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上海市 商业健身俱乐部 消费者 现状
目前,上海市拥有上百所不同规模的健身俱乐部,上海居民的整体健身意识明显提高,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健身消费群体。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体育健身市场,如何抓住健身消费群体的健身心态,全面了解健身消费群体的健身行为和健身动机,构建合理的健身俱乐部消费机制是体育行政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群体进行调研,揭示其消费现状,并基于此,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健身俱乐部市场消费体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的正式调查时间为2007年3月—2007年9月,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23份,有效问卷509份,回收率为95.1%,有效率为92.5%。根据研究需要,对回收的问卷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 (包括频数、百分数、相关系数等),从而获得本文章的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分析
(1)消费群体的性别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男女比例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男性消费者占调查人数的36%,女性消费者占调查人数的64%。此调查结果与1998年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商业体育俱乐部的消费群体所做的调查有很大区别,其调查显示男性消费者所占比例是85.5%。这说明上海市作为集、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发达地区,其人文环境对女性的影响是深远的,也表明近几年女性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体育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商业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消费的过程也是价值体验的过程,体育消费是可持续性消费,一旦体育消费形成,也就形成了稳定而庞大的市场,说明商业健身俱乐部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2)消费群体的年龄结构分析
根据调查得知,30岁-45岁区间的消费群体占主流,占调查人数的69.9%,这部分群体年轻、思想活跃,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具有很强的体育消费承受能力;其次是19岁-29岁区间的消费群体,占调查总数的22.8%,这部分消费群体的收入水平总体不是很高,但他们是健身俱乐部未来消费的主要群体,因此这部分群体在健身俱乐部受到的健身服务的质量,对于整个健身俱乐部长期消费群体数量的多少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46岁-60岁区间中老年以上的群体所占比例较少,为4.1%。他们由于文化层次、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差异,使得这一年龄层次的人群主要选择免费的健身项目。18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占调查总数的3.2%,这个群体主要是中、小学生,他们主要是通过家里的经济条件来参加健身俱乐部的活动,参加的主要内容是以短期培训班形式为主的各项活动。
(3)消费群体的职业和学历结构分析
从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消费者职业来看,企事业管理人员和科教文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分别为36.7%和18.7%;其次是普通员工,占17.1%;另外学生也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占13.4%。这说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已渗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从学历结构看,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群体多以高学历为主,其中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73.1%;专历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12.2%;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消费者仅占14.7%。说明这一部分消费群体见多识广,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他们对科学健身的要求更加强烈,更需要通过体育健身来放松心情。
(4)消费群体的月均收入与健身消费的相关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见下表),消费群体的月均收入与其参与体育健身的消费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具有显著意义(1%水平),相关系数为0.387。较低收入的职业人员,参加商业健身俱乐部锻炼的机率也比较少。结合女性消费者在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增大(64%),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消费者比例占到85.3%,以及普通员工和学生也成为主要消费群体 (分别为17.1%和13.4%)的实据,说明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个人经济状况制约,同时也取决于经济发展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在目前的经济环境条件下,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注:标有“*”的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概率水平为0.01
2.影响消费者参加健身消费的因素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影响消费者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占调查总人数的28.9%;排在第二位的是“服务项目价格太高,经济条件不允许”,占调查总人数的24.8%;排在第三位的是“健身俱乐部的健身项目单调,服务质量不高”,占调查总数的14.5%。健身教练员的专业指导水平不高和体育健身设施不够齐全分别占10.4%和7.9%,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另外,居住地点离健身俱乐部比较远、不便利,以及没有兴趣等因素都是影响健身消费者参与健身消费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是影响消费者参与健身俱乐部的最主要因素。由于上海市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可以理解整个上海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都是快速的,所以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他们的业余时间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目前,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双休日和节假日充分利用起来,调动消费者来参加健身锻炼。排在第二位的影响因素为“服务项目价格太高,经济条件不允许”,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健身俱乐部的收费过高,消费者接受不了,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市的健身市场应大力开发价格适宜、档次各异的大众普及型健身俱乐部,让大多数的健身爱好者都能够参与到健身俱乐部进行各种方式的体育健身和锻炼,并拓宽消费群体。
3.消费者参加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动机分析
根据调查,消费者参加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动机列在第一位的是增进身体健康、健身健美,占81.9%;列在第二位的是改善体形、减肥,占77.4%;排在第三位的是愉悦身心、缓解压力,占63.3%。同时人们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也变得多样化,家人、朋友影响,兴趣爱好、增加人际交往、扩大社交、学习健身方法、家庭娱乐等都是众多消费者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消费动机是推动消费者行为的驱动力,由需要未被满足而存在的不舒适紧张状态所引起的。消费者的行为取决于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动机,是心理市场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消费者参与健身活动的动机首先是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健身健美,所以商业健身俱乐部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搞好配套服务,不仅要让消费者满足身体锻炼的要求,还要求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调节消费者自身精神和心理机能,使消费者在参加健身后得到身心的满足。在这些动机因素中,家庭娱乐仅占2.9%,商业健身俱乐部也应针对这一弱势,寻找解决办法,为使家庭每一个成员在俱乐部中提供属于自己的活动,推动“家庭经济”的发展。
4.消费者参加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行为分析
根据调查得知,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每周进行健身的次数较多,健身习惯较好。其中每周健身1~2次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53.4%;3~4次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35.2%;5~6次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7.5%;7次及以上的消费者占3.9%。研究发现,参加健身俱乐部的持续时间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收入在1600元以下的消费者加入健身场所的持续时间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而收入在6601元以上的消费者到健身俱乐部的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比例较大。但从调查中发现,到健身俱乐部健身还未成为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固定的生活方式,从健身俱乐部的市场细分和目标群体定位来看,多数健身俱乐部定位于中等收入群体,这一阶层的消费者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是由于这一阶层群体庞大,其生活背景各式各样,而消费行为遵循习惯性原则和不可逆性原则,他们一方面追求体现自我和差异性的消费,另一方面其消费行为受到过去收入水平的生活习惯影响,使其消费支出的变化落后于收入水平变化的情况。这一消费群体的需求影响着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前景,其消费特点也是值得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者考究的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群体中,女性占64%,男性占36%,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在年龄结构上,30岁-45岁区间的消费群体占主流,占调查人数的69.9%;从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消费者职业看,企事业管理人员和科教文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分别为36.7%和18.7%;且消费群体多以高学历为主,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消费者比例占85.3%。
(2)月均收入与月均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1%水平),相关系数为0.387。说明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个人状况制约,同时也取决于经济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在目前的经济环境条件下,我国商业俱乐部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3)影响消费者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首要因素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占28.9%;其次是服务项目价格太高,经济条件不允许,占24.8%。因此,上海市的健身市场应大力开发价格适宜、档次各异的大众普及型健身俱乐部,让大多数的健身爱好者都能够参与到健身俱乐部进行各种方式的体育健身和锻炼,拓宽消费群体。
(4)在消费者参与健身俱乐部活动的动机中,增进身体健康、健身健美排在第一位,占81.9%。因此,商业健身俱乐部应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搞好配套服务,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拉开消费档次,从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5)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健身习惯较好,且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每周健身1~2次,占53.4%,且参加健身俱乐部的持续时间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建议
(1)商业健身俱乐部应重视市场调研和预测,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使管理观念从经验管理走向管理。成立专门负责管理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法制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对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对其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促进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同时在税收、土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以促进上海整个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与完善。
(2)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应注意目标管理,形成服务特色和实行配套经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品种。同时掌握大众健身娱乐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将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结合起来,开发服务品种,发展“经营体育型”多功能大众化体育市场,从系统的角度考虑服务项目的层次性和可行性,以达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
(3)健身俱乐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等传媒技术,加强对健身俱乐部的宣传,深入浅出地对市民的体育健身消费意识进行引导;另外,还应该积极推进上海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把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作为健身俱乐部的首要任务,从而促进上海市全民健身工程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严格保证健身俱乐部的服务水准,让市民感受到健身消费的快乐与实惠,从而逐渐增强市民的体育健身消费意识。
:
[1]栾开建:天津市典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5):16-18
[2]乌兰周庆杰: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4):11-16
[3]解祥梅等:商业性体育健身场所男性消费者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4]陈焕禹等:上海市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趋向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
[5]陈刚:上海健身俱乐部的市场营销研究[D].上海大学,2004,6
[6]金国祥等:上海加速发展体育现代服务业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4,(6).
[7]陈晓等: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健康消费行为的比较分析[R].首届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报告内容,2005,12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名牌消费现象透析
下一篇:浅谈体育俱乐部经营中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