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行信贷风险防范
【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目前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获取赢利主要是通过经营信贷资产来实现的。由于银行信贷经营对象(货币)、经营方式(信用)的特殊性,其经营具有高风险性。在基层行信贷业务中,如何防范和化解来自贷款对象(借款人)、社会和银行内部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风险,是基层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 基层行 信贷风险 防范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近年有较大提高
(1)健全了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施审贷分离制度。特别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按照审、贷分离的要求将信贷调查与信贷审批、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分设,使信贷业务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前、中、后台分开,职责明确,贷款审批实现了集体审批,初步建立垂直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
(2)建立了信贷授权制度。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和内部管理的目标,在信贷业务过程中普遍建立了一级法人信贷授权管理体制,在法定经营范围内对信贷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实行“分级管理、逐级有限授权”。
(3)实现了对客户的评级授信、统一授信制度。根据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管理水平、经营团队及综合还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同时,依照有效控制风险的原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授信业务风险条线框架日趋规范。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贷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贷前调查不全面、资料收集不全;轻易采用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欠核实,缺乏对假信息、报表的防范;存在由社会上不正常现象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对企业信誉调查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注册资金未到位或抽逃公司注册资金。有可能导致贷前调查报告流于形式,失去保证贷款安全性的意义。
(2)在贷时审查中存在的问题。贷款审批机制尚不完善,轻信信贷调查结论,对贷款主体的资质、信用、财产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审查,让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轻易获得贷款资格。
(3)在贷后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重贷前把关、轻贷后跟踪管理,重贷款营销、轻贷后检查;贷后检查时间、频率不规范,内容不适用,检查不到位;缺乏灵敏的风险预警处理机制。
(4)在客户评级授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客户分组不细,针对性不强;客户的评级授信额度与客户的实际需求或风险承受能力存在差距;客户评级授信的范围有待扩展;信息采集手段落后,难以从整体把握借款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情况,对授信资产的风险预警反应迟钝。
(5)在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对银行与信贷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过分片面地追求业务的发展壮大,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赢利水平。同时风险管理部门和营销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和管理盲区,在信贷业务授信工作方面实行换手操作,虽然使业务审批更趋审慎但效率明显降低,部分优质客户流失。
(6)人力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需求不匹配。集中表现为基层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偏少、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团队作用发挥不充分。这导致基层行在个贷业务管理上力不从心。
(7)在信息管理技术手段中存在的问题。信贷风险信息采集准确性、客观性亟待提升,化水平不高。目前基层行贷后管理仍停留于对要件是否齐备、要素是否齐全等形式检查,缺乏电子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支持,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客户财务状况变化等无法做到有效分析、全面跟踪监督和及时预警。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的相关规定,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致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降低失败的概率及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银行实现更多的利润。
(2)全面性理念。即银行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已经制定出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
(3)独立性理念。即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之间要相对独立。独立性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
(5)互通性理念。银行应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即风险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各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渠道。
2、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强化信贷风险内控管理机制。一是营造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控环境,在建立商业银行法人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真正法人治理机制的步伐,健全法人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制衡关系,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机制的建立提供基本条件。二是完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加快配套制度的跟进。应根据上级行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和明确信贷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加强各部门各环节间的衔接与合作,不断提高信贷业务程序的流转效率和服务水平。应有效地整合业务流程,实现对风险管理流程的全面优化,加强前、中、后台管理配合,对信贷业务流程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三是健全客户统一综合授信制度。对客户的授信要做到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统一管理,本币业务与外币业务统一管理。要注意控制整体风险,同时加强授信知识培训,提高授信人员业务水平。
(2)综合治理不良资产,化解存量信贷风险。一是降低不良资产占比。从实际出发,继续通过以资抵贷、债务重组、诉讼、呆(坏)账核销及资产剥离等办法盘活不良资产存量,把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逐步压缩至可控的限度内。二是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在目前情况下,不良资产的处置仍显复杂,必须在观念、机制及手段上追求创新,以便高效化解不良资产处置的难题。此外,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可在结合投资银行机构、充分利用二级市场吸引社会资本甚至外资收购不良资产方面开展更为广阔的尝试。三是积极推进改制,促进银行效益的提高。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积极参与企业的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企业原有财产进行彻底清查评估。对暂时困难但前景看好的企业,应适时帮助其摆脱资金困境,尽快实现扭亏为盈;对一些产品结构老化、资金利税率低下的企业则要控制信贷投入。
(3)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入。一是围绕重点企业及项目优化投向。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加强对相关产业和行业政策的研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对信用等级高、经营效益好、履约能力强和所属行业持续景气的客户找准投入点,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风险低、可持续的重点企业,稳妥支持特色产业和行业,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二是关注行业风险,做好客户结构调整。目前国家仍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加强行业调查研究,紧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做到反应灵敏、分析全面和预测准确。
(4)强化对信贷风险管理环节的人力资源配置。一是要将人力资源向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倾斜,为信贷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专业工作人员。注重员工的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二是在业务拓展过程中要加强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带动新业务的发展,激发新的竞争活力,推动业务创新。要理顺条线管理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积极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提高信贷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5)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一是加快风险数据库建设,建立内部评级的数据基础。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数据是最重要的环节。加快风险数据库建设,建立内部评级的数据基础,是现阶段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的首要基础。二是加快建设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高素质的风险分析人员。要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手段,采用统一的信息化技术,对贷款实行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对信贷资产质量实施有力监测,降低信贷资产风险。
(6)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文化。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表明,当文化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时,将形成强大的经济竞争力,因此构建优良的信贷文化成为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的现实抉择。一是应突出体现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对信贷风险的敏感性,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信贷人员的自觉行动中。二是培育团队精神要把其宗旨、内容、形式、载体等具体化。要在员工中树立敬业精神与大局观念,营造互信、协作的氛围,消除各自为战、缺乏沟通或配合所带来的弊端。三是建设信贷管理文化要着重建立与信贷文化的内涵与要求相统一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要把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等“软约束”融入硬性的规章制度中,增强全员防范信贷风险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