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及其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传清 李浩 时间:2010-06-25

——以MegaloPolis、DesaKotaRegion、Citistate理论为例

摘要:城市区域集合体是许多国家在城市化中后期普遍出现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现象,中心地理论、廖士景观理论等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无法对此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引发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一场大变革,产生了以MegaloPolis、DesaKotaRegion、Citistate命名的三种经典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三种城市区域集合体在空间含义、地域分布、形成机理、基本特征等方面各具特点。三种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在空间结构演化形态、演化机制等方面对城市区域集合体建设实践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区域集合体 大都市带理论 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 城市主导区域理论

  从世界范围来看,化的不仅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助推器”,而且也促进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后期,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出现了一种以大城市为中心,连同周边受其辐射的邻接地区所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集合体(City-RegionaggloMeRation)现象。以德国经济地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1933)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tHeoRy)、廖士(A.lsCH,1940)的廖士景观理论(lschian landscape tHeoRy)为代表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无法对城市区域集合体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引发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一场大变革,产生了戈特曼(J.gottMann,1957,1961,1967,1987,1990)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理论、麦吉(t.g.MCgee,1985,1987,1989,1991)的城乡一体化区域(DesaKotaRegion)理论、佩尔斯(n.R.PeiRCe,1993)的城市主导区域(Citistate)理论三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

    一、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

    (一)大都市带理论的演进1957年,法国经济地理学家戈特曼根据对美国东北海岸地区的考察,在《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一文中,他把沿美国东北海岸的波士顿600英里范围内,拥有3000万居民的特大城市区域集合体称之为MegAloPolis。1961年出版的《大都市带: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一书是戈特曼大都市带理论演进的一个里程碑。他在该书中从理论上界定了大都市带的内涵,认为大都市带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其大部分为建城区,空间上由各个社区和产业区交织成星云状空间结构;尽管其中分布有农田、森林等绿地,但这些绿地中又布局有许多住宅区或工厂,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仅占极少部分,居住在地区的大部分农村人口与农业无丝毫关系。1987年出版的《大都市带的再考察二十五年后》(“MegAloPolisRevisiteD:tWenty-fiveyeARslAteR”)一书是戈特曼大都市带理论趋于成熟的标志。戈特曼在该书中从产业结构变动、人口分布、劳动力构成、土地利用形式等视角探讨了美国东北海岸大都市带的特征,分析了它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形成了完整的大都市带理论体系。
 
    (二)大都市带理论的基本内容

     1 大都市带名称的渊源及空间含义MegaloPolis一词源自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规划了一个城邦,他们希望这一城邦日后发展成为希腊最大的城市,并将其命名为MegaloPolis。“Megalo”之意为“巨大”,“Polis”之意为“城市”。尽管迄今它仍仅仅是位于赫里森(Helisson)河谷盆地里的一个并不著名的小城,但MegaloPolis一词所蕴含的“巨大的城市”含义已得到普遍应用。我国学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对MegaloPolis有不同的译称,如“大都市带”、“大城市带”、“大都市连绵区”、“城市连绵区”、“城市地带”等。戈特曼借用MegaloPolis一词并赋以含义他认为,支配美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经济形态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聚集了若干都市区,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方面密切联系的城市区域集合体。在他看来,大都市带这种城市区域集合体并不是多个都市区的简单组合,而是有着质的变化的有机整体。
 
    2 大都市带的地域分布大都市带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戈特曼在1957年发表的中指出:最先出现这一新型空间结构形态的地域是美国东北海岸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希尔斯布鲁(HillsBRougH)到弗吉尼亚州的菲尔法克斯(fAiRfAx)之间的城市密集地区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有可能发展成大都市带的地域是欧洲西北部从巴黎经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直到鲁尔、科隆这一地区和英格兰中部从曼彻斯特、利物浦到伦敦这一地区。进入19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都市带已经成为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普遍出现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戈特曼在1987年出版的专著中指出:当时世界上已形成6个大都市带,即他在1957年提出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和英格兰大都市带,以及此后形成的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和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有美国西部沿岸大都市带、巴西西南部沿海大都市带和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大都市带。实践证明,这些大都市带现都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3 大都市带的形成机理戈特曼认为,促进大都市带形成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推动、信息技术革命与“白领革命”的推动。(1)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推动。选址于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工业普遍地采用流水线作业,占地面积不断增加,生产成本中的土地成本上升,加上环境保护的压力,迫使工场向郊区迁移,而运输系统的现代化加速了这种趋势。随之而来的住宅郊区化和商业服务部门外迁,促使中心城市向四周蔓延。城市与城市间的农田分界带日渐模糊,出现连成一片的地域空间景观,大都市带这一新型城市区域集合体由此形成。(2)信息技术革命和“白领革命”的推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上则体现为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技术人员对社会财富的贡献超过了体力劳动阶层,戈特曼称之为“白领革命”。大都市带正是依托白领劳动者从事的第三产业(商业、运输业、通信业、业等行业)、第四产业(科学研究、、信息服务、咨询等行业)加强了其枢纽功能和孵化器功能。

    4 大都市带的空间特征与功能特征大都市带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空间形态特征和空间组织特征。

    (1)大都市带的空间形态特征。核心区构成要素的高密集性和整体区域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是大都市带空间形态的显著特征。人口、物资、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高密集性是大都市带的本质特征,也是其他特征形成的基础。而多核心结构则是形成大都市带的基础条件,即使在大都市带形成之后,这种多核心结构仍然将继续存在,戈特曼形象地称之为星云状(neBulous)结构。

    (2)大都市带的空间组织特征。从微观上看,大都市带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都市区,每一个都市区内部都是由自然、人文、经济特征完全不同的多种成分构成。从宏观上看,大都市带则是由各具特色的都市区镶嵌而成的分工明确的有机集合体(AggloMeRAtion),戈特曼将这种集合体形象地称之为马赛克(MosAiC)结构。

    大都市带的功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枢纽功能特征和孵化器功能特征。

    (1)大都市带的枢纽功能特征。戈特曼选用枢纽(Hinge)、干道(MainstReet)和十字路口(CRossRoAD)等词汇来阐释大都市带的枢纽功能。他认为,大都市带作为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发展轴线的枢纽、整个国家对内联系和对外联系相结合的枢纽,它主宰着国家经济、文化、金融、通讯、贸易等方面的主要活动和政策的制定,甚至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

    (2)大都市带的孵化器(inCuBAtoR)功能特征。戈特曼认为,由于多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必然产生高强度的相互作用,引发各种新思想、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大都市带对其他区域具有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这种创新能力是大都市带的生命力所在,是促进大都市带壮大的驱动力。

    二、麦吉的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

    (一)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的演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在工业化推动下启动的,是一种内生的、自我发展的路径模式,其城市化带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征。亚洲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化则是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启动的,是一种外力推动的结果,其城市化显现出自下而上的特征。196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一个显著特点,即巨型城市区域集合体成为主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加拿大经济地理学家麦吉在1985年就指出:在亚洲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核心经济区域(如泰国的曼谷、印尼的爪哇、中国的上海)出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带相类似但发展背景截然不同的新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1987年,麦吉在《城镇化还是乡村城镇化?亚洲经济交互作用新型区域的出现》一文中,用KotaDesasi一词描述了这种与传统城镇化机制完全不同的城乡联系空间结构,探讨了KotADesAsi的空间范围和基本特征。1989年,麦吉在《亚洲巨型城市区域的出现》和《亚洲新型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出现:对国家和区域政策的启示》两篇论文中,采用MegAuRBAnRegion、RuRAl-uRBAnMix两词进一步完善该理论。1991年,麦吉在《亚洲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出现:扩展一个假设》(“tHeeMeRgenCeofDesAKotARegionsinAsiA:exPAnDingAHyPotHesis”)一文中,用DesAKotARegion一词取代KotADesAsi等词,并阐述了DesAKotARegion的形成条件和动力机制。
 
    (二)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

    1 城乡一体化区域名称的渊源及空间含义DesAKotA是由印尼语创造的复合词。“Desa”为“乡村”(RuRal)之意,“Kota”为“城镇”(uRBan)之意,二者合成词的含义是“城乡一体化”。我国学者对DesaKotaRegion一词有“城乡一体化区域”、“城市乡村结合体”、“城乡一体地区”等不同译称。麦吉认为,城乡一体化区域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同时发生的城市性和农村性的行为。麦吉用它来描述亚洲大城市之间走廊地带的农村地区所发生的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行业的迅速增长为特征,物流和人流相互作用十分强烈的发展过程。在麦吉看来,城乡一体化区域的空间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心城市;当天可通勤的城市外围区域以及农业与非农业混杂的人口稠密的农村区域。

    2 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地域分布1960年代和1980年代的两次国际大分工促使世界经济中心从大西洋逐渐转移至太平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促使拥有便捷海运港口的东南亚沿海城市或城市国家迅速形成城乡一体化区域。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泰国的曼谷、菲律宾的马尼拉和中国的上海在利用其港口优势的基础上,融入世界产业链,参与全球分工,逐渐演化成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城市区域集合体。

    3 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形成机理麦吉认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区域形成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交通通讯手段革命、国际分工浪潮的推动。

    (1)交通通讯手段革命的推动。1980年代以来,劳动力、商品、资本和信息的流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原有的关系网络随这一变革而瓦解,呈现出向城市区域集中的趋势。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网络结构的变化影射到具体的区域,直接导致其空间结构的重组。城乡一体化区域就是沿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而形成的农业与非农业混合交错的巨型城市区域集合体,其目的在于最大效率地利用交通网络。

    (2)国际分工浪潮的推动。1960年代的国际产业大转移为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不利状况下,仍然吸引着发达国家大量的投资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城乡一体化区域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便捷的通商口岸,促使跨国公司在该区域设立组装生产和出口基地。新一轮国际分工浪潮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发展。

    4 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基本特征麦吉认为,亚洲城乡一体化区域呈现出以下五大显著特征:

   (1)城乡联系密切。由于传统种植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具有季节性特点,加之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突出,大量的剩余农业劳动力需要寻找非农就业岗位,因此增强了城乡联系的内在动力。
  
    (2)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显著。城乡一体化区域是基于中心城市的工业向外扩散并逐步带动农村地区非农业化而形成的。在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形成过程中,政府产业转移政策的引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各种用地方式交错布局。城乡一体化区域内农业、农副业、工业、住宅业用地方式及其他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交错布局,既为农产品提供了便利的加工场所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人流、物流频繁。密集的交通网络增强了城乡一体化区域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性和迁移性,摩托车、卡车等非高技术运输工具的普及使得运费相对低廉,促进了区域运输网络的不断扩展。

    (5)跨越行政区划界限。城乡一体化区域与行政区划的边界范围不尽一致,跨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城乡一体化区域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灰色区域”。

三、佩尔斯的城市主导区域理论

    (一)城市主导区域理论产生的背景199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基础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全球竞争的焦点由军事实力的竞争转向经济实力的竞争。城市作为一国经济力量的主要载体,它比地方政府具有更灵活的资源支配性功能。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可跨越国界,而城市凭借其全球性的产业链,可轻而易举地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美国新闻记者佩尔斯出于“为下个世纪筹划”的目的,在1993年出版的《城市主导区域:城市化的美国如何在竞争性世界中繁荣》一书中,通过解剖美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如凤凰城、西雅图、巴尔的摩、欧文斯伯勒、达拉斯和圣保罗),创造性地提出了Citistate这一新词汇。他认为,以往对城市区域集合体进行概括所使用的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城市聚集区(ConuRBation)等词汇已显过时,它们能揭示城市量级和空间结构的巨变,但不能反映其本质,只有Citistate一词才能完整反映美国乃至全球现已形成的城市区域集合体的全部意义,揭示区域主义超越主权国家主义的新现象。他预言这些Citistate将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管辖和社会组织的主导区域。

    (二)城市主导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

    1 城市主导区域名称的渊源及空间含义佩尔斯认为,3000年前出现在古希腊的City-state(城邦)与的Citistate之间有着承继渊源关系。City-state是指由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共同形成的社区(Community),它比后来出现的nAtion-state(国邦)更具“的政治和经济实体”的特征。而Citistate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是由城市中心地带、城郊区、乡村腹地组成,这些组成部分在地理、环境、劳动力方面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共有着一份经济、社会前景。Citistate更着重强调城市的经济职能,其腹地可以随着经济联系而向全球延伸。它的空间结构与以往的城市区域集合体有着质的差别,呈现出非连续性和跳跃性特征。我国学者针对Citistate所具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治共同体”的含义,将Citistate译作“城市主导区域”、城市自治区域”、“城市自主区域”、“城市治理区域”、“城市自理区域”、“城市国家”等。
 
   2 城市主导区域的形成机理佩尔斯认为,促进城市主导区域形成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国家经济联系通畅的推动以及城市民间投资资本扩张的推动。
  
    (1)城市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主导区域形成的关键推动力。无论是古代的城邦(City-stAte)还是现代的城市主导区域(CitistAte),在其整个演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发展是关键性推动力,是“提高其影响力的关键因素”。由于知识、技能、信息等生产要素日显重要,脑力成为21世纪的主要战略性资源,城市日益显示出其吸引和培育人才的重要潜能和优势,使城市主导区域呈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活力。

    (2)国际经济联系的通畅强劲地促进了城市主导区域的形成。城市主导区域时代到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遍及全球的国际自由贸易、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的发展,使最能显示国家经济权力的贸易壁垒、对外的经济自主权和对内的民族保护权不断消除和瓦解,“国邦”的部分权力或上升为各种各样的跨国经济组织(如欧盟等),或下降到各个城市区域。伴随着“国邦”控制力缩小的是有些城市主导区域已经和正在成长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际性城市。

    (3)民间投资资本成为城市主导区域产生和发展的母乳。尽管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日益捉襟见肘,为巨额财政赤字所困,以致历经数载才会有微乎其微的以地区为目标的政府资助,但与此相对应的民间投资资本却彰显出越来越大的扩张性和在国内外市场进行集散的能力,成为城市主导区域形成的直接动力。

    3 城市主导区域的基本特征

    (1)城市主导区域已经和正在成为国际性城市而具有全球性影响。佩尔斯指出: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主导区域的大银行、大公司和机构都能随时与卫星等全球电讯媒体相连,在几秒钟之内获知全球的股票、期货行情并及时作出动态反应。这种国际化、信息化的趋势也对其他一些城市具有示范效应,进而促进全球性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2)城市主导区域呈现出蓬勃生机,正成为世界人口的主要增长区。佩尔斯指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淡化了人们“故土难离”的意识以及“没有国籍就等于在大庭广众之中没有穿衣服一样难堪”的观念,愈来愈多的人口集聚在大城市及其边缘地区。

    (3)城市主导区域具有明显的自组织性。佩尔斯强调,每一个城市主导区域都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居民区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改变了原有建制的城市区域集合体呈现出与传统行政区划明显不同的自组织性特征。

    四、三种理论对城市区域集合体建设的启示  

    (一)城市区域集合体的空间结构可以选择不同的形态城市区域在演化过程中,依据其不同的功能定位,可以选择不同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态。三种不同的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揭示了当今城市区域化发展给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大都市带从空间结构形态上而言是高密集的核心区和周边地区聚合而成的星状结构。大都市带核心区的枢纽功能促进人口、资金、信息在空间上高度聚集,不断催生各种新思想、新技术,并同时影响其关联区域,共同构成城市区域系统。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形成源于连接城市的通道、,其空间结构形态既非城市,亦非农村,而是农村用地和城市用地交错布局,体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特点。城市主导区域在功能上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载体,其控制力和影响力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在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一个开放性的中心城市以及比大都市带、城乡一体化区域更为广阔的腹地,空间范围甚至是跨国界的。借鉴上述三种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我国城市区域化发展道路可以依据城市不同的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选择不同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如沪(上海)宁(南京)杭(杭州)城市圈区域依据其功能定位可建成为类似于大都市带的城市区域集合体;东南沿海的福(州)厦(门)地区的区位条件类似于东南亚的城乡一体化区域,可建成为跨国公司的组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上海市可利用其发展总部经济的契机,扩展其腹地,建成拥有高级经济、社会、生态循环系统的城市主导区域。

    (二)城市区域集合体的演化可以有不同的形成机制每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也不例外。大都市带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在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阶段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形态,而以信息交易为主的服务性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又引致各种要素的相互交织,并由此引发的孵化器功能又反过来对城市区域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大都市带形成的重要基础条件。与大都市带不同的是,城乡一体化区域产生的背景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带有明显的外力推动特征。同时,由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口密集度高,传统农业发达,人口、物质、资金和信在地租较低、交通网络发达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城联系区域汇集,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经济组织方式兴起。城市主导区域则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产,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跨国公司破了显示国家经济权力的贸易壁垒,使资金、信、人才等生产要素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而跨国司总部的聚集又引致资本、信息、人才的汇集。两力量的共同作用是既有高密集性中心城市又有全性腹地的城市主导区域形成的根本动力。我国幅广阔,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工业化程迥异。因此,不宜照搬照抄某一固定模式,而应依各自不同的区域优势,选择不同的城市区域化发道路。既要重视大中小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城市建设及其一体化发展,又要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协发展,还要重视沿海地区国际性城市的建设和发,藉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区域合体。

    (三)城市区域集合体的建设必须冲破行政区划理体制的禁锢无论是大都市带、城乡一体化区域还是城市主区域都存在着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不一致的问。行政区划对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与经济区对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诉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约城市区域集合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东南亚乡一体化区域原有的城市和农村管理系统已不适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灰色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主导区域则越来越显示城市行政区行政管理机能在组织经济建设方面的限性。在我国长三角城市圈区域,中心城市上海各次级中心城市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产业构趋同现象严重,远没有形成完善的分工协作体。基于这些国内外城市区域集合体建设的经验和训,迫切要求我们按照构建合理经济区的原则对行行政区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一是对于跨行政区且已密切连成一体的经济区,如长三角城市圈区域和珠三角城市圈区域,需建跨行政区划的高层次区域权威协调机制,加强区内部的分工协作,避免低层次、低效率的恶性竞,提高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配置效率。二是在加强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城乡协调展,将城乡交接地带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范化道,从总体上提高城市区域集合体社会经济发展平。三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服务城区域集合体经济发展的观念意识,减少对于微观经济行为的直接干预,着力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引导生产要素跨行政区划自由流动和产业跨行政区划自由转移,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

         :
 
          1 周一星:《DesAKotA一词的由来和涵义》,载《城市问题》,1993(5)。

          2 马昂主:《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联系:亚洲发展中地区空间经济转变的新理论框架》,载《经济地理》,1994(1)。

          3 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载《经济地理》,1996(3)。4 史育龙:《DesAKotA模式及其对我国城乡经济组织方式的启示》,载《城市发展研究》,1998(5)。5 张京祥:《西方城镇群体空间研究之评述》,载《国外城市规划》,1999(1)。

          6 吴传清:《概览世界城市群》,载《中国城市化》,2003(2)。

          7 吴传清、李浩:《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载《经济前沿》,2003(2)、(3)。
        
          8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21-22、78-79页,北京,高等出版社,1997。

          9 饶会林:《城市经济学》,681-689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0 王延辉:《城市经济制导管理》,117-124页,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

         11 gottMAnn,J.,1957.“MegAloPolis:oRtHeuRBAnizAtionoftHenoRtHeAsteRnseABoARD.”eConoMiCgeogRAPHy,vol.33,PP.189-200.

         12 gottMAnn,J.,1961.MegAloPolis:tHeuRBAnizeDnoRtHeAsteRnseABoARDoftHeuniteDstAtes.neWyoRK:K.i.P. 

         13 gottMAnn,J.AnDRoBeRt,A.H.,1967.MetRoPolisontHeMove:geogRAPHeRslooKAtuRBAnsPRAWl.CHiCesteR:JoHnWiley&sons,inC..

         14 gottMAnn,J.,1987.MegAloPolisRevisiteD:tWenty-fiveyeARslAteR.CollegePARK,MARylAnD:univeRsityofMARylAnD,institutefoRuRBAnstuDies.
  
        15 gottMAnn,J.AnDHARPR,R.A.,1990.sinCeMegAloPolis,tHeuRBAnWRitingsofJeAngottMAn.BAltiMoRe:tHe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

        16 MCgee,t.g.,1985.“uRBAnisAioRKotADesAsi?evolvingPAtteRnsofuRBAnizAtioninAsiA.”PAPeRPResenteDto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siAuRBAnizAtion.AKRon:tHeuniveRsityofAKRon.
 
          17 MCgee,t.g.,1987.uRBAnisAsioRKotADesAsi?tHeeMeRgenCeofneWRegionsofeConoMiCinteRACtioninAsiA.Honoluln:eWCeAPi.

         18 MCgee,t.g.,1989.“neWRegionsofeMeRgingRuRAl-uRBAnMiinAsiA:iMPliCAtionsfoRnAtionAlAnDRegionAlPoliCy.”PAPeRPResenteDAttHeseMinARon“eMeRginguRBAn-RegionAllinKAges:CHAllengefoRinDustRiAlizAtion,eMPloyMentAnDRegionAlDeveloPMent.”BAngKoK:August,PP.16-19.

         19 MCgee,t.g.,1989.tHeeMeRgenCeofMegAuRBAnRegionsinAsiA:AReseARCHPRoPosAl instituteofAsiAnReseARCH,univeRsityofBRitisHColoMBiA(unPuBlisHeDMAnusCRiPt).

         20 MCgee,t.g.,1991.“tHeeMeRgenCeofDesAKotARegioninAsiA:exPAnDingAHyPotHesis,”inginsBeRg,n ;KoPPel,B.AnDMCgee,t.g.,eDs ,tHeextenDeDMetRoPolis:settleMentstRAnsitioninAsiA.Honolulu:univeRsityofHAWAll.

        21 PeiRCe,n.R.;JoHnson,C.W.AnDHAll,J.s.,1993.CitistAtes:HoWuRBAnAMeRiCACAnPRosPeRinACoMPetitiveWoRlD.WAsHington,D.C.:sevenloCKs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