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实例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勇军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从浙江省的实践来看,正是以大量中小为主体、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柱及其与专业市场的良性互动,避开了浙江资源匮乏等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条件缺失的先天不足,有力地推动着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浙江发展为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支撑、块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大省。

  关键词:专业市场 产业集群 互动 浙江省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从浙江省经济崛起的发展路径来看,以为数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作为微观基础,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作为经济支柱,并通过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良性互动,使浙江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就由一个经济弱省发展为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支撑、块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大省。
  
  产业集群是支撑浙江经济的主体
  
  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新型组织,兼具大型企业规模经济和中小企业灵活性的优势,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大企业病”和中小企业制约自身发展的诸多弊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成为一种全新经济地理现象,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技术和人才的积累并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尤其是“九五”以来,浙江省各地区充分依托当地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聚、小资本大集群”为特征的区域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也成为支撑浙江工业经济的主体。2005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360个,如表1所示。
  产业集群既具备中小企业灵活性的优势,又能通过企业集聚和企业间合作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因而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既富活力又兼具极强的竞争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据统计在浙江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出现了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
  
  专业市场是促进浙江经济迅猛发展的动力
  
  在浙江经济增长模式中,最具活力的就是民营中小企业和高度发达的专业市场。近年来,浙江专业市场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得“办市场、看浙江”、“浙江经验数市场”的赞誉广为流传。
  截至2005年底,浙江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7664.4亿元(列全国第二位),比2004年增长8%。浙江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1.69亿元(列全国第四位),比2004年增长14.2%,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据统计2005年底浙江省有商品交易市场4008个,比2004年减少41个,其中成交额超百亿元的市场有10个,超10亿元的有120个,超亿元的有556个,2005年浙江省专业市场共实现成交额7173亿元,同比增长12.4%,浙江连续15年创市场成交额、超亿元市场数、单个市场成交额三项排名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省。
  在浙江,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市场不断实现升级换代,专业市场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互为依托、联动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依赖不断增强,专业市场的发展状况甚至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经济的运行方式已经由生产决定型向流通主导型转变,而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也由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产业。作为经济大省和市场大省的浙江,专业市场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将进一步凸现。
  
  浙江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研究
  
  从改革开放多年的实践来看,正是以大量中小企业为主体、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柱和专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巧妙避开了浙江资源匮乏等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条件缺失的先天不足,有力推动着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浙江由经济弱省发展为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支撑、块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大省。浙江全省4000多的专业市场星罗棋布,围绕专业市场的是110多个工业行业的数十万家企业的集聚,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聚的区域经济格局。现在浙江最具知名度的专业市场如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成、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快速发展都与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集群的成长密不可分。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也成为引导浙江经济飞速发展的浙江模式的核心内容所在,也为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浙江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市场为产业集群提供资源配置的内在机制和高效
  

  在浙江,区域板块内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兴起和是由市场选择、当地特定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并通过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同一行业为数众多的中小逐步集聚形成。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集群是以当地产业和专业市场为依托,通过不断集聚,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区域“块状经济”;有的则在特定条件下,如有利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先发优势、特殊的血缘或家族关系以及传统等,从家庭、合伙企业或乡村集体企业开始起步,逐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小企业集群和专业化产业区。
  通过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的发展是浙江许多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义乌国际小商品城。1982年,有着浓厚经商传统的浙江省义乌地区成立了由政府大力扶持的小商品交易市场,经过扩建和搬迁,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专业市场。伴随着小商品市场的兴旺发达,对产地型市场的要求也使得周边地区小商品制造产业迅速形成并发展壮大。目前,仅义乌县域就有工业企业2.5万余家,形成了20多个特色鲜明、具有世界市场影响力的小商品产业高地。义乌小商品市场和小商品制造产业经过多年的累积和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也确立了义乌在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外向轻工制造板块中的关键性枢纽作用和世界级小商品制造基地中的核心地位。放眼未来,一个以义乌为商业中心,包含金华市区、东阳、浦江、武义、诸暨等,以及温州市区、乐清、柳市、瑞安等的金温产业带正在形成;一个以义乌为产业中心,连通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轻工产业板块的世界级轻工产业基地已具雏形。
  (二)产业集群为专业市场提供了产业支撑
  产业集群是浙江区域块状经济重要的产业基础,专业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产业集群提供的产业支撑,可以说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专业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浙江专业市场大多属于“产地型市场”,其兴起和发展走的是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业市场兴起—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这样一条道路。专业市场是一种贸易的空间集聚现象,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市场内产品的种类、数量、价格优势以及与市场交易相关的物流配送、信息发布等辅助功能完备与否。浙江“产地型”专业市场依托市场周边产业集群提供的大规模、多品种和低价格的商品供给,市场规模和交易额不断攀升,同时由于交易量的上升,使得专门进行某一类商品的交易就变得有利可图,专业市场内部交易分工变得更加精细。
 浙江绍兴纺织业和永康五金制造业的发展路径就是产业集群推动专业市场发展、专业市场进而促使产业集群扩张这一模式的典型例证。绍兴中国轻纺城的前身是1985年依托绍兴当地快速发展的纺织业产业集群建立起来的纺织品交易市场。随着中国轻纺城交易额不断增长,其规模也达到了全国乃至亚洲同类市场领先水平,辐射半径不断增强。专业市场的繁荣兴旺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销售、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支持,绍兴中国轻纺城周边地区的纺织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破土发芽,茁壮成长,据统计目前绍兴县以纺织为主业的轻纺企业超过5000家,而在以中国轻纺城为圆心的50公里半径内,轻纺企业更是超过了1万家。绍兴中国轻纺城和周边产业集群之间的良性互动使绍兴地区逐渐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纺织、纤维制品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据统计2005年中国轻纺城年度交易额也达到278亿元,加上与该市场配套的绍兴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去年的167亿元交易额,绍兴中国轻纺城的总成交额为445亿元。
  (三)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集群的联动不仅使集群内中小企业不断提高分工协作的精细程度,也将专业市场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带给大量中小企业,使得区域经济既具备中小企业灵活性优势,又拥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正是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之间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才使得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时间里,浙江生产总值从870亿元增至13365亿元,全省专业市场成交总额则从162亿元增至7173亿元。浙江专业市场交易额的飞速增长是以产业集群迅猛发展为基础的,而浙江生产总值连创新高更是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互相促进,联动发展的外在表现。
  专业市场与特色制造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是引领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极富活力的浙江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浙江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星罗棋布的产业集群和高度发达的专业市场之间的互动发展,通过专业市场在资源置换过程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确立并强化了产业集群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了生产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互动模式来看,专业市场通过需求集聚作用使得对产业集群内企业所生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拉动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张,促进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分工协作程度不断提高,并生成了以产业链为联系纽带的企业网络,促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和集群的产业升级。产业集群通过供给的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多品种和低价格的商品优势,使专业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分工不断深化,交易效率不断提高。
  
  :
  1.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贺华丽.专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江苏商论,2006(4)
  3.李新生.论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师,2006(2)
  4.杨强,姚岗.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经济纵横,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