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因素对吸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影响
[摘要]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层次提高,科技因素已经成为了吸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地域选择上的差异,说明了科技因素对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的影响,从而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中心。
[关键词]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科技因素
一、引言
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中心是跨国公司在华进行的,着眼于从基础性研究一直到科研应用领域,实现产品开发和商业化的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投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为了防止创新技术外溢,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大都集中在母国进行。随着全球化和知识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也呈现出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人才、科研实力的比较优势,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已经着手建立一体化的全球研发系统。
作为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家,以其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巨大市场的潜力和稳定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吸引对于中国来说只是处于生产链的低端水平,或者说只是一个加工中心,要想在真正意义上获得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科技力量上与跨国抗衡。积极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自然会吸引代表核心科研实力的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中心,从而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
二、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的现状
从总量上来看,目前中国现有外资研发中心约750家。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增长迅速。例如,截至2005年底,上海市共批准了152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其中107家设立于2000年之后,2004年设立31家,比2003年增长了29%;深圳市共批准了87家研发中心,其中59家设立于2000年之后。许多已经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外商均增加研发投入,如施耐德、英特尔、飞利浦、艾默生等。
从投资来源国来看,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的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荷兰、丹麦、俄罗斯、韩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从来自中国科技统计的数据来看,还是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里选取的是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82家主要研发机构的资料,其中公司总部在美国和日本的共有70家,其中美国32家,占总量的39%;欧洲20家,占总量的24%;日本18家,占总量的22%;这三者合计就占到了总量的85%(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相关资料整理
从区域分布看,外资研发中心主要设立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外商投资集中的区域,这四地无论从经济实力、科研力量还是对外开放程度来看,都名列全国前茅,尤其以北京和上海最为集中。两地的R&D机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北京、上海两地高校云集,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雄厚的基础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为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人才,而且提供了良好的R&D环境,因而成为跨国公司选择建立R&D机构的首选地点。
从行业分布来看,外资研发活动侧重于产品适应型和应用技术,研发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技术、资产密集型行业,如信息、软件开发、机械制造、汽车、化学和医药等行业,其中IT行业的研发中心占总数的70%左右。跨国公司在各地的投资行业各有特色,如北京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多以IT为主,集中在机、软件、通信等领域,其中尤其以美国公司居多。化工、汽车、医疗行业是上海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主力,比重超过50%,IT行业较少,其中欧洲公司占50%,美国企业不足40%。广东以通信领域为主。
从企业形式来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究开发分为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公司内部研发机构),非独立法人研发中心又可分为公司内部研发部门和分公司形式研究中心两类。目前,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以非独立法人组织形式为主。部分外商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下设立了独立法人形式的研发中心,如通用电气、鸥姆龙、德尔福均在上海投资设立了独立法人研发中心。
三、科技因素对吸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讲,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市场常常是不完全的市场,因此,跨国公司为了更好地开拓和服务于海外市场并为生产活动的当地化服务,而纷纷在海外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可见,跨国公司所建立的海外研发机构技术应用型和市场服务型导向明显,其主要职能有:一是为解决工艺与设备的当地化;二是研究当地市场,开发适合当地市场,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特色的产品;三是研究开发人才本地化,即跟踪、获取当地技术资源。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大多具备上述职能,毫无疑问,科技因素成为了吸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技因素涵盖的内容较广,包括科技基础、科技人才、科技投入水平、科技产出水平和配套的制度因素等。为了能够全面地囊括科技因素所包含的内容,这里用科技竞争力来衡量科技因素,并加以量化,这样更有利于比较各个地区科技实力的差异。下面是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它包括四个要素支撑点,共15个指标(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影响科技竞争力的其他因素还包括:科技体制,科技人员的实际水平、素质和工作效率,科技经费的配置方式等,这些软因素均很难定量估计,考虑到定性指标处理的困难程度,所以并未给“制度因素”定出分值。
通过搜集和处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4年的指标数据,对科技竞争力进行研究,得到区域竞争力和具体分值,并通过柱状图来描述科技竞争力的一般水平(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城市的科技竞争力均排在前列,而这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区域选择上基本一致(见表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跨国公司在华的各个地区设立研发中心的精确统计,所以笔者就82家有代表性的研发中心的区域分布来说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区域分布特点。从这种一致性可以说明:科技因素不管是从现在还是从长远来看,都对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区域选择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纵然科技因素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区域选择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可以跨国公司所着重的侧重点不同。如研发中心主要集中在北京,主要是看重北京丰富的优势科研人才、云集的科研院所;而上海则是更看重其宽松的政策环境,特别是上海的科技体制等“软因素”。
科技因素包括的范围很广,但研究开发人员是跨国公司选点设立研发中心重点考虑的因素。其实这很好理解,在研究开发投入、技术管理和科技成果产出方面,跨国公司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在研发本地化的过程中,人才成了其最缺乏的方面。在现阶段,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聘请用的外籍专家比例不高,主要是依靠吸纳、培养大量国内优秀人才、同时从海外招聘中国留学生。如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900余名研究人员中仅35名外籍专家,约300是留学归国人员,其余是国内招聘人员;汽巴精化研发中心近60名研究人员中仅2名~3名外籍专家,约有15名留学归国人员,其余是国内招聘人员。那么,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倾向于选择像北京这样研究人才集中的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科技因素对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区域选择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科技竞争力又全面衡量了科技因素,并加以量化。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实力,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环境;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国民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自己研究开发机构的创新实力,加大研究开发投入,鼓励的自主创新等,从而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