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取向及其交际方式辨析
内容摘要:群体现象经常出现在现实社会中,本文就群体存在的普遍性和表现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分析了群体存在的文化渊源,并探究人在交际活动中一些现实表现,提出在交际活动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研究和了解群体取向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群体 群体取向 群体参照作用 交际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与社会的其他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会受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在所有影响个体行为的外界因素中,从属的群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总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往往是由其所从属的群体所决定的。中国特有的儒家文化为背景下的群体取向,使交际活动中个体行为和角色往往表现出群体的共同特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因为某种共同部分而联结为一个具有共同特征集合,我们可以称其为一个社会的群体。从广义上说,群体可以是一个社会整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生物种类。从狭义上说,我们将具有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人与人的集合归纳为一个群体。例如,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群体,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知识分子群体等,某一家庭,社会阶层,种族团体,性别,职业团体和国籍也可以归结为一个群体。人们在交际中必然形成的这样或那样的群体(social group ),在任何社会中都有显著的表现。
群体表现的特征
(一)群体取向的一致性
由各种人际关系形成的群体,往往表现为一种共同取向,这种共同的群体取向由于群体的共同属性和特征,是区分群体之间差异的标志之一。研究群体的特征,一般从群体的共同取向入手分析。群体取向具有自己独特的群体心理特征,表现为群体之间的既有共同的活动动向,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群体共同的活动动向实际上是群体取向的一致性。群体之间由于某种共同的动力,使群体内部个体的行为特征趋向一致。这种共同的动力,被称为“群体动力”,即群体活动的方向。德国心家勒温在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各种因素后,提出群体动力理论,即:群体活动的动向决定于内部力场和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其宗旨是寻找和揭示群体行为与群体中的个体行为的动力源,以便从心理及社会环境两方面去寻找对群体以及个体行为的推动力量。他认为,要改变一个个体,最好从改变他生活的群体入手,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一种群体归属感,都不愿意被他所属的群体厌弃。
(二)群体内部的冲突性
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反应在群体内部,表现为群体凝聚力和耗散力。凝聚力是吸引群体成员维系在一起,保持某种关系模式的情感因素。归属群体可产生安全感。依靠群体可以相互弥补,相互帮助,分担压力。比如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愿意参与到学风浓、风气正的群体中。群体成员感受到的环境影响来自约束群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责任、义务和行为规范等。群体的耗散力表现为群体内的冲突效应。有个人与群体在目标追求上的冲突,个人行为与群体规范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有价值观念、物质利益的冲突。在一个群体中,由于成员生活环境不同,受的方式不同,个体的追求、行为方式、道德标淮、价值观念不可能与他人完全一致,甚至个体自身的多种愿望和要求也往往处在矛盾中,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冲突。
(三)群体参照作用
明星偶像们把黑头发染成金色、蓝色、绿色各种颜色,于是大街小巷里染金色、蓝色、绿色等各色头发的小青年人越来越多。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一播出,大街小巷的女孩子都扮成了超级女生的模样。很显然,明星和偶像对其他人起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就是群体参照的结果。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青井和夫提出,根据人们是否是群体其中的成员,可以把参照群体分为“所属参照群体”和“非所属参照群体”。根据参照群体对自己吸引力的方向,可以把参照群体划分成“正参照群体”和“负参照群体”两类。把这两种标准合并起来,就可以得出四类参照群体:负非所属参照群体,正非所属参照群体,负所属参照群体,正所属参照群体。
所谓负非所属参照群体,指的是不具有其成员身份、并力图回避的群体。例如,乞丐对于一个体面的人来说,就属于负非所属参照群体。这种群体不会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取向起示范作用。负所属参照群体是这样的群体:客观上我们是其中的一员,主观上我们却力图否认自己归属其中。例如,一个假释犯可能不愿在他人面前公开显示自己的罪犯身份。所谓正所属参照群体,指的是我们隶属其中并在主观上认同于它、与之频繁接触的群体。正非所属参照群体是那种我们不具有成员身份、却渴望加入或仿效的群体。在追随者看来,这种参照群体具有比他们更高的社会地位、声誉或品位,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和行为模特。
群体取向形成的文化渊源和中西方差异
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小社会),其表现出的共同特征,与社会价值体系密不可分。在群体取向上,中西方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群体和群体取向主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社会结构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轻、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是儒家的价值取向体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重群体而轻个体,是以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为体现。“仁”是一个天然地强调关系的语符,表达的意向就是群体性,强调的是群体和社会意识,认为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在集体中一人取得成就被视为集体的成就,集体感到光荣。西方的基督教所崇尚的是个体,基督教的神本身就是一个个体,主张为了个体而牺牲“类”。基督教是西方的社会宗教精神统治,所以西方人并不如中国人那样强调群体,他们也有一个个的群体,但在群体里,成员之间的联系也不如中国的群体内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
儒家文化为背景的群体取向在交际方式中的现实表现
(一)关系导向的交际方式
群体内部关系导向中国儒家“义、礼”文化的现实表现,是中国人际交往的显著特点。个人的社会关系如何,有时会直接影响、决定一个人的地位、命运。由于“老乡会”、“同学会”、“战友”等各种名目繁多不同群体形成的老乡情、同学情、战友情,这些群体内部取向成为中国人社会关系生活的润滑剂。自出生起,中国人就生活在一个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因此,中国人在交际中,往往在处理“情、理、法”时,把“情”放在第一位,先讲“情”、再讲“理”、代表规则的“法”被排在后面。任何事情评判的准则先是合乎情理,而非法理。有了熟人好办事,这种关系导向的交际方式,在群体内外有别,群体内部可以夜不闭户,群体外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群体的关系导向潜意识引导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与各式各样、不同等级的人打交道。在群体内部,可以让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遇到冲突和问题时,采取回避策略,避重就轻。中国人这种周旋于微妙的关系之中的技巧常常让西方人不解其义。这与西方人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人际交往规则恰恰相反。在西方个体取向文化中,冲突往往是工具性质的,他们可能因为工作中的观点和意见不同而发生激烈争执,但却不会把这种工作上的冲突带到私生活中影响到双方的私人交情。
(二)无隐私的交际方式
以集体或群体主义为主要取向的中国人不象西方人那样有那么多的个人隐私,与西方人相比,在中国人的群体内部,基本无隐私可言。在中国人看来,这是群体内部融洽关系的方式,是一种显示亲密、关心对方的方式。再如,在中国,结婚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庭甚至是家族的事情,个人和另一个人结婚,同时也嫁给了或者说娶了他或她所在的群体。要得到那个本来没有关系的群体内部的认可和接受,就要得到群体成员的认可。所以,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仅提前带对象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看,而且,在举办仪式时,还要遍邀亲朋好友参加。但是,中国人并不是全无隐私,他们崇尚的是群体隐私。群体隐私要保护,即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内外有别。中国人这种传统的崇尚群体隐私的心态也是群体取向的必然结果。
(三)爱面子的交际方式
不同的群体,使群体中的个体具有了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这种身份和角色,对个人来说,既是社会地位的标志,又是人际交往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群体取向的文化中,做事要符合身份,符合群体内部的价值评判标准,否则就有“离经叛道”的嫌疑。为维护群体内部稳定,无我、集体主义就盛行于中国人的道德标准中,谦虚谨慎、给人面子成为中国人交际的重要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卑己尊人,甚至“死要面子活受罪”,把在群体中丢失面子作为莫大的耻辱,不到万不得已,中国人绝不愿意与别人“撕破脸皮”。在交际中善于通过给予对方面子,赢得自己的面子,要求个人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自谦和爱面子很不理解,给人一种虚伪、客套的感觉。典型的例子是,如果受到赞扬,中国人往往会面带微笑,连声说“哪里,哪里”来否定别人的赞美并自嘲一番,以“贬低”自己或转移赞美对象为手段来终止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并反过来赞美对方。而西方人对待赞扬则以“谢谢”坦然领受。
两千年的深厚的儒家文化,形成了中国人际交往独特的交际方式和表现特征。显然,以群体取向为文化背景的中国式交际方式,在与个人取向为文化背景的西方的交际方式,如果同时在交际场合出现时,中国人往往不仅自己会受到困扰,同时也让西方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导致交际失误,成为交际障碍。因此,通过对群体和群体取向的研究,了解个体所在的群体中的共同特征,就可以探究如何发挥优势,避免不良影响,避免负面作用,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
1.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7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2002.12
5.陈良旋.跨文化差异研究与国际交往[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1)
6.库特.勒温.群体决策和社会变革“与”群体动力学的新领域,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