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经营理念的调整与策略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程达军 时间:2010-06-25

[摘要]循环框架下经营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为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和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根据循环经济背景下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重新充实和整合其经营理念,并结合其内部资源和经营特点,通过循环经济企业文化、技术创新、企业间合作、公关和营销等方面的变革来支撑其竞争力的构建。

  [关键词]循环经济;框架;外部环境;经营理念
    
  一、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一)市场环境的变化
  市场是企业经营的直接外部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循环经济的实施将首先影响到相关生产要素的供给市场。循环经济提倡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造成我国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能源的产权结构不清晰,资源能源的社会成本与生产企业的个体成本不一致,从而使市场价格与资源能源的实际稀缺情况之间出现偏离,市场价格没有准确反映资源能源的稀缺状况。在循环经济制度环境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资源能源的价格将逐渐逼近其真实的稀缺状况。资源能源价格的变化将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影响企业的赢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需求端,循环经济提倡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进行绿色消费。在消费者支付能力不断提升和环境意识逐步增强的情况下,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将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环境污染密集、资源消耗大的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不断减少甚至被淘汰出局,而绿色产品因其独特的环保卖点将创造更多的生产者剩余,并能享受技术领先带来的超额垄断利润。单个企业是整个价值链的一环,在最终消费端的倒推作用下,整个价值链上的企业个体将不可避免地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来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否则将面临从价值链拆离的风险。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部分企业原有的竞争力基础将被削弱甚至完全消失,而另外一部分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可能因此得到强化,企业竞争的维度也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纯经济维度扩展到经济和社会维度相结合的多维竞争体系。
  (二)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
  循环经济的实施是在政府推动下完成的,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的政策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环境法律、法规的变化,政府将颁布更加严格、细化、操作性更强的环境法律和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经营,企业环境违法的成本将更高;其次是产品政策的变化,政府将通过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来延伸生产者责任,生产者的责任将从单纯的生产环节前向延伸到设计、原材料,后向延伸到消费、消费后回收处理等环节。生产者责任的延伸将对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管理理念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的进程中将必然运用各种倾斜性政策来形成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动力,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将可以获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并对政府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环境资源效益差的企业将承担政策歧视带来的损失并削弱自己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话语权。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
  在传统企业经营理念中,实现赢利,对股东负责是企业的首要任务,经济责任即是企业责任的全部。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责任呈现出多元格局,企业除了需要满足股东、供应商、客户、员工等直接经济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之外,还需要满足政府、社区、公众、社会团体等非直接经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来规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义务将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资源的影响降低到和公众可以接受的程度,从而与所生存的社会系统和谐共生。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社区、公众等非直接经济利益相关者将具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而企业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循环经济的社会伦理和文化,循环经济的社会伦理与文化以代际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其基石,提倡社会个体按照自然、资源友好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整个社会崇尚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绿色生产,人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彻底否定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与使用。企业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元素,其行为也将受到同样伦理观的制约和相关文化的影响。
  循环经济公共信息系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信息的公开程度低,内容也主要局限在财务和运营领域,其他非经济信息的公布则处于空白状态,造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相关主体的决策信息不足,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的非经济信息将通过循环经济信息系统、依托和传统媒体进行快速、高效地传播,社会相关利益主体可以获得足够信息并进行理性决策。
  
  二、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企业现有经营管理体系产生影响,这种经营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一部分企业陷入困境,也可能使一部分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但对大部分企业来讲,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隐含着市场和竞争的机遇。
  (一)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面临的挑战
  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面临的挑战将首先体现在对企业现有产业属性的挑战。产业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状况,产业属性的刚性是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刚性的直接原因。我国企业往往从事加工制造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处于此阶段的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是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以及宽松的环境制约。循环经济背景下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理性回归以及环境制约条件的紧缩将大大削弱企业的利润空间。产业属性的相对固定使得技术路径成为短期内大部分企业的理性选择,在技术路径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对产品和生产工艺进行升级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技术创新具有投入大、风险高、知识密集、结果不确定等特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不够、技术水平低的特征,对于占总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这种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中小企业往往是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来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更新将是对大部分企业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发展的潜在机遇
  第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将给环保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在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的激励下,环保相关企业将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第二,绿色消费浪潮将对绿色产品企业带来快速发展机遇,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提高的情况下,消费绿色产品和进行绿色消费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主流。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刚刚导入,绿色产品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循环经济消费伦理的形成将极大地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份额,给绿色产品企业提供空前的市场空间;第三,循环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信息将获得更多的披露,消费者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企业的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非经济信息的关注程度大大提升,相关利益群体的关注为企业提供了实施公关策略、树立企业形象的良好机会,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会产生正反馈效应,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可大大改善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降低企业对外环节的交易成本;第四、循环经济的大范围实施将对企业的废物综合利用和能源的梯级使用提供经济上的可行性,企业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源的梯级使用和企业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资源和能源成本,成本和费用的降低将直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三、循环框架下必须具备新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对企业社会存在的高度概括。企业经营理念最终通过企业的经营战略、产品、生产模式、营销活动、公关活动体现出来。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对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反思和调整,建立适合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有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带来的机遇,消除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企业的整体提升。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在其经营理念中融入以下新元素:
  (一)环境成本理念
  古典经济学将生产要素主要界定为劳动力、资本、土地,随着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技术进步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制度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稀有资源,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被纳入到经济投入的分析体系中。循环经济时代,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优质的环境条件也将成为一种生产要素。环境不再只是废弃物的排放场地,其作为生命支撑系统和生产投入要素的功能将得到空前提升,环境将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被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的投入也将以成本的形式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
  (二)企业公民理念
  企业公民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起源于商业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从法学角度强调了企业的“社会公民”身份,是对传统商业道德领域的扩展。企业公民的定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包括遵守、社会商业道德、国际公约等;对相关利益群体负责,其中股东、员工、顾客是最基本的利益群体,但社区也是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之一;对环境负责任,维护环境质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问题;其他广义的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包括支持各种福利事业,等等。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将责任范围从纯粹的经济责任扩展到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领域,并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进行实践,树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三)正和博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传统企业经营理念中,企业的发展往往以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为代价,经济增长建立在自然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基础之上,企业和自然环境的博弈是一个零和结局。在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通过循环经济的实践,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企业经营活动对自然和资源的影响降低到自然可以承受的阀值之内,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和环境质量提高的双赢,在企业经营活动与环境的正和博弈过程中,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移植到企业的经营中,是指企业的短期发展以不牺牲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代价,企业通过长期和短期战略的均衡实现企业总体收益的最大化。从企业个体的角度来看,通过短期内产品结构、生产模式的改革,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短期效益,但企业变革的成本将通过长期竞争优势的建立、企业形象的提升、与相关利益群体关系的改善等带来长期收益得到弥补。从企业群体的角度来讲,企业短期发展模式转换的结果是整个企业群体外部环境的改善,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善将大大降低企业群体的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从而实现企业群体的可持续发展。
  
  四、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
  
  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除了在经营理念上做出相应调整外,还必须通过经营策略的变革和重组来建立和强化其竞争力。
  (一)建设循环经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企业文化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统一到一个既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上,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长期和战略性的影响。循环经济在企业层次的实施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涉及到企业的全体员工,单纯一个环节、部门的努力不仅不可能达到最优效果,甚至会引起企业内部之间各种力量的冲突,影响企业系统的运行,削弱企业发展的合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将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整合到其企业文化中,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循环经济企业文化的建设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固化到企业员工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潜在的意识和反应。这种潜在的意识和反应使企业内部个体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自觉运用循环经济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并通过企业内个体间的行为和相互影响不断得到强化。循环经济的实践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受技术和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循环经济的企业文化可以消除战术层次的计划、行动、策略的短期效果和时滞,为企业循环经济实践提供更加持久的制度保障。
  (二)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从创新客体上可以分为循环经济专门技术的创新和传统技术创新的循环经济引导和改造。循环经济专门技术主要包括节能技术和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传统技术创新的循环经济引导和改造是指在企业进行的各项技术创新活动中充分利用循环经济的原则,在传统技术创新活动中增加环保和能源资源节约的约束函数,使技术创新活动具备更强的环保和资源友好导向。企业所处的特定行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的技术资源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策略的选择上也将不可避免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在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单独创新和联合创新。循环经济技术涉及专业领域广泛,高新技术多,因此,在技术创新的组织上,联合技术创新将大大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我国企业普遍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水平比较低,联合创新对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讲是一个理性选择。在技术创新的投入方面,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融资的成本。
  (三)加强以循环经济为链条的企业间合作
  循环经济在区域层次上的实践是通过企业间的废物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使用达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降低,最终实现对环境的零排放,企业间的合作尤其是区域内企业间的合作在循环经济框架下将空前增加。在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政府将建立循环经济的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企业间可建立以物质流、能量流、技术流为纽带的联系。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流和使用可提高各自的物质综合利用效率,产生更好的经济回报。企业间通过技术创新的合作可以在降低风险和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的提升;企业间通过循环经济的网络合作,还可以改善区域整体环境,提高区域企业群体的竞争力,并通过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来降低政府决策的成本和风险,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建立优良的区域环境。
  (四)加强公关和营销
  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环境和资源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将不断增加,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永远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将使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资源环境友好企业和高消耗、污染密集企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从而使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内在动力的缺乏。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必须通过各种促销和广告宣传活动来建立循环经济企业的品牌形象,通过各种公关活动来向消费者提供企业和产品信息,使消费者能够建立品牌认知和品牌忠诚,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表现。企业相关利益者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对企业的影响将日益增加,企业必须通过与政府、非政府机构、社区的各种公关活动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和谐共生关系,打造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为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