无论在总体经济实力还是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实力上都远远高于东北地区,这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见表2。
2. 产业结构高级化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并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三次产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12.9∶51.5∶35.6变为2005年的12.5∶49.5∶38。从表3东北地区2005年产业结构高级化相关指标数据中,可见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及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也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说明东北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将无法与长三角等地区相比。
据统计,东北地区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别为38.7亿美元、28.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仅为1.9%和1.3%,特别是其机电产品对外贸易逆差巨大,逆差额达到19.5亿美元,其出口额占全国2.2%,而进口额占全国3.2%。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的产业创新能力较弱,据统计,2004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为108.1亿元,长三角为334.0亿元;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员16.9万人,长三角为44.8万人[3]。
根据份额—偏离分析方法,按照全国“十五”期间增长速度,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应增加8161亿元,但实际仅增加7387亿元,偏离774亿元,其中产业结构出现正偏离68亿元,产业竞争力出现负偏离842亿元[3]。这说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总体上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好,表现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产业占较大比重,但各产业竞争力比较弱,见表4。
4. 产业结构分工优势
(1) 专业化系数。专业化系数Z=(g1/g2)÷(Q1/Q2),g1、g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本文为东北地区)及更高层次区域(本文为全国)同产业的净产值,Q1、Q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更高层次区域全部产业净产值,Z≥1说明研究产业在研究区域专门化程度高。通过计算部门专业化系数可知东北地区形成专业化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88),运输设备制造业(2.1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75),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3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26),医药制造业(1.2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18),农副食品加工业(1.15),煤炭采选和洗选业(1.12)。这12个专业化部门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65.9%,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占28.8%。而与东北地区相比,长三角第二产业相对分散,除通信设备、设备等,其他几大行业的比重都低于10%,前五个行业所占的总比重也仅为40%[4]103。
(2) 优势(加工)产业增加值与原材料产业增加值比。此比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优势产业的加工程度,加工程度越高将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越大的带动作用。以辽宁为例,其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与原材料产业增加值的比值为52.9%[5],高于全国其他省市。区域优势产业带动作用的大小对区域经济具有重大作用,由于制造业产业链较长,并易于形成产业集群,所以带动作用较大。东北的优势产业,如汽车制造业、石化及其他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矿山设备制造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等,大多具有产业链长、分工程度高的特点,如果能充分利用其潜在发展空间形成以大中型为核心,众多小企业为其配套的垂直型产业集群,将充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 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式中,i、j代表两个区域,xn代表某产业所占比重,S越大说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越趋同,?S=1说明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一致,S=0?说明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不一致。根据辽、吉、黑、苏、沪、浙六省市《2005年统计年鉴》中30个主要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分别列出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见表5),显然东北各省间互补性比长三角强,分工协调的空间较大,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4) 产业环境影响指数。产业环境影响指数I=实际排放量/排放量。其中参考排放量以全国平均的分行业排放量为标准和各地的产业结构相乘得出。各地区参考排放量的不同其实就是来自各地产业结构的差别,而实际排放量的不同则取决于产业结构和行业素质的共同影响。当I=1,说明该地区分行业排放水平和全国一致,如果该地区单位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产业结构偏重于高污染排放的行业;当I>1,说明该地区分行业的污染排放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严重,行业环境素质低;当I<1,说明该地区分行业的污染排放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说明该地区行业环境素质高。利用产业环境影响指数可以反映产业结构与环境的协调性,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环境影响指数计算结果见表6。可知东北地区三废的排放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更高于长三角地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东北地区虽然在总体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不及长三角等地区,但其产业结构效益较好,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又承担了东北地区在全国的产业分工职能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装备制造业),无论是从当前产业发展速度、效益还是从未来的发展空间来说,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三、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 国有企业比重高,体制改革滞后。据统计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的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68%(其中黑龙江此比例为85.77%),比全国高30%[4]8。在市场化改革有企业体制改革缓慢,特别是大企业,产权体制和治理结构还有相当部分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中央和省市政府独资或绝对控股,这导致企业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竞争、服务意识弱,管理落后,缺乏创新、激励、约束等机制,企业核心竞争力差。
(2) 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合作水平低,缺乏集聚效应。东北大型企业多为中央所属,与地方企业各自为政,特别是和中小企业之间联系松散,没有形成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型生产组织,缺乏集聚效应,生产成本高。同时,区域内各省的经济管理和调控一直以行政区为基础,行政壁垒森严,区域经济合作水平低,由此造成了部分产业有结构趋同现象。
(3) 资源及资源加工型产业经济效益较差,特别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东北工业以采掘、原料工业为主,制造业表现出明显的资源粗加工特征,效益较差。如装备制造业2004年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分别为4.47%、3.21%,比长三角分别低1.45%、3.41%。目前东北有资源型城市54座,占全国25.4%。一方面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正面临资源枯竭,如大庆、辽河油田可采储量分别只剩30%、22.9%;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大都产业结构单一,如大庆非油产业只占其工业增加值5.9%,黑龙江4座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非煤产业只占32.5%,而且产业链条短,原料品产值与加工品产值比仅为1∶0.69,全国平均为1∶2.84,所以缺乏接替产业[4]10。
(4) 传统产业比重大,技术落后。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黑龙江和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中金属制品、通用机械、专用机械等传统产业所占的比例都在43%以上,而上海、江苏、浙江的新兴装备制造业如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通信占50%以上。而且东北工业部门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主要从国外引进,如发电设备、轿车、仪器仪表、数控机床等,并且引进的同时忽视消化、吸收、创新,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四、 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对策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党中央于2003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快速提升其产业结构竞争力。
(1) 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与长三角等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特别是汽车、铁路客车和船舶制造业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二是机械制造业,特别是机床和重型设备业的生产能力较强,如第一重型、哈尔滨三大动力、沈阳输变电、沈阳机床等企业都是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要充分利用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以重大装备制造业国产化为突破口,通过不断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成套能力。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制造业科技创新平台方面的建设,国家应该加大对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建设一批高水平试验、检测平台,突出优势产业和领域,提升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以电子信息产业带动装备制造业,促进以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医疗器械、通信设备、办公设备、环保设备等,用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7]。
(2) 加快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国有经济。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关键性领域和行业,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保障政策,如支持下岗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减轻企业的人员负担,支持债转股和国债贴息项目以减少企业的债务负担,支持主辅资产分离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保障这些行业中的大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加快国企改革的同时,要着力扩大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把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作为振兴东北的突破口。认真执行中央关于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意见,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进出口、信贷担保、税收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放宽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创造鼓励民间创业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成长和壮大。
(3) 加快东北地区的区域合作,提高经济对外开放度。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既存在一定的差别,也存在相似之处,这将会在资源和市场等方面形成恶性争夺而降低企业的效率。所以东北地区应该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城市为依托,逐步形成以沈阳、长春、哈尔滨的大企业为核心的重大装备制备业企业集团、石油化工企业集团、制药企业集团及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以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集群。加强三省合作的同时,还要提高对国内其他省市和国外的开放度,特别是国外的战略投资者,要通过对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其参与到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来。另外,要完善国家鼓励边境贸易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8]。
(4) 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耗能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并积极引导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东北地区能源、原材料等产业是国家产业布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但这些产业较低的经济效益和以这些产业为基础的资源型城市已出现的资源枯竭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所以在未来发展中一定要有重点地选择有发展前途的重要基础产业,对其他非重点行业特别是高污染产业要尽快淘汰,对重点支持的高耗能产业,也应根据环保要求,对产业的总体规模加以控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应根据不同产业、城市和地区采取不同的办法,并且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特别要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在税收、社保、就业、利用外资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此外,东北地区还要充分利用其土地肥沃、耕地广阔的优势,不断加强农业的技术投入,通过理顺流通体制提高其商品化程度,以农产品深加工和生态农业为核心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第三产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信息等环境。
参考:
[1]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94-239.
[2]蔡昉. 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战略选择[J]. 经济学动态,2005(9):15-19.
[3]连玉明,武建忠. 中国发展数字地图[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58-234.
[4]王洛林,魏后凯.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M]. 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
[5]国家统计局. 2005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06-03-02].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dfndtjgb/htm.
[6]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EB/OL]. [2006-10-28].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5/indexch.htm.
[7]刘云. 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78-92.
[8]崔卫国,刘学虎. 区际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9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