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中空间不连续问题剖析
摘 要: 兰州地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对城市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城市在条件较好的地段上聚集发展,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均衡性特征。随着城市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用地也在不断的扩张,但兰州城市由于其周围特殊的地域环境,不能无限制的“外溢”式发展,而必须选择一种适合于不连续城市用地的空间发展模式——“跳跃”式发展模式。“跳跃”式发展模式就是在现有的城市建设区以外开辟与老城平行,并能容纳新产生的城市职能的新城区。通过对兰州的演变及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兰州城市空间跳跃式发展的必然性和跳跃的方向。为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空间不连续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城市发展;空间不连续;兰州
一、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状况
西北地区的城市发展所处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生态环境也较为脆弱。荒漠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甘肃省耕地面积仅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0.67%,新疆绿洲面积占全疆国土总面积的3.61%,青海省河谷丘陵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89%。[1]适宜用作城市建设用的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对城市发展空间选择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城市主要倾向于分布在河谷地带和被荒漠包围的绿洲。城市会在水资源和用地条件较好的地区聚集发展,人口密度较大,而在周边不适宜发展的地域呈“断层” 状态,市域范围内城镇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均衡性特征。依托黄湟谷地发展起来的兰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城市发展空间的不连续性。
二、跳跃式发展理论
(一)跳跃式发展概念的引出
城市的一般增长过程可以解释为:在地理要素均质的条件下,城市的成长方式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向四周均衡扩散,这就是所谓的“外溢”过程。而城市边缘的任何扩张都会以市中心影子价格的升值方式反作用到城市中心,也就是所谓的“回波”效应。该模式表现为所有功能都在原有的空间范围扩张,当现有的空间被填满后,每一个功能将其新增长出来的部分“外溢”到城市周围。由于外溢部分与老城保持密切联系使得城市中心职能没有减弱,反而进一步加强。“外溢——回波”增长模式为一般城市发展的普遍模式,无论环状还是放射状,都是封闭的单核心的结构,都是“外溢——回波”式的发展模式的一种形式,都是为相对稳定增长的经济设计的。[2]而当城市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时,城市更新的速度就会加快,现有城市资本(如基础设施)的折旧时间被迫大大缩短,从而导致城市改造成本急剧增加。赵燕菁[2]认为当城市扩张的速度超过某一个临界值,城市扩张便具有了一种新的潜在的可能——在现有的城市建成区外,另建一座新城。我们称之为城市空间的跳跃式发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与陈占祥就提出了量子跃进式城市发展模式的“梁陈方案”,为之后深圳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在对跨越式发展并无统一定义,大多学者认为跨越式发展就是在非均衡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后发国家或地区借鉴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经验,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达到与先进国家与地区相同的目标。[2-4]而这里所提出的跳跃式发展是特指空间上的跨越式发展,即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受某一要素禀赋的限制(这种要素包括城市的基础能源、建设资金以及人才资源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城市的土地资源),城市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并带动市场力量,在现有的城市建设区以外开辟新的城区。与主要对和人口进行疏散的卫星城不同,跳跃式发展所建设的新城区必须能培育城市新的增长极,且与老城平行并能容纳新产生的城市职能。
(二)实施跳跃式发展的条件
如果城市发展速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仍然采用外溢式的发展模式,城市运行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相反,如果城市发展没有达到这个临界值时强行采用“跳越式”发展,就会诱发主城区的衰退和新区的闲置。据赵燕菁的观察,当城市增长速度(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3%,经济增长率达到10%,维持大约25年时,城市增长模式就应当从“外溢”式发展,转向“跳越”式发展。[2]
跳越式发展虽然己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每个实行跳越式发展的城市都取得了成功,跳越式发展也不能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模式来运用。实行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促成因素就是要有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否则贸然的实行跳越式发展必将会造成城市用地的巨量闲置,而前期投入的资金得不到回收也将成为城市的巨大债务。但具备这一条件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功的实现跳越式发展,能否顺利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有时还取决于政府推动、发展机遇、创新支撑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三)跳跃式发展的土地开发模式
城市跳跃式发展的土地开发模式大体有两个方向截然相反的实践。
一种是先由城市自发扩张,随着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密集,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逐渐加大,当达到一定水平时,由政府将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给市民。另一种思路就是利用政府规划垄断权带来的信息优势,在规划的建设区域首先按非城市建设用地低价征用土地,然后通过基础设施,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开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或主要资金来自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利用“生熟”地价差,平衡建设资金,这就是所谓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模式。前一种模式的好处是先有了需求再有服务,风险较小,不会出现基础设施建好后没有需求的尴尬局面。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带来的土地增益几乎完全为业主和开发商所得,政府无法通过上盖物经营或沿线地皮的出售平衡投资。政府投资多为一次性和阵发式的。而后一种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SOD(service-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即政府通过利用行政垄断权的优势,通过行政或其它城市功能的迁移,使新开发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同步形成,进一步加大“生熟”地价差,从而同时获得空间要素调整资金的新思路,如城市行政中心的搬迁和大学城的建设等。在城市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应力争将TOD与SOD结合起来运用,在城市土地的开发中确保收益的社会化,同时也确保能够有效的筹集城市建设的资金。
三、兰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兰州城市的概况
兰州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具有明显的向青藏高原和蒙新草原区过渡的性质。全市大致可分为石质山地、黄土梁峁、河谷阶地三种地貌类型,其中由石质山地和相对高度较大的黄土梁构成的所谓山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65%,作为城市用地的河谷阶地仅占15%,城市用地狭小。兰州河谷盆地(主城区所在地)东西狭长,整个城区长37.5千米,南北宽2-10千米,周围群山环抱,黄河横穿其中,地形十分险要。
兰州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6、7、8月。境内河流短小,多为间歇性的河沟。兰州市域内的水资源分配很不均匀,市区内的水资源条件因为湟水、黄河流过而较好。而永登、皋兰、榆中三县因降雨量偏少、境内黄河支流流量较少、地下水资源极其有限而处于缺水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发展。半干旱气候使水资源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限制性因素。靠近黄河水源的低阶地成为城市聚落的核心,而高阶地特别是四周山地则因干旱缺水而难以利用。造成兰州无法像其他城市那样“溢出”连续式发展,而只能选择跳跃式发展。
兰州辖五区三县,市域面积13 086公顷,包括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红古区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三面环山,发展用地不连续。唯西面与西宁之间有兰青铁路、兰青高等级公路沿黄河、湟水紧密联系,且两市之间属黄湟谷地用地平坦,城市发展条件较好。
(二)兰州城市的历史演变
1.从滨河小镇到西北地域的中心城市。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设金城郡,据史志记载,当时兰州滨河而建,规模较小,只是一个军事职能的滨河小镇。唐代由于丝绸之路必经兰州,同时当时黄河逐渐北移,今兰州平原不断扩大,兰州找到了最佳的地理位置,为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必备条件。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设立甘肃行省,与陕西分治,甘肃巡抚移至兰州,兰州遂成为甘肃省会。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陕甘总督由西安移驻兰州。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成为统治西北的封疆大吏。
至此兰州从一个滨河小镇一跃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中心,担负守卫西北地区的重任,这显然与它的区位优势、山川地形、交通道路等地理上的优势有密切的关系。
2.从工业兴市到后工业时代。
新成立以来,中央政府的宏观发展政策和经济布局战略对兰州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9-1978年计划经济推动下的工业化过程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兰州城市核心区的形成,奠定了兰州城市发展的格局和结构。该阶段为水平扩展阶段,是兰州市城市规模增长最快的时期。1979-2000年,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兰州实施了兴建西北地区商贸城的发展战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较为显着地改善了兰州城市的投资环境。2000年以后,兰州市发展战略发生转变,由商贸城建设转变为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战略。实施该战略可以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入WTO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历史机遇,依托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设一批新兴高科技产业项目,提高工业化的整体水平,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
城市职能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异和重组。迄至明清时期,由于城市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不发达,加上受到战争、灾害、城址迁移的影响,导致城市规模一直较小。即使在明清之后兰州有一定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但地形对城市布局尚未产生根本性的限制,城市布局与平原传统城市布局基本一致。虽然城市外部形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但基本物质要素的空间布局较为规范,并未产生空间结构的变异。1949年建国以来,兰州进入工业化时代。由于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优势,兰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积极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成为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同时兰州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是陇海、兰青、兰新等铁路干线的交点。所以,在需要大量物资运输的工业化时代,由于它处于进入渭河谷地、银川平原、天山南北麓的“咽喉”位置,迅速成为了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然而兰州主城区所处的河谷盆地由于城市发展空间狭小,城市发展用地紧张,严重阻碍了兰州城市的发展。当城市功能拓展,超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承载限度时,城市结构就会发生局部或整体的调整。兰州正处于城市功能更新拓展,寻求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历史阶段。
(三)目前兰州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兰州市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受到地形限制往往会导致以下问题:
首先是建设用地不足与结构方面的问题。河谷地形在一定范围内所提供的城市建设用地是有限的,加之河流的分割和城市由于受山地地形影响不能无限沿河谷轴状无限延伸,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处于河谷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往往会显得不足,各类用地相互竞争激烈。结果是绿地、公共用地的比例不同程度的减少,城市土地价格较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潜力。2004年兰州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为34.1 平方千米,占城市总建设面积的24.2%;公共设施用地面积21.82 平方千米,占城市总建设面积的15.5%;工业用地面积为30.98 平方千米,占城市总建设面积的22%,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2.55 平方千米,占城市总建设面积的8.9%;公共绿地面积12.006 平方千米,占城市总建设面积的8.5%。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偏高,其中又以占地面积大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工业为主。大城市中工业面积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综合效率。因此,建设用地不足与结构方面问题一直是兰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
其次是城市交通方面的问题。因为距离是构成交通阻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带状城市交通问题比同等规模的方形、圆形城市严重。由于狭长地形的限制,兰州主干道路主要沿河谷延伸,竖向干道必定与主干道形成相当数目的交点,又难以修建环形路网,不能形成合理的交通,这给城市的主轴干道形成很大的交通压力。兰州城市交通网络的拓扑等级为1-2并不高,加之用地紧张,导致较为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兰州市道路网络主交通流集中在东西方向,平行于黄河走向。[5]
最后是环境方面的问题。由于河谷地形的影响,兰州所处河谷的环境容量有限。河谷型城市自然条件不但对城市建设用地数量、质量存在限制,而且与水资源、气候及气象条件共同限制了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当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使城市污染严重,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此外,诸如自然灾害,城市景观等方面的问题也严重阻碍了河谷型城市的发展。
(一)兰州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河谷型城市空间扩散与增长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集中块状期、分散组团期和带形城市期。[6]城市在分散组团的后期和带形城市期出现了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圈层渐进式扩散模型;二是“跳跃式”发展模式,城市先在中心城区发展,而后由于城市的扩张“跳出”河谷地形的直接约束和限制建立新的中心区或“兼并”周围的城镇,使之最终成为与城市互有分工的有机组成部分。
兰州主城区所处的河谷阶地严重阻碍了兰州城市的扩张。兰州城市只能在河谷狭长空间内“内填”式发展,因此造成主城区内城市用地结构混乱,城市职能的不到充分发挥。市区人口密度2000年已达到1 091人/平方公里,与全国相当规模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648人/平方公里相比增加了近一倍,并接近东部人口密集地区中等城市的人口密度。然而市域的人口密度仅为219人/平方公里(如图1),说明兰州人口与城市建设向河谷盆地高度聚集。随着及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对人类聚居行为产生影响,使人们不必再聚居在狭长的河谷地带,业使跨出峡谷成为可能。由于受用地条件的限制,兰州已无法沿河谷狭长地带“外溢”式发展,而应该在现有的城市建成区外,另建一座新城,来分担新的城市功能。这些新的功能恰恰是兰州参与区域竞争,维持城市地位的关键领域,这些领域包括、研发、高技术产业、高档居住区等。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城市化进程加速,非农人口由1980年的100.17万人增加至2004年的180.27万人,城市化水平已接近60% (如图2、图3)。同时地区生产总值也由1980年的25.6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04.65亿元,增长了近20倍,1998年兰州市的人均GDP己经超过1 000美元(如图4)。近20年兰州市城镇人口平均增长率达到2.48%。由于市区面积比例仅为12. 47%,因此市区人口密度增长迅速,城市发展空间显得拥挤而狭小。近25年兰州市地区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3.02%。自2000年后兰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一直处在10%以上,根据R.M.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水平介于25%-75%时为城市化发展加速期的标准来衡量,可知兰州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兰州城市化可能达到75%左右。其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呈由核心到边缘再到郊县递减的特征。位于黄湟谷地的兰州主城区即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和安宁区用地狭小,四区总面积仅占兰州市国土面积8.5%,却创造出83%的GDP,聚集了92.5%的城镇人口。而永登、皋兰、榆中三县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仅占全市城镇建设面积的15.2%,且经济对兰州发展的贡献也较小(如图5)。由此可知兰州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黄湟谷地的二级阶梯,且小城镇发育缓慢。
近20多年来兰州市第二产业比重一直占GDP的50%以上,可知第二产业仍然是兰州的支柱产业。其中又以占地面积大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为主。在兰州市提出主城区“退二进三”的情况下,这些占地面积大,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工业必须首先跳出河谷盆地到主城区外围寻找更为有利的用地,这就带动了其他产业和城市其他职能向外围跳跃。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兰州城市的人口的平均增长水平达到2.48%,城市的GDP增长率也达到13%,在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十分迫切,兰州已达到了跳跃的门槛,因此兰州应抓住外部机遇实施跳跃式发展。
(二)西进还是东扩——兰州城市跳跃方向的?选择
当兰州河谷区填充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就需要跳出河谷建立新区,需要“跳跃式”的发展才能解决城市的发展问题。现今兰州城市用地十分紧张,而城市的发展仍需要大量土地供给的支撑,人地矛盾进一步突出,这就需要兰州跳出黄湟谷地寻找更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方向。
兰州跳跃式发展主要有5 个空间发展方向,即沿国道交通干线、河谷川地5 条轴线展开,为兰州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了5 种可能性:(1) 以兰州市区为中心,连海经济开发区为副中心,沿黄河、湟水、大通河下游河谷地带向西发展;(2) 沿庄浪河谷地带和兰新铁路、国道312 向西北发展;(3) 沿中川机场高速公路至秦王川盆地向西北发展;(4)沿国道109 向东北发展轴线, 以皋兰为重点,延伸至白银;5) 沿宛川河下游及陇海铁路、国道312 向东发展轴线。[7]形成了兰州市“东扩西展、南伸北拓”的大都市区发展战略构想。
根据兰州市现有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兰州市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采取新城区——重点轴线-圈层式的分散组团发展战略模式,城市首先只能向一个方向重点发展,其中向西沿黄湟河谷地带发展与向东沿宛川河下游及陇海铁路、国道312发展是兰州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向, “西进”还是“东扩”,到底哪个才更有利于兰州的发展呢?
兰州西面与西宁相邻,两市之间有兰青铁路、兰青高等级公路紧密联系,易形成双核心结构,带动兰西地区的发展。且两市之间属黄湟谷地用地平坦,城市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该地区为多民族聚居区,城市扩张受民族政策影响较大,同时兰州城市向西发展也会带来无法控制的城市用地“摊大饼”式扩张,外溢部分仍然会与兰州主城区保持密切联系,使得中心区职能没有减弱,反而进一步加强,城市新功能的发育受到严重限制。跳跃式发展就要求兰州土地扩张跳出黄湟谷地,寻找更适宜兰州将来城市新职能发展用地。
位于兰州主城区东面的榆中县中部的河谷盆地包括宛川河谷部分地段、榆中盆地、和平和定远等地,具有类似兰州河谷盆地的一流建设用地条件。并且榆中盆地区位条件较为优越,位于西陇海——兰新线的核心地段,处于甘肃省中部偏东可与兰州主城区共同成为兰州都市圈的大中心。榆中盆地距兰州主城区60千米左右,距离适中,开发难度较小,有利于兰州主城区——榆中两大组团共同发展的形态。榆中盆地近几年来已经成为部分、院校、科研机构等选择的主要建设地区,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交通便利。榆中盆地城市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水资源缺乏。榆中盆地地处西北内陆,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使该地区的主要特征,同时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很短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水方法来解决,它相对于用地条件、距离要素、区位条件而言是可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因此“兰州大都市圈”首先应东扩榆中,榆中盆地将成为未来兰州城市的副中心。
五、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中空间不连续问题的对策——跳跃式发展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空间具有不连续性,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有大面积的山地、荒漠戈壁等不适宜城市发展的用地存在。在这种特殊的用地条件下应该优先考虑“跳跃式”发展,使城市功能有序分布,有利于培育新的城市功能。西北地区的跳跃式发展并不是和东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在相同背景下发生的,东部地区是城市处于高速发展状态选择了“跨越式”发展,如广州由1980年市区人口229万到2000年城市人口达到500万左右,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80平方公里扩大到2000年的279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长率高到?5.9%,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就新建了2个半广州。西北地区城市发展远没有达到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兰州市市区人口平均增长率达到2.48%,也是因为县级及以下小城镇对人口不具有吸引力,而是人口向市区聚集。然而西北地区城市发展受土地资源限制较大,人地矛盾突出,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较大,因此城市必须选择跳出主城区所在的河谷盆地或绿洲,选择用地条件、水资源等城市发展要素较好的地区来承载新的城市职能,使城市以更有力的姿态参与区域竞争。
:
[1]段汉明.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大学学报:科学版,2001(10):421-425.
[2] 赵燕菁.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增长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2001(1):27-33.
[3] 姜爱林.后发展——优势与难题[J].研究,2002(3):12-15.
[4] 陶松龄,陈有川.城市跨越式发展的辨析[J].城市规划,2003,10:13-16.
[5] 滕丽等.狭义河谷型城市交通问题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1):72-76.
[6] 杨永春.兰州城市概念规划研究[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7] 胡勤勇,钟天雷,赵育民.拓展兰州新的城市发展空间[J].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1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