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津春/秦富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特点进行了,即具有非齐性、社会性、分阶段稳定性和区域性。其次主要从收入、价格、城市化、家庭规模、市场化和商品化和消费引导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影响因素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化不断深入的影响,导致城乡居民的粮食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仍然是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重要支出部分,各类食物消费支㈩的比例不断发生着变化。通过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对把握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变动的,分析居民食物需求的变化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特点

 

  1.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非齐性。居民食物消费的非齐性,是指由于我国社会的二元化结构决定了居民消费整体上表现为板块性,即居民消费是由两个相对独立,而且具有很大差别的部分组成,即城镇居民消费与居民消费。因此在对食物消费研究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城乡的消费差距。尽管目前关于划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标准不相一致,但城乡消费差距的板块性是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独立性,在改革以前表现较为明显:城镇居民大多享受国家低价定量供应的粮食、食用油、肉禽蛋、食糖及一些副食品等,按照国家规定的飞:资等级标准领取收入;农村居民则按照人口和工分等分级分配方式分配口粮,其他食物消费非常匮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逐步完善,这一状况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收入、总消费水平与食物消费水平上的差异依然十分明显,尤其由于每年收入增长率与消费水平的增长率不同,造成食物消费水平的变动也具有差异。

 

  2.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社会性。首先,从时间序列角度来看,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大大增强,消费结构也由单一的粮食为主转向消费结构逐渐多样化。主要表现为人均粮食直接消费量减少,肉类、奶产品、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增加,油料、糖料、水果、蔬菜的人均消费量有了较快的增长,这是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规律的作用结果。其次,从横截面看,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即在相同的收入水平层次,在相近的区域内具有相近的平均消费倾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观念由于受传统的影响,既有较强的平均意识(在同一阶层内部),又有较强的“等级”意识(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则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这一特点反映了较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刺激与显示效应,而较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财产刺激与显示效应。

  

  3.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分阶段穗定性。一般来说,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当人们的劳动收入仅能维持社会必要的最低生活需要时,不会考虑食物消费质量的问题,人们更注重食物消费的数量,即能否吃饱肚子,对于食物消费的多样化要求是很低的。但是一旦收入的数量超过一定的界限,食物的供给满足了人们对温饱的初级要求,那么人们就可以更多地考虑更高层次的食物消费需求,从对量的追求改变为对质的追求。当人们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看食物供给十分丰富,则从食物营养学和人类生理需求的角度来看,人们的食物消费需求就应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程度,不再发生太大的变化。

 

  数据显示,在1978年以前我国城乡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是比较低的,在农村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都不能保障,其平均消费倾向大约为98%左右,恩格尔系数很高;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降到了80%左右;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从而使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又进入了另一个稳中有降的阶段,在收入较高的城镇地区,居民的食物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追求健康营养和食物消费的多样化,大部分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特点也表现为由温饱向小康的逐步转变。

 

  4.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区域性。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受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我国形成了南方以水稻生产为主,北方以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的生产格局。其中玉米形成了东北、华北和西南三大生产地带。由此,形成了不同区域居民的主食消费结构,南方居民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北方居民的主食以小麦为主,东北地区主食中玉米消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流通加快、部分地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人口流动,不同地域的居民消费结构具有趋同化现象。例如北方地区的稻米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北方城镇居民的大米消费数量持续增加。

 

  二、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主要由需求决定消费额,而需求的决定因素又主要是消费者收入水平及消费品价格。这里选择对居民消费影响相对比较突出的因素进行分析考察,一类是对制约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收入状况;另一类是同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的、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这类因素的影响更加明显。

 

  1.收入。从国际比较经验来看,收入是限制人们食品获得权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影响食物消费需求能否实现的经济因素。收入水平不仅影响到消费量,而且影响食物的消费结构。当居民的收入变动时,居民对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变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都与食物消费总支出存在很强的趋同变化趋势,但是90年代后则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大大高于食物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收入快速增长,而食物消费支出增长缓慢的情形。因此可以说明收入增长将引起消费增长,但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收入的增长,食物消费支出就不再与收入增长保持同步增长,尤其是主食用粮以后将趋于饱和,未来食物消费倾向于高档化。

 

  2.价格。价格因素是影响居民食物消费的又一个主要因素,不仅包括食物自身价格,而且包括与其相关的其他食物的价格。在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居民食物消费行为的变化。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不仅影响实际收入的增减,而且影响供求关系,影响消费支出的投向。据本研究对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目前和五年前购买食物考虑的主要因素调查统计,三个省的样本户把价格作为考虑的首要因素的比重在70%以上,而五年前价格因素对食物消费的影响比目前更大。当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时,价格的变化对食物消费量的影响将会降低。但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因此价格对居民的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还有比较大的影响。

 

  3.城市化。在对食物消费长期的研究中,由于我国面临结构的快速转变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偏好和生活方式的变动对食物需求的影响,城市化越来越成为影响居民食物消费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进入经济结构剧烈变动的经济新增长阶段,城乡生产力的布局发生较大规模的变迁,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速。在收入水平和价格同等的前提下,一个居民从转移到中小城市,口粮消费量将减少23—25公斤,而畜产品的年消费量增加4.2公斤;若转移到大城市,畜产品的年消费量将增加7.2公斤。水产品和其他食品的消费也相应提高。另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受到城市居民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外面吃(饭店、快餐店、食堂)”所占的比例在增大。并且,在市场买进的食物中,“未加工的食物”所占比重在降低,“加工过的食物”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村居民已从过去的“吃得饱”向“吃得好”方向转变。所以,城市化不但影响食品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食品的消费结构。

 

  4.家庭规模。人口增长对食物供给和消费都存在着巨大压力,家庭人口规模和人口内在结构的变化对人均收入的增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尤其是人口内在的结构变化和家庭人口构成在食品消费上表现出来的年龄和性别特殊性,会直接影响食品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家庭规模取决于家庭类型、子女数量和生命阶段,家庭成员数量与家庭消费中的规模经济问题有紧密联系。由于食物消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人口的多少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消费量,因此,家庭规模对食物消费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在一个家庭中,不同的成员由于年龄和品味等的差异,对同一食物的需求和喜好不完全相同,因而在家庭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家庭规模越小,越容易产生消费的现象。

 

  5.市场化和商品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丁作节奏的加快,城乡居民在外用餐支出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的支出近年来增长速度很快,反映了食物消费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据200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所得的数据,城乡居民在外就餐的平均比例达到15%,其中城市居民的比例达26%以卜。未来城乡居民在外饮食会对食物消费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经测算,国内食品市场发育程度每提高10%,口粮和蔬菜消费将分别下降1.0%和2.1%,而肉类产品、水果和其它食物的消费将分别提高3%、2.1%和1.9%。可见,食品市场的和消费的商品化对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6.其他因素。居民的食物消费习惯和偏好是可以通过消费政策的引导和宣传诱导而改变的。如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时,其居民的牛奶年人均消费量仅5.5千克,但是在政府的消费政策引导下和宣传诱导下,居民的牛奶消费量上升很快,到目前已达到年人均消费牛奶90多千克。我国居民在各方面环境的影响下,近年来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营养膳食成为居民食物消费时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总之,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变动,除了受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还受国家政策、民族风俗、区域发展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正面临着结构性的转化。

 

  三、改善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启示

 

  1.进一步促进收入增加,保持食物价格稳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重点,在于着力促进农村居民的增收。稳定食物价格也是一种间接提高居民收入的措施,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稳定的食物供给,可以有效地改善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

 

  2.稳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实施有区别的食物发展政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深刻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未来消费的发展。

 

  对于区域差别,可以实行适度倾斜的区域食物发展计划,实行区域之间的互利互补,加强区域协作和食物交流,打破地区封锁。根据不同类型区域供求平衡的要求和食物流向变化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区域调节政策,既要重视政府的计划干预,又要发挥区域间的市场调节作用。

 

  对于城乡差别,要坚持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物的协调发展,改变二元结构,协调:工农业发展。城乡食物的发展,要坚持稳定城镇,加强农村,缩小差距,协调发展。要根据城乡经济变化和食物流动的特点,合理配置食物资源和食品加的布局,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协作,加快乡村居民食物和营养结构的调整。

 

  对于收入差别,政府部门可以在提高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低收入者实施政府食物援助计划,如美国政府就通过衡量家庭食物支出水平提高与否来判断政府食物援助计划执行的有效性。因此,启动政府的家庭食物援助计划,确保低收入水平家庭,尤其是困难户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经济收缩时期不至下降,对于稳定农产品需求、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制定正确的食物消费宣传引导和政策。一是加强食物消费政策和营养的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科学营养标准的食物结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城乡居民宣传普及营养卫生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是要提倡合理消费,均衡消费和健康消费,逐步消除平时节俭,节日突击消费的铺张浪费陋习。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差别,在食物发展基本方向和原则的引导下,逐步调整和完善各自的食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