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摘要: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类型主要有原位膨胀型、市场拉动型、外来移植型和异地孵化型,它们是根据沿海地区各地的特点而形成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总量,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集群内的竞争力,加快了当地城市化进程;沿海地区20多年产业集群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了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大的启发:地方政府对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相当重要;发展产业集群一定要与本地的和文化相结合,这样的集群才是长久而有生命力的;要改善产业集群融资环境,拓宽产业集群融资渠道;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沿海发达地区
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开全国之先河,率先在当地发展产业集群,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纵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从中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以产业特色明显的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并逐步形成规模,产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营销覆盖面广,进而形成了产业集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以浙江、广东和苏南等地区为代表,开始时家庭作坊多为社队企业做配套,也有少数人凭借亲戚或朋友在外地的关系自己销售产品,这时地下交易市场非常活跃,家庭作坊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各地的专业镇(乡、村)。有些民营中小企业不断向某一地区集中,企业数目大量增加,但这些企业之间尚未有明显的联系,产业群内部呈无序状态。这个阶段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档次低,劳动生产率也很低,所有的工序基本可以在家庭内完成,专业分工比较少。由于当时全国正处于短缺经济时期,所以产品的销路相当好,发展也非常快。这一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企业组织形式以家庭作坊为主,辅以少量的联户经营。家庭作坊形式的企业规模小,以家庭劳动力为主,雇用少量工人。
(2)企业的生产环节和工序简单。这一阶段企业一般以“代人加工”、“来样加工”和“来料加工”为主,仅仅从事产品生产的个别环节和工序的生产活动。
(3)技术水平低。生产工具以手工类型为主,也采用一些非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4)营销方式相对落后。主要依靠供销员的“游击式”的原始营销方式推销产品。为加强和供销员的联系,家庭企业大都在集镇上设门市部即“前店后厂式”。供销员和生产企业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常常凭所接业务随机地选择生产企业。交易频率高,批量小,市场主要集中于边远矿区。
2.成长扩张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各地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推动乡镇集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促进了家庭作坊的繁衍和成长。此时企业间专业化分工深入到相当水平,专业化分工结构发生飞跃性改进,社会网络关系也因分工网络的扩张而更为加强,并且二者互相嵌套,一个低聚合的社区已渐形成。集群成为成员企业的稳定栖息地,并吸引来更多相关企业进入产业区,甚至还衍生出商业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服务等专业组织。这一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企业制度多样化。最初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几乎全部都是家庭制企业,但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股份合作化和90年代初的集团化之后,部分大企业的家族制企业制度不断得以改善,股权不断得到稀释,由封闭走向开放;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管理日趋化。企业制度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个人独资、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并存,混合经济的态势初步形成。
(2)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民营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资金需求量少,几台机器、几个员工就能生产,行业进入的门槛低,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随着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竞争异常激烈起来,为了争夺客户,各企业竞相压价,甚至出现了过度竞争的势头。
3.深入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个时期企业间分工精细化,工艺技术及产品技术大大创新,资产专业化程度达到相当水平。专业化分工的提高使企业间协调成为关键性问题,企业间以某种方式的整合一体化倾向增强,这时如果集群能够在不从根本上动摇集群优势的前提下,以灵活的方式实现适当的整合,企业就会完成整体起飞,这要求集群内有一个或若干某种意义上的中心缔约者,成员间形成多维的、制度化的联系规则以及高度专门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机构,共享资源大大丰富,集群成为一个网络组织,其发展呈现外向化势头,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生产网络初步形成。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部分强势企业通过兼并扩张,组建企业集团,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他们纷纷建构了自己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致使集群内企业之间竞合关系发生变化,从自由竞争转变为少数企业集团的寡头竞争,形成以这些企业集团为核心的结构模式。在以企业集团为中心的结构模式中,销售和生产从社会化分工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集团公司居主导地位,调节和组织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整个集群结构呈塔状分布,居于塔尖的是少数企业集团,塔身和塔基是大量中小协作企业。
(2)营销方式创新,市场范围由国内走向国际。到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供销员开始安营扎寨于某个城市,从“游商”变为“坐商”,固定销售一个或多个厂家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生产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集团将品牌资源和一定的资产,与供销大军的优势互相嫁接,组建了遍布全国的独享式销售网络,销售和生产实现了某种意义上企业对市场的替代。而且营销手段日益先进,不少企业开展了商务。随着营销方式的变革,营销内容由原先的简单推销商品,变为市场策划,直接服务用户,反馈用户信息,塑造企业形象的营销服务。企业对营销的管理由以往的感情联络式转向制度化,大大改善了市场营销的机制和能力。
(3)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始形成。这个时期的产业集群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形成了大企业集团,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而迅速占领市场。产业集群增强了竞争,竞争也同时提升了集群的竞争力,相互竞争给集群内企业带来了一定威胁,然而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有助于企业增加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所处产业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不同形式进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集群竞争力。
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
1.原位膨胀型。在产业集群初生阶段,它主要采取原位膨胀的发展模式,当某一类产业在某一特定空间区位初萌生机,由于赢利示范效应,则不断有新的民间投资进入,新的同类型民营企业开业,逐渐形成了一个专业性的产业集群区。在生产性企业集群衍生、扩张的同时,商贸服务性企业也相依伴生繁衍,并促使专业市场的出现。专业性市场的出现标志着该产业集群进入到快速膨胀扩张期。随着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辐射半径的延伸,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和生产要素被诱致进入该产业集群区,使产业集群在原生区位上出现全方位高速扩张,企业数量、就业人数、产值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品种、门类更加丰富,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不断引进、普及,配套服务更加完善。
2.市场拉动型。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基本上要依赖于市场与产业的互动方式来完成,其产业也是自下而上地通过企业对经济聚集带来好处的追逐而自发形成的,所以其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产品同质性引发了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本低、投入少和加工技术简单等实现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容易被其他区域模仿,从而使得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难以保证;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低,其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市场风险都较为突出。
3.异地孵化型。即在一个不同的通常距离较远的地理空间上孵化出与自身同质的新的产业集群。在异地孵化阶段,原生的产业集群不但向外输出商品,而且还向外输出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生产要素,以图在原产业集群市场辐射力难及的地方构筑一个新的小产业集群。通过异地孵化,产业集群可以突破原生区位上的发展限制,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外来移植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正在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发展家转移就是明证。外来移植型的集群式民营企业正是产业转移的结果。由于此类集群式民营企业对外来资本和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使其并未真正嵌入或根植于当地,主要表现在:这些外资企业对当地相关产业关联效应差,没有完全把当地企业纳入其商品链中,“外生型”企业在当地的聚集是所谓“复制群居链”,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一窝蜂地相继前来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有的生产联系,从而造成了企业集群内独特的地方性文化特征的发展演变弱、约束力小。这种企业具有可迁移性或者说可复制性,当区位条件发生变化时,容易空洞化。
1.提升了总量。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江浙、广东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来看,分工协作不仅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整体产业生产率,降低了区域产业运行成本,又形成了高效率的企业组织,强化了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使这些市县的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跃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2.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的形成,使企业的市场功能重新定位,部分规模企业为了专注市场和技术开发,逐步把一些生产工序实行外包,将一些质量和资信较好的生产型、经销型中小企业纳入旗下,把生产中各种可分割的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一些如包装、印刷、运输、中介等服务企业开始兴起,集群内形成成品生产、中间品生产和服务企业三个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形成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为基础,大量中小企业作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加快了产业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模式更加合理。
3.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在产品技术日益分散化的今天,已经没有哪个企业能够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最新技术,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为此,每个企业都可以采用外部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增长,将企业的信息网扩大到整个集群范围,利用集群内的资源、品牌、资金、信息等要素进行优势互补,并借助与集群内企业的合作,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企业缺乏的信息和知识,实现群体的效益大于联合前各个成员企业的个别效益之和的协同效应。成员企业利用运行网络为纽带形成的资源、品牌、信息等优势,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整合,大量的同类企业几乎在同一时期,以同一标准向市场推出同一产品,这就是协同效应的放大,能大大地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整体效益提高的同时,个体效益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4.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城市发展需要培育企业,更需要培育产业;企业是城市的活力源泉,产业是城市的动力源泉。产业集群化被认为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跨越的强大动力源泉。在产业集群内部,细密的分工协作能够为不同类型企业组织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并能为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带动了商业人口的集聚。同时,以消费集聚、劳动力集聚的城市集聚效应带动多业集聚,使产业集聚向纵深延伸,拓宽了就业渠道,扩大了就业容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产业集聚成为各地以化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以产业集群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产业集群化,实现产业集群化与特色城市化的互动并进。
四、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浙江、江苏和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在20多年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1.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对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相当重要。“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要做开明政府,放手让产业发展,更要做高明政府,加以引导、扶持、促进。”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得益于当地政府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良好创业环境,让人们去进行自发的制度创新和组织试验,释放出蕴藏在人们中的创造精神。但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初期、在产业集群的升级过程、在产业集群成长的外部环境改善等方面,政府积极的扶持和引导有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从沿海发达地区成功的实践中证明,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导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各地政府在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推动区域内外的、技术、信息服务等组织机构与本地产业合作、激励企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2.发展产业集群一定要注意其与本地社会的互动机制的培育,使其扎根于本土的和文化中,这样的集群才是长久而有生命力的。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来看,蕴涵在当地历史和文化中的内生的制度性资源、地域文化、传统工艺、企业家精神等对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人们一般将其称之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根植性。否则,地区的经济就有可能“空壳化”或变成“飞地”的可能。浙江省为什么能成为“老板”最多的省份?浙江人为什么对创业情有独钟?正如一位十分成功的企业家在谈到创业理念时所说:“中国其他地方很多人有钱就炒股票,温州人有钱就办实业”,“有5 000元钱就想自己当老板”。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很多人的创业理念,正是这种敢冒风险、务实开拓的创业观,成就了浙江产业集群千帆竞发、快速成长的奇迹。广东、江苏、福建等沿海其他省份的产业集群发展也是如此,因此从这些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来看,区域文化所孕育的企业家精神,当地人们的那种敢于冒险、不断开拓、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3.改善产业集群融资环境,拓宽产业集群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企业融资难,这也是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的最大拦路虎。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企业在发展初期基本上无法在国有金融系统中得到支持,而是通过社会借贷的方式来获得的,后来当地政府通过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同时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限制,改善产业集群投资环境,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组建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并且规范地下融资活动在和制度规定之内将民间主体进行的融资活动纳入正式金融体系。建立了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和贷款担保风险基金;建立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与自律制度,同时推动企业互相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业务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发展风险投资体系,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以市场化为原则,培育多层次、多形式的风险投融资主体,扩大风险投融资的渠道,完善风险资本的融通市场,形成良性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和健全区域性风险投资体系,吸纳更多的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民营企业经济竞争力。
4.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标准、质量检测、财务结算等中心,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战略型产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和大型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增强产业竞争力。
资料:
[1] 胡宇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 王缉慈.解读产业集群[C]//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曾祥效.广东专业镇产业族群的形成与产业链发展[C]//.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盛世豪.从产业集群视角看温州模式的演进[C]//.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徐强.产业集聚因何而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