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进入壁垒问题研究综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世英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和对现实的更深入理解的角度看,研究进入壁垒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进入壁垒的概念、决定因素、进入壁垒与市场绩效、进入管制与产业组织政策等方面对进入壁垒问题的研究作了较全面的综述,以利于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进入壁垒 市场绩效 进入管制 产业组织政策

 

1.       问题的提出

 

     一般均衡理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以完全竞争为特征的、意义上的市场概念,它对构建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和刻画“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是必须的。如果说这种类型的市场结构的经济绩效(也即社会福利)是最优的话,那么,如果要从更现实的层次来研究具体的市场及其绩效的话,这些假设条件的非现实性恰好给出了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因素。从这一思路出发,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前提就是对上述假设的进一步扩展,从而将其所研究的对象设定在不完全竞争领域。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出现了以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他们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是以数目和规模分布为特征的市场集中、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而在这些因素中,进入壁垒在决定企业数量和规模分布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更重要的,它还能够极大地影响在位企业的市场力量(即市场价格高于成本的差额),并成为企业行使市场力量的一个必要条件。“经济理论在描述”理想的竞争市场时,惯于附加上一些额外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不存在新企业进入的壁垒……与此相反的是,有效的进入壁垒正是垄断和寡占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不存在进入壁垒时,卖者几乎没有力量决定价格,即使有也不会持久”。 1 随着以“进退完全无障碍” 2 概念为核心的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出现,进入壁垒及其对市场绩效的重要性更得以重视和加强。因此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和对现实经济的更深入理解的角度看,研究进入壁垒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进入壁垒问题的研究作一较全面的综述,以利于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

 

2.       进入壁垒的概念

 

进入壁垒的概念首先是由贝恩所提出,其义为“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 3 。这一概念的提出从理论上是基于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对现实市场垄断竞争程度的划分。在一个具有垄断因素的市场定价模型中,存在着企业的市场力量,这种市场力量的存在而又不会诱发进入就表明了一个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并将其表示为引发进入的价格与竞争价格之间的差额,而这种差额是由进入者而不是由在位者承担的单位成本。这一概念成为了贝恩以来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核心。

 

后来,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从成本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进入壁垒可定义为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已经在该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在一些或每个产量水平上的)生产成本” 4 。这就将进入壁垒限定在影响潜在进入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上,从而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冯·威泽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将进入壁垒与社会福利效应相联系,在进一步扩展了斯蒂格勒的定义后认为,只有当进入壁垒导致了一个次优的资源再分配时,它才会引起政策的关注。进入壁垒是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已经在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生产成本。从社会的观点看,这种生产成本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这一概念说明需要对进入壁垒的正负外部效应做进一步的衡量 5

 

3.决定进入壁垒的因素

 

3.1 规模经济性

 

     由生产技术特征、成本劣加性、市场竞争行为等原因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性往往是生产过程的一个基本特征已基本成为共识。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由成本劣加性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性是垄断的一个最好的注解。贝恩首先指出规模经济性是决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最小最优规模工厂的产量是一个竞争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进入者会面临一个困惑的选择。如果他们以一个较大的规模进入市场,那么肯定会招致在位企业的注意和反击。而如果以一个较小的规模进入市场,那么只能以较之现有大规模企业的成本劣势经营。所以规模经济性会对新进入企业造成进入壁垒。

 

在斯蒂格勒看来,如果进入者与现有企业获得相同的成本曲线,那么规模经济性就不构成贝恩意义上的进入壁垒。进入者只是能够进入市场,生产与最大现有企业相同的产量,并享受与现有企业一样低的成本。规模经济对所有厂商都是可能存在的,因此,它们不是新厂商进入的壁垒。

 

在斯蒂格勒之后,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对规模经济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提出了沉没成本的概念,认为只有能造成沉没成本的规模经济性才是形成进入壁垒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沉没成本是规模经济构成进入壁垒的核心问题,而不是哈佛学派所言的结构因素,而且这时斯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也不存在。

 

对规模经济新的研究表明,规模经济在生产上的优势一般是相当有限的。新企业为进入而需要投资大量固定成本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才是引人注目的。许多规模效应与推销费用,特别是广告支出紧密相连。

 

3.2 绝对成本优势

 

如果在位企业的单位成本曲线始终位于新近入企业单位成本曲线的下方,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在位企业能够把价格定位在稍高于成本之上而又不会吸引进入,这就说明在位企业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对于一个特定产品而言,潜在的进入企业应该能够在进入之后实现与原有企业一样低的平均成本。这就意味着:a)原有企业在购买或取得任何生产要素(包括投资资金)方面不应具有价格或其他优势;b)新企业的进入对任何要素的现有价格水平不产生可观察得到的影响;c)原有企业在利用生产技术方面没有特别的优势” 3 。造成这种绝对成本优势的具体原因主要有:1)原有企业垄断控制了各种稀缺原料以及支持生产的基础设施和产品的销售;2)专利,因为专利限制新进入企业取得最新技术的机会,专利保护的有效性取决于仿制的难度。(3)进入方面的限制和所有的政府政策。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给面临众多国外竞争者的国内优势企业发放补贴、差异性的税收壁垒、经营许可证等。

 

3.3 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指同类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存在着不完全替代性。“买主对非常类似、相互可以替代的一类产品之一的偏好……也可以是由于不同的买主具有不同的购买习惯或偏好类型。因此,所谓的偏好不同于普遍接受的对竞争产品的评级或排序” 3 。进入者由于不可能立即复制这种品牌偏好或现有企业的信誉优势,而不得不比现有企业花费更多的单位产品成本,以影响最终消费者。这种情况的存在就构成了对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

 

斯蒂格勒认为,只有当进入者形成某个特定程度的差异化的费用高于现有企业时,产品差异化才是一种进入壁垒。如果现有企业所享有的当期差别化程度有一部分依赖于过去 的计划、广告和销售努力的话,那么这种活动的成本才构成了进入壁垒。但是如果当期的差异化只取决于同期花费在计划、广告和销售努力上的费用,那么进入者就能以与现有企业相同的条件购买这些活动,而这种费用并不构成进入壁垒。

 

消费者对在位企业产品产生偏好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收集产品信息的成本。对消费者而言,这种支出是沉没成本,对某种特定品牌的熟悉可能会减弱消费者对市场中后出现的其他品牌进行试用或尝试的兴趣6。这就意味着在相同的市场营销费用下,新进入品牌的销量会少于先有的品牌,结果是“先动者”往往享有优于后到竞争者的长期优势7][8。二是的外部性,即当消费一种商品时需要与互补品的消费一起进行。这种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那些能迅速建立起广泛消费者基础的先驱品牌方便地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9。三是广告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也能对进入产生作用10][1。在这里,广告具有二重性,如果广告能帮助新进入企业使消费者了解其产品,则有利于进入;如果广告巩固了在位者的市场地位或使新进入者承受巨大的固定成本,则不利于进入。

 

3.4 必要资本需要量与资本成本

 

必要资本需要量是指新进入市场所必须投入的资本。由于产业之间基本条件的差异,对于某些需要大量的初始资本投资的产业而言,如果潜在进入者很难或无法筹集到进入该产业所需的大量资本,那么在位厂商便能长期获得垄断利润,这种必要资本需要量就会形成进入壁垒。贝恩运用调查表数据得到了他认为是20个制造业市场中资本需要量壁垒的估计。他发现资本需要量壁垒最大的产业为卷烟、汽车、钢铁、石油精炼和拖拉机生产等3。斯蒂格勒认为,只有当进入者比现有企业面临一个系统性地更高的资本成本时,在最小最优规模处运营所要求的高额绝对资本需求量才是一种进入壁垒4

 

3.       进入壁垒与市场绩效

 

最初对进入壁垒与市场绩效之间关系见于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他们认为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结构,而进入壁垒又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并用结构衡量来解释跨行业的市场绩效差异。贝恩首先对进入某些产业的壁垒程度的进行了主观评价,并对这些产业的进入壁垒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了简单的统计分析,其结果为:壁垒很高的产业可以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的10%以上,高和中等偏低的分别高于竞争水平的7%4%。并验证了他提出的假设:在高集中率和高进入壁垒的产业中,利润应比较高3。曼恩也考察了利润和他自己对进入壁垒主观估计间的关系。他发现具有极高进入壁垒的产业享有比具有较高壁垒的产业高的利润,而具有较高壁垒的产业又比中低产业的利润高11。韦斯作出了利润、集中率和进入壁垒间存在显著关系的结论12。弗格曼尼和乔根逊的表明,跨行业的收益率差异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如果不存在进入或退出的长期壁垒,这些收益率应趋同。他们的结论指出,因存在长期壁垒或进入与退出的速度非常慢,收益率在行业间的趋同速度是缓慢的,或者说在风险水平上存在着跨行业的持续差异并反映在收益率上13。哈里斯检验了那些贝恩和后来的曼恩认为是难以进入的产业的进入率,发现其中几个产业曾发生过重大的进入行为。那些看起来确实像是限制了进入的由贝恩和曼恩确定的进入壁垒其实都与产品差异有关。只有长期进入壁垒才能阻止价格最终降到和边际成本相等14。有些学者还研究了不同产业的进入导致利润减少的速度差异,并发现集中性产业中利润减少所需的时间较长15

 

4.       进入壁垒、进入管制与产业组织政策

 

由企业市场力量导致的资源配置无效和垄断租金传统上被看作政府进行价格管制和反垄断法的理由。进入壁垒的存在成为企业拥有市场力量的主要原因,因此由进入壁垒引发的市场失灵将会招致政府的进入管制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产业组织政策的出现和实施。

 

产业组织理论对管制的研究曾集中于考察某些特殊产业的价格和进入的控制上。这些产业包括:公用事业(电力、管道运输)、通讯、(公路货运、铁路和航空)与(银行、保险和证券)。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基于收益率管制的投入扭曲(即阿弗奇-约翰逊效应)16、垄断与规模以及受管制产业(电力、电信、天然气、货运及其他)内的竞争。后来,谢拨德和威尔科克斯将产业组织政策划分为反垄断法、管制及公共企业,研究的重点扩展为管制者与受管制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上17。乔斯科和诺尔则全面了竞争和非竞争产业中的价格与进入的管制,以及对“质量”(环境、健康、就业安全及产品质量)的管制,进一步扩展了以进入壁垒为基点的产业组织政策的范围,并强调了以管制的、行政程序为研究重点的管制的立法与官僚理论的重要性18。斯蒂格勒(Stigler1971)列举了四项为产业所需而由国家提供的管制手段:直接的货币补贴、新进入的控制、对产业辅助品生产的鼓励及替代品生产的压抑以及价格控制19

 

从以上的研究可归结为:政府对市场的管制一般出现在存在下述原因时:进入壁垒、外部性和内部性。反垄断法实际上是一种司法形式的产业管制,针对垄断或垄断化企图的政策只有当存在着显著的进入壁垒,尤其是沉没成本时才是合理的。价格制定方面的反垄断行为也必须以进入壁垒为依据,因为后者是垄断企业取得市场力量的基础。在以受管制的自然垄断为特征的市场上,管制者可以从一系列价格政策中作出选择,这些价格政策按复杂程度由低向高的顺序依次为: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2)次优定价;3)次优价格歧视和非线性定价;4)最优定价和纯粹歧视性价格。并且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产业实施以特许经营和经营许可证为主要手段的进入壁垒。管制者的目的可能是多元的,如提高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绩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鼓励新技术和产品以及保持一定的产品质量和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等。

 

     

     1SchererF.and RossT1990: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Boston:Houghton Mifflin.

    2 W.J.BaumolJ.Panzar and R.Willig,(1982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market structureNew York:HarcourtBrace

    &Jovanovic.

    3 J.S.Bain1956),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施蒂格勒·G·J: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

    5Von Weizs?ckerC.1980:A Walfare analysis of barriers to entr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1.

    6SchmalenseeR.1982b: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dvantages of pioneering brand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2.

    7Grabowski.H.and Vernon.J.1982: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in R.Nelsoned),Govern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Oxford:

    Pergamon Press.

    8Gorecki.P.1986:The Importance of being first:the case of prescription drugs in Cana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4.

    9Grindley.P.and McBryde.P.1989:the Use of product stan-dards in business strategy:Video Cassette Recorders.London Business

     Schoolmimeo.

    10 SchmalenseeR.1972:The Economics of advertisingAmesterdam:North-Holland.

    11 MannH.M.1966:Seller concentrationbarriers to entryand rates of return in thirty industries1950-1960.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48.

    12WeissL.W.1974:The Concentration-profits relationship and antitrustin H.J.Goldschmidet alIndustrial Concentration:The

     New Learning.Boston:Little Brown.

    13 Fraumeni.B.M.and Jorgenson.D.W.,(1980:Rates of re-turn by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United States1948-1976.American Eco-

    nomic Review70May.

    14HarrisF.h.1988:Testing competing hypotheses from struc-ture-performance theory:efficient structure versus market power.Jour-

    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363.

    15StiglerG.J.1960:Capital and rates of return in manufactur-ing.Princeton.NJ:Pre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6AverchH.and L.L.Johnson1962:Behavior of the firm un-der regulatory constraint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52Dec.

    17 ShepherdW.G.C.Wilcox1979:Public policies toward business6thHomewood1L:Irwin.

    18JoskowP.L.and R.G.Noll1981:Regul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An Overviewin Studies in Public RegulationGary Frommed.CambridgeMA:MIT Press.

    19StiglerG.J.1971: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