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中的失业原因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曾传亮 郑 斌 时间:2010-06-25
摘要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5年来,我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

  关键词 经济增长,失业,就业弹性,产业结构结构


  一、我国高失业与高增长并存的现状


  经济学一般原理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然而我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经济的高速增长与高失业率已经并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继续并存。


 

  从表1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处于高就业弹性阶段,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371,每个年份都在0.2以上,有些年份在0.4以上,甚至达到0.6。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处于低就业弹性阶段,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23,就是在1995年经济增长达到10.5%的高水平上,就业弹性系数也只为0.1。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世界最高水平,但是与此同时失业也逐年上升。


  为了进一步探讨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就业弹性的EL、经济增长率GDP以及时间变量T之间的回归方程,其中时间变量 T的取值,在1978-1991取0,1992-2000取1,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EL=0.58247-0.02574GDP-0.206656T

  t=(9.00382)(-3.993939)(-5.183562)

  R-squared=0.715969  S.E=0.092194

  F=25.20746  DW=1.891731  p=0.000003


  从中可以看出,方程的K-squared=0.715969,说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拟合优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整个方程能通过F检验,P值也很小,说明方程在显著水平下的解释能力是可以置信的。GDP的系数为负值,这说明在整个时期,GDP增长率与就业弹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其系数值很小。T的系数也为负,其值比GDP的系数大一个量级,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后两时期的就业弹性值明显下降,其影响力比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力明显地大。


  二、高失业与高增长并存的原因


  我国目前严峻的失业问题是在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下发生的。因此,它不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好造成的。失业问题既是“总量”问题,也是“结构”问题。


  1.总量过剩。就业问题无非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最终表现。因此,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情况,而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用16-59岁,女性16-54岁的标准。按照这一标准,2001年新增劳动力1091万,2002年为1378万,2003年为1325万;与此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约1.5亿,1999年的进入城市的农民约4000约万人,而入世后每年将激增至5000万人以上;另外,下岗职工人数2000年为657万,2001年为515万,2002年410万(陆铭,2002),虽然2000年以后,新增下岗人数有所下降,但下岗人数的存量可能仍然很大。“十五”期间,全部需就业人数约1.62亿人左右,而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估计,按目前的就业弹性,如GDP年均增长7-8%,每年仅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再加上减员腾出的就业岗位大约4000万个,两项合计总供给为8000万个岗位。这样,“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每年需就业人口总数约2000万人,而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600万人,五年下来累积的失业人数总共将达到4000万人。2006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量的峰值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达到2500多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预计今年城镇可安排就业约1100万人(包括补充自然减员)。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达到1400多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


  2.劳动力市场功能性障碍。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进行劳动力交换的场所,同时又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组织形式。劳动力市场的实质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一种机制。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构成市场的两大部分,20多年的改革,我们在商品市场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了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市场化程度高。而在要素市场上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功能不齐全,表现在:①由于受干部与工人、固定工与合同工、各种所有制职工以及城镇劳动者与农民工之间的身份差别的影响,以及封闭化福利待遇制约,劳动力的竞争与流动依然局限在较小范围。②市场工资仅局限于非国有经济领域,国有企业的工资既不反映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也不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1997-2000年,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年均增长分别达到4.2%, 6.7%,12.9%,10.9%,16.2%和16.3%,呈上升趋势,这样,对那些容易得到贷款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说,资本相对便宜,劳动力相对昂贵,要素相对价格人为扭曲,从而诱发出产业和技术选择中用资本代替劳动的倾向,产值增长不能带来相应的就业扩大。③各地、各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普遍存在,一些地方劳动力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空头介绍”、哄骗拐卖等不法行为。④对农村劳动力流向和流量基本上是束手无策,顺其自然。⑤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制度,不仅大大增加了人口迁移的成本,而且成为城市政府出台歧视性政策的依据。⑥体制内和体制外市场的分割,造成了劳动者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在就业政策上,也存在目标人群的差别。


  3.教育结构不合理。一般而言,在经济初期,大力普及初等教育时,初等义务教育经费最多,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少,教育投资结构呈现金字塔形;随着经济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水平提高,进入中等教育阶段,因而中等教育投资比例高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投资分配结构变为菱形状,即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结构;随着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普及,教育发展重点转向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教育总投资中的比例上升。尚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之间,应该普及基础教育,发展中等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投资理应最多。由于中国实行向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导致了初等教育投资和中等教育投资的严重偏低。虽然这种高等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合理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化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高层次人力资本的超前性需求),但其实施结果却是不如人意。教育资源过分向高等教育倾斜,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中,用于高等教育的占了 29.21%,中等技术学校占3.16%,技工学校0.49%;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高等教育占31.4%,中等技术学校占 2.97%,技工学校0.49%,相比两年的数据,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是上升,但技工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不变和下降,制约了各种初等和中等专门人才的培养,使中国面临技术人才,持别是熟练劳动力等人力资本大量短缺的局面。可以说,这样的教育发展战略,一方面造成高等教育人才供给过多,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216万, 2004年为280万,2005年340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预计今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有学者推算,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3%,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大约增长2%,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以每年27%的速度递增,知识型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是需求增长率的4倍多,造成知识性失业;另一方面造成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企业急需高级技工,却用高薪也不易觅得,结果是出现结构性失业,不利于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化。


  4.产业结构急待调整。在这里,我们用三次产业产值占 GDP比重来衡量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从表2、表3和表4看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国际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基本吻合的。第一产业在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居国民的主体地位,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很明显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日趋明显,第二产业重工化趋势加强,产业结构表现出化程度不断提高。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配置不均衡。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在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70.5%一直下降到2002年的49%,第一产业出现了大量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估计在20年将有2亿的劳动力从流向城市,但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明显大于其对GDP的贡献。根据库兹涅茨模式,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约是17.7%,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2002年达到49%,就业比重畸高,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预计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将继续流出农村,到城市寻找工作;第二产业对就业的贡献严重低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其占GDP的比重超过50%,但就业比重却不到30%。根据库兹涅茨模型,人均GDP在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5.3%,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适应,而我国在2002年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为51.1%,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模型的结论,但就业比重为21.6%,严重低于库兹涅茨模型的结果。这主要是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选择了资本密集型的道路的结果,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排斥更多的劳动力,据有关专家估计,除现已下岗的1200余万人员外,还将产生 1800余万职工下岗,下岗总规模将达3000余万,若按40- 50%的再就业率,将面临1500万左右的再就业压力;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2002年就业比重30.2%,比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在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达37%至少低7个百分点,与一些发展家如新加坡、埃及、巴西、阿根廷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65%、39%、51%和68%相比也是存在很大差距。这使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在短期内很难大量吸收由第一产业转移过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失业下岗职工。


  三、高增长下缓解失业的对策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是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然而高增长下的高失业从长期来看必然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在维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降低失业率呢?


  1.以劳动密集型为重点,保持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把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兼备的行业,把通信及设备制造业、运输业设备制造业、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作为近期内发展的重点。


  2.发展人力资本,调整劳动力结构,减少结构性失业。我国目前一方面失业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岗位空缺,即失业与空位同时存在,表现为无技术的非熟练劳动力就业难,而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熟练劳动力却远远供不应求,致使一些关键岗位空缺。随着新兴技术和产业部门的不断产生,不仅社会经济运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由于产业分工的不断加强,职业种类日益增多,职业间差距越来越大,因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的数量型过剩与质量型短缺的矛盾愈益突出。在25岁以上的年龄区内,我国目前受过大学本、专科的人只占2%,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分别为37.4%、32.2%和21.1%。这种落后的人力状况势必难以满足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需要,出现结构性劳动供求矛盾。要解决或缓解这一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调整产业结构时,必须要树立人力资本的观念,把劳动力作为一个能动的、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市场需求来看,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目前东部沿海地区职校和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制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除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外,重要的是学生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有限、陈旧。可以考虑注入国债投资,加大对实验设施和实习设备的投资,推动其发展。


  3.实行城乡社会统筹,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从制度上拆除二元制经济结构的樊篱。建立统—的市场必须有三个问题首先要解决,—是各地要彻底开放劳动力市场,取消歧视性就业政策;二是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全国性的就业指数体系,让老百姓一看就知道什么地方是我能去的地方,什么地方去了也不好找工作。现在农民外出打工,主要依靠同乡、朋友的介绍,民工潮的形成恐怕与缺乏有效信息指导也不无关系;三是改变观念;改变思路,彻底拆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失业登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个市场体系,首先它是灵活的,是有流动性的。其次它应该是富于竞争性的。竞争就会使各人按照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找到适合于自己生活的位置。一个覆盖全国各个角落的、较为准确的就业指数体系会为寻找工作的人们冷静思考、谨慎从事的行动指南。结合国际经验,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应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取消户籍与住房、福利、社会保险等制度挂钩,实行和完善个人身份证制度,让每一位跨地区流动的劳动者不因户籍的改变而利益受损;鼓励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打破垄断行业刚性工资,完善劳动力价格机制,实行弹性工资,使工资真正反映劳动力的稀缺程度,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贡献,矫正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规范劳动力市场,为失业者寻找工作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积极培育和发展培训市场,鼓励各种形式的职业和技能培训等。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第三产业具有需求收入弹性高、投资少、见效快、吸收劳动就业多等特点,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地位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其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吸收劳动力也很有限,不到劳动力总数的25%,而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在60%左右。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瓶颈产业,今后我们应将第三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看待。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据有关部门测算,仅仅是由于第三产业中的交通和通讯上的滞后发展,我国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百亿美元之巨。因此加大对基础设施等的投入,既可以为经济的高速高质量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又有利于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及下岗职工兴办第三产业。同时在办理登记手续,发放经营执照,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等方面,提供各种方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