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鲜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的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边境地区 经济合作 优势 制约因素
朝鲜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逐步迈开了经济调整的步伐,2007年是朝鲜“建设经济强国的转折”之年,朝鲜经济虽然还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因素。辽宁与朝鲜都处在东北亚的中心地带,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双方的合作日益凸显出重要性。
一、合作的宏观推动因素
1.朝鲜国内的经济改革
(1)经济政策的调整。2002年7月1日,朝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在工业上给予经营自主权,实施“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农业上鼓励农业生产,废除配给制;在商业上实施价格改革,提高工资,提高汇率;随后几年中又不断进行了局部的微调。其目的就是要克服平均主义,实现按劳分配,提高劳动积极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振兴经济。
(2)经济特区的设立。朝鲜在保持国家经济体制稳定的前提下,借鉴外国经验,1991年设立了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2002年又分别设立了新义州特别行政区、金刚山观光特区、开城工业园区。这些经济特区的建立,表明了朝鲜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尤其是已被更名为“新义州经济特区”的设立,为辽宁的边境地区尤其是丹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吸引外资的政策优惠。随着朝鲜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朝鲜国内经济发展呈现了巨大商机,朝鲜政府积极制定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着力对外开放投资领域,而且对于最低的投资金额没有限制。出资比例、方式、金额和期限等都由外方和朝方商议决定,国家没有任何特殊的规定。从宏观上来讲,为我方企业在朝鲜投资提供了宽松有利的投资环境。
2.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缓慢
(1)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进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朝鲜的经济合作在空间上更强调了图们江地区的重要性。但由于该地区开发模式是松散型、非制度化的,“以我为主、各自开发”,以及开发资金的严重匮乏,导致该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缓慢。虽然2005年9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原来的开发地理范畴扩大至5国,将韩国和蒙古也增加进来,从经济实力上有所增强,但多国参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参加谈判的对象多、差异性大、谈判各方的立场和利益协调起来比较困难等也是致使该地区仍未有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朝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
(2)东北亚尚未形成实质意义上的地域经济互动关系。东北亚是世界上总体经济实力和经济互补性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富活力的地区。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区域协力组织,至今尚未形成集团优势。尽管中日韩相互间的贸易与投资往来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日本方面出于种种考虑,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始终举步维坚。短期内全面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尚难成行。
二、合作的优势条件
1.地缘及资源优势
(1)地缘优势。朝鲜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朝鲜半岛上,与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隔江相望,辽宁与朝鲜这种特殊的地缘优势和对朝、对韩的贸易传统基础,使丹东成为辽宁对朝开放的前沿和窗口。
(2)资源优势。资源互补优势。朝鲜被称为矿产资源的“天然实验室”,矿物达300多种,金、铁、煤炭、石墨等贮量及其丰富,特别是菱镁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朝鲜的水产水利资源也很丰富。辽宁的矿产资源经过数十年强度开采,煤、有色金属矿和富铁矿资源已濒临枯竭,与朝鲜形成互补。辽宁的资金和技术,会使朝鲜的资源得到更好地开发利用。
朝鲜人力资源优势。朝鲜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制度之一,实行全面的11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并且所有的社会教育经费和成人教育经费均由国家承担。此外,朝鲜的成人职业教育也自成体系。有各种职业教育学校,各企业还有自己的“工厂大学”。所以,朝鲜劳动力的总体素质较高,几乎没有文盲,技术人员和专家占劳动总人口的16%以上。而且劳动力薪酬低廉,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辽宁人文资源优势。辽宁的丹东与朝鲜在文化习俗甚至在民族、血缘关系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属于东方文明,都崇尚儒教文化,这种文化的重合性决定了双方合作中有着自然的亲和力。辽宁是朝鲜族人口居住人数较多的地区之一,且主要集中在丹东市,他们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语言、文化优势参与边贸活动,成为丹东乃至辽宁对朝经贸合作的重要人文资源。
2.经济结构互补优势
(1)产业结构互补。辽宁省与朝鲜的产业结构有着梯度对应性。辽宁正处在向工业化过渡阶段,产业结构从最初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而且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而朝鲜则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工业化生产水平低。二者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可以取长补短,在区域内进行产业结构的转移。
(2)贸易结构互补。产业结构的梯度对应性,必然反映出贸易结构的互补性。辽宁向朝鲜出口的产品除原油外,主要有化工产品、机械设备、轻纺工业产品以及粮食及其制品等;从朝鲜输入的产品主要为矿产品、水产品、金属材料、木材等。相对而言辽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及技术含量要高于进口产品的附加值及技术含量。
(3)资源需求差异互补。朝鲜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粮食、电力和资金的严重短缺,随之而来的是以能源和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需求缺口十分明显。辽宁边境地区作为东北地区重要老工业基地,工业农业及其他行业商品已经形成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亟需要扩大市场销售渠道,与朝鲜正好形成需求互补。辽宁较高的储蓄率,也可以为朝鲜的投资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
三、合作的制约因素
1.朝鲜方面
(1)朝鲜经济发展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①朝核问题。受朝核问题的影响,一些国家停止了对朝鲜的粮食和能源的援助,还有一些国家也放慢了与朝鲜的经济合作,使朝鲜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受到较大的影响。
②朝鲜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所进行的局部调整。这种经济政策调整的收效大小还很难估计。朝鲜是否会顺应经济,进一步推进改革,还是停滞不前,或者退回原来的起点,还有待朝鲜经济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③朝鲜半岛南北关系问题。2000年以来,韩朝关系从分裂与对抗,走向和解与合作。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明博政府上台后,对前任的外交战略进行了较大调整,在“有原则的实用主义”口号下,对朝政策趋于强硬。2008年3月以来,韩朝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开始浮出水面。这给原本脆弱的韩朝关系增添了变数。
(2)支付能力问题。朝鲜的支付能力一直是妨碍其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大问题。国际经济影响使旅居国外的朝侨及有关组织经济实力下降,援助朝鲜的财力大为减少。美、日等国以核设施、反恐怖、造假币和洗钱等问题的制裁,使国际组织减少了对朝鲜的经济援助。由于朝鲜对外汇收支实行严格管制,使以美元或其他国际硬通货进行交易变得比较困难,制约了贸易往来的深入发展。
(3)部分企业信誉较差。朝鲜与丹东地区贸易往来的商社有很多,大多都不受国家控制,信誉度很差,经常采取多种巧妙手段拖欠我方企业的货款。因此,与朝方企业合作时,一定要寻找实力和信誉都比较可靠的企业合作,不要因为表面上的利润很高就放松付款条件。
(4)能源问题。朝鲜能源问题比较严重。国内没有石油,朝鲜的石油主要来自、俄罗斯和中东。电力不足也是影响朝鲜国民正常运转的一大瓶颈。朝鲜在90年代后半期大力推进中小型水力发电厂建设,先后在全国各地兴建5000多个中小型发电站。但由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下降和原油进口量的减少,火力发电严重受阻,而水力发电受季节影响无法保证全年正常运转,对缓解电力不足问题成效不大。
(5)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朝鲜、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陈旧。从交通方面看,新义州至平壤尚无高速公路,22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5-8小时;新义州至平壤的电气化铁路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铁路路况和电力线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从通信方面看,通信设施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国际间贸易往来主要依靠传真联系。
2.辽宁方面
(1)公路通道建设相对滞后。丹东是辽宁对朝贸易的主要口岸。目前,丹东境内的中朝界河上只有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正常使用。铁路与公路均是单行线,只能单向过货。在正常的贸易期,由于过货能力低,每天需延时1~2小时通关时间;而遇到过货高峰季节,每天需延长5~6小时通关时间才能完成过货任务,严重制约了对朝贸易的长远发展。
(2)市场信息服务建设不到位。朝鲜对外贸采取高度集权管理,对外公布的经贸信息有限,加之我方过境人员在朝鲜境内的活动范围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使我方对朝鲜的贸易需求状况、公司资信状况等基本信息获取困难。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政府部门收集信息面过窄,且缺乏系统性,对企业的信息服务严重不足,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3)市场秩序混乱。一是目前在丹东市参与对朝贸易的企业多达几百家,由于缺乏宏观调控与管理和组织协调,企业间争抢货源、多头对外、低价竞销、以次充好等现象比较普遍,经营秩序混乱;二是边贸企业经营环境不佳,收费部门多,负担重。个别政府部门以“偷漏税”、“走私”和“超经营范围”等名义随意查扣、堵截边贸货物,追查补税、罚款等现象时有发生,使边贸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三是对边境贸易的多种贸易形式管理力度不够,对探亲、等贸易形式缺乏必要的监管,致使假冒伪劣产品混入朝鲜市场,损害了中国商品在朝鲜的信誉,以致出现了抵制我方商品的现象。
尽管辽宁—朝鲜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但双方的合作潜力是巨大的,研究并挖掘辽宁与朝鲜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的潜力, 有利于双方共同开发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市场优势,增加双边地区的贸易与投资的机会,驱动双方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
[1]赵传君孙永:加强中朝经贸合作的战略思考[J].求是学刊,2006,(3)
[2]张玉山:中朝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走势分析[J].东北亚,2006,(1)
[3]张代军于天福: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探讨[J].东北亚论坛,2006,(7)
[4]李永辉李小平:中、韩、朝地区经济合作研究[J].经济纵横,2005,(1)
[5]范爱军韩忠先: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探析. 世界经济研究,2004,(1)
[6]李铁立姜怀宇:论中国——朝鲜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与辽宁省的作用.辽东学院报,2005,(1)
[7]回良滨韩东旭:关于加快我省同朝鲜经济贸易合作的建议. 统计与资讯,2006,(5)
[8]郭锐徐文吉:中韩朝经贸关系纵深发展的战略进路.世界经济,2006,(4)
[9]张慧智:朝鲜的经济变化与中国的作用.亚太经济,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