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流中心建设的效益评价
关键词:物流中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物流中心通过对商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定单处理和信息处理等工作的统一管理,可以减轻作业劳动强度,减少商品消耗,提高库存周转率,加速商品流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给消费者以更多选择。物流中心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它通过促进货物集约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竞争力等方式,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物流中心建设的经济效益
1.1 直接经济效益
对物流中心项目进行直接经济效益评价,可建立如图1所示的评价指标结构。
1.1.1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1)财务内部收益率。该指标能揭示物流中心所具有的最高获利能力,是衡量项目效益的非常有用的手段,而且可以在物流中心寿命期的任何时点上进行测算。
(2)财务净现值。在物流中心建设期与运营期间,各年现金流入的现值总和与现金流出的现值总和之差。
(3)动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以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是反映投资回收期的重要指标。若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等于基准回收期,则表明物流中心项目投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则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4)投资利润率。是物流中心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生产经营期内年平均利润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在财务评价中,将投资利润率与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相比,当投资利润率等于或大干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时,则该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5)投资利税率。物流中心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利税总额或生产经营期内年平均利税总额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在财务评价中,当投资利税率大于或等于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时,则该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6)投资现值率。投资现值率越大,表明投资方案的经济性越奸。
(7)资产负债率。是一个反映物流中心的债权人每年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以及建设项目偿债能力的指标。当项目负债数额越少时,资产负债率越小,债权人的财务风险减少,建设项目的清偿债务能力越强。但是如果过小的话,又体现了该项目利用财务杠杆的能力较差。
(8)借款偿还期。该指标能反映建设项目的借款偿还能力。
1.1.2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是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在期内各年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是一个反映该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相对指标。
(2)经济净现值。是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按照社会折现率将计算期内各年的经济效益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是一个反映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绝对指标。
1.1.3 投资额
物流中心在社会区域中开展经济活动,对社会的作用大于一般固定资产总值相等的。这就决定了物流中心项目和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在具体评价分析上有一定的区别。因此,物流中心的经济分析会较多采用宏观评价指标,比较重视国民经济及社会评价。
投资额就是物流中心项目经济宏观评价的主要指标之—。因为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服务性较强,在投资前预测项目建成的收益和投资回收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该指标不仅从宏观上判断财力允许与否,也是衡量企业微观投资允许程度的指标。
1.1.4 物流费用节约额
物流费用节约额是一项宏观的社会评价指标。物流费用节约额是预测物流中心建成运营后,与未建物流中心之前相比该地区同等数量的货物总物流费用之差。物流中心是具有服务性的物流系统的中间环节,如果不能降低用户的物流成本,该项目便没有价值。
1.2 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也称为定性效益,即做定性分析,是通过物流中心投入建设及运营、促使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而间接地获得的效益。尽管间接效益难以估计,但其对的生存与所起的作用往往要大干直接经济效益。
(1)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根据有关资料预测,如果在“十五”期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降低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的降低,可以带来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企业也能因成本的降低而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
物流中心运行后,将以专业化为导向,在对供应链上各环节的物流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分配的同时,结合企业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特点,逐渐形成各供应商的比较优势,由此促进企业各个环节上各供应商在不同商品之间的合理布局,从而提高自身的运行质量,进而从整体上提高竞争能力。
(2)提高企业社会化信息水平。经济和商务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技术保障,物流中心建成后,将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连锁超市、传统物流业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自身和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网络信息现代技术向传统企业管理的渗透。
(3)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随着物流中心的投入使用,对物流中心职员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和系统,并且通过物流系统的应用,可使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
间接的效益还远不止这些,它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等的变革也会起推动作用。
2 物流中心建设的社会效益
物流系统所产生的效益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是因为它有高效、快捷的运作方式,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社会成本。作为物流系统中间环节的物流中心,其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的有效手段,物流中心以其完善的设施、齐全的服务功能,合理的运输组织、的管理方法和灵敏快捷的信息系统,以及高质量的综合服务水平满足用户的需求,促进物流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物流中心的建设,对于该中心所在城市的功能、环境的改善,市场的规范、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较大影响。物流中心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大致可以归纳为:
(1)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物流中心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
物流中心的建设,在物资辐射及集散能力上同邻近地区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相衔接,全方位打开企业对外通道,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物流中心的建设,将增加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从而有利于商流、人流、资金流向物流中心所属地集中,形成良性互动,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为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场所。物流中心的建设,将加速当地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干一体,打破行业限制,协调部门利益,实现集约化高效经营,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同时,将物流企业整合在一起,将过去分散于多处的物流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传统物流企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和互补性。此外,这些企业还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信息,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获得规模效益。
(3)促使各种物流设施的有效衔接,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转换装创造条件。物流规划对中心所在地的现有物流设施,如仓库、联运站进行系统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专业化的物流设施,由点到线、由线到网的衔接各个物流节点。建成后的物流运作设施将拥有大面积停车场、快捷的中转换装设备、方便的装卸储存设备、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以及科学的组织管理,这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4)提高运输效率,改进城市环境。目前大部分地区的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专业化、集约化的规模运输没有形成,信息不对称,因而造成车辆空驶、等待,效率不高。过多的空驶车辆造成道路交通的拥挤,同时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浪费。
物流中心的建设可以使当地的运输格局合理化,促进物流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同时,由于将分散于各商贸区的运输企业、仓储和场站集中整合于一处,并转移至城市商贸中心外围并给予科学的管理,实现了商流和物流分离,从而可以起到疏解市区交通压力,解决当地交通问题的作用。
现代物流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对于降低商品价值中的物流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支持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