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强制下的文化交往与文化全球化的铺开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德刚 时间:2010-06-25

  摘要:全球化是以资本强制为基础、经济交往为主体的全球化运动,其间伴随着文化交往与文化全球化。资本强制下的经济交往决定着文化交往与文化全球化,而文化交往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交往的成功实现。

  关键词:资本强制;文化交往;文化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强制为基础、经济交往为主体的全球化运动。“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_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这个资本强制的运动中,文化交往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经济交往的主体内在坚持的文化之间的状态是认同还是冲突将直接决定着经济交往的成功与否。
  
  一、经济交往中的文化交往
  
  每个文化都有其自己的历程,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各自表达其集体经验。因此,任何文化都不能代替另一种文化本身的功能,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多种文化存在过和存在着的文化场。我们现在是处于市场经济时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市场调配资源,因而,任何一个组织、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必要参加地区、国内、国际的经济大循环,实现经济交往中的发展。这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到文化以及文化交往的存在和作用。
  著名的人类学家怀特曾经从生活的角度和宗教的意义阐述了文化的存在和作用:“每一个人都降生于先于他而存在的文化环境中。当他一来到世界,文化就统治了他,随着他的成长,文化赋予了他语言、习俗、信仰、工具等等。总之,是文化向他提供作为人类一员的行为方式和内容。”而露丝·本尼迪克特则阐述到:“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迪格尔印第安人箴言)”;“个体生活的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便已是他的戒律。”对此我们感受到的是文化作为一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的存在才使得我们成为一个社会的成员,只有在属于一个强大社会的情况下才能够与盲目而强大的界作斗争从而获得人类的解放并进而实现人的本质,达到人的自由状态。
  从历史角度来看,文化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最早的形式是通过迁徙、杂居、通婚、通商、传教、等和平的形式来进行的,比如,和西方之间的文化交往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的通商和传教、旅游的方式进行的,中国和印度、日本等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主要是通过留学、迁徙等方式进行的,这其中有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玄奘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等许多动人的故事,一些基督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技知识。这种文化交往是双向的。第二种形式是残酷的战争和殖民的方式。13世纪蒙古大军的铁蹄踏遍了欧亚大陆,建立了—个庞大的帝国,使得欧亚之间的关系比以前密切了许多,文化交往也更方便了许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四大发明开始传入欧洲;十字军东征固然给东西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西亚的先进文化传人欧洲,使得欧洲得以冲破其宗教文化的愚昧和黑暗。第三种形式是建立在资本强制和资本扩张的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曾经引用英国评论家登宁的话来描述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资本家害怕利润太少就好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
  文化交往的意义在于:首先是促进文化积累。在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他们大量地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文化中的长处,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最后融合成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其实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中也不乏这样的过程,以文字为例,直到今天我们的文字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其中大量的外来语不仅来自印度的佛教用语,来自,也有的来自日本文字,正是它们使得中国文字能够更充分地表达我们要表达的内容;今天我们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也有赖于印度佛教的传人。如果我们从文化的四大层次来细说的话,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有着文化交流的影子,都有赖于文化交往的过程,否则,今天的我们就仍然停留在最起码是汉朝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的文化状态。
  其次是文化增殖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火药是我们节日庆典用的烟花炮竹的原料,指南针是占卦师占卦用的工具,可是到了欧洲呢,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五四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已经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了,尽管后来毛泽东提出了“古为今用”的思想,但给人的感觉仅仅是其它的文化形式而非是指儒家思想,马克斯·韦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传入我国后更是坚定了国人的这种心理。可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们发现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如此之高,特别是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集会时的宣言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获得智慧”,这些论述顿时使得国人马上又有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了。其实,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此时的儒家思想,也包括今天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根本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的简单的翻版,而是历经西方文化和现代化的磨砺后的—个文化增殖,形式依然还是那个形式,但内容却不是那个原来的内容了。正是在全世界的文化交往中,儒家思想实现了文化的增殖。
  再次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其政体、国体、国情等都有着诸多的不同,因此彼此之间不免有着各个方面的相互不了解。通过相互之间的文化交往,既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也可以消除误会,促进双方的友好感情。
  总之,通过文化交往,可以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得到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最初的、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人,在一切方面都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可以这样说,人类的进步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人类彼此之间文化交往的结果。正是在人类彼此之间文化交往的过程当中,孤立地区的文化发明得以保存下来并发扬光大,才能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彼此借鉴,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彼此共同存在,共同发展。
  
  二、文化交往与文化全球化
  
  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体现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
  
  1.文化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主要有这样一些理解,首先是指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以后所导致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即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对经济交往对象的文化特性所做出的了解和尊重。其次,是指各种文化的全球传播。也就是说,所谓的文化全球化既是结果又是过程,既是经济交往的产物又对经济交往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对文化全球化的分析是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论述出发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世界的文学。”
  从上述的话语中,我们可以解读出马克思的一些文化全球化思想的意蕴:首先,文化全球化的主体是各民族文化,也就是说,在各个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实现了或达到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理解。所以,马克思所说的“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成为不可能”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阐述的。正是在文化交往中,各个民族文化的某些不足将被克服或扬弃(但各个民族的独特性却仍然保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罗素说:“我不否认中国人在我们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向上走得太远了;但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将在双方都能获益。中国人可以从我们西方人那里学习不可缺少的讲究效率的品质,而我们西方人可以从中国人那里学习善于思考的明智。”其次,文化的全球化是建立在或奠基于经济全球化之上的,可以说,文化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动力的,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文化全球化,而这个过程是伴随着资本强制而实现的,正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不辞辛苦地追逐超额利润形成经济全球化,才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资产阶级……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早在20世纪初,葛兰西就曾经断言: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如果霸权不首先是文化的、伦理的,从而是的,也就不可能是经济的。由此,萨义德提出文化控制和文化殖民是帝国主义在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把文化全球化理解为西方强势文化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被理解为美国化)。比如英国学者汤林森就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这个过程被视为一种同质化,它导致了一种标准化的商品化的文化出现,并威胁到消除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2.文化全球化如何成为可能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全球化之所以可能,是建立在这样的几个事实基础上:
  首先是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文化的存在是依赖于一定的实体的,是以个人、组织、民族等为存在形式的,这些存在形式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和广泛进行,文化也就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从而实现了文化的全球化。麦当劳给我们带来了美国的消费文化,丰田给我们带来了日本的质量文化,贝塔斯曼给我们带来了德国的生活文化等等。当然,伴随着中国商品在国外的销售和中国厂家在国外的设厂生产,也把中国的商品文化、生活文化等等传播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因而也就有了中国文化在那里的传播。
  其次,文化消费的商业化。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大学的郭建宁先生到,“商业、娱乐、消费为主要形式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特征。”确实,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大众文化以其通俗与普及极大地影响了那些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这其中包括日本的动画、美国的电影、法国的时装、美国和意大利的饮食等等。在以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中,文化得到包装并借助商品传播,这也是唯一有效的使得文化得以迅速普及的方式。
  第三,资讯、信息的化。在“地球村”形成之后,整个世界犹如一个村庄,—个消息、一条信息瞬间内就能传遍整个村子,这就是网络化的功劳。借助于这个工具,资讯传播更加方便、迅捷,你影响我,我影响你,如此一来,文化的全球化就不可避免了。
  
  3.文化全球化的路径
  在文化全球化时期,文化的传播路径如何呢?王宁先生认为文化上的全球化进程有两个方向:“其一是随着资本的由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扩展,(殖民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尚也渗透到这些地区;但随之便出现了第二个方向,即(被殖民的)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抗争和互动,这样便出现了边缘文化渗入到主流文化之主体并消解主流文化霸权的现象。”王宁先生同时又在注解中引用一例来说明后一种现象。其实,在这里如果按照王宁先生的逻辑来分析的话,他是以资本输出的路径来分析文化全球化的路径的。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继续王宁先生的分析(因为很显然王宁先生是把世界两分化了: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第三个方向应该是中心地带的文化价值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说是有道理的,资本是在追逐超额利润的运动中维持其生命的存在,因此哪里有超额利润的存在,哪里就有资本的身影,文化的传播就到了哪里,于是文化全球化的路径是与资本全球化的路径并行的。即如此,我们就看到了资本同样在发达国家即所谓的殖民国家之间的游动,他们在摄取超额利润的目的、方法、手段上具有共同的文化价值,但毕竟每个民族的历史不同,因此各个民族文化在其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抹杀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第四个方向则是边缘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即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因为大家彼此之间同病相怜,境遇基本上差不多,互相帮助要多一些,因而文化的传播可能要更顺畅许多,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具有广泛的知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广泛地博得了第三世界的广大支持。总之,按照资本的运动路径来看文化的全球化路径,主要有这四种划分,其中第一、第三和第四种路径是主要的,因为文化势差的存在以及大家的境遇基本相同、实力基本相当,因此文化传播(在资本的作用下)相对顺畅和方便。第二种路径因为资本的实力不同、文化的势差较大,传播比较吃力,即便传播了进去,要么是片面的,要么视人家的需要,并不是主流(除非某一族群的大量移民在另一个国家中占据一定社会的主流地位)。
  

  三、文化交往与文化全球化的后果分析
  
  1.文化全球化的意义
  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原始视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得大家有机会在共同的时空中审视相同的问题;同时,文化的全球化也在冲击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全球化时代人员往来的增多和资讯、信息的不断传播,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地受到冲击,因此,西蒙·杜林指出:“全球化意味着文化形成越来越失去固定空间的限制,并很难集合为整体和传统。”张颐武先生同时注意到“社群的共同文化已经越来越难于保持其形态了。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群:一些人在向全球化的前端冲刺,而另一些人则被抛弃在全球化之外。”这表明了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分裂和丢失的可能性,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当然,问题的提出既是后果也是意义,因为出现了问题就会提醒我们去解决。当然,我们也看到,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不同的文化之间消除了曾经存在的误解和误会,消除了彼此之间的原有的神秘感,实现了互相的沟通和理解。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在不同的文化进行交往时,有可能实现文化融合,达到彼此补充和矫正。比如管理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举世公认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但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主体性地位是被忽视了的,个人主体性被整体性掩盖了。整体性在上是一种压抑主体性的力量,在中国传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文化里的“人”,指的几乎是或主要是由人伦(核心是血缘人伦关系)形成的家族、民族、国家这类整体和在这种人伦之网中被分别规定下来的一切个人。但这种以一定社会关系存在为本位的思想在历经日本、美国的文化加工后再次回到中国时其内涵有了巨大的变化,变成了强调个人本位的思想,在其中已经蕴涵着西方文化中的独立人格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关系为本位的思想之统一,亦即分别扬弃了西方社会中“见物不见人”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中个人虚幻存在的群体主义的思想,从而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可见,文化交往和文化全球化意义之重要。
  
  2.文化全球化的中心问题
  文化全球化的中心问题是普世(世界)文化的形成与民族文化的张力之间以及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矛盾。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由于世界市场的建立“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在这里,马克思在预见各民族文化将共同参与世界文化的建构时,虽指出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民族文化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角度去论述的,他们并没否认或主张消灭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的参与,一个待建的“世界文化”将会失去其丰富性而变得单调;从另一方面来说,世界贸易的顺利进行首先就需要各民族语言的交流,而带着各民族传统积淀的语言是不会轻易丧失其文化独特性的。杨伯溆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马克思只不过是强调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由贸易以及世界市场的膨胀,我们有必要对国与国或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重新加以审视。”事实上,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多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解,而民族文化的特征却会对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如果我们将当代跨国文化交流与世界经济贸易的运作联系起来,将经济全球化中商品的流动考虑进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里引发的直接后果首先就是消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即当代消费文化作为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A·德里克认为,经济全球化标志着“全球性的消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入侵。”T·伊格尔顿则指出全球化的一个后果就是“西方的后现代市场文化向全球的渗透。”F·詹姆逊把当代影视、和广告等都看作消费文化的基本形式,代表了美国的大众文化。就跨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而言,他们都抓住了全球化趋势中资本和商品的重要作用,都把消费文化,或是由文化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视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当然后果。如果说,全球化这个概念确实来自于西方,来自于当代资本的全球扩张,那么,上述几位西方学者将由此而来的全球范围的文化传播定位于西方消费文化(或称为美国化、商品化)的扩张也是可以理解的,而这也正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害怕和反对全球化乃至文化全球化的主要原因,因为面对以强大的资本为后盾的文化全球化进程,各国的传统文化处于全面防御的局势,而一旦失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文化的同质化。那时,全球的文化是千篇一律的,届时民族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了,整个世界将统一于资本、臣服于资本。
  我们所要强调的文化全球化当然不是这种文化的同质化,而是要求各种民族文化的同时并存,既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存在,也有各种文化的百家争鸣、百花开放,“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正如别林斯基指出的:“只有那种既是民族性的同时又是一般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民族性的;只有那种既是一般人类的同时又是民族性的,才是真正人类的。一个没有了,另外一个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
  
  3.文化交往与文化安全
  以资本强制为基础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它决定着整个世界发展的前景和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强势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而事实上,伴随着经济交往而来的西方文化也正在大举入主中国,“全球化的文化携带着自由、个人自主与挣脱传统家庭和血缘关系镣铐的信息大踏步地打上门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文化的影响呢?有的人认为,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文化的交往过程中,会凭借资本的力量而占据和垄断交往的话语权,使得交往成为了一个单程轨道。正是在对交往的这种分析的基础上,“依附理论”和沃勒斯坦对经济交往并进而对文化交往进行了严厉的拒斥。“依附理论”认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掠夺,这是在经济交往中实现的。不发达国家要摆脱落后、贫困和依附地位,就要走一条不同的道路和经历不同的“阶段”,即社会主义道路,为此必须割断与西方社会的联系和交往。因为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越密切,交往越多,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就越强。这样,拒斥与发达国家的交往,特别是经济交往就成为了摆脱不发达或落后国家依附地位的根本途径。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直接基础也是“依附理论”。沃勒斯坦认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不平等的,是不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带来了资本积累的不平衡,从而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并推动这种结构的互动。因此,沃勒斯坦与“依附理论”一样都反对不发达国家或第三世界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交往,因为这个交往是不平等的,一旦交往就会被吸进这个魔鬼的漩涡当中,不能自拔而永世不能翻身。同时,全世界的交往使得美国等西方强势文化(文化和经济文化)全球化——被迫从属于西方文化,从而消解了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其文化后果将是整个世界被同化为像是一个移位了的迪斯尼乐园(一位法国政府官员更生动地将它称之为‘文化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目前国际资本的某些霸道行为,借着经济交往的名义企图把他们的民族文化全球化、世界化(汤林森、赛义德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了本土民族文化的复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世界主义也受到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抵抗和消解,即便是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经营的国际化,营销的本土化”的趋势,即所谓的“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其实,西方文化的所有权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不可转移的,相反我们觉得有理由把那些已经本地化的外国文化视作自己的文化,是正在出现的全球文化的—部分。正如一位作家所言,只要一种文化能够帮助别国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就可以把他视作“人类共享的文化”,对于这种共享文化,没有必要谈论东西之辨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文化的普遍性。固然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各个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其中有的文化具有普遍的意义,具有一元化的倾向,比如法国大革命中的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就成为了人类的普遍原理,为地球上所有的人所共有。当然各个国家民族的理解又有着差异,又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比如美国式的自由、中国式的自由、日本式的自由等等体现着多元中的一元、一元中的多元之统一。至于大众文化的消费可以说是表面性的,对于人们的信念、价值观或行为并没有很深刻的影响。也许一个人穿着牛仔裤和运动鞋,吃着汉堡包,喝着可口可乐,甚至还同时看着迪斯尼卡通片,但这说明什么呢?他的思想和行为上可能仍然局限于民族文化的某个传统文化。就是说,这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并不一定就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简单搬运。(世界各地唐人街里的华人,生活方式已经异化了,可是能说他们的人已经本地化了吗?中国大城市里的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也已经西化了,可不能否认他们还是中国人),“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有些时候,汉堡包不过就是汉堡包而已。”需要清楚的是,无论是在经济交往还是在文化交往中,我们都要遵循主体间性的原则,在交往中要互为主体,其间的文化认同是由最初的被动认同、强制认同到认同和主动认同的发展历程,这是每一个参与交往的个人、组织等主体都要清楚明白的事情。然而,这是指成年人具有了免疫力而言的,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不管他(她)如何哈韩、哈日,也绝对不会变成韩国人、日本人。可如果这种现象日复一日地发生在年幼的儿童——一个国家的未来身上,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面对美国文化在以色列的传播形势,以色列人认识到了“以色列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的危险与威胁,于是,以色列人开始立法改变这种情况;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的至交与盟友——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尤其是加拿大,面对美国为决心向加拿大输出文化、价值观而不惜挑起的贸易战,下定决心、沉着应对,坚决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的安全。他们为什么如此地维护本国的文化主权的安全?因为,文化主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正如文艺理论家钱中文认为的:“文化的个性与独立,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消泯了一种文化的特性与形态,就丧失了这个文化群体在人类社会中的存在地位与价值。”那么,面临西方文化的叩关,我们要怎么办呢?加强文化建设是唯一的方法。因为,文化主权所认同的文化虽然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但它并不否定外来的优秀文化。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中适合于现代经济、社会建设的内容,另一方面要主动吸取西方文化中适合我们民族文化、同时又适合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来建构我们新时期的文化内容,既要符合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又要保证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这是我们文化建设的目的,正如法国前文化部长雅克·图邦提出的那个著名的口号:文化和经济是同一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