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摘 要:分析城市体系理论研究的意义,城市体系相关理论过程以及其研究核心转变进行综合性回顾。
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群;都市圈
早期城市体系研究集中于空间组织结构方面,德国地家克里斯塔勒,学家廖什创立的中心地理论,演绎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腹地市场等级(功能)联系。此后,许多学者在中心地理论基础上实证探讨城市对其直接腹地经济的意义,一方面利用中心性表示经济联系强度,开展了对城市中心性的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批发和零售业,空间流量,来度量中心性。另一方面,认识到城市对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强度存在距离衰减效应,城市与城市影响的边缘地带就可能成为城市间竞争腹地,探讨了城市联系的空间竞争。
在接下来的1950年代以至1960年代,“计量革命”极大的推动了城市经济联系的相关空间分析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增长极”与“增长中心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理论”,为城市空间体系研究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时期,城市体系研究思想产生,伴随运输与信息化带动城市体系经济联系的加强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郊区化与土地扩展明显,大城市在优区位快速聚集,城市群体的现象大规模出现。日本学者狄更生和木内信藏更是提出了城市体系地域分异的三圈层学说,之后许多学者不断延伸与发展建立城市体系的圈层结构理论,戈特曼则提出大都市带概念及区域空间组织发展理论,成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织理论的核心思想。
1970年代,学者开始强调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信与动态性研究。利用居民出行流调查资料,分析了城市群的两种等级水平,一个是大都市带水平控制整个城市地区,一个是城市水平对邻里地区的控制。且着重分析了城市群的技术等级扩散,认为在大都市层面技术扩散处于较高等级据着循环优势。希腊学者更是大胆预测世界城市群发展将形成连片巨型大都市区。80年代化迅速发展,城市群郊区化扩散中出现相对集聚现象,空间形态由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化,形成边缘城市。
1990年代至今城市空间体系研究则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空间流与城市地域系统空间特征研究。城市地理学家着重利用空间流的变动来分析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地域演变,进而揭示其发展的空间规律。区域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经济实体区域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空间上体现为各种空间流,地区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通过人口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形式维持区域系统的活力,其空间分布最直接反映区际经济社会联系特征。
第二,城市群空间通达性研究,通达性体现出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经济社会,地理要素的空间范围重构表现出空间通达性的变化,通过通达性变动分析从交通网络与作用可进入性方面揭示地理空间经济联系特征成为运输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第三,城市群经济联系发展与交通运输网络结构研究。认为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网络紧密相关,强调交通运输网络是形成城市群网络系统的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主要从分析运输网络与城市群发展关系,探讨交通运输网络对城市体系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通过对交通运输网络结构的研究揭示城市体系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两方面进行探讨。
第四,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比尔斯科特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中心,多中心和网络化阶段。演变机制主要集中于人口,产业等的郊区化,政府调控政策,技术进步,交通运输化等几个方面。
关于都市圈概念的界定,日本经济学家周牧之认为,关于大城市圈,其中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是通勤圈即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中心城市(都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一般采用通勤指标来划分都市圈。周还认为,大城市群是被高速交通轴缩短了时空距离的大城市空间。日本学者富田和晓等人认为,从地理学的角度讲,都市圈指跨越都市界限而和都市在景观上连为一体或在职能上具有紧密联系的区域。日本学者成田孝三认为,事实上随着圈这一概念被用来泛指任意时空尺度的地域以后,都市圈这一术语也被用于泛指任意时空尺度的城市影响地域,都市圈主要指日常生活圈。
城市群的概念则最早于1957年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研究美国东北部城市发展时提出,其以Megalopolis来表述城市群的概念,戈特曼发现美国东北部城市的发达程度和集聚程度使得传统的和城市的概念已经难以描述其特征,另外这一城市区域的界线已经超越了行政区划,故以认为城市群应作为美国东北沿海独一无二的城市化区域的名称,城市群并非是过分膨胀的单个大都市区或多个都市区的简单的量上的组合,而是有着质变的变化的全新的城市群体的有机整体,具有与其他城市现象所不同的本质特征。
姚士谋在其编著1992年的《城市群》中,将城市群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和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张京祥在《城镇群体组合空间》中则认为:城镇群体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密切社会、经济、生态联系而呈现出群体亲和力及发展整体关联性的一组地域毗邻的城镇。
作为中国现今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都市圈和城市群都致力于城市体系的研究,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以往学者们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认为城市群等同于都市圈;认为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低于都市圈或认为数个都市圈构成一个城市群,二者是从属关系;认为二者是不同的区域发展模式,分别代表日本和美国的城市体系发展模式。近几年,学者通过不断研究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关系的认识上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两者即非等同也非从属关系,应该看作是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别。
二是动力不同。都市圈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在最短的空间距离内实现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的对称,这实际上是规模经济的第四个层面,故都市圈理论的发展动力是规模经济,这里的规模经济不仅是供给方面的规模经济,更是空间范围所集聚的需求的规模经济,都市圈报酬递增来源于短距离内供需对称所带来的最低运费。而城市群理论,集聚不仅产生规模经济,更主要是创新活动。高度集聚使城市间各种流的快速流动,利于创新,为城市群提供更大的发展动力,城市群中城市主要是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是发展定位窘异。都市圈经济趋向于内向型经济,各都市圈相对独立,在都市圈中集聚了一套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完整的制造产业体系,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在都市圈层面对称,故以圈内贸易为主。相比而言,城市群则属于外向型经济,通过其枢纽功能连接带动周遍区域,以其孵化器功能推动群内创新对其他区域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城市群与国家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发展的枢纽,是连接国家内部和国际网络的枢纽,它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不局限于城市群内部,而是决定着国家的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另外,城市群主导带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体系理论历经从早期主要致力于空间组织结构研究,着眼于单个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单个城市及其腹地纳入同一体系加以分析,以指导城市建设为主要目标。到在50年代以至60年代的“计量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分析手段得以迅猛发展,经济学家在新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将城市体系研究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将城市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以此带来的对区域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将城市体系研究由微观状态引入宏观分析框架,不在单纯致力于单个城市的建设及发展,而是从城市间协调发展入手来思考城市发展问题。进入90年代,伴随区域经济学的不断分化以及城市体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体系理论在多元研究目的引导下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由中期的宏观研究范畴回到微观框架下,侧重于不同要素流对区域的影响。由此可见,城市体现理论有着同以往所不同的非线性的波浪状的发展方向,其各时期的发展受当时的社会经济目标约束,在不同的目标下理论研究将向着不同方向发展。故下一阶段,理论研究将向何方向发展还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将向着更,更合理的方向进步,以次来满足社会建设的需要。
:
[1] 宋保平,潘秋玲,王兴中. 城市地理研究的突破性发展——评《中国的城市群》一书[J].人文地理, 1994,(09).
[2] 吴启焰. 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人文地理,1999,(03).
[3] 邢怀滨,陈 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大学学报, 2001,(12).
[4] 姚士谋,陈爽,陈振光. 关于城市群基本概念的新认识[J].城市研究,1998,( 06).
[5] 刘振新,安 慰. 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0).
[6] 罗明义. 论城市圈域经济的形成及特点[J].思想战线,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