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规划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祎 吴义士 王红扬 时间:2010-06-25

[摘要]文化规划概念在我国已经被提及,而面对理论与方法的空白,也有了一些关于西方文化规划的介绍性文章。则在西方文化规划产生背景、内涵解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核心内容,并结合实际提出我国可从西方文化规划中获得的一些启示以及还需进一步做的工作。


[关键词]文化规划,现行模式,启示,西方


1 引言


  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基于城市改造过程中文脉的破坏、城市快速建设中城市个性特色的迷失、转型背景下城市的(如城市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创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讨论)等问题,在实践中提出了制订城市文化规划的构想(董小明,1995;杨潇,2005),但对规划到底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做仍感到茫然。而在·理论界,关于城市文化的讨论虽然已有了从提出城市文化建设(相对于城市的物质建设)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到探求保护建设的具体方法路径(但还是局限在片区、重保护轻建设、重外在轻内涵)的长足发展,但对城市(地区)整体的文化规划研究,还几乎为零,至多只是抛出了问题和粗略设想(余荣华,2002;杨潇,2005)。


  鉴于此,“拿来主义”是最想到的解决方法。我国最早在有关创新城市方面的书籍中引进了西方的“文化规划”(金彩红,2003;尹继佐,2003);黄鹤(2005)则对西方“文化规划”的源起、内涵以及在一些代表性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的发展状况作了较为系统的,并从文化规划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角度对文化规划的应用作了具体案例介绍,但文章的立意只是对西方文化规划的简介,对文化规划具体内容和编制方法以及于我国的启示方面并没有涉足。


  因此,更深入系统地研究西方文化规划的内涵与方法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系统了解西方文化规划究竟是什么之后,方能知晓西方的文化规划意图是否与我们所设想的文化规划相同?进而,移植到国内有没有可能?有什么困难?我们还需做哪些努力?本文也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初步研究成果。


2 西方文化规划进展


2.1 产生背景


  西方国家在20世纪中叶陆续开始的转型和产业升级,使许多城市显露了衰败的迹象,这种经济的震荡也直接显现在了城市面貌上——荒废的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有关“新经济”的文献著作,纷纷将人力资本作用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并认为以人才为资本、以创新为生产力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使得政府当局意识到人力资本才是决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竞争力,因此要想在新的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取得突破跃升,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吸引人力资本,进而吸引投资。于是,“文化”成为一种新的资源要素,西方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以“文化”为抓手的复兴潮(culture-led regeneration)。正因如此,原本只是文化部门用以推进国家/地区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开始有了传统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议会、政府、规划部门等)的介入和参与,变成了政府借以推动经济复兴的政策工具。



  此时的文化政策主要集中在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两方面:培育文化产业(如专门设立文化产业区),开展文化活动(强调体验和参与性)、开发文化(感受当地不同的生活方式)、提供文化场所设施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大为改善了城市的外在形象和面貌——其规划建设由于借鉴了过去单一产业区只解决了就业而有失宜人性的问题,充分注意了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混合、空间使用的混合(工作、休闲、居住、服务等)、不同时间段活动的混合(城市里24小时都有人)、室内室外公共和私密空间的混合等。这种结合人们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使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但对于如此发展的质疑也接踵而来:首先,只有局部地区的环境和经济从中得到了实惠(当然是那些被幸运选中作为发展文化旅游或文化产业的地区),而周边地区则还是原样,文化娱乐设施陈旧过时也没有经费维护;其次,围绕游客群体和创意人群设计的文化活动设施,也难逃模式化的厄运,渐渐所有滨水城市都有了“渔人码头”,连锁的咖啡馆,以及各种名号的啤酒节、电影节、艺术文化展览……;再次,依靠文化消费新增的就业机会也多为临时性、低报酬的,它们不需要什么技能、也没有稳定的保障;最终,舆论纷纷批评如此大规模的复兴工程,给地方带来的只是表面短暂的繁荣(尤其是地产的兴隆),却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来社区的文化基底(如旧城改造所带来的“绅士化”)而不是体现了本土文化生活的“独特性”(Mills,2003;Bianchini,1999;Robyn,1997;Hawkins,1994)。


  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西方社会兴起了“文化规划”,并成为北美、西欧国家及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的一大热门词汇。


2.2 内涵解读


  有关西方的权威机构和研究学者对文化规划所作的定义,黄鹤(2005)在其文章中已有较为完整的研究和总结,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在此,本文先从文化规划与之前文化政策的比较入手,再透过这其中所发生的对“文化”和“规划”认识的转变,来侧面解读文化规划的内涵。


2.2.1 “文化”的理解


  一开始的认识是,只有精英阶层才是人力资本,而所谓精英自然就是少数,是有限的、是紧缺的需要竞争的资源,因此这个时候也只有高雅的艺术、大型的文化设施才能称得上是文化资源,似乎只有够地标性(而不是平民化)的东西才能吸引人才、留住资本。但渐渐地,这种片面性被打破,转而认识到城市自己的居民才是最广阔的人力资源,传承他们的“根”,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适合的设施促进他们自身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进而整个社会自豪感与凝聚力的增强(社会资本),才是发展的根本法宝。


  因此,相比文化政策,文化规划对“文化”的理解更加平民、世俗、也更为宽泛,不同人群(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种族民族等)的各种文化生活与需求(如学习、参观、旅游、饮食、娱乐等等)都被囊括其中,同时它们也是有待被发现、理解和运用的文化资源。故文化规划所将涉及的实体单位至少包括:新闻媒体、艺术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公共空间、旅游部门、部门、遗产古迹、部门等等。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上述一些无形的文化资源,在规划中只有通过这些相关利益主体的工作来间接作用。


2.2.2 “规划”的理解


  “文化”和“规划”被放在一起似乎很别扭,文化这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规划?但其实如果我们反思一下就会发现,规划对无形世界的作用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只是在当初我们根本没有那样的意识也没有那样的意图。比如简·雅各布斯对城市规划的抨击——单一的功能分区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还使我们的城市失去了个性、多样性和归属感。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始终保持敏锐的“文化嗅觉”是相当重要的,它成功地表现在诸多结合文化政策的旧城复兴项目的城市设计中。只是,过去这些城市规划设计还只仅仅留意了小部分人群的需求,如创意产业的精英阶层和文化旅游中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环境要求。如此的城市设计不可能永久推陈出新而必然走向殊途同归。只有从生活居住在城市里的最鲜活的居民当中才可能找到不断创新的源泉,产生丰富的多样性;同时因为扣住了当地的文化肌理和多元需求,才可能形成别的城市模仿不去的个性和真正的宜居性。



  同时,文化规划对“规划”的进一步要求是:不仅是个将文化与城市、社会、环境发展统筹考虑的战略过程,同时它还是一套实施性很强的行动纲领。因此,整个规划过程,从规划伊始至政策实施,都需要所有相关利益主体(政府部门、机构组织、公众代表等)的广泛参与与合作,通过沟通协商达成一致的目标共识,通过协同合作保证不同行动计划的共同推进。



2.3 编制程序


  文化规划同样遵循着一般的规划思路,即“基于对现状、趋势及需求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判断,分析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考虑到规划编制的必要紧迫感和实效性、以及规划质量保证与公众和部门咨询所必需的时间要求,一部文化规划的编制进度一般控制在13—20个月。文化规划的典型步骤如图1所示。


2.4 核心内容


  文化规划区别于其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其针对整个规划地区而非局限于各个文化部门的文化资源调查与评估,以及跨领域交叉、多部门合作的战略制订与行动计划实施过程。


2.4.1 文化资源的调查与评估


  文化规划追求的不仅是植根于地区文化特质而夺身定制的规划(无论空间还是战略),它同时还要求将文化的特征表现关联至城市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这也就要求在之前清查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洞悉它们与城市整体发展的牵制关联,进而制订整合的政策体系促进它们的和谐互进。


  因此,规划前期调查的工作内容包括:(1)收集城市(地区)层面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等,形成对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念,了解总体的战略框架、政策导向、相关部门设置及其合作机会;(2)收集本地人口资料、年龄构成、种族宗教、以及他们的就业情况、收入水平、水平、参与文化活动情况等,人口的构成情况及其不同的需求要求都影响着规划的形成,是未来制订差异化政策的基础;(3)收集地方文化组织(机构)发展资料、创作者(文化产业就业)人数、学校的资料、文化设施状况、传统习俗活动、文物古迹等,以评估当地的文化积累和现状供给情况;(4)除以上文案资料,还需要做大量咨询(对象包括非常熟悉本地事务和政策的政府部门官员和居住生活在当地的市民百姓,以及相关部门领域的代表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侧面补充了解地区的文化需求与期望。具体咨询手段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例如与不同社会团体会晤、与各类居民样本交流、邮件问寻或电话调查目标对象等,甚至还可以设计各种参与性活动,通过有意思的活动内容来获取规划师想要了解的信息,如举行居民摄影活动,让他们用照片捕捉、纪录他们认为可以反映城市特征的居所、场所、市民面貌等的现象,让居民在帆布或小旗帜上绘画述说他们所知道的社区故事,甚至还可以用、歌曲、DV短片等形式来表述。



  初步所获得的信息当然非常丰富,但也相当庞杂。通常可从地方概况、资源分布、关系特征、问题障碍及开发潜力5个方面进行整理,对这些资料的消化要求,可以用下图形象表达。


  当然这样过程的形成,还需要佐以的评估方法。这一套评估体系的建立,不仅可用于前期的文化资源分析评价,还是未来监控规划实施效果的主要手段。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需要做以下工作:(1)建立系统的文化信息数据库,将目前散落于各发展计划、统计资料当中的数据以及其它从前没有被包含记录的信息统一管理并实时更新;(2)设计指标体系,虽然统计数字具有一定的描述功能,但指标体系则是分门别类地为这些定性定量信息赋予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指示作用(表2);(3)因地制宜设定衡量基准,它可用于评估当前规划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未来规划实施效果、各行动计划执行部门工作考核的杠称(IFACCA,2005;Matarasso,1999;Mercer,2003;Mercer,2005)。



2.4.2 跨部门的战略与行动计划


  经过上述缜密的调查分析,规划师已能对地区


的资源构成及其状况有个清晰的画面。但即使是最有潜质的发展资源,也需要排兵布阵放在最恰到好处的战略位置,并配以具体政策措施激励其效用的发挥。这也将规划引入了另一个关键过程——整体全局的战略架构与操作性的行动策略计划。


  根据形成的文化议题评估报告,规划领导管理机构需针对关键事务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公众代表及其他利益群体协商讨论。整个过程必须站在总体全局的高度进行梳理——如在议题方面,必须将社区公众的需求与追求、城市文化特征的尊重与传承、文化产业和文化的促进与提升、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的提供与资助、城市更新改造区域的保护与设计、社区归属感与凝聚力的培育与增强等等统筹地放置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框架下进行思考;在利益方关系上面,须突破各个部门或利益团体的狭隘视角,理顺牵涉机构与利益团体间的关系,协调部门管辖范围职责的分割交叠并建构广泛的合作机制。


  在战略制订上,相关联的国家/区域层面战略(如终生学习战略、健康城市战略),地方层面的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社区/社会规划,以及法定的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图书馆发展计划和非法定的旅游规划、艺术行动规划、发展战略等等,都是文化规划必须考虑的背景,也是其架构的基础。


  进而在行动策略的拟定上,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制作,列出具体的行动内容、行动意图、相关规划战略索引、实施机制、主导和配合部门、行动时间表、资金来源及预算、可定期监控的目标和量化指标等。并且在政策设计和行动计划中要为其它规划提供清晰的“接口”,直接指出相关规划应该注意哪些原则或决策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从而构成一个关联综合的政策框架,这也有助于明晰各部门职责,利于规划实施时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同时也便于规划监督机构对规划进度、规划实施效果的审核,并相应做出必要的修正调整,以保证战略政策在规划期限内的生命力。表3是英国城市Bohon文化规划(2002—2007)的行动计划节选。

 

3 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文化规划已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孤立看待城市的文化发展问题,无论在对文化事务理解的全面性方面、还是在对与城市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上,都已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已是在尝试着整体性地把握思索文化发展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实施操作上也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相比我国着力于解决当前推土机式旧城改造的燃眉之急(也只是在这方面我们形成了一些理论实践基础,而在其它诸如城市形象、创新城市方面,还只是流于倡议和口号,或者成了城市向外推介的包装),西方无疑已是向前扎实地迈进了一大步。建构我国的文化规划,首先还需弥补以下一些必要的基础工作:


  第一,搭建城市文化资源信息平台和培养专职人员及整体社会意识。


  在我国目前的规划调研中,文化调查(如果有的话)主要是落在文物遗产、文化设施、文化产业等有形文化上,而对无形文化的研究既不是过去传统要求的内容,目前也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搭建这样的信息平台,既能有效改善当前数据记录不完整不成体系的局面,也可以形成较好的规范以方便地区()的比较。另外,培养一批具备良好沟通技能、拥有专业分析转译文化发展问题的技术人员,也是进行文化规划的必要前提。城市在这两方面的高调宣传,既有利于吸引相关有兴趣的人员和机构,也有利于形成文化规划的社会意识和部门意识,为未来规划的进行扫除人为障碍。


  第二,加强文化的理解以及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将文化融入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订出综合的规划,需要有扎实的研究、真实的认识作为功底。虚的、空的泛泛而谈也许可以出一些口号和标语,但是在落实实施上也就会不知所指、软弱无力。就像我们的大战略从“创新城市”讲到了“学习型社会”,但具体怎么做至今仍然拿不出来,从而也就不可能会有实质的推进。


  第三,政府与城市规划部门的作用。


  虽然西方大多城市都有综合的艺术部,它们也代表了众多重要的艺术团体并负责管理大型文化活动,但通常遗产、图书馆、商业性质的文化产业等都是另由其它机构管理。这样由于规划所涉群体(包括公众代表团体,政府、非政府机构,商业或非赢利组织等等)的复杂性,为有效联系、、管理、协调这些部门间关系以及未来工作,多数城市专门成立了文化规划顾问委员会以负责文化规划事务(成员包括专职文化规划人员、政府官员以及上述利益集团代表),它直接受政府领导、对政府负责。考虑到我国政府特征以及我国规划较国外更加综合的特点,我国文化规划可考虑直接融入到现有城市规划内容当中,由政府倡议协调、规划部门负责具体编制,关键问题还是在社会认识的倡导以及规划人员技术方法的提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