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发展趋向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简述
1、1979年-1981年的第一次宏观调控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化建设上来的同时,经济过热问题随之而来。经济过热表现一是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11.7%。(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经济增长率见以下图表)。二是1980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达到之前二十年来的最大涨幅6%。三是地方和财权扩大后投资过热,货币发行过多,形成大量财政赤字。当时的调控主要措施有:注意综合平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停建、缓建一批项目,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防止急躁冒进;加强物价管理,制止乱涨价;下放给企业更多自主权利办更多的事情。通过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经济增长率在1981年回落到5.2%。
2、1985年-1986年的宏观调控
1985年到1986年宏观调控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成功和向城市推进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进行的。1984年下半年对信贷资金和消费基金管理不严,货币发行超量,信贷增长过猛和工资奖金增长过快,致使银行信贷和消费基金急剧增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由于供求关系的紧张和价格双轨制的存在,以及受乱涨价这一问题的影响,价格问题凸显。国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坚持制止乱涨价,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防止高通货膨胀状态发生。由于1985年和1986年的宏观调控没有到位,虽然1987年形势有所缓和,但是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潜伏着进一步经济过热的趋势,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3、1988年-1989年的宏观调控
这一时期的经济过热表现在1987年、1988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11.6%和11.3%,1988年物价涨幅达18.5%;货币供给、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高增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针对当时情况,政府推行了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手段,紧缩财政和信贷,压缩社会总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整顿经济秩序,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经济增长率较大幅度地迅速回落。但是此次宏观调控“一刀切”的现象比较严重,1990年初开始出现了“硬着陆”的迹象。市场销售疲软,产品库存积压,资金流通不畅,并且停产企业的增加又导致待业人数增多,居民生活困难等问题。
4、1993年-1996年的宏观调控
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集资热、股票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过热行为;出现了高投资膨胀、高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的“四高”现象:出现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的状况并且整个经济秩序特别是秩序混乱的问题。1993年6月,国家果断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之16条措施,采取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整顿金融秩序和流通环节,控制投资规模,加强价格监督等。到1996年下半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到1998年,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成功实现“软着陆”。
5、1998年-2002年的宏观调控
1997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下,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国内市场供求格局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内需扩大受阻,物价急剧回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针对通货紧缩,国家采取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明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宏观调控新的立足点。从1998年起,我国连续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社会总需求;辅之推进改革,发展假日经济等措施刺激消费,努力启动国内市场。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投资资本逐渐活跃,对外贸易出口增加,我国经济逐步走出通缩,增长速度稳步上升并呈现强劲势头。
6、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
2003年下半年起,我国宏观运行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首先表现在资源问题上,煤炭、电力、石油、钢铁等能源资源全面紧张,并且成为制约经济的最重要的瓶颈问题;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耕地严重减少,土地开发过度,出现房地产泡沫,经济系统内部失衡风险骤增;另外,粮食供求关系趋紧、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过快,形成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最后,银行信贷资金的过度投放以及出现结构性失衡,中长期风险隐患问题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确定了"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宏观调控原则,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不搞"急刹车"和"一刀切",采取有保有压的经济政策。2004年中央宏观调控的力度再次加大,宏观调控措施得到迅速落实,投资过热、盲目扩张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宏观调控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连续四年实现10%以上增长速度,同时通货膨胀较低,进入了一个高增长、低通胀发展期。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政策是我们开展经济工作的一面镜子。负面经验主要有:一是宏观调控措施调整时机掌握不当,回落后可能再次出现反弹,经济出现“硬着陆”,调控周期过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前四次宏观调控过多的采用了行政手段来给经济降温,但是行政手段在调控经济方面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刀切”,针对一个问题出台一个政策,缺乏综合判断和宏观把握。正面经验主要有:一是最近二次宏观调控从原来的主要依靠行政策性的经济政策到后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使调控效果明显,副作用少,各方面积极性得到了保护。二是学会了在经济增长率出现不正常趋势刚刚露头、经济尚未全面过热或者通胀通缩尚未全面发生时就及时采取了措施,起到了拉长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效果,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可能造成的严重伤害,大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成本。三是应该在坚持改革开放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积极效果。
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包括: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等。
相应地,政府将继续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今年国家将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对政府的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并加大对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合理安排中央财政超收收入,并且今年计划安排500亿元设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第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银行加大对“三农”、中小、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继续控制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劣质企业贷款。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国家外汇储备合理使用的渠道和方式。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逐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第三,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落实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特别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所作的今年经济工作的安排,是在中国经济连续四年实现10%以上增长速度,同时通货膨胀较低,进入了一个高增长、低通胀发展期的情况下进行的。2007年的宏观调控有如下特点:
第一,政策继承性好。从财政政策看,尽管长期建设国债比上年减少100亿元,但是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做了相应的增加。并且目前财政赤字风险并不大,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启动市场。这次国债减少是稳健财政政策的必然要求。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以来,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加强。货币政策也将在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和逐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把“速度”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很好地融入经济政策。连续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都在10%或略高一些,07年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微调体现了政府的调控意图,也就是引导切实把工作重点和注意力放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效益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速度。
第三,更加重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不断优化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产业结构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实际上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反映。从政府工作报告看,结构调整一方面采取积极的政策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又紧抓节能减排,努力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资源瓶颈、环境压力的突出矛盾,努力使总量平衡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
第四,继续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完善经济体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法律草案的提请审议、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垄断行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举措,必将激发出更充沛的活力,使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