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建设和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的演变,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对收入分配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使居民收入差距全面拉开并逐渐扩大;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所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带来了居民收入来源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所有制结构的演变,收入分配,影响
一、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居民收入普遍增加
改革开放前由于在所有制问题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我国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如1975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在总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81.1%,集体所有制占18.9%;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所有制占56.8%,集体所有制占43%,个体所有制占0.2%。这种畸形的所有制结构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自1978年以来展开的对畸形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举措。20多年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随着“一主多元”所有制结构的逐渐形成,我国各个地区、行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社会居民收入得到普遍增加。
相关资料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不仅是大幅度的,而且是与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相适应的,其增长也是分阶段的。第一阶段:1978—1984年,即快速增长阶段。由于在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一阶段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8.2%,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最高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7%。第二阶段:1985~1997年,即曲折中的缓慢增长阶段。由于反复曲折,这一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5%,低于同期经济增长率3.2%,也是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最慢的时期。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即恢复增长阶段。由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新理论、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的新见解,以及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论断,进一步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进而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1998年之后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6%,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2.3%,同期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8%,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0.8%。
二、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使居民收入差别全面拉开并逐渐扩大
(一)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所有制因素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逐渐缩小到逐渐扩大、再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然后再由逐渐缩小到进一步拉大且扩大速率有所加快的演变历程(见表1)。
用非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GDP之比表示所有制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一元线性回归得:
Y=2960.483X-2424.07
其中:Y为城乡收入差,X为所有制结构。其相关系数R2为0.92317,表明两者高度相关。
取α=0.05,查表得F1-α(1,n-2)=F1-0.05(1,20)=4.35
因为F=223.8568914>4.35=F1-α(1,n-2)
线性回归效果明显,线性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见图1)。因此,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表1显示,1978—1984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缩小。由1978年的2.57倍缩小到1984年的1.54倍。从表1中可看到,1985—1997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倒U型的变化过程。随着1984年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推行承包制,实行工效挂钩的工资改革,城镇职工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增长。与此同时,农村由于受到劳动力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压力,加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乏力,致使农民收入下降。所以,从1985年到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表2显示,1985—1994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和城市居民基尼系数分别由0.23上升到0.33和由0.19上升到0.3,199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新高,即2.86。1995年以后,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镇下岗职工日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1997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比降为2.47。表1显示,199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从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3,其主要原因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推动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用非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GDP之比表示所有制结构,将所有制结构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做图,发现线性相关不明显,故采用多项式拟合进行分析:
Y=1.0679X4-5.946X3+11.894X2-9.9321X+3.092
其中:Y为基尼系数,X为所有制结构。其相关系数R2为0.9056,两者相关程度较高,回归效果明显。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使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增大,贫富差距加剧。
(二)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变动及其所有制因素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逐渐扩大的过程。表2显示,1978—1984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年扩大。由于传统的集体经营方式被家庭经营方式所取代,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被联产承包的分配制度所取代,上述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农村快速。在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扩大到1984年的0.24)。表2显示,1985~2002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从变动较大到变动较小的过程,且以1992年为界,两个阶段的特征十分明显。1985—1991年间,随着改革的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在农村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发展,家庭经营性收入已经成为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一变化主要是缘于乡镇的异军突起,使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逐渐由有限的家庭经营收入差距转向更大的非农收入差距,从而造成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其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快速上升到1992年0.31。1993—2005年间,就全国整体情况而言,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表现为时大时小、变动不大,但各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据《农村统计年鉴》相关资料分析,非农产业发展快的东部地区如浙江,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666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3238.8元,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789.4元;而西部地区的新疆,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82.2元,工资性收入为195.5元,家庭经营收入为2140.8元,各地区之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别是惊人的。可见,各地区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不同导致的非农产业发展速度快慢的差异,恰恰是地区间农户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另外,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来源构成具有新特点,即: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48.6%;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分别占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6.1%和86.2%,尤其是西部地区比例占绝大多数。显然,1997年以来,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农村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不同,农民就业的单位经济类型不同,致使区域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吴继续扩大趋势。
(三)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所有制因素解析
第一阶段:1978—1984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在此期间,由于城镇尚未进行改革,国家继续实行统一的劳动工资制度,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且国有单位职工工资仍占主导地位。1978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615元,国有单位平均工资为644元,比平均工资高4.72%;集体单位平均工资为506元,比平均工资低17.72%,此时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不明显,当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仅为0.16。
第二阶段:1985—1997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扩大(以1994年为界)、后缩小的倒U型、且变动幅度较大的过程。1985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1148元,国有单位平均工资为1213元,比平均工资高5.66%;集体单位平均工资为967元,比平均工资低15.77%;其他单位平均工资为1436元,比平均工资高25.09%,在所有单位中工资最高。这一阶段开始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基尼系数上升为0.19。1990年国有单位工资为2248元,比平均工资2140元高5.05%;集体单位工资为1681元,较平均工资低21.45%;其他单位工资快速增长为2987元,较平均工资高39.58%。1995年国有单位工资为5625元,较平均工资5500元高2.27%;集体单位工资增长较慢为3931元,较平均工资低28.53%;其他单位工资上升至7463元,比平均工资高35.70%,在工资收入中占首位。可见,1985—1994年,由于所有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向城镇转移,非公有制经济在城镇得到迅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1995年以后,城镇经济改革由沿海向内地横向推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自由度加强,缩小了区域之间改革速度的差距,使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别和收入差距缩小。同时,由于1995年以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加之政府在再分配中运用多种调节手段,所以1995—1999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一个逐渐缩小、相对平稳的时期。
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呈扩大态势。1998、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0,2000~2005年(除2003年为0.33外)均为0.32,表明我国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如2005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18364元,国有单位平均工资为19313元,比平均工资高5.2%;集体单位平均工资为11283元,比平均工资低38.6%;其他单位平均工资为18244元,比平均工资低0.7%:自1998年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低收入者的收入保障,加大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但是,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经济成分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资产收益在个人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增大。
三、现阶段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所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使居民收入来源和收入分配方式多样化
(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仍然是我国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劳动仍然是人们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
表3显示,1992—2001年间,我国劳动者报酬比例出现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围绕90%左右升降,上升下降的范围没有超过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从总体上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然是大多数居民所拥有的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居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劳动,即主要是来自劳动参与分配。
(二)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例并不高,且呈下降趋势
表3显示,2001年,居民的财产性净收入已超过3200亿元,但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只有5.3%,所占比重比1992年的6.6%下降1.3个百分点,比最高的1994年的8.9%下降3.5个百分点。而且,财产性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不高,对居民收入的影响还不大,比如:1992—1994年,财产性收入比例呈上升趋势,1994年比1992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1994年以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缘于收益率下降。尽管财产性收入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但由于财产收益率下降,财产性收入比重还是出现了下降趋势。财产性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目前,银行储蓄仍然是居民财产的主要投资渠道,以股市和债券市场为主要形式的直接投资渠道不畅,制约了居民的投资选择。二是银行储蓄利息率不断下降。据统计,来自银行存款的储蓄利息收入,一般要占到居民财产性收入总量的98%左右,而红利收入仅占1%左右。如1992—2001年,居民储蓄余额从不足1万亿元,猛增到近7.4万亿元,但1997年以后,中央银行多次调低存款利率,从而直接导致了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的放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还很低,但2003年财产收入、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占总收入的32.2%、11.7%、21.6%和5.4%,显然,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在逐渐增强。
(三)转移性收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较小,所占比重低,呈下降趋势
表3显示,1992—1996年,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呈缓慢下降变动的特征,1996年的比重为3.2%,比1992年下降0.4个百分点;1996—1998年明显上升,1998年的比重为4.2%,比1996年上升1个百分点;1998年以后迅速下降,2000年降为1.3%,2001年上升较快,上升0.5个百分点。表3进一步显示,2001年,转移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仅为1.8%,比1992年下降1.8个百分点。上述情况表明,政府对个人收入税收调节力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民整体的转移性净收入比重下降。在居民经常转移收入中,社会补助收入由1992年的394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788.2亿元,年均增长6.3%;而居民其他经常转移收入则随着居民投保人数的迅速增加,由1992年的256.3亿元急速上升到2001年的1702.7亿元,年均增长23.4%,其占居民经常转移收入的比例由1992年的39%迅速提高到2001年的150.1%,业已成为居民转移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臻完善,居民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金大幅度增长,从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居民经常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