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外技术与设备:正视问题后的路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 我国在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规模、引进方式、引进行业和引进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仍具有紧迫性。应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其重点是解决数量和结构问题,着眼于合理增长和优化结构。

  关键词  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因果检验,迭代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深刻认识该项工作的紧迫性,引导其合理增长,逐步优化其结构,对促进我国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成就和不足

  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对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工作的成就

  1.引进规模不断扩大。从总体趋势来看,我国技术引进的项目数和总金额呈上升态势,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技术引进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如图一所示。

  2.引进方式灵活多样,由“硬”向“软”。我国逐步控制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进口,提倡和鼓励采用多种方式从国外引进软技术,如许可证贸易、技术服务、顾问咨询、合作生产、联合设计、BOT、特许专营、域名以及转移等,引导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向以“软件”为主的方向发展。2006年,专有技术许可合同成交额72.8亿美元,同比增长42.8%,占合同总金额的33%。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及含有技术引进内容的合资和合作生产合同金额分别为51.8亿美元和42.9亿美元,占技术引进金额的23.5%和19.5%,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3.引进行业呈现高级化趋势。现阶段,我国技术引进中最主要的行业已经从传统的冶金、运输、化工和能源等行业转变为信息等新兴行业。不过,交通运输、化工和能源等行业仍然是我国技术引进的重点行业。根据国家商务部有关数据,2006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引进技术1559项,合同金额41.5亿美元,同比增长97.3%,超过铁路运输业,是技术引进第一大行业。铁路运输业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39.8亿美元,占全国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18.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引进技术25.1亿美元,同比增长40.6%,金额占比为11.4%。

  4.技术引进的制度日趋健全和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了大量与技术引进相关的规章制度、优惠政策和法规文件等。它们包括:现行技术引进贸易工作管理法规和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贸易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20余项;各部门有关技术引进的法规和文件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等10余项;国家关于技术引进的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10余项,等等。

  (二)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中的不足

  1.重复引进。重复引进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重复引进和地域上的重复引进。时间上的重复引进是指同一种技术的多次引进,虽然每次引进都有技术层次和水平上的提高,如引进第一代技术,又引进第二代技术,再引进第三代技术。这种引进—淘汰—再引进一再淘汰的技术引进模式也被称为垂直型重复引进。地域上的重复引进表现为同一水平层次的技术被不同企业引进,这种引进模式也被称作水平型重复引进。我国重复引进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特征:一是低水平重复引进多,一般性加工项目重复引进多;二是地方性重复引进的项目多;三是集中性重复引进的多,主要发生在市场需求急剧扩大或者产品利润高的行业。我国钢铁、机床、电缆、汽车、仪表、化肥和电子电器等行业,集中体现了技术引进中的过度重复性。

  2.重引进,轻消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主要是对其技术部分的消化吸收,而不是对其机器设备等硬技术的消化吸收。虽然困扰我国技术和设备进口多年的“重硬轻软”问题已有大改观,但是前几年技术引进中的“重硬轻软”问题所带来的滞后影响仍然存在:由于引进过程中过分注重引进设备,忽视对技术费的支付,导致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消化能力差曰。

  3.引进来源过于集中。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技术贸易伙伴仍然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地,一旦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出口管制,将影响到我国产业技术及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在影响中美双边科技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美国的出口管制已成为最大的障碍。

  4,技术输出方的问题。第一,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效果尚有待改进。虽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引进的最主要方式,而且这一方式确实也满足了目前我国技术引进中的许多需要,但是这种引进方式仍有以下弊端:一是引进的技术整体水平不高,二是跨国公司技术转让与我国技术引进在动机上并不一致,三是跨国公司封锁核心技术的散播,四是投资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二,技术输出国的官方出口管制。目前,世界各国对我国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技术出口管制,尤其是美国对华出口持不信任态度,管制最为严格。这些管制政策都会阻碍我国对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

  二、我国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态势分析

  为考察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与我国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程度,下面分别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来进行分析。

  (一)定量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在剔除物价和汇率变动的因素后,得到了1981-2005年我国技奉与设备引进值(T)和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相关数据,具体见表2。

  

为了检验变量GDP与变量T是否存在因果关系,GDP是否是引起T的原因,现采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检验方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该结果显示,在滞后期为2时,GDP与T存在因果关系,GDP是T变化的原因,GDP促进了T的发展。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引入一个计量模型:

  

其中,技术和成套设备引进值(T)代表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水平,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国民经济整体运营水平,a、b是待定参数。

  通过对模型进行D-W检验,得到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相关,采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来修正自相关,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回归方程为:

  T=-20.93890551+0.0133*GDP+[AR(1)= 0.54643]  (1)

  通过对式(1)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呈正相关关系,我国国民的增长的确是技术与关键设备引进的重要原因。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亿元,技术与关键设备引进额将增133万元。但是,相对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年变化而言,技术与关键设备引进的波动很大,在20世纪 90年代以后,技术引进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这样,技术尤其是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不力反而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瓶颈。

  (二)定性分析

  1.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是实现化的要求。我国现在走的是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化进程中艰巨的性任务。由于受到资金、人才的限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急需的种种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由我国自己来研发。对于某些已有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则完全可以通过从国外进口的方式获得。

  2.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第一,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在变化时间、兴衰强弱和因果关系等方面具有相关性,在结构演化上也紧密相关。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得新兴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手段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而技术结构的突变,促使以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和崭新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优势产业需要先进技术作支撑。在我国加入 wro之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作支撑,产品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第二,我国技术引进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实践证明,技术引进已经对我国产业调整和优化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国许多产业都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起来的,比如电力行业、煤炭行业、石化行业、汽车行业和造船工业等。第三,我国实现进一步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瓶颈与技术结构瓶颈往往是并存的。这时产业结构的转换与技术结构的转换都缺乏活力,生产力不发达,二者呈现正相关。

  总之,而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就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这就需要进一步全面加速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制造业和服务业急需的技术,使引进不力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的局面尽快得到改观。

  3.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是消化过量外汇的双赢途径。由于我国出口增长迅猛,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000多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底的10663亿美元,由此将引发了三大方面的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国内流动性泛滥以及巨额资产如何有效管理。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央行收回流动性的措施将推动市场利率上升,导致外汇投机资金继续流入,抵消了央行的对冲操作,使得央行陷入被动恶性循环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加大进口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力度,将外汇用来缓解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压力。

  三、我国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方针:合理增长,优化结构

  现阶段我国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重点所在就是数量和结构问题,要把握好“合理增长,优化结构”的引进方针。

  (一)合理增长

  1.消除宏观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明确技术引进的主体地位,改革政府行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间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由于企业直接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熟知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通晓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状况,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能够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科技存量和科技水平决定技术引进与否以及引进内容。因而,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对技术引进的审批管理应转变为制定法规以及执法监督,依据国民经济长远发展需要,明确界定需要鼓励或限制的具体产业和企业,对于需要限定或鼓励的产业,制定具体的限定鼓励措施。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技术贸易在技术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再加上制造业运用新的技术成果具有加速化趋势,进一步促进了世界高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此外,研究、咨询、和商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现代技术转移是建立在保护知识产权基础上的,知识产权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WTO规则将技术贸易纳入其中,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贸易,所以,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就很难引进先进技术。因此,应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知识产权的立法进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便营造更好的吸引外来技术的环境。

  3.完善技术交易市场。目前我国技术交易市场管理尚不完善,使潜在的消化吸收企业对创新技术的预期收益大打折扣,从而没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外在机制,以诱使企业进行消化吸收。在技术交易市场管理方面,应规范技术交易行为,维护技术市场秩序。积极建立以国家技术信息库为中心、各地大型技术交易市场为枢纽的国家技术信息主渠道。另外,应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专兼职技术经纪人队伍,增强技术市场服务功能,提高技术效率。

  4.抓好国有单位技术引进质量管理。2006年,我国的国有企业技术引进总额89.9亿美元,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额的40.8%,而外资企业引进技术金额为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36.7%,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额的51.3%。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国有企业在进行技术选择时,经常会出现盲目性、随意性,尤其是对选择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缺乏严密的论证,不从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吸收难度和技术引进对国内总体水平提高的贡献等方面通盘考虑,导致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谈判时多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导致引进费用成本偏高。因此,抓好国有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事关国有企业技术升级和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二)优化结构

  1.地区结构。我国技术和设备引进存在地区结构严重失衡问题,技术引进主要集中在东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技术引进项目数量较少,技术含量不高。以2006年为例,合同金额排在前五位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天津,上述地区登记的合同金额占所有地方商务厅(局)或外经贸委(厅)登记的合同金额的58.8%。这种局面的存在,不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考虑到优先照顾西部的招商引资和引进技术与设备的要求,改善投资环境,实施相关优惠政策。

  2.技术层次结构。根据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多元性的现状,我国应实行差别化的多层次技术引进战略。在我国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处于较低层次的地区或行业应以较低层次的技术引进为主。这一层次的技术引进应以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成熟期技术为主要引进对象,以购置成套技术设备或二手设备、合资、合作、三来一补等为主要引进方式,其目的应是填补某些技术空白,扩大生产能力,替代部分商品的进口。对于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的地区和行业的这一层次,技术引进应以提高技术创新能方为主要目的,以市场前期技术为主要引进对象,以许可贸易为主要引进方式;其结果是能够较快实现技术创新和进步,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我国发达地区和主导产业部门,应开展较高层次的技术引进,以增强和保持本地区、本行业在国际经济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为主要目的,以研究开发期技术为主要对象,以联合开发、技术咨询、人才引进等为主要引进方式;其目的是保持技术领先,保持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行业结构。对于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而言,应以引进有机农业技术、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为主,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目前还不适宜大规模引进农业机械化作业技术。对于第二产业而言,传统的制造业,应以引进核心主力技术为主,通过技术引进提高高新技术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同时向其他发展家转移次要技术,以实现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对于第三产业而言,技术引进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引进知识型服务业技术,使其朝着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工农业发展水平的方向发展。

  4.国别结构。第一,扩大引进来源。为了解决目前技术和设备引进中国别过于集中的问题,应该考虑进一步扩大引进来源,比如考虑扩大从印度进口高质量的软件。第二,对台港澳三地的投资采取调整措施。我国三资企业中,来自于中国香港、中国和澳门三地区的投资仍然占有不小的比重,而这些投资中很大部分是一般性加工工业,规模较小,技术含量偏低。鉴于我国外资引进从单纯的量上着眼向从质上着眼的转变,要求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因此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应给予更多的优惠,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一般性加工工业项目和粗放型劳动密集型项目的引进应逐步减少优惠,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来逐步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第三,打破美国技术出口管制,加大进口力度。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以“一切有利于我国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及其产品”为指导思想,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高度重视中美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平衡问题,切实加强双边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