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高企物价还需标本兼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应对策略
2007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7年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了4.8%,2008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达7.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4%,清楚地表明我国经济已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关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货膨胀不仅造成价格扭曲,影响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而且造成货币贬值,影响到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需要澄清的理论误区
当前经济界对物价和通货膨胀的认识并不一致。对通货膨胀的成因,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因素、流通性过剩等等多种解释。在治理对策方面,有人提出要抑制需求,有人提出要刺激需求;有人提出要增加投资,有人提出要控制投资;有人提出要放松外汇管制,有人提出要加强管制。甚至同一篇文章中出现既提出要扩大投资,增加商品供给,又提出要减少投资,抑制流动性过剩这样自相矛盾的说法。所以有必要澄清一些理论误区。
1.通货膨胀是供求失衡引致的吗
对于通货膨胀,经济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德勒和帕金的定义:“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笔者认为,就其本质来说,通货膨胀是由于市场上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的需要量,继而造成货币贬值和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是:π=m+v-y,其中π是通胀率,m是货币增长率,v是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y是产出增长率。如果货币增长率和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之和超过了产出增长率,就会出现通货膨胀。2007年广义货币供给M2增长率为14.8%,而经济增长率为11.4%,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3.4个百分点,而且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空前繁荣,促使货币流通速度大大加快,这样一来,就出现了4.8%的通货膨胀率[1]。余永定(2007)认为,流动性过剩是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张五常(2007)认为,通货膨胀本质上是由于钞票发行过多过滥[2]。易宪容(2007)指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两大资产(楼市与股市)价格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的通货膨胀[3]。综上,通货膨胀不是供不应求的供求关系引起的,应对之策不是增加供给和抑制需求。
2.物价高企的原因是通货膨胀吗
物价高企的原因之一是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不是物价高企的唯一原因。事实上,目前物价高企的原因有二:一是流动性过剩引致的通货膨胀,二是供不应求引起的物价上涨,但这二者不是独立作用而是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物价高企的。
3.投资该扩大还是该抑制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投资应分为自有资金投资、企业借贷投资和政府投资三类。企业自有资金投资不会引致通货膨胀,反而会增加商品供给从而抑制物价,所以应该鼓励;企业借贷投资和政府投资则会增加货币投放或者加速货币流通,从而会引致通货膨胀,所以应该抑制。
4.如何看待CPI
CPI被作为通货膨胀的指标而广泛应用,但通货膨胀其实是指商品和要素价格的上涨,所以仅关注CPI并不全面,还需考察PPI(生产价格指数)。或者说CPI反映的是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而PPI反映的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而且,作为反映生活资料价格上涨情况的CPI并没有把生活必需品住房的价格统计在内,所以也是不全面的。这就足以解释,为什么CPI表明只是温和通胀,而我们却感觉生活质量已经明显下降。
二、物价高企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的物价高企既有成本推动的因素,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既有总量性原因,又有结构性原因;既有国内问题的影响,又有国际问题的影响,情况错综复杂[4—8]。但物价高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由供求失衡引致的价格上涨和由货币发行过多引致的通货膨胀两类,而每一类又可分为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种情况,所以一共有四个原因共同导致了物价高企。
1.价格上涨的国内原因
由于城乡收入有极大差距,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导致农田荒芜和产量下降,粮食的供给就不足。最终,生猪蓝耳病引起的猪肉供不应求作为导火线引发了食品价格的普遍上涨。食品价格的权重在CPI中约占三分之一,这样CPI也就明显上涨了。由于房地产热和固定资产投资热,引致了能源、电力、钢铁、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上涨,同样对物价高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价格上涨的国际原因
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已经融入了国际市场。由于全球粮食减产和生物燃料的生产要耗费大量农产品,国际粮食供应趋于紧张,价格普遍上涨。芝加哥期货市场2007年12月份小麦、大豆、玉米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83.7%、74%和12.7%。这样,通过进口,国内粮价就相应上涨了。由于石油减产和投机盛行,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布伦特石油期货的价格已从2007年初的每桶50美元上涨到2008年6月末的每桶140美元,涨幅达到180%。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度达50%以上,这样国内石油价格上涨也就成为必然事件了。近期,国家发改委已对柴油和汽油提了价,柴油每吨提价1500元,汽油每吨提价1000元。粮食价格是农业国的中心价格,石油价格是国的中心价格。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新兴工业化的农业大国而言,国际市场粮价和油价的上涨对我们的不利影响尤巨。
3.通货膨胀的国内原因
由于经济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相应地,货币发行得过多流通得过快,这样,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了。2003年至2007年各年度货币供给M2的年末余额同前一年相比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9.6%、14.6%、17.6%、16.9%、16.7%,都大大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4.通货膨胀的国际原因
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巨大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国的贸易顺差在2005年到2007年间,分别为1608.18、2498.66和3747.24亿美元,3年的年增长幅度分别为218.43%、74.2%和49.97%。我国的外汇储备自1999年第到2007年底从1546亿美元增加到1.5万亿美元,8年间增长了近9倍。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目前,央行为收购这些外汇储备就需要发行货币超过10万亿元。可见,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大量外汇占款,已成为影响我国总货币发行的主要力量。
根据文[6]的分析结果,价格上涨对物价高企的贡献率估计为四成左右,通货膨胀对价格高企的贡献率估计为六成左右。国家信息中心政策动向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环境变化对国内物价波动其影响力约占70%(见2008年2月13日的《中国证券报》)。这一指标已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14%~20%的范围,足见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程度非常之大。
三、物价高企的应对策略
分析清楚了物价高企的根本原因,就能找到标本兼治的应对策略。
1.治本之道
第一,加大对“三农”的补贴力度,确保粮油等食品的充足供应。“无粮不稳”,粮价的稳定是物价稳定的基础。粮肉价格的适度上涨是应该的,这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公平正义。但增长过快过多的话国家就必须干预了,比如猪肉价格的上涨。第二,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强对居民住房的保障。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大量堆积,其价格已经严重扭曲,如果不给它降温的话,必然会对和民生改善带来极坏的影响。第三,加大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力度,完善国家石油储备,减少对国际能源的依赖度。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几个储量丰富的油气田,开发利用好这些油气田对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应加强对南海石油的勘探。第四,抑制政府投资,防止经济过热,解决流通性过剩。可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对冲被动投放的流动性。第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减少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
2.治标之策
第一,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抓好收费、医药价格、农资价格及涉农收费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串通物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第二,要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第三,要严格控制用粮和粮食出口。第四,要遏制生产资料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第五,可通过降低和居民的税收负担来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侵蚀企业的利润,企业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提升其产出品的价格,从而导致商品价格的完全传递。为了切断这样的传递路径,政府就应当采取降低税率的方法来吸收掉一部分来自于内部与外部世界的价格冲击。同样的道理,假如政府同时也能对居民的所得税予以一定程度的下调,比如再进一步提高居民所得税的起征水准,那么工资就不一定会跟着价格走,从而就有可能避免工资指数化的严重后果。第六,要加快健全储备体系,改进和完善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的方式,适当增加国内紧缺重要消费品的进口。第七,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使其生活质量不因物价高企而受到损害。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所必须的举措。第八,对国际游资的投机炒作进行监控。随着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大量国际游资涌入,对此必须予以重视。
高企的物价不仅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正在真真切切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
[1]中国社会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通胀解决之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8,(5):37-38
[2]张五常:中国的通货膨胀[J].企业教育,2008,(02):54-55
[3]易宪容:中国通货膨胀之原因与特征[J].中国乡镇企业,2008,(01):94-95
[4]竹俊:当前通胀成因辨析[J].中国物价,2008,(05):14-16
[5]王伟: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反思[J].企业研究,2008,(02):24-25
[6]马晓莹,刘晓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通货膨胀解析[J].经济前沿,2008,(01):98-101
[7]许光建: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和治理[J].中国国情国力,2008,(05):78-80
[8]宋超英夏芸马晓丽: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价格月刊,2008,(3):24-27
下一篇:高校大学生名牌消费现象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