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评价模型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肖岳峰 时间:2010-06-25

【摘要】大学城能够促进区域,同时加速了我国的高等产业的发展。文章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全面评价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城;区域经济;高等教育产业;
   
  一、关于大学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等教育在“二战”以后的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经济发达国家先后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马丁·特罗指出“大众高等教育的标志是综合性学校,它们不是小社会,而是由三四万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寄宿和走读相结合的‘大学城’”。而在我国,“1999年开始,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处于中心城市的很多高校都出现了校舍紧张、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不足以及师资匾乏等状况,迫切需要向外扩张。但是现实客观条件一时又不能满足这种扩张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借鉴国外经验兴建大学城”。
  关于“大学城”,目前并无明确的界定和严格的标准,更多地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却恰恰说明了大学城构想是一种从走向的整合理念,是发展变化、不断适应环境要求的大学新理念和新模式。
  有学者认为,大学城是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以高校教育、研究、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特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密集区,也是知识型产业的密集区和孵化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源、思想库。《教育大词典》是这样界定的:“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理想的大学城应该是科学城、生态城、文明城”。“大学城通常指包含几所或一所规模较大的大学、以从事高等教育及相关活动为主的城市社区。”
  综合国内学者的观点,可给出关于大学城的定义:大学城是以政府、高校和各类民间投资机构力主体对现有和未来教育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重组和整合而构建的新型城区。大学城兼具“大学”和“城”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它不仅仅是大学的简单聚集而应具备齐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并且提供一个人才自由流动、信息交互利用、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城区;另一方面它又应充分突现大学的特质和政府、高校,各类民间团体组成校董事会共同管理的新型教育产业化模式,具备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富有现代文明气息的环境,对周边社区起着先导作用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氛围的功能。
  目前的大学城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如湖南岳麓山大学城44平方公里,湖北黄家湖大学城已达到50平方公里,陕西的西部大学城占地400公顷;山东菏泽大学文化城占地466.7公顷;南京更是宣布投入50亿元巨资,打造全国最大的仙林大学城,其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的面积。”如此之大的建设,对于拉动GDP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么大的投资建设是否会造成教育资源的过剰?是否会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否会优化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否会提升技术进步贡献率,是否会促进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都需要我们对它进行思考。因此,我们要拟建立一套评估体系科学全面地分析、评价它。
  
  二、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城的建设影响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
  1.通过大学城建设,推进城市的扩展和资源开发。如我国的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由于中心城市用地紧张等原因,大学城一般设置在城市郊区,以卫星城或卫星城的功能小区的方式进行建设。如上海的松江大学城就设在上海中心城市的卫星城松江新城,北京则在市郊的昌平、良乡以及邻近的河北廊坊开辟高教园区或大学城。建设大学城,加大大学城与城市的联系,必然会加快城市化进程。
  2.依托大学城中高校集中的优势来发展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对所在地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城建设与科技园区建设相结合,可以促进产业发展。深圳、珠海以及上海杨浦大学城在建设时就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考虑在内,有的甚至将大学城与科技园区合为一体。如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多所大学与美国“硅谷”的合并发展。
  
  (二)大学城所产生的集聚、辐射、互动效应,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城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大学城以其开放、共享的特点以及产生的集聚、辐射、互动效应,推进大学城与所在城市的共同发展。其发挥的主要功能有:
  1.发挥集聚功能,汇集高素质人才,吸引优势高校入城发展。大学城不仅仅是本地高校的集聚地,更应吸纳国内甚至国外名校的加盟。例如深圳大学城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在引进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名校人城创办研究生院或分校的同时,还与英国的牛律大学、美国的威廉·玛丽大学等世界名校取得合作意向。大学城汇集高素质人才,提高的创新能力,为城市的飞跃发展等方面在智力资本上作了准备。
  2.发挥大学城的辐射功能,满足地方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大学城除了常规性的高等学历教育外,还可利用园区内师资和教育场所的共享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续教育;也可借助城内的办学条件和潜在的培训市场,吸纳各类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技术、技能认证机构到城区内设立或联合开设分支机构。各类培训机构在城区及附近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学术交流,将加速中心城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中心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3.大学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城区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城市文明程度得以提升,促进了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建的大学城一般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在大学城内修建不同风格的建筑,这比在老校区上建设要容易得多。新建校园的人文景观使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园区内整合、升华,一方面可以陶冶在园区内就学的学生,培养其人文精神、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中心,吸引更多的市民和周边地区的人群来参观,如果做得足够出色的话,可以集教育,于一体,比如我国的清华园,由于历史悠久,每年国内外许多游客慕名前去参观。
  4.大学城建设热刺激教育投资的增长,拓展了区域消费市场。基于对大学城无限商机的信心,各投资商纷纷出巨资入城办学,减少国家财政的压力。如北京市外企服务集团、浙江万里集团等投资集团以及许多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都把目光瞄准了教育产业。通过大学城的建设不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缓减日益扩张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严重不足的高等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带动了大学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效果评价的原则。
  
  (一)全面性和科学性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表现具有多样性.既反映在经济方面也反映在社会发展方面。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表现在多种形式。因此必须从社会经济整体出发,用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来描述整个区域经济,但整个指标也要能够体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本质。
  
  (二)可比性原则
  项目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效果,与选用的评价标准有一定的关系。为使区域经济影响效果评价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实际效果,应保证评价指标在价格、时限、等各方面保持其同一性。
(三)实用性原则
  为保证评价工作的方便与效率,指标设置不宜过于繁细。在坚持评价指标全面性、客观性条件下,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相关度高的指标可合成为复合指标,次要指标尽量缩减,以使各指标具有相对独立性,应尽量不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
  

  (四)综合指标和单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区域影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综合指标是综合反映项目各方面的特征特性的指标。单项指标是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反映项目实际效果大小的指标。
  
  四、大学城对区域经济贡献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一)对现有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简评
  国际基础:1972年,联合国提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涉及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制度等,共136个指标,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区域发展指标体系之一。1995年UNDP提出人文发展指标,由预期寿命、水准、生活质量三个基本变量组成综合的指标体系。1995年,世界银行公布了最新的指标体系,综合了资源、生产资本、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四组要素,为各国确定其财富和价值。
  国内基础:“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及量化指标体系研究已经有长期的。典型的如牛文元(1994)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独立的理论框架,构造了可持续发展的五大指标体系。牛方法成为目前最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模型(中国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1997)按照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4个领域分别列举了重点指标,也从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1998)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总体结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成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6个子系统,共计83个指标。”
  
  (二)拟设立的框架体系指标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包括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科学地评价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我们拟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以及到社会制度的发展来全方面评价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大学城项目从短期来看,是一个大的投资项目,必然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这包括由园区直接投资引起的增长,也包括此项目所带来的后续或者其他周边产业的发展,例如大学城的建设必然会拉动,建筑,电力等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设立一个经济总量的指标,这个指标主要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反映。大学城的发展可以改善区域内的经济结构水平,比如美国的硅谷,我国的中关村等等。因此我们设立经济结构指标来反应大学城在这方面的所发挥的作用。经济整体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故设置经济水平指标,它主要由社会商品零售,劳动生产率来反映。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水平指标以及经济效益指标构成。
  大学城作为公共教育的产物,除了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人口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以及科技教育指标。人口的增长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比如大庆油田当年一年荒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繁华的城市了。项目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基础建设的完善。但是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尽相同,比如在城市里修路和修路连结到郊区肯定不一样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设置了基础结构完善指标。生活质量指标主要是指项目给区域内人民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主要是指可支配收入,平均工资等方面。科技教育指标主要是指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和技术贡献进步率。技术贡献进步率主要指的是由技术进步所增加的收益。
  资源环境指标我们主要从资源利用指标,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三个方面进行的。制度建设指标主要是看此项目引入后对本区域内的政府办事流程的改善,以及对审批项目周期的时间是否缩小,是否一切以引进项目为项目服务为原则。主要从投资环境方面来考察的。
  综合上述的部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观点是设立4个第一层次指标,14个第二层次指标,以及26全第三个层次。”具体如下:
  
  
  五、结语
  
  大学城的评价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因为大学自身定位不同,那么他们的发展重点必然不同,必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一样,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学的校园扩建和多个大学的综合建成的大学城,他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一样。
  
  【】
  [1]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2]陈怀录,张旺锋,等.全国大学城发展现状及其对甘肃建设大学城的借鉴[J].高等理科教育,2004,(4).
  [3]孙继斌.大学城为何一哄而起[J].社会,2004,(6).
  [4]顾名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5]陈发美.大学城内部机制构建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6]袁圣军.大学城社会区文化的理论与初探[J].江苏高教,2002,(3).
  [7]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