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物流业中的角色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6-25

 一、在我国物流业的四个阶段政府与物流业的关系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史可以根据我国体制的变迁和人们对物流业的认识程度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8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业、仓储业以及各的储运部门都直接受国家生产计划的控制,他们仅仅是以辅助企业生产为目的的辅助部门。政府是物流业的完全直接控制者。
  第二阶段(1979-2001年),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经过了由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开始认识物流在生产流通中的作用。政府部门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垄断局面,允许个体户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进入物流行业,在物流业中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其他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政府是对物流业部分放权的直接控制者。
  第三阶段(2002-2005年),在这一阶段,政府将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内物流企业实行企业制度,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市场经济主体,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直接控制者的角色逐渐淡化。随着加入WTO,政府对物流业的管制和保护将逐步放开,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国外颇具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不断涌入,国内物流业竞争空前激烈,我国政府在这一时期的角色是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第四阶段(2005年后),在这一阶段,物流观念已经成熟,物流业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定型,大规模投资减少,国内物流业已具有一定的实力,能够同国外物流企业相抗衡。在这一阶段,除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流通外,政府完全放开物流行业,原有的对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政府成为只对行业协会制定的各种法规草案进行批复,并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处理的中介性的调节者。
  二、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支持
  首先,相对于过去流通体制的横向分散、纵向集中、条块分割、互为壁垒、重叠建设、增加内耗的状况而言,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场流通体制的变革,实际上等于要实现一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重组。这种深层次的体制变革,必然要打破旧的利益格局,没有政府的推进这是难以实施的。
  其次,单纯的作为一个产业而言,现代物流也是一项规模投入大,回报慢,本身效益低但综合效益高的特设产业。因此,世界各国发展物流业的时候,政府均处于一种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初期阶段,政府在地价、税收及海关等方面均采用一整套优惠政策,另外则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宏观政策等方面不断地给予支持,使物流业的发展加快步伐。
  其三,从全局出发协调区域发展规划。发展现代物流也是一项涉及到、通讯、仓储设施等领域的系统工程,缺乏社会配合的环境,物流业是难以深入发展的。因此,特别需要政府能从建设物流业的大局出发,对整个物流产业进行规划与协调。
  三、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物流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
  现阶段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物流企业要顶住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并发展壮大,培养核心竞争力,需要政府对物流进行规划、引导、培育、投资与协调。
  (一)规划者
  一个完善的社会化物流的建立和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宏观统筹规划,也离不开适当的约束和规制。在一个权威的物流管理组织产生之前,这些工作必须由政府来完成。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如果物流不能形成体系或物流组织布局分散、规模小,要想全面发展物流业和提高其作业效率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在制定物流发展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立物流网络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政府要调动物流业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建立和健全我国的物流网络,使物流形成体系。目前,我国政府对物流的整体规划不够理想,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环节浪费惊人、物流市场无序竞争等,从而导致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要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政府应当对物流业的发展尽早做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战路规划,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亟待解决的地方,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各部门互不协调、重复建设的现状。除全国性整体规划之外,还应帮助地方政府结合地区的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
  (二)投资者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现代物流需要交通运输系统和信息交换等公共系统的支持。但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单个企业是无力承担投资费用的,这些设施的建设只能由政府来投资。在建成后实行专业化经营,包括交给民间企业经营。
  目前我国物流设施的投入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国家财政对物资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不足,其结果是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现在的交通网络的系统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均,导致物流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其次是我国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也明显不足,网络硬件设施发展不足,网络速度低。这些也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发挥投资者的角色作用,加大对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利用信贷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或有条件的个人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

  (三)培育者
  在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应培育一批优势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物流市场,这也是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政府可通过改制、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尽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公司。在此基础上,要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或企业集团。政府培育和现代物流企业要遵循客观,运用市场机制去培育,决不能搞“拉郎配”,干预企业自主决策。
  (四)引导者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但政府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政府应从宏观上把握正确方向,为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好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集中一定力量,通过宣传导向和工作交流,正确引导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物流企业的物流供给。倡导和鼓励工商企业逐步将生产制造领域以外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品流通领域的加工、整理、配送等业务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或重组,或者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物流业务委托出去,交给专业物流公司承担。对于工商企业整合重组分离出来的有效物流资源,应支持其组建专业的物流公司,实行专业化经营,也可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
  (五)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者
  物流业要健康发展、公平竞争就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制约和指导,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理所当然应由政府来完成。政府应根据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我国物流业实际情况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行为,打击越轨者,保护依法经营者。我国现在的物流政策法规还留有很大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已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应加大创新力度,研究制定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清除不利于物流发展的规章,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发展。
  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是物流规范化、高效化的基础条件,这一体系的构建同样也只能由站在公正立场、立足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府来承担,政府应在科研机构和社团组织的协助下,尽快构建物流业带有共性的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在统一标准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物流的设施及装备,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六)调控者
  就现代物流体系而言,政府的调控功能集中表现在运作秩序的维护上,即在法律基础上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保护大众消费者的利益,实现市场力量的均衡,进行意识形态和领域的投资,提高人的素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的调控功能首先体现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上,以及具体操作机构管理权利的相对集中上,以减少摩擦,形成合力,加速物流业发展进程。
  四、政府应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应转变观念,实现自己的角色转变:由宏观微观的统管者转变为宏观政策的制订者和监督执行者;由企业经营的直接决策者转变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辅助者。今后政府只注重宏观层面上的事情:制定产业政策,合理规划产业的布局,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监督法规的执行情况;微观层面上的事情完全交由企业自主决定。这样就会形成物流市场的参与者各司其职、合理有序的局面,以此来促进中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1]杨文慧,王勇,查德利.浅议政府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物资流通,2001,16.
  [2]石万鹏。努力实现我国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国物资流通,2001,16.
  [3]王佐.发展物流产业与政府市场定位.中国物资流通,2001,21.
  [4]沈玉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国际商务研究,2001,4.
  [5]张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初探.国际商务研究,2001,3.
  [6]云利珍.我国发展物流业的环境分析和对策建议.国际经贸消息,2001,115.
  [7]叶家伟,孙建军.发达国家物流模式带来的启示.国际经贸消息,20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