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科技合作
内容摘要: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福建省科研能力的现状,探讨了福建科技合作的必然性和态势,找出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峡西岸区 科技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指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地域经济综合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键要实现科技兴省战略,即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政策的契机,加强科技合作,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省内外、国内外科技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福建省经济发展。
福建省科研现状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福建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以“九五”时期以来科技发展速度和2004年的科技发展的情况来看, R&D投入强度与省科技厅制订的十五计划目标(1.5%)还有较大差距,投入强度仍然较低,同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科技的需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福建省现有科研机构多而小、分散、专业单一,不能形成整体优势。对大、中型,多学科合作研究项目无能为力,往往委托给省外的科研机构。这样,全省地方由于缺少科技力量支持,产品不能及时更新换代,技术改造又无能力实施;省内虽有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国家海洋三所这类少数国家级研究机构,但由于其隶属于国家部委局,专业单一,服务范围受限,其研究主要是为满足本系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还不能满足福建省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科技人才分散,各自为政,没能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协作精神;福建省作为沿海地区,有其独特的科技资源优势。截止2004年底,全国院士2000多人,闽籍院士有119人,人数居江浙之后,排在第三。在海外留学和创业的闽籍人士也为数众多。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开展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以上问题将直接影响福建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海峡西岸经济区实行科研合作的必然性
经济要发展,生产力中诸多劳动要素就要大幅度提高,这得首先依赖于科技创新和进步,而创新越来越需要外界的多学科知识,科研又日愈直接地介入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如信息、生物、能源、材料、海洋和环保等重要领域更是如此。因此为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合作是必由之路。科技资源短缺,科技竞争力较低,这是加强科技合作的客观背景。与国内兄弟省市区相比较,福建省所拥有的科技资源相对较少,很多指标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别人比我们发展快,别人的东西拿来就更有效益,拿来的东西能为我们服务,就是实实在在的跨越。拿来的过程就是开展科技经贸合作的过程;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必然要求开展科技合作。福建省与全国各省市相比科技资源还是比较稀缺,并且在各个行政区之间、行业之间,长期存在着由于地方、行业行政壁垒而自成体系、互不往来的科技资源分割现象,导致科技资源在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合理配置。这种现象必然使整体科研效率不高,必然要求打破各地方、各行业的局限,开展科技的交流和合作;经济持续发展强烈要求强化科技合作。通过科技合作,才能促进官产学研结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创新始终伴随着不确定因素,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新兴领域往往立足于多学科的科学和商业知识。企业很难再凭自身的力量从事创新,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就成为创新的最佳方案;科技合作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科技人员通过合作,就可能在生产第一线找到科研课题,才能组建跨学科、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课题组。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科技人才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攻克科技难题,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服务。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技合作发展态势
开展科技合作,将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入面向世界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新时期深入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
(一)积聚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
海峡西岸经济区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吸引和开发人才资源,并很早就与闽籍院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经常邀请他们来福建考察和讲学。200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战略,决定推出“院士八闽行”活动,借院士的智慧促福建发展。第一届活动请来的都是闽籍院士,因此称为“闽籍院士八闽行”。第二年,在闽籍院士的提议下,成员范围扩展到在闽院士,于是去掉“闽籍”二字,称“院士八闽行”。到了第三届,非闽籍院士人数已经超过闽籍院士,专家人数也超过了院士人数,到2004年,就把活动更名为“院士专家八闽行”。2005年的“院士八闽行”因“神舟六号”飞船升空而打“航天牌”。“院士专家八闽行”已经成为具有福建特色的品牌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福建把“院士专家八闽行”做成一个品牌,这对发挥院士作用、使社会需求与科技成果相结合都极具意义。
(二)创造科技合作的制度环境
福建省委、省政府每年组织和举办的科技合作交易会,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招商引资、拓展市场的大舞台,提高福建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科技合作交流。海峡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海交会”,是每年在福州定期举办的大型科技经贸展,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对台科技展。2004年签约项目3457项,总金额达数十亿美元。其中参展的外资企业达6成以上,科技含量达70%。一年一度的‘5·18’经贸洽谈会,是展示福建对外开放新形象,加强海峡两岸科技经贸合作,促进福建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交流交往的重要经贸盛会;为了加强科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与企业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福建省直接组织和举办“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举办项目成果交易会的初衷,就是要结合福建实际,创造环境与发展平台,将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使之体现统筹协调的举措、发展层次的提升、增强合力的载体、集聚要素的平台;每年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是我国唯一的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国家有关部、委、办、局、商协会都以成员单位身份共同参与大会组织工作,并组团参会、参展。2004年首日签约的18个项目中,项目有12项,利用外资44273万美元,其中很多是高新技术产业;自2003年举办第一届福建省网上投资贸易洽谈会以来,福建省内企业通过利用网上投洽会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网上贸易,成效显著,共有3340多家企业参展、发布招商引资和科技合作项目3000个。
(三)建立科技合作的协作机制
科技合作协作机制是联结研究开发、成果产业化等环节的内在激励机制,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福建北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靠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特定的区位条件决定了福建科技合作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沿,又是推进两岸统一大业的关键地带。福建要充分发挥两岸三地联结点的区位优势,推进建立科技合作的协作机制,共同构建“环海峡科技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创新是整个泛珠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在长沙举行,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内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和重点领域联合攻关机制;加强区域内科学和技术交流等;闽沪科技合作创新主要是通过企业主动进行合作的。在产业对接、市场对接方面,福建的宁德市主动接受浙江温州一带的产业辐射,北承长三角的辐射,2003年引进各种项目300多个。内陆山区的南平、三明、宁德等地则发挥资源优势对接长三角市场,三地的企业家在上海创建钢材、木材、石材等各类市场50多个,使闽东的食用菌、石板材、茶叶、海产品等源源不断地销往上海及沿海其他市场;闽台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日趋频繁是福建省开展区域科技合作的一个亮点。福建依托对台区位、政策和人文优势,积极开展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据统计,截至2004年6月底,福建省累计已批准台资项目7881个,合同台资142亿美元,实际到资约100亿美元,约占祖国大陆利用台资总数的25%。台资企业在福建信息业、汽车业、石化业三大主导产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政府组织和举办科技合作活动,如院士专家八闽行、科技合作交易会、环海峡科技合作,关键在于推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例如,2004年“·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共对接转化项目成果2284项,总投资329.28亿元;对接技术需求658项,总投资88.14亿元;对接项目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达186项,成功对接的院士项目40项,总投资8.3亿元。这些科技合作项目涉及福建省农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社会可持续等领域,有力地支持和推进福建省的快速发展。其中,参会的单位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42个国内高校、科研单位,27位院士带着他们的最新成果来,省内14所高校全部组织了强大的阵容,全国参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达到200多家、600多人。
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强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合作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福建省通过开展科技合作,借助国内外、省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技术、成果和资源优势,提升福建省科技创新水平,探索建立一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科技合作创新机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在科技、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随着科技合作工作的深入,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企业对科技合作的动力和压力不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福建省很多地区形成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表明了产业的垂直分工格局和经济关系,这种经济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其自身的科技发展以适用型科技为主,这就形成企业科技合作意识不强和急功近利。企业以对低成本生产要素的追求替代了对能带来高附加值的高技术的追求,科技合作的欲望降低。许多国有企业在机制、资金和人才也存在着自身局限,对于开展科技合作的要求也不强。企业规模小,人员和资金少是福建省又一个特点,这无法满足高科技产业化过程中高投入、高风险的需要。所以福建省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难以充分利用港澳台企业的资金和技术。
科技研发部门合作机制还有待完善。目前福建省科研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队伍整合难。共同研究一个大项目把队伍整合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许多项目都是在院校教授和其带领的研究生中进行,这样的科研开发使得专家教授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资源共享难。重复投资现象多,设备利用率低;筹措研究经费难。国家现行项目以竞争方式拨款,增加了争取项目经费难度。企业追求当前利益,很难把经费投入到原始创新中去;重大项目成果产生难、转化难。许多专家教授只懂技术不懂市场,研究成果脱离实际轨道,况且成果应用转化还有个再投入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福建科研工作的发展。
政府科技合作管理有待完善。科技合作目前主要还是停留在科技系统的部门行为,未能有效进入整个对外开放交流的大环境中去。这样,不论是招商引资还是经贸洽谈或技术贸易,其活动范围、空间都显得极为有限。因此,如何将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从而转变为市场行为,则显得十分急迫。福建省在开展国内科技活动中,与国内其它地方的科技发展水平接近,难以形成“科技洼地”。在与代表国内最先进技术的中央各部委合作上,还缺乏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在与代表国内最先进科技力量的各大院校和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上还没有建立常设机构。因此,如何加强与整合国内先进的科技资源,开展深层次的科技合作,是福建省进一步发展科技合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加强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加强海峡西岸科技合作,要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有所为有所不为”、“科技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以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原则指导下,做好以下几方面具体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兴省战略,大力倡导技术创新和科技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合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科研和产业领域进一步确立和扩大自己的科技优势,抢占在海峡西岸地区的科技制高点。支持和鼓励福建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国家和国际的基础研究、高科技研发的科技合作,支持和鼓励企业与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合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与水平相当或较低的地区开展科技合作促进双方的经济合作。
创新科技合作体制和机制。长期以来福建省一直存在产学研严重脱节问题,制约了福建省整体科技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福建省要更好地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必须首先加强省内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提升福建省整体科技实力,从而增强海峡西岸在科技合作中的分量。只有这样,才能在科技合作中有更多的发言权,更多地从合作中获益。因此,加强国内科技合作是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创新福建省人才机制,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对科技合作管理体系和信息,建立科技合作园区,加强科技外交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海内外学子及华人、华侨在福建省科技合作中的作用。创新科技合作投入机制。应重视提高对科技合作的经费支持强度,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合作的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科技合作为经济服务的效力。首先要集中福建省的科技力量和资源,围绕福建省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我为主策划一些对福建省科技和经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做好预研和前期工作,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证,确保项目成功。其次在科技合作中,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参与、重点投入那些对福建省的关键学科、战略性高技术领域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只有这样,对科技合作才能更好地为福建省科技和经济发展服务。
:
1.“海峡西岸经济区展现迷人魅力,‘中心城市’赋予投资想象力”.厦门晚报,2004
2.“第二届福建省网上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泉州举办”.省内信息化要闻,2004
3.俞斌.“海峡西岸经济区,带给浙江三大问号”.浙江在线,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