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虚拟经济
关键词 虚拟经济 价值消灭 易物交易 债务拖欠
1998年,俄罗斯危机以后,俄卢布大幅度贬值,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这给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俄罗斯经济从1999年开始出现稳步增长,1999年的GDP增长率为3.2%,2000年为7.6%,2001年为5.4%。在宏观经济好转的背景下,俄罗斯银行业2000年的资产增长率为12%,2001年的资产增长率为14%;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30.3%增加到2001年的34.9%;银行的可清偿资产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4.7%增加到2001年的8.8%;农业也取得了好的收成;外贸连续几年出现巨额顺差;财政赤字转为巨额盈余,同时卢布稳定。俄罗斯的经济似乎开始了全面的恢复。
但许多经济学家对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众多具有强大阻碍力量的挑战,除了人们所经常提到的人力资本溃乏、资金短缺、外债负担沉重、寡头经济力量强大和黑手党影响经济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这种深层次的经济问题源自于前苏联的经济体系,且自“休克疗法”的实行对经济造成极大震动以来,在各种力量的博弈之下,最终形成了以“易货交易”和“债务拖欠”为特征,被Clifford Gaddy和Barry Ickes称之为“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的一种经济形态。
一、什么是俄罗斯的虚拟经济
从表面看,俄罗斯的金融危机源自于一些直接的原因:过大的政府预算赤字而不能偿还债务,特别是短期的美元债务,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无非是要求莫斯科减少预算赤字,增加税收并减少支出。但由于虚拟经济,使得俄罗斯政府无法完成这一目标。
俄罗斯的虚拟经济是一套新式的经济体系,它有自己的对成功和失败的评价标准。之所以称之为虚拟经济是因为这套系统是建立在一种对所有经济指标——包括价格、销售、工资、税收和预算等一虚幻的评价基础上的。这种虚幻的表现使得俄罗斯能够支撑更大的政府和预算支出。而正是这种形势使得俄罗斯难以自我解脱出来。
在1997年以前俄虚拟经济的现实是这样的:
1.据国家统计委员会的统计,在经过8年的下降之后,工业产出在1997年增长了1.9个百分点,GDP略有增长。但实际上,工业的真实利润下降了5%,几乎一半的工业企业报告亏损。
2.固定资产的形成也反映了经济的真实困境。7年来,资本持续地下降,全面的资本形成——工业、农业、和通讯部门——下降到1990年的17%,而钢铁和机械制造行业投资于工场和机器设备上的只有1990年的5.3%。但与此同时,1997年工业部门雇佣的工人数却比年初有所增长。
3.在所有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欠账危机:企业不支付供应商的货款、工人的工资甚至是税收。即便税收和工资支付了,但却不是用现金,而是以实物的方式进行。在所有的工业企业中实物交易的规模超过了50%。在1996年,缴至俄联邦政府的税收中有40%是非货币形式的,而在地方政府中,非货币缴税的比重更高。
在大企业部门,问题更为严重。1996年,Karpov委员会报告宣称,国家的最大公司中73%的交易是以易货或其他非货币形式进行的。更为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缴纳应付联邦税的80%,但只有8%是以货币形式缴纳的。该委员会的结论为:经济中价格被确定,但却没有人付现金;没有人及时付款;大型基金创建出来,但却不能在合理的时间内缴足资本;工资宣布了但却不能支付,等等……这产生了一种“虚拟”的收入,从而导致了未偿付的,或者“虚拟”的财政债务,(商业)以非市场的或者“虚拟”的价格运行。总之,出现的是一种虚拟经济。
与此相矛盾的是,金融领域银行的倒闭却极为少见。
二、俄罗斯虚拟经济的根源
俄虚拟经济源自于从苏联继承下来却未进行改革的工业部门。关键在于太多的公司消耗掉而不是增加价值。这样的部门能在6年的市场改革中生存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可以运转但不必为消灭的价值负责,因为价值可以从其他的部门转移过来。实现这种转移的方法之一就是欠税——持续的财政补贴;第二种方法就是价值直接从原材料生产部门直接转移到工业部门。这种情况是对原苏联工业格局的延续而非分离,因为苏联的工业部门主要是由原材料和资本低定价来支持的。工业制造部门从表面看增加了经济价值,但实际上它消灭了它所使用的原材料的部分价值,同时以成本加利润的形式武断地对工业品进行定价,从而使得工业消灭价值成为一个秘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
用一个包括四个部门的简单模型可以描述这种情况。第一个部门是家庭部门(H),提供劳动;第二个部门是政府部门(G),可将政府收入转移到家庭部门;第三个是价值增加的资源生产部门(R);最后一个是价值消灭的工业制造部门(M),这包括了经济的其他部分。
假设M是单一的工厂,从H购买100元的劳动力,从R购买100元的资源。它在制造过程中消灭了100元的价值,于是生产出只有100元的产品。由于价格是武断地制定的,工业部门可以宣称自己是价值增加部门,增加了100元的价值,定价为300元,虽然产品只值100元。每个人都接受其定价为300元,是因为他们可以使用这种过高的定价来与其他人进行实物交换或用来缴税。
M支付给R它所生产的1/3的产品,宣称它值100元,(实际只有元)。为简单起见,假设政府收100%的增值税,所以R只需将这1/3的产品转交给政府来完成税收任务,同样M也支付它的增值税,名义上的100元。至于家庭部门,问题就出现了。H預期可以得到100元的工资,但却不能接受以货代款的支付,因为他不能消费M的产品,他需要现金。但M剩余的产品的价值只有
元,这样工资拖欠就发生了。同样政府预算的200元,也只值67元的现金。假设G将它的预算作为养老金支付给H,结果养老金拖欠也发生了。这个模型虽然简单,但它却描述了现在俄国经济的特点——不仅是工资拖欠,而且还有不切实际的预算拖欠、养老金拖欠和名义上增加的产出。同样,四部门模型也显示出政策无效的根源:当政府面临IMF的压力要增加预算中的现金税收时,它会要求企业缴纳现金而不是实物,从模型来看,这意味着将确定的数额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而这一数额早已不能满足政府和工人的需求了。这是一种“零和”转移——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如果税收得到支付,那么工人的工资将不能支付。而这种轮流拖欠恰是俄国经常发生的事情。特别是1998年第一季度,俄政府增加了现金税收的收入达50亿卢布,与此同时,企业对工人的工资拖欠却增加了几乎相同的数量。
以上所述的经济体系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不可能存在,但在俄罗斯它却日益强大。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每个人都认可这种定价。若没有人认可这种价格则如下的事情将会发生:
首先,M必须报告损失100元而不是100元的利润,这样它将没有税收负担,但它也无法同时偿付R和H,如果将100元在H和R之间平均分摊的话,M将分别拖欠H和R50元。而R转而将它的所得,从M处收到的50元交给政府G,这将导致B50元的税收拖欠。由于M没有利润,则政府的收入只是50元,政府再将50元的收入转移给H,这又导致了预算拖欠50元。如此分析,则俄虚拟经济下,所有的账面经济指标——销售、利润、GDP——都比实际的情况要好看一些。
一旦虚拟经济的面纱被揭开,政府计划的预算将只是现有的一半;名义养老金支付也将只是现有的一半。虽然在虚拟经济和现实经济中拖欠的总额是一样的,但一旦虚拟经济消除了,将产生两种新的拖欠,即R对政府和M对R的拖欠,则虚拟经济中的相互拖欠将会更加复杂。
而且比对经济指标更为更要的原因在于,虚拟经济一旦消除,它将会如何影响制造业。虚拟经济的存在掩盖了制造业难以维持这一事实。在虚拟经济下,M依然显示出100元的增值,虽然实际上M消灭了100元的价值。实际经济的参与各方没有一方将从虚拟经济的消失中获利。于是任何想揭露虚拟经济的本质的努力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那将意味着削减养老金,使制造业陷入破产的境界,造成大批的失业。这样,该模型就揭示了俄虚拟经济的关键,虚拟经济因为两个基本的原因而存在:(1)俄经济中的大部分——特别是制造业,消灭价值;(2)经济的大多数参与者装作虚拟经济并不存在。于是,易货交易、其他非货币的交易方式、税收拖欠、工资拖欠等就成为维持虚拟经济的主要机制。这种机制造成了支付困难,因为实际的价值比要求的价值要少。
四、俄罗斯虚拟经济中的货币需求
转型后的俄国经济,非货币的虚拟经济和以货币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之间有一种奇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这套系统是由人们努力避免使用现金所造成的,因为现金的使用会暴露虚拟经济的实质。在现实中,促使人们避免使用现金的其他原因有:(1)现金很难赚得;(2)现金持有的成本也很高。如果持有太多的现金,不但税务部门会要求以现金缴税——这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是不合算的,同时还会受到黑手党的敲诈。但虚拟经济系统还要求保持最低的现金要求,所以企业必须出售它们的产品以获得现金来支付工资。这就解释了俄虚拟经济的内在矛盾特征:它本身是非市场的,但又必须依赖于市场:只有市场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变现以支付工资。在获取的现金中,一部分由俄罗斯内部销售取得,但大部分来源于国外市场。
从1992年起,出口的增长一直被视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成功部分,但俄成功的出口部门也摆脱不了虚拟经济规则的制约,因为俄国出口的大部分是亏损。但在虚拟经济下,出口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获得资金。出口的损失被认为是维持企业运营的必要成本。
家庭部门也以同样的逻辑运转。工人必须在工厂工作和赚取现金之间安排劳动以赚取必要的现金收入,这样的工作通常是一些与虚拟经济系统相关性不大的,如街头销售和园艺工作。这些工作对虚拟经济是有益的,因为它减少了虚拟经济系统必须向家庭部门支付的最低现金量。
最后,该系统中的少量现金并不意味着现金在俄国不重要。相反,现金却非常重要,一点点资金就能成为寡头。例如奥内希姆银行(Oneximbmak),其规模不到美国的前100位,却成为俄国的大亨。
五、俄罗斯虚拟经济的成本
这套系统导致了一系列的负面结果,但其中三种结果最为重要:企业重组、测算经济表现和公共部门。
1.虚拟经济妨碍了企业的重组。虽然少数的几个企业能够进行调整以在市场环境下生存,但它们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即使不重组它们也可以混下去,而重组本身是昂贵的。
2.虚拟经济使经济测算不准确。如前模型所述,经济量的测算依赖于交易的形式。由于国民经济报告的产出是过高定价的,而报告的产出依赖于这些膨胀的价格,所以即使包括进一些地下经济,实际产出也可能比官方报道的要少。所以当制造部门报告产出的增加时,不一定是好消息,虽然在虚拟经济中表现为GDP的增长。
3.虚拟经济改变了预算的本质。预算本应成为公共支出优先考虑的事情,但在虚拟的俄国经济中,我们通过车里雅宾斯克地铁事件可以看出虚拟经济如何扭曲了公共政策的优先权,实物税收如何挫败了预算的功能。
1998年3月,车里雅宾斯克省决定在车里雅宾斯克市建立一套地铁系统,并作为该地区的重要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建筑公司拖欠联邦、省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来资助,因为建筑公司严重拖欠了地方和联邦政府的税收。与此同时,联邦政府拥有车里雅宾斯克基金股份却一直没有交纳入股资金。这样,地方政府或多或少地被迫接受建筑公司以一个大项目来代替付款的建议,最终的结果是地方拥有了一条地铁。所以在车里雅宾斯克地区,甚至是整个俄罗斯,当货物支付代替税收的时候,这形成了一个卖方市场。
这样,虚拟经济对俄罗斯正常的市场经济、健康的财政预算等造成了极大的扭曲,并且这种扭曲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纠正。
六、俄罗斯虚拟经济中政府的角色
俄虚拟经济能够运转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政府是虚拟经济的协调者。虚拟经济也并非完全是有害的,它的首要作用在于它是俄国的社会安全系统,创造了就业。正因为如此,俄国才有稳定的社会,但工资拖欠已经引起了社会不安。由于各方面都存在着工资拖欠现象,因此政府在其中担当了协调者的角色。
2.政府努力通过减少价值流失而使经济系统变得更有效率。价值的流失以几种形式进行,流失的价值可能留在国内,也可能以资本外逃的形式流到国外,而关键在于这种流失对经济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有利的流失对于保持一些参与者能够继续运营是必要的成本。在俄经济的四部门的模型中,资源部门向经济系统提供了它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假设该部门是一个天然气公司,则该公司倾向于将产品全部出口以换取硬通货,但这是不可行的。实际上,天然气公司只被允许将产品的一部分出口,这样它必须继续扮演虚拟经济中的角色。
虽然有些价值流失对于虚拟经济是有利的,但有些却是有害的,譬如工资基金的盗窃行为,这将使经济更难以达到最低现金要求的标准。从流失的过程来看,惩治腐败和经济改革的关系相当复杂,如果减少腐败会降低经济中的价值流失,则会使更多的价值来支持价值消灭的企业继续运营,从而使得虚拟经济更坚强,改革难度更大。
七、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正如前述,由于俄虚拟经济极为缺乏资金,而出口又是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1998年8月金融危机后,卢布大幅度贬值,到1998年年末,只有危机前价值的36%,这对于俄经济似乎是一个好消息。卢布的大幅度贬值,增加了俄罗斯产品的竞争实力,并且提高了石油、钻石等创汇的卢布价值。于是,俄罗斯产出名义上增加了,经济开始走上了复苏,但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1.卢布贬值后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多的是一种计量上的指标评测问题。再试用一种数字化的例子模拟俄罗斯经济。假定危机前的产出和销售是以会计记录的价值标记的,并进一步假定货币化和非货币化的交易各占一半,而货币化的交易中,国内交易和出口交易各占一半,则如下页表1所表明的一样。在危机后,假定卢布对美元贬值4倍,这意味着出口的价值为100卢布而不是25,国内因为卢布贬值,通货膨胀,价格上升一倍,(这种假设与危机后俄罗斯的情况相近似),则易物交易的定价价值为100而非50,国内货币交易的价值为50,而非25,情况如下页表2所述。以国内的通货膨胀系数转化为不变价格的国民生产总值数,得调整后的产出数量为下页表3所述。
表1 危机前的国民生产总值构成
项目 | 易物交易 | 现金部门 | 经济总额 | ||
国内现金 | 出口现金 | 总现金 | |||
卢布 | 50 | 25 | 25 | 50 | 100 |
百分比 | 50 | 25 | 25 | 50 | 100 |
表2 危机后的国民生产总值构成
项目 | 易物交易 | 现金部门 | 经济总额 | ||
国内现金 | 出口现金 | 总现金 | |||
卢布 | 100 | 50 | 100 | 150 | 250 |
百分比 | 40 | 20 | 40 | 60 | 100 |
表3
项目 | 易物交易 | 现金部门 | 经济总额 | ||
国内现金 | 出口现金 | 总现金 | |||
卢布 | 50 | 25 | 50 | 75 | 125 |
百分比 | 40 | 20 | 40 | 60 | 100 |
比较表3和表1可以看出,因为贬值,总产出从100变成了(通货膨胀调整后的)125,而且易物交易的比重从50%下降到了40%。这两种效果只是源自于贬值幅度与通胀幅度的不同,而所有的企业的经济行为模式并没有什么改变。
2.由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并没有什么改变,企业的利润增加也只是价值转移的另一表现。危机后,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上升与家庭部门收入的下降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一点在1999年特别明显,虽然就业等有所增长,家庭部门收入只是1995年的75%,企业的利润增加很大部分来自于工资的下降。由于汇率贬值和工资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由进口品转向了国内产品,但由于收入的下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
3.出口顺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国内进口的减少而不是品出口的增长造成的。如前所述,资源出口不是由市场所决定,而是受政府的限制,卢布大幅度贬值,使得机器设备等的进口相当昂贵,进口下降,因此造成了贸易的顺差。但进口的减少也使得企业改革和设备更新等更不可能,投资增长依然不高。
4.资金外逃依然严重。金融危机之后,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得到了恢复,金融环境也日益稳定,但资本外逃依然很高,且资本外逃随经常账户项目的好转而加剧。例如,在2000年上半年,资本的外逃达184亿美元——相当于1999年外逃率的2倍,GDP的18%。资本外逃虽然有利于俄罗斯稳定物价,但对俄罗斯的经济复苏却是有害的。
5.改革难以进行。本来,危机后卢布贬值,出口顺差增加,企业盈利增加,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所好转,是进行改革的最好时机,但由于虚拟经济已经形成一种稳定的状态,各方都没有改革的动力。自金融危机以来,俄罗斯的主要领导人,不管是普里马科夫,还是普京,都是国家安全部门出身的,他们都不是激进的经济改革派。企业方面也没有改革的动力,寡头垄断者更是既得利益者,所以经济的改革还需要漫長的等待时期。
八、结论
俄罗斯的虚拟经济是从前苏联的经济运行方式中继承下来,以易货交易和债务拖欠为特征的经济运行体系。易货交易和债务拖欠不是俄虚拟经济的本质,其本质在于价值的转移,从价值生产部门向价值消灭部门转移,并且进行虚假定价所造成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易货交易是价值转移的方式,而债务拖欠是其必然结果。
俄虚拟经济自身形成了一套保护机制,使得改革相当难以进行。当它盛行时,外界的经济压力只是加强了它的自我保护功能,而经济条件较好时,却又促进了它的,使得改革变得不是那么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