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县域经济,不平衡性,比较,政策建议?
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无论在人口数量、所辖地域范围,还是在经济发展中,正在日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广东作为经济发达省份,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城乡和谐发展目标,想方设法壮大县域经济将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结合2004年县(市)统计资料,就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一)基本概况?
截止到2004年末,广东共有68个县(市),其中县级市20个。从各县(市)分布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10个县,东西两翼22个,粤北地区36个。2004年底,全省县域总人口为4 589.11万人,占全省的59.42%,土地面积占全省的82.50%。?
(二)主要特征?
1.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全省68个县(市)创造国内生产总值(GDP)4115.8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2.73%,其中突破100亿元的县(市)15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0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9.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的县(市)有12个;2004年,县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 203.08亿元,占全省的13.3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超过50亿元的县(市)有13个,突破100亿元的有3个。?
2.农业和经济的重要支撑。县域是全省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2004年,县域创造的农业总产值为1 788.25亿元,占全省的69.69%。其中,粮食产量1 329.77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4.68%;糖蔗产量811.96万吨,占全省的86.31%;花生产量74万吨,占全省的85.30%。?
3.劳动就业的重要场所。2004年,县域在岗人员208.41万人,占全省的33%。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和民营经济的崛起,县域已经成为新增就业人员的主要“蓄水池”,为缓解全省就业压力作出了贡献。?
二、广东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比较?
(一)总量差距及其走势?
各地区受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无论是按三大区域进行比较,还是各县之间进行对比,发展差距均较为明显。
从经济总量上看,三个区域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2004年,在68个县(市)中,珠江三角洲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占据优势。10个县(市)的总人口仅占全部县域人口的14.28%,而其GDP却占整个县域的30.48%,接近三分之一,每个县平均GDP达到125.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占37.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27%,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均在广东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人口占全部县域人口近一半(45%)的东西两翼22个县(市),GDP占不到整个县域的二分之一,为43.60%,地方财政收入仅为整个县域的28.7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31%。粤北山区36个县(市)的总人口占40.56%,GDP仅为整个县域的25.90%,地方财政收入仅占33.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34.5%。?
从基本走势来看,区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珠三角优势地位同样很明显。2004年,该地区县市平均产值为125.5亿元,比上年递增1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19 148元,比上年递增12个百分点;东西两翼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县市平均产值达到81.6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7 733元提高到8 663元,增长了12个百分点;而粤北山区经济实力明显偏弱,县域平均产值由2003年的26.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29.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04年比上年减少了123元。?
(二)结构差距及其特征?
2004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6.51:41.00:32.49,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特点。其中,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最高,高于全省县域第二产业比重10.45个百分点,更高于最低的粤北山区16.13个百分点。可见,全省县域第二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差距很明显;而第三产业全省县域分区域差距较小,最高的东西两翼比最低的粤北山区仅多出2个百分点。
(三)平均水平差距及其特征?
县域经济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也不容乐观。一是人均水平。2004年县域人均GDP为8 96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23440元)低14 471元;人均财政收入20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 379元)低1 170元;人均储蓄存款4 80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21 317元)低16 507元。二是产业结构。在以68个县为总体的GDP中,三次产业结构26.51:41.00:32.49。与全省8.63:50.89:40.48的平均结构水平相比,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过高,高出17.88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比重过低,分别低9.89个和7.9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总体产业结构呈现“一高两低”。
县域经济指标在各区域之间比较,差距也很明显。从人均水平看,2004年珠江三角洲县域人均GDP为19 148元,东西两翼8 663元,粤北5 727元;人均财政收入从高到低依次是珠江三角洲551.15元,粤北山区174.07元,东西两翼133.07元,珠江三角洲是东西两翼的4倍多;珠江三角洲县域的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最高,达到9 144.05元,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水平接近,分别为4 071.81元和4 083.40元,珠江三角洲是其他两地的2倍多。
由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广东县域差距十分明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地区及区域内部差距悬殊;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财力不足。?
三、推进广东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规划,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做好各个方面的科学规划。一是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目前,应抓住广东省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利时机,协调好各个产业之间关系,做到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发展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适时解决全省县域范围内劳动力转移问题。二是要做好城镇发展规划。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战略,为推进广东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一个最佳契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工作,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来抓。三是要做好产业园区规划。全省县域内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建设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产业园区,以此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民资到产业园区内投资设厂,既有利于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可谓是一举多得。四是要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县域经济发展也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纳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成立专门机构为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技能培训、信息、政策咨询等多方面服务,并建立起技能培训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扩权强县,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行政管理体制,而国外大多数国家实行的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由于投入高额成本维持的庞大地级市架构,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显露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具体表现在“财政漏斗”、“权力漏斗”和“效率漏斗”三个漏斗效应。基于此,对县级行政管理层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调整。一是“放权”,即赋予县级政府相当于地市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审批权限。二是“脱钩”,即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由省直管县,使得县(市)与所在地级市脱钩,仍保留现有的地级市行政级别,但其职能要有所缩小,主要用于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市管理上。三是“能放都放”。此方面主要是借鉴浙江省改革经验,将原来要经地级市审批或管理的一律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管理。同时,原来要经过地级市审核报省审批的也一律由扩权县(市)直接上报省审批。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即减少了行政管理层次,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此外,在进行扩权强县改革时,一定要将改革落到实处,避免一刀切式改革,可先行在部分发达地区试点,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逐步推广。同时还要加强对扩权县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真正成为服务民众的“责任政府”。?
(三)调整结构,促进县域产业升级?
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是影响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推进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发展农产品加、以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促使县域经济向二、三产业转移,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围绕国内产业重组、省内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调整县域内产品结构,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县级名牌,壮大省级名牌,争创国家级名牌,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巩固和抢占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要走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相结合的道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县域内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作用,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竞争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统筹协调,实现县域范围内城乡均衡发展?
县域范围内城乡统筹协调,一般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城乡建设规划统筹,统一规划城乡建设布局,做到城乡发展一盘棋;城乡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统筹,实行城乡统一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城乡财税统筹,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税赋,实行以工补农;城乡就业统筹,实行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城乡用工制度和统一的城乡劳动保障等;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实行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让公共财政的阳光也惠及农村;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即社会、卫生、科技等公共资源实行城乡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尽可能地消除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资源极其匮乏的局面;城乡管理(体制)统筹,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总之,引导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缩小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性,需要在多方面做好统筹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