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国绪 时间:2010-06-25
一、社会是财政发展的基础和目的

  首先,经济发展是社会和其他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问题都无从解决。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决定财政,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财政提供强大的财源基础,因此,经济发展是财政发展之基。其次,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只有社会事业发展了,整个社会才会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财政代表国家进行分配和调控,其目的最终都是为了社会发展和进步。而社会发展标志性指标的建设内容一般都有外部性和非排他性,作为一般市场主体不愿投资也不会投资,只能靠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的财政来投资。经济与社会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而且偏废不得。因此,支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财政的分内之事。在目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公共事业发展长期欠账的情况下,财政除担负保障职能外,尤其要注重社会事业发展,通过“两手抓”和“拾遗补阙”,解决“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河北省情况看,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在地理位置上虽处于东部,但经济发展特别是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占有量却是中部的水平;虽处于京津冀发达经济区,但与京津的发展差距在拉大,特别是处于京津周边的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存在一个近200万贫困人口的集中区,与北京周边县区的发展差距还在扩大。从该省内部区域看,北部和南部、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城市建设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发展的差距在拉大。(2)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严重。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2005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480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6倍,高于国际2倍的警戒线30%。全省目前还有197万的农村贫困人口,2005年因灾返贫人口高达23万人。(3)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矛盾突出。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后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总能力在全国居中下游水平,资源、环境对经济的支持系统相对脆弱,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导致的水危机已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环境问题。还存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和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已经成为威胁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影响突出的问题。(4)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如社保体系不健全、失业人口较多、发展水平较低、人才总量和结构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在文化建设上,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等。


  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发展理念,明确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目的,克服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观念,把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坚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突出任务。要加快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集约化生产,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3)坚持客观需要与财力供给相适应。财政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方面要运用充实的财力和合理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增加投入,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实现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现有的财力供给能力,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保持适当规模,既要防止片面强调全面快速发展而超越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又要防止单纯强调基本保障而对经济建设无所作为。(4)坚持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不能重经济发展而轻社会发展,把发展等同于GDP增长;但同时也必须避免新的片面性,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无重点,更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增加支出,努力解决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欠账较多的问题。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把经济建设支出作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对经济发展予以重点支持。(5)坚持处理好率先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各方面协调发展,但并不否认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两者并不矛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一贯思想,必须长期坚持。而支持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也不是压快拉慢,捆绑起来走路,搞平均发展。(6)坚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当前发展的关系。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立足当前抓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认真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又要着眼长远谋发展,不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获得眼前发展和一时繁荣。要研究采取相关财税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约束过度消耗资源和损害环境的产业和的发展,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确保经济社会、人与的和谐发展。(7)坚持资金支持与政策调控相结合。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靠资金支持,但客观需要与资金可供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仅靠资金支持是不够的;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有的领域和项目财政不宜直接投资,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和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如预算、税收、补助、贴息、体制等。


  为体现上述原则,在财政资金的安排上要始终遵循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明确地界定财政支出供给范围的基础上,区别轻重缓急,做到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在继续保证政府运转、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财政投入的同时,重点体现“三大倾斜”:向“三农”倾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缩小各地区发展差距;向困难群体倾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大力支持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和优化财源基础。


  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关键是改革过去单纯依靠资金投入的老方式,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体制调节、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壮大和强化财源基础。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1.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其终极目标是从现有的传统产业为主体转变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既要支持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又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特别是要支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为此,(1)继续支持和壮大骨干传统产业。财政要逐步退出对一般竞争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集中财力对事关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重要产业和财源支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在对这些骨干传统产业的支持中,应避免一味扩大外延再生产,重点支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冶金、医药、化工、机械、建材等七大传统产业,像调整钢铁行业那样,培育一些大公司、大集团。(2)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信息、等新型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大力支持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保险、商务服务等行业;在服务业方面,提高商贸流通、旅游、餐饮、文化和社区服务等服务业质量,财政主要是配合政府,努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4)支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调整,初步形成优势产业带和经济区;扶持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持产业规模扩大和品种质量提高。


  2.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实现全省经济长远发展和振兴的重要依托,财政要把支持县域经济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和重点来抓,(1)下大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要改革和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转移支付资金监控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县乡财政管理,提高管理水平。(2)大力支持发展县域特色产业。要发挥资源和现有产业优势,积极支持和引导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挥聚集优势,提升技术层次,延长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建设各具特色、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3.支持重点项目。目前投资仍是河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同时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重点项目建设是省政府确定的两个重要支撑之一,财政应配合发改委等部门支持建设好“十一五”上马的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突出抓好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战略支柱产业,发展一批纺织、食品、医药、建材、高技术产业园区和商品物流中心,抓好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机械装备企业和项目,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财政要运用国债专项资金,在确保中央要求基本投向的前提下,向这些重点项目倾斜,同时要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管工作,履行好财政的职能。


  4.支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化发展道路,由过去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太大,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因此,要加快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集约化生产;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技术创新,建立节约机制,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更加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财政支持经济发展,除突出重点外,还要改进支持方式。在资金投入方式上,变直接投入为运用财政税收政策、补助、贴息等杠杆引导式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运用各种财政杠杆,科学运筹,努力放大财政资金的调控效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支持对象上,变过去单纯强调支持国有经济为各种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在支持范围上,按照符合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原则予以界定,凡属于经营性、竞争性领域的投入,要尽可能地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一般不再直接投资。

(三)支持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与社会协调。

  1.找准着力点。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是多年形成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一下子解决。因此,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量很大,而一定时期的财力供给是有限的。所以,财政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一定要找准着力点,重点突破。目前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要通过税费优惠、财政补贴、财政体制等手段的运用,-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市场,增加就业。(2)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增加投入,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3)要落实和运用好各项税收政策,适时研究制定财政支出政策,将不同阶层收入差别和生活水平控制在社会公正允许的范围内。(4)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并通过合理的资金和经费供给机制,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富有活力和效率地发展。


  2.突出重点。目前财政应重点支持以下社会事业:(1)普及科学知识和全民素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善财政对教育救助和资助政策措施,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上得起学;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2)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改善城乡文化设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事工程,促进文化资源的开放与交流。(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特别是和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县级综合装备改造和乡、村两级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推广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4)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加强设施建设,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5)切实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逐步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6)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积极扩大就业。(7)增加城乡居民收入。(8)健全社会保障,强化社会救助。(9)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3.建立保障机制。要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社会事业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确保社会事业财政投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强化对社会事业公用经费监管机制,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截留和挪用。


  (四)关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从财政角度支持社会发展,必须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1.坚持用财税政策调节分配。财政要在收入分配的不同环节,正确把握调节重点。对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实行机会均等,整顿规范财经秩序,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调动和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财政调节职能,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等多种政策措施,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合理的公平分配,维护社会稳定。要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调节贫富差距。如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重点加强对富人的课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2.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和坚持的一贯原则。在劳动者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政府必须关注因自身主观和外部客观条件及市场机遇等原因而成为低收入者,更多地关注贫困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城乡贫困人群。对进城务工人员,重点要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有效解决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问题。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工作,重点解决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从工伤和养老保险入手,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取消不合理规定,逐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子女就学、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要与政府各部门一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他们再就业。积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下大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在自谋职业过程中遇到的门槛高、范围窄、收费多、服务差等问题,引导自主创业、灵活择业、竞争就业。对大龄失业人员进行特殊的就业援助,实行免费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并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等方式安置就业。对企业新裁减人员,按规定及时纳入失业保险。对破产关闭企业职工,要严格落实有关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城乡贫困人群,要完善对城镇“三无人员”、残疾人、无业人员和农村“五保户”、困难户等特困群体的救助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实行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合理调整救助水平。加快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改进农村敬老院基本设施。强化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维权工作和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实救济资金,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救济标准。积极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衔接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努力使贫困人群都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总之,对低收入者,一方面应打破各种垄断,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提高增加收入的条件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方面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收入差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对于一些特殊行业、企业和职业的低收入者,则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办法,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3.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低或增长缓慢,是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和经济发展的表现。只有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提高,潜在的市场才能变成真正的市场,扩大内需的方针才能真正落实。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政策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的作用。在主导思想上要改变过去工业优先,轻视农业的发展思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共同发展和工农并重,城乡共融的发展战略。在具体措施方面,分配起点上,要使农村居民在进入分配过程之前拥有的生产要素尽可能平等,主要包括劳动者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等,以及财产占有权利的平等。分配过程中,建立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决定机制,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两个方面。当前要破除户籍、福利和就业等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缩小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有力保障。分配结果上,要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对收入分配关系进行第二次调整。一方面对农村高收入者进行合理调节;另一方面,要通过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转移支付,建立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农村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


  (五)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人与相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


  1.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政政策,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清洁生产,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政策激励,落实促进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推进矿产资源、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配合政府建立消费拉动、政府采购、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1)要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2)要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3)要通过政策调整,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例如,对于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对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在增加环境(污染排放)税、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以对于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建议专门设立环境技术开发基金,重点支持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公用性事业方面适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2.增加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增加投入,加强对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环境监测,对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环境状况和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加强环保执法检查和监督,切实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严重污染问题。加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防止落后区域以赶超为目标盲目发展,并鼓励这些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密集区合理流动,减轻人口压力。支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区域加速发展;鼓励经济密集区在环境容量的范围内,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把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