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缺口”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扩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芳 赵延涛 时间:2010-06-25
摘  要:结合美国著名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的“两缺口模型”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储蓄”与“外汇”缺口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包括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知识、信息、人才等“新缺口”,而这些在知识经济时代,正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因素。应注意国际合作、加快数字化步伐、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缩小技术缺口、重视战略资源储备。

  关键词:“两缺口”理论,中国,适用性,新缺口


  一、“两缺口”模型与我国目前的“双顺差”


  196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两缺口模型”,对引进外部资源的必要性、外部资源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说明,其主要考虑的是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引入外资求得平衡,既可以减少外汇不足的压力,又节约了国内储蓄,减少了国内储蓄不足的压力。成功的引进外资,可以达到双重的经济效果。这正是“两缺口模型”的理论意义所在。


  那么,目前我国储蓄状况与外汇状况如何?两缺口理论对我国目前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变化。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以后,对外贸易除 1993年以外均为顺差;而2002年“存贷差”也已高达2794.2亿元。由此出现两缺口减少甚至消失并转化为盈余的现象,即出现了国内信贷收支大量存差和国际收支(包括对外贸易和资本往来)大量盈余的“双顺差”现象。与此同时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反而迅猛增长。显然,这是“两缺口理论”的一种悖论。


  表1:1985牟—2001年我国国内储蓄、投资和储蓄缺口  单位:亿元

 

年份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年份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1988

151.1

288

1996

-1459.3

-1019

1989

185.5

243.8

1997

-2857.8

-3354.2

1990

-510.3

-411

1998

-3051.5

-3597.5

1991

-617.5

-428

1999

-2248.8

-2423.4

1992

-275.6

-233

2000

-2240.2

1995.6

1993

679.4

701.4

2001

-2204.61

-1865.2

1994

-634.1

-461.7

2002

-2794.2

-2517.6

1995

-998.5

-1403.7

2003

-2152

-2097.5

 

  注:(1)储蓄=国内支出总额-总消费;(2)表中数据均根据中经专网数据得出。

 

  二、“两缺口”在目前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如上分析,“两缺口”在中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双顺差”的出现。“两缺口理论”对中国还有适用性吗?


  (一)外汇顺差的问题


  自1993年最后一次经常项目逆差以来,中国一直是经常项目顺差,即便亚洲危机期间也不例外。1994—2003年累计经常项目盈余1794亿美元,这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大不相同。那么,中国的经常项目与外汇顺差果真如数字所反映的那么乐观吗?


  换一个角度解析中国的外贸数据,我们将发现中国并没有违背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一般。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中50%以上为加工贸易产品,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在国内加工组装再出口,因此,这可以看作是不跨境的劳务输出方式,中国主要在其中赚取加工费。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可反映为经常账户收益项下的职工报酬。如果将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出口差额从总贸易差额中扣除,则1993—2003年间,除1995、1997和1998年外,其他7个年份均为逆差。累计逆差达1392亿美元,而非海关公布的累计顺差2378亿美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并未违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过去1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在利用国际资源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储蓄盈余无法有效地转化为投资的问题


  “两缺口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国内储蓄能够完全转化为投资。这一假设在一国金融体系效率很高并且无国内储蓄外流的情况下完全可能成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假设与现实不符。众所周知,中国储蓄率非常高,2003年家庭储蓄总存款 (这是中国财富积累的主要形式)占GDP的比重已达到88.6%。但储蓄不等于投资。我国国内储蓄虽多,但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这是因为首先,目前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银行这种金融机构,以间接的方式进行的。而金融资产单一,金融机构行为不规范和金融市场资金驱动效应低,这些都使其本身很难完成金融中介的作用。其次,投资来说,民营经济因为在投资的领域和规模都受到限制,在金融信贷和资本市场上的融资都受到相对于国有来说的歧视,有关的法规也不完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其本身的改革和银行体系的改革,国有企业“惜借”,银行“惜贷”,因此,国有经济的投资并不活跃。由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而转化为投资的那部分储蓄总量才是“两缺口理论”中的S。因此高储蓄率没有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由此可见,国内储蓄过剩只是相对的过剩。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两缺口虽然名义上已不复存在,但还存在着实际上的缺口。外汇虽多,但基本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储蓄虽多,但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所以,“两缺口”理论在中国还有其适用的基础。但是本文认为“两缺口”理论虽然在中国还有其适用基础,但它并不足以指导或解释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外资的引人虽然填补了资金的缺口,但我们欠缺的并不仅仅是资本。


  三、“两缺口”在我国的扩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资本。在大时代,土地、资本、人力是主要资源,发展中国家尤其渴望资本需求,加上国内产品竞争力不强,出口创汇能力低,因此出现“两缺口”。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人才已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资源,而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数字鸿沟”、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少、战略资源缺乏等等,都是今天这个时代的“新缺口”。也就是所谓的“三缺口”“四缺口”。“三缺口”(赫尔希曼)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企业家的缺乏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约束,资本吸收因此而受到限制。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技术、管理与企业家的缺口,仅靠国内资源几乎无法弥补,大多是从国外引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人才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这些缺口。


  (一)人才的缺口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一词早在1906年就由欧文·费雪(1rinsPisher)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100多年来增长了6倍多。世界银行专家曾对世界192个国家的资本存量作过一项统计,提出了“国民财富新标准”,认为目前全世界人力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三者的构成约为64:20:16,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全球国民财富中最大的财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强大推动力。


  相对于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量,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极度缺乏。统计数字显示,国民平均受年限不足5年,文盲比例2000年为6.72%(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降到1%),2000年,我国6岁以上人口中,只有3.8%的居民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中毕业生占12.0%,初中及以下为84.2%,而美国则分别为48,3%,33.8%,17.9%。我国平均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仅为200人左右,仅占经济活动人员的 0.42%,远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4000人的水平。在人力资本存量极度短缺的现实下,我国人力资本配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人力资本不足与浪费并存;人力资本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如教育、制造、卫生、机关等4个行业,占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近 70%,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环保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却不能满足需要);人力资本的“孔雀东南飞”现象等。


  (二)信息资源的缺口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是最为稀缺的资源。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文件,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称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世界范围看,就是由于发达国家水平及信息化程度与发展家之间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各国在信息科技方面的创新与使用能力的差距,使得数字鸿沟愈加扩大,不仅带来广泛的社会冲击,也导致经济力量出现新的转移。


  中国的数字鸿沟问题十分严峻,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信息化水平很低。中国国家统计局1999年曾对世界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能力进行测算。中国得分仅为6.17,而美国得71.76,日本得分69.97,印度得分9. 28,可见中国的信息能力指数与美、日等信息发达国家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发展中国家也不具优势。表1给出了中国与美国之间数字鸿沟的几个具体描述。中国信息化水平较低,将影响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并且不利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加强。客观的事实正如江泽民在千年首脑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的:“日益拉大的‘数字鸿沟’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水平上存在极大差距,这必然致使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999年中美“数字鸿沟”描述表

 

指标

中国

美国

上网人数(亿人)

0.089

1.36

上网数(%)

0.068

52.46

软件收入(亿美元)

21

1380

商务收入(亿美元)

0.069

312

信息技术人才(万人)

100

560

互联网版本(代)

0

2

 

  资料来源:陆履平/杨建梅,信息化: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必然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03(5-8)


  (三)技术的缺口


  据估计,美国、西欧和日本虽然仅占全球人口的 15%,但却提供着世界几乎全部的技术创新。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地区和国家,在生产和消费中采用这些技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这一体系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等级化结构。对于我国来说,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战略资源的缺口


  本文所指的战略性资源,主要指硬体资源而不是软体资源。我国是人力资本存量相当匮乏的国家,人均物质资源量也相对缺乏。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石油资源的相对稀缺,中国人均国土、人均耕地和人均资源都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石油储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7。这些战略资源的缺乏都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硬伤。


  四、我国今后应采取的对策


  (一)数字化的脚步


  中国政府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升到战略地位加以考虑,提出在“十五”期间将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能力,消除数字鸿沟。中国要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为了跨越数字鸿沟,我们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对内应加大对的投入,再配之以相应的政策,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引进信息技术领域;还应尽快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缩小数字鸿沟,建立信息化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外应吸收国外先进的数字科技,加快我国短期内信息化的脚步。


  (二)人力资本的开发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章晟曼先生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高峰会议时说,经济社会,说到底就是人力加科技。当然,要将人力转变成资本,教育是关键。首先应重视基础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不错,但需扩大教育面,往纵深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其次是提供政策保证,注重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与市场是不脱节的,过去我们的做法只是政府一味支持,和市场脱节,学非所用。只有让更多受教育的人得到最大的发挥,才能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才;最后应加强国际交流。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多强大,都不可能拥有所有信息,因而需要通过交流来取长补短。


  (三)技术缺口的缩小


  在缩小我国技术缺口方面,我国应加强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这需要国家加强培养科技人才,加大对科研资金的投入,加强“科技利国”政策的广泛宣传等。但是,仅凭我国的内部资源填补技术缺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也必须积极引进外部力量。众所周知,自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对东道国的技术模仿与创新、R&D、知识积累等起着巨大的溢出效应,而这正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要素,尤其是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所以,我们应坚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适度引进适宜技术,并限制引进传统技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所谓的“技术缺口”。


  (四)战略资源的储备


  宏观决策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待资源约束。以石油为例,21世纪中国石油资源虽然有缺口,但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供求基本平衡。从国内自身我们应对现油田进行再开发,并积极进行石油勘探,发现新的油藏;还要坚持发展多种能源、实现能源的转化利用;但更重要的是加人国际分工,开拓海外石油生产,如中国中石油集团积极参与俄罗斯油气的开采就迈出了很好的一步等。


  五、小 结


  由此可见,由于加工贸易可视为不跨境的劳务输出,而我国的对外贸易扣除加工贸易以后,实际表现为逆差,仍然存在实际的“外汇缺口”;储蓄盈余由于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也存在着实际上的“储蓄缺口”,“两缺口”仍存在。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缺口”可并不只这些,信息、人才、技术、资源等的缺口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如何弥补这些缺口,既要从我国内部自身考虑,又要从全球这个大环境考虑。根据本文分析可知,仅以我国自身的力量,很难填补这些缺口,所以,我们更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外资、技术、国外智力等,以弥补我国各种缺口,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