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集经济效应下的城市化进程
【摘要】本文根据《统计年鉴》和国研网财经数据提供的数据,对1949—2004年我国城市化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及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并已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小城市大规模发展的趋势转变为以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主。我国城市化与化的差距正逐步缩小,表明我国城市聚集效应对城市化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
【关键词】聚集 城市化
聚集经济一般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益或效用增加的现象。聚集效应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空间性。聚集效应是因为和居民在空间上彼此靠近而获得的。第二,外部性。聚集效应是空间上集中的企业和居民,通过外在因素在客观上互相为对方提供利益而使经济效果增加或费用减少的效应。第三,规模性。聚集经济效应以一定的规模为前提,通过微观主体的内在规模经济来实现,即只有取得自身的规模效益,才能使外在利益得以转化为现实的利益。因此,聚集经济的本质是由厂商或居民集中而带来的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聚集经济利益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城市化的决定性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行,生产要素逐渐按市场原则寻求最佳的行业组合和空间配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仅原有的城市以其巨大的聚集优势吸引了大量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聚集,扩大了规模,而且还在一些特定地点因人口、资源的聚集而形成新的城镇,聚集经济效应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根据图1显示出的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我国城市化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推进,在“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方针的指导下,新建6个城市,大规模扩建20个城市,一般性扩建74个城市。从1949年到1957年这8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加523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9.07%,城市化由10.6%提高至15.4%,平均每年增加0.6个百分点。到1957年,我国非农就业比重达到18.1%,城市数量比1949年增加41个,总数为177个,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起步性的缓慢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60年城市化的“大跃进”阶段。1958年,在“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的号召下,城市工业大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有较大幅度增加。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加2352万人,年均增加784万人,年均增速达到7.31%,城市数量增加19个,平均每年有6个新城市出现,城市化水平由1958年的16.2%上升至1960年的19.7%,平均每年增加1.17个百分点,我国的城市化出现“大跃进”现象。
第三阶段,1961—1977年反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停滞阶段。这一时期,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再加上城镇基础设施紧张,我国各部门和单位纷纷精简在岗职工,并开展“上山下乡”活动,支援三线建设,沿海工厂大量内迁。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以1.95%的年均增速低速增加,年均增加247.6万人,但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总体下降,由1961年的19.3%降至1977年的17.6%,城市数量也由208个减少到188个,平均每年至少有1个城市在消失。
第四阶段,1978—1996年,我国城市化稳步推进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改革开放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国务院分别于1984年10月和1986年4月颁布了新的设镇规定和设市标准,小城镇迅速增加。此期间,我国的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1996年的666个,新增城市数量是前18年新增城市数量的8倍多。城镇人口以年均6.46%的速度较快增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增至1996年的30.48%,年均增长约0.7个百分点,而且在1996年首次超过30%,使我国的城市化步入中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中小城市发展迅速,而我国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增长速度较慢。1978年至1996年 18年间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总共增加了28个,而中小城市新增436个,占新增城市总数的91.6%(见图2),我国的城市化表现出明显的城镇化特色。
第五阶段,1997年至今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由于前一阶段城市建制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虚假城市化与大量优质耕地流失的负面效应,我国对城市数量实行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以开发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空间拓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城市形态区域化扩张为显著特征的大中城市规模扩张新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城市数量虽然在总体上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的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854.25万人,年均增速为4.7%,城市化水平也以年均增加1.199个百分点的速度大幅提高,我国城市化步入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从以上城市化阶段划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即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政府在资源配置和城市化方向、速度、形式和战略安排决策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化的经济动力逐渐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城市聚集经济效应引致的城市化日益显著,城市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2006年,我国城镇总人口57706万人,城市总数656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3.9%,1997—2004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年均增长1.23个百分点,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呈现出较以往不同的发展特点。
2、地区间城市发展不平衡。从城市数量的区域布局来看,90年代由于基础、发展速度和投资倾向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明显快于中、西部,而我国中、西部城市数量则有所萎缩。进入21世纪,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在总数上比较稳定,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在总数上依然保持着绝对数量上的优势(见图3);从城市规模的区域布局来看,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分布比率为0.495∶0.408∶0.097,东部地区的城市规模效益要于高中、西部,而西部地区的城市规模效益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大城市集中。因此,大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从中小城市的发展来看,我国的中小城市有43.68%分布在东部地区,36.67%分布在中部地区,19.65%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3、三大都市圈已建立。从城市群或都市圈的发展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真正意义上的最大的都市圈。2003年,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渤海区的城市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5.5%、36.3%、35.1%、48.5%,这三大区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活动最为活跃、城市聚集力最高的地方,构成我国区域经济的主体。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像三辆马车带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4、城市化与化的差距逐步缩小。从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来看,一方面由于我国一直推行以分散化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政策的原因,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比重)一直滞后于工业化水平(非农就业比重)(见图4),我国城市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乡村的推力,而非城市的引力,工业化(非农产业化)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聚集机制和聚集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快速推进,“棘轮效应”促使原有城市规模边界不断扩大,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正逐步缩小,这表明我国城市聚集效应对城市化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口、资源的流动与配置日益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而在聚集利益调节机制下促进了原有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了新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尽管一些城市政府已经开始主动地按照聚集经济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但是也应该看到,传统体制的影响仍然相当明显,政府的决策仍然制约着资源的流向,进而对城市的聚集与发展仍具有强有力的影响,一些不利于城市聚集经济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结语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的动态过程,也是城市经济集约、高效的优势逐步显现和增强的过程,城市聚集经济利益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因。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聚集经济效应将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也必将为我国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充沛的动力。
【】
[1] 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吴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3] 罗文:产业集群对城市化进程的意义[J].科技与管理,2005(1).
[4] 冯云廷:聚集经济效应与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J]. 财经问题研究,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