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误区及政策调整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元龙 时间:2010-06-25
一、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动因

  自2000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末外汇储备规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之后,持续扶摇直上:2002年末为2864亿美元,2003年末增加到4033亿美元,2004年跨越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6月底再创新高,突破7000亿美元大关冲向7110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保持了持续的顺差。如果按照外汇储备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债权性储备与债务性储备,前者是来源于经常项目的外汇储备,后者是来源于资本项目的外汇储备。家国际收支典型特征是外汇储备主要由债务性储备所构成。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994—1996年间,我国外汇储备的债务性特征十分明显,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资本项目的顺差,而且资本项目的顺差又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1997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债权性特征逐渐增强,但在2003—2004年出现了债务性储备大幅回升的反常情况,资本项目顺差由2003年的 527.26亿美元剧增到1106.60亿美元,当年外汇储备增加了 2066.81亿美元,这种状况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不断加剧、国际游资为追求投机利润蜂拥而入有密切的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自200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不断加剧,投机性资本大量涌入,中央银行采取强行结汇的政策操作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这是外汇储备持续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来看,促进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因素将继续存在。

  诚然,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持续的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从深层次来观察,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成为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制度基础;二是我国外汇储备的理论误区成为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政策导向。

  1.从制度基础来看:1997年亚洲危机的爆发,阻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人民币汇率遭遇了强烈的贬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被迫偏离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设计初衷。此后中国又受到世界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加剧的影响,这种状况使人民币汇率制度逐渐成为变相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除了外部的影响之外,我国宏观经济相关政策和战略中的不当或偏差,导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其显著特点为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强制性结售汇的实施、经常项目可兑换以及中央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头寸额度控制,银行、与居民都不能意愿地持有外汇,而中央银行则以国家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相当数量的外汇。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超速增加。

  2.从政策导向来看: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作用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众多理论误区,如外汇储备等于经济实力、神化外汇储备功能、为储备而储备等等,也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高增长。

  二、对我国外汇储备理论误区的评析

  1.误区之一:外汇储备等于经济实力。长期以来,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观点颇为流行,认为外汇储备的增长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的标志,实际上这是一种脱离国情的片面观点。

  我国在确定外汇储备合理规模时,国际通行经验指标时必须考虑国情,即国家综合实力较弱,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比较差,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金融体系比较脆弱,汇率制度有待完善等实际情况,而且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可以用本国货币直接对外支付。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不确定因素较多,需要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国应当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汇储备多多益善:

  (1)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度”的要求,外汇储备规模也是如此,如果外汇储备超出合理或适度区间,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资源使用效率,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给宏观经济带来众多的负面影p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安全都是有害的。

  (2)外汇储备规模并不一定完全代表国家的经济实力。前已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由债权性储备与债务性储备所构成。属于债权性的外汇储备来源于经常项目收支的盈余部分,这部分外汇储备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尽管如此,这种实力实际上更主要地表现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对资源性初级产品的输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量取胜”,而不是高质量、高效率和高附加值的生产能力。显而易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显示这种实力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至于来源于资本项目收支盈余的这部分外汇储备;其本身就属于债务性,就更不可能来代表我国的经济实力。2004年在我国2066.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加额中,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为1106.6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加额的54%,这表明当年一半以上的外汇储备增加额代表的是我国的对外负债。

  (3)外汇储备增长与经济运行状况之间不一定为正相关。不能笼统地认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就表明经济运行状况良好,需要对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来源结构等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国际短期资本赌人民币汇率升值而大量流入,是造成 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果出现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或者异常增长的情况,非但不能表明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恰恰相反,可能表明这种状况将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或者是预示着经济政策出现了失误和问题。

  2.误区之二:神化外汇储备功能。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基本功能的内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外汇储备不仅存在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而且也产生了发展性需求。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通常把增加和持有外汇储备作为增强民众信心、提高国际信誉、改善对外融资能力、降低改革风险的手段,所以称之为发展性需求。与此同时,对外汇储备作用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在过去仅仅局限于应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增加了维护本国国际信誉、提高国际竞争优势等的内容。然而,对这种变化的片面理解产生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以为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不在于“用”,而在于“看”,将外汇储备的增减。规模的大小作为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标志或信心指标。由此,外汇储备“多多益善”的论调逐渐成为主流观点,外汇储备的功能被神化,过分夸大了外汇储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实事求是地来看,外汇储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对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1)外汇储备只能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平衡。利用外汇储备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只能是临时性的措施,不过是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赢得时间而已。当一国出现较长时期的较大国际收支逆差时,尽管可以利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但外汇储备规模无论多大,都是有限度的,最终都可能告罄,并且随着外汇储备的急剧下降,还可能导致社会公众信心的崩溃,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如墨西哥1994年年中的外汇储备可以支持6个月左右的进口,但同样难逃金融危机爆发的厄运,转瞬间外汇储备就下降了200多亿美元,不得不紧急求助国际社会的支援;泰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外汇储备也可以支持6个月的进口,但仍无法应对由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激化引发的外汇投机的冲击,最终陷入危机。

  (2)高额外汇储备并非防御金融危机爆发的决定性因素。 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典型案例,亚洲一些国家受国际利率变动、对外债务增加、国际资本流动异常变动以及国际游资投机性攻击的影响,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尽管在危机爆发前这些国家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但面对巨额的投机资金的冲击仍无能为力。由于危机的成因是复杂的,如政府的错误政策和恶化的经济基础、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的突然改变、金融体系脆弱和金融管理的失误等,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危机爆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结构性矛盾激化和政策失误,因此即便拥有高额外汇储备也难以防御金融危机的爆发。

  我国成功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应归功于我国拥有高额外汇储备。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诚然高额外汇储备可满足我国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特别是在增强信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都还不属于关键性的因素。其实,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外汇储备不过1500亿美元左右,相对于数万亿美元的国际游资而言,恐怕是杯水车薪,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从深层次来看,我国之所以能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绝非是拥有高额外汇储备,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资本市场没有对外开放,对资本项目实施严格的管理,由于存在着“防火墙”,使得投机资本难以大规模地流出入。

  在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的情况下,维持庞大的外汇储备作为反挤兑的应急基金必要性也值得探讨,例如高额外汇储备是否真正能够有助于提高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2004年底日本的外汇储备额为 840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一;我国省外汇储备为2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很高。但迄今为止并没有数据表明日本与台湾对于外国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误区之三:为储备而储备。我国在外汇储备问题上存在着为储备而储备的理论误区。实际上,为储备而储备的观念是外汇储备等于实力与神化外汇储备功能观念的衍生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消极或被动地持有外汇储备。在外汇储备等于经济实力以及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观念影响下,片面地认为外汇储备有备无患,不到最后关头或者是万不得已,决不可轻易动用外汇储备,造成外汇储备实际上的“备而无用”或“备而不用”。这种观念反映在外汇储备管理上,表现为忽视外汇储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管理,忽视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忽视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使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僵化和呆板、缺乏灵活性。

  (2)把外汇储备增加作为政策目标。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储备变动是国际收支的平衡项目,外汇储备变动通常是各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结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汇率。因此,外汇储备增减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保护本国的出口竞争力,这与促进经济增长、保护充分就业等对内均衡目标又是密切相关的。显然,外汇储备变动绝非货币政策的目标。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存在着把外汇储备增加作为政策目标的倾向。毫无疑问,我国不应刻意通过维持国际收支巨额顺差,追求高额外汇储备,以被动的方式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段,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主动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

  三、政策调整取向

  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必然要求关注其安全性问题。安全性是外汇储备应具有的重要特性之一,这与其他任何资产一样,都要求具有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但是,由于外汇储备功能与作用远远超过其他资产,因此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包含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广义上的安全性,反映外汇储备的状况对安全的影响,重点关注外汇储备安全性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二是狭义上的安全性,即外汇储备资产本身的安全,要求外汇储备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其实质是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问题。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关系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的外汇储备保持了高于常规水平的规模,外汇储备广义上的安全性处于良好状态,高额外汇储备为金融安全增加了保险系数;而我国外汇储备狭义上的安全性,即外汇储备资产本身的安全却令人担忧。已经为高额的外汇储备付出巨大成本并承担了很高的风险,特别是在美元弱势明显的情况下将要进一步承受巨大的风险损失,同时高额外汇储备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和风险,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已成为威胁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隐患。因此,我国外汇储备政策的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1.控制外汇储备规模。首先,我国外汇储备应当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国际上通常将外汇储备支持外贸进口的时间作为衡量外汇储备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最低外汇储备额不能少于三个月进口需要量,并以此作为警戒线。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反映一国在偿还外债的其他支付手段不足时,可动用外汇储备资产清偿外债的能力,按照国际经验,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的警戒线为30%。从我国的情况来看,2004年的三个月进口需要外汇量为1400亿美元左右,为满足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警戒线还需700亿美元左右。如果再加上为应付外商投资企业汇出利润的需要、金融改革的需求以及为应付不时之所需外汇,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大体上应保持在3000—4000亿美元左右为宜。

  外汇储备的变化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结合点,我国可以利用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对外汇储备进行调控。外汇储备内生于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的增减是国际收支运行的结果和残差项,在国内经济情况允许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利率和汇率水平以有效调节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从而达到调整外汇储备规模的目的。当国际收支顺差较大,涉外经济部门又不足以承受本币升值时,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可以考虑对国外资本征收托宾税。

  其次,适时对造成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的宏观经济相关政策和战略进行调整,例如外贸政策、外资政策、产业政策等。仅从贸易政策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是以“出口创汇”为基本原则的传统贸易战略。这种具有强烈“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增长方式导致持续贸易顺差,致使外汇储备规模急剧扩大,不仅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强烈的升值压力,而且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需要对我国外贸发展战略和现行外贸政策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以发展观为指导,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必须彻底摒弃“重商主义”的片面追求增加贸易顺差的思想观念,实现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持和培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抛弃过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的惯性思维,调整和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实现出口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注重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调整进口政策,动用外汇储备进口国内建设急需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把一部分超额外汇储备投资于国内,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如,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通过完善汇率的决定基础、矫正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改进汇率调节机制,也可一定程度上遏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毫无疑问,对包括外贸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相关政策和战略进行调整,是确保我国外汇储备安全性的需要。

  2.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除了要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外汇储备,利用好外汇储备。

  第一,创造最佳的外汇储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管理外汇储备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减轻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外,当务之急是要发挥大量的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应制定更积极的对外投资战略,可以考虑将外汇储备与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结合。如推进我国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成立美元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国内企业加强与跨国大公司的技术合作和开发;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使更多的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向资本市场流动;我国还可利用外汇储备购买一些战略资源,增加石油等战略性物资的储备,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利用外汇储备为金融机构注资,也是加快推进金融改革的一种新思路,实践已证明其实际效果是积极有益的,还可进一步探索。

  第二,注重对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要求外汇管理当局在外汇储备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应当包括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披露制度等。

  第三,提高外汇储备运营效率。外汇储备经营与管理的总目标首先是要保持外汇储备资金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保持外汇储备金的价值,并在保证流动性、保本的基础上寻求长期稳定的收益。

  第四,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为防范风险,我国应尽快改变将外汇储备都压在美元和美国债券上的状况,适当减持美元,增加欧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由于美元持续下跌,黄金价格稳中有升,但我国黄金储备却长期稳定不变,我国可动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黄金,不仅使储备资产多元化,而且也有利于保值增值。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手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2]保罗·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戴相龙等主编:《中华金融辞库》,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4]王元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