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性人的理性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金香 时间:2010-06-25

摘 要 理性人的概念是学最基本的概念,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它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但它也受到了各种批判。在分析理性人含义和对理性人批判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完善理性人这一个重要假设,提出了理性人的二重性假设,摆脱理性人的困境。

  关键词 理性人 利己 利他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rational person is the most basic concept of economics,as well as a study of the economics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erequisite. It provides the preconditions for economics,but also subjectes to various critical.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mprove rational person and turn out to the plight of rational person.
  Keyword rational person EgoismAltruism
  
  一、引言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关于人性的假设——“理性人假设”是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按照这种假设,人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和来追求最大利益的人,而“这种私利就其狭义而言是由预测或预期的纯财富状况来衡量的”。理性人假设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即使仅从亚当-斯密算起,也已经使用了200余年。在这其中,关于理性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诘难、争吵一直不绝于耳:对“理性人假设”的修正、补充和重新理解,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本身的;对这一假设的怀疑、争论和放弃,又发端出了形形色色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因此,深入探讨“理性人假设”,有助于我们把握它的实质及当代经济学发展的动向。
  
  二、经济学的“理性”含义
  
  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期,已有学者对经济生活中的主体——“人”,作了伦理道德的分析。霍布斯的传世之作《利维坦》明确提出了人性自私论。这一论点由18世纪初的经济学家孟德维尔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他的代表作《蜜蜂的寓言》中,深刻而形象地描述了人的利己性是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
  如果放在一边,来考察人类的本性,我们便知道:使人类成为动物的,不是友情,不是善性,不是恻隐心,也不是装模做样的殷勤厚意,却是他最卑鄙、最可恶的品性,这品行,就是它适应最繁荣最幸福社会的必要条件。
  而在斯密看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一切经济现象都根源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①:
  倘若你要与别人交换东西时,你要这样说:请给我以我所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私的打算。……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每个人都努力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从表述来看,斯密要研究的就是追求私利的“势利小人”。②
  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认为,人类由痛苦和快乐主宰,功利就是趋利避害,每个人都按照功利原理行事。他认为整体的利益就是成员的利益总和,一项行动有利于增进整体利益时,就是符合功利原理的,就是有益的。他还对功利的计算进行了说明,就好像人类是在加减功利中获得幸福。③西尼尔则把“理性人”自利动机概括为财富的最大化,“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根据以上的描述,提炼出了“理性人假设”的概念。他在1836年发表的《经济学的定义》中指出,“理性人”是对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的抽象,经济人有两大特征:一是自私。即人们的行为动机是趋利避害,是利己的。二是完全理性。即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具体而言,在信息充分的前提条件下:第一,理性人具有关于他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即使不是绝对完备的,至少也相当丰富,相当透彻;第二,理性人有稳定的和条理清楚的偏好;第三,理性人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能算出每种选择的后果;第四,理性人能使其选中的方案达到其偏好尺度上的最高点,即理性人总是选择最优。用程式化的语言说,就是由于具备完全的信息和理性,理性人能够找到实现目标的所有备选方案,预见这些方案的实施后果,并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在这些方案中做出最优选择。所以,所谓“理性人”就是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
  李嘉图将数理方法运用到经济分析中,用抽象的逻辑演绎系统代替现实经济运动。由于引入了边际的概念,“理性人”的理性性质就有了量的表示,即个人追求财富最大化就可以直观地表示为对经济变量求极值。至此,“理性人”假说的内容被转化为“理性人的最大化”:就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产出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此后,瓦尔拉斯和帕累托分别发明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量化了“理性人”的价值目标;希克斯解决了效用与货币收入之间的联系,并且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确定最优消费组合,避免了可能涉及道德的价值判断。20世纪50年代,“理性人”假说发展到了极至,获得了纯粹工具主义的属性,彻底放弃了任何道德伦理观。阿尔钦提出完全“自利性”作为一种工具主义假设,放弃任何利他考虑;弗里得曼认为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必受到现实检验,但一定要有预测能力,如果理论的假设能够用来预测未来,那么从理论导出的各种命题就是对世界的正确描述。一切命题只要推导逻辑正确,都是现实世界一部分,只不过有的命题尚未从现实可能转变为现实。
  
  三、对“理性人假设”的批判与思考
  
  自从“理性人假设”诞生以来,就成为了经济学界以及、社会界争论的焦点,不曾摆脱过来自经济学内部和外部的批判与思考。这些批判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来自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批判;二是来自西蒙有限理性的批判;三是来自制度学派“社会-文化人”的批判;四是来自行为科学心理实验的批判;五是来自莱宾斯坦X效率理论的批判。
  (一)来自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批判
  “理性人”是把人抽象为利己主义,看作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化身,否定了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其他一切特征。他是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为活动场所或背景,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的唯一信息是市场价格,其个人利益最大化唯一地表现为利润最大化。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理性人”的利益内涵被扩大了,表现为主观效用最大化。这就使“理性人假设”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范围扩大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行为科学家们分别提出了实利人、社会人、成就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认为人性是复杂多变的。与之相对应,1943年美国心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需要有轻重层次,只有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这些理论否定了传统的“理性人假设”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的唯一需要的观点,使“经济人假设”向现实迈进了一大步,提高了对现实的阐释能力。如这种理论把人类的利他行为视为最终利己的手段,是为了获得一种无形资产或满足自己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用西蒙的话说,“这种利他实际上意味着明智的利己”。 

       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经济人的需求偏好是非常复杂多样的,影响人类生存和的因素都会影响其需求偏好。因此,人类追求的利益目标是一个多元的效用函数。
  (二)来自西蒙有限理性的批判
  经济人最大化行为假设是以完全理性为条件的,由于具有完全理性,经济人才能够找到实现目标的所有备选方案,预见这些方案的实施后果,并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在这些方案中作出最优抉择。但在西蒙看来,这种理性的定义是有缺陷的。他指出,人不可能知道全部的备选方案,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复杂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人的认识能力和能力是有限的,经济行为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中,因而,人是有限理性的。由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了解所有备选方案及其实施后果,对不确定的未来估计出一致的现实概率,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因此,决策过程中人们遵循的并不是最优原则,而是满意原则。也就是说,现实中消费者追求的不是效用最大化而是适度效用;厂商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适度利润。有限理性说修正了经济人最大化的约束条件,从而使经济人置身于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中。从决策过程来看,经济人在约束条件下仍然是追求最优解的,尽管从决策的结果来看,他只得到了满意解。
  (三)来自制度学派“社会-文化人”的批判
  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指出:
  人类行为比经济学家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有许多情况不仅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的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作出选择的结果。
  他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其他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效用函数,从而建立了更加复杂的、更接近于现实的理性人假设。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会处于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人的具体回应是不同的。同时,由于人总是社会中的一员,在一个人的生活目标中,不可能仅仅只有自己,也就是说,人的行为目标是复杂的、多样的,因此,人的决策不是也不可能是使个体利益最大化,而是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制约,以及本能、习惯、习俗、从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用“社会—文化人”来取代“理性人”,即用具有多重目标、并且其目标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他人决策及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影响的人,来取代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独来独往的人,无疑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努力。它揭示出了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把对人的假定向现实又推进了一步,并且把人们的研究目标从给定的一种效用或福利函数引向研究个人目标或偏好的形成过程。
  (四)来自行为心理实验的批判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理性人是完全理性的,他不仅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最大化,而且知道怎样实现最大化这一目标。而理性人的这种理性行为是以一系列的假设前提,如可比性假设、连续性假设、传递性假设、省略性假设、主导性假设和不变性假设为保证的。然而,许多行为科学的心理实验结果却表明,现实中人的选择行为常常背离理性人理性行为的一系列假设前提。这几个公设对理性选择是不可或缺的,但它们在心理实验中或在现实中又的确有反例。从心家实验所用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违背了上述公设。行为科学对理性人假设的心理实验批评的贡献是在假定了单个人在了解全部方案及可能结果之后,揭示出人类选择的非理性(非最大化)和做到理性选择的困难一面。
  (五)来自莱宾斯坦X效率理论的批判
  1966年哈维·莱宾斯坦抓住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与现实不一致的缺点开始对它进行全面的批判。他用X效率理论揭示了人在生产领域中同在消费领域中一样,其行为也不是最大化的。所谓“X效率理论”,是考虑生产组织内部因错过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机会而造成的某种类型的低效率。这个X代表造成非配置(低)效率的一切因素,X低效率表现为的生产活动没有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完全地或部分地缺乏尽全力有效利用各种经济机会的动力。”由于动力(也可能是压力)不足,特别是由于直接从事生产组织工作的管理阶层和工人(即“内部人”)能够对自身的努力程度进行相机抉择,管理者和工人的行为在大部分时间里就成为最大化的了,此时,最大化成了一个特例。
  经过以上综合和修正后的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是在市场制度中具有多元效用函数的个人,他能在给定的硬约束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同时其行为还不同程度地受到意识形态软约束的影响,从而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他不再仅仅是以纯粹的物质利益为目标,而是明确地包括非经济利益和精神满足。他融合了利己和利他主义,不再是用“成本一收益”核算做出决策,而是在若干取舍之间做出选择,各种选择结果都将对个人福利产生不同的影响,选择的标准即是那些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好处”的行为。
  然而,应当看到,以上对“理性人假设”的批判,并没有脱离“理性人假设”原有的框架,也没有本质上的创新,只是在原有理论上的修补,所体现的仍然是经济思想的理性本质。笔者认为:利他主义者之所以乐于助人,是由于其偏好有别于利已主义者。利已者往往有这样的偏好——助人无益于自身利益,不助人无损于自身利益。但利他者的偏好则是——助人会大大增进自身利益,会使自己心情愉悦;不助人则会大大减少自身利益,会使自己寝食不安甚至久积成病,终疾而亡。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利他主义者同样也属于利已主义者的范畴,只是偏好不同罢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利他主义者是高尚的”在经济学家看来,不如说成是:利他主义者的偏好是高尚的。所以,理性并不等同于自私自利,这一点在亚当·斯密那里也得到印证。这些也正体现了经济理性人的二重性。
  
  四、结语
  
  运用辩证理性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理性人这一假设的内在矛盾,认清其本质。事实上,理性人的二重性就是经济与道德的对立统一。对理性人的批评正是对理性人假设的完善和发展,经济的最终发展是人的发展,使得人得到最根本的价值是实现。所以,理性人的假设不能够停留在一个层次上,必须随着时代而发展。
  注释
  ①处于市场交换中的每个人都心怀“自利的打算”,为对方提供“帮助”的目的决不是出于利他,而是出于力图用自己的资本使其产品得到最大价值的利己目的。
  ②已故的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在1976年《国富论》发表二百年之际的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再版前言中说:“…这并不意味着,斯密认为人的行为唯一地被自利性引导着。事实上,他的第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就旨在探讨‘同情心’做为美德的涵义……不过归根结底,斯密相信,那个最能贯彻始终的,最普遍适用的,从而也是最可靠的人类行为动机,是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③个体对最大幸福的追求或等价地追求最小化“痛苦”,导致“极大化原则”。它要求“理性选择”将幸福扩大到“边际”的程度:个体为使“幸福”增进一个边际量所付出的努力,相等于这一努力所带来的痛苦。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出版社,1996
  [2]汪丁丁.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社会学研究,19982.1~11
  [3]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人的行为与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4]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6]杨春学.‘经济人’的三次大争论及其反思.经济学动态,1997;(5):55~60
  [7]蒋自强,何樟勇.简论‘经济人’的约束机制——亚当·斯密研究的反思.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8):2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