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丁辉关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考察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十一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五”时期(20012005年)是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这一时期,我国仍将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消费需求继续转型升级,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加大,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增长的主导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我国的“入世”过渡期结束,“入世”承诺基本兑现,我国市场将更加开放,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带来国际产业转移,这将给我国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一些重点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维护产业发展安全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挑战。
  二、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 
  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总体不协调状况。从国际三次产业构成比较看,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构成和从业人数的比重都大大高于其他国家,而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和从业人数的比重又太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且与世界平均水平和一般发展家也有较大差距。从产值构成看,2002年我国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2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则低32.8个百分点。从从业人数看,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达到50%,而第三产业又远低于其他国家。改革开放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这虽然符合产业发展,但是,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化进程,迅速成长的工业并没有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作用也相当突出。根据国际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我国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产业结构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各次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比较缓慢 
  在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结构虽有所优化,种植业比重有所降低,但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增长缓慢,劳动生产率仍较低。一是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国家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有效的流通组织和社会化技术信息支持服务。工业和服务业对农业的支持也较为薄弱,农产品流通和营销服务滞后。
  在第二产业内部,总量扩张虽然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一是传统工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占90%以上,高技术产业不到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二是产业技术结构不够合理。我国工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三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各行业部门产品分散程度较高,集中度较低,产品差别化和市场细分化不够,工业生产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造成产品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脱节。
  在第三产业内部,总量偏小且行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水平滞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我国2005年仅为40.3%。从内部结构看,商业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40%以上;邮电通讯、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发展仍然不足;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房地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另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三)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较低 
  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变动的不一致导致了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根据s·库兹涅茨的研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趋于稳定,在进入较高收入水平后则明显上升;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明显降低,而且当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时,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水平较高。我国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偏低,而第二、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偏高。近年来,三次产业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2.04上升为2005年的2.10左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分别由0.30和1.43下降为0.26和1.32。这说明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大幅下降,工业从业绝对人数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受阻,有一部分转向了第三产业。这说明我国用大量的劳动力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来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配置极不合理,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还处于低水平阶段。
  (四)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存在很大差距。随着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呈现出农业与工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城市传统工业和城市新兴产业并存的格局,产业结构表现出复杂的多重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另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东、中、西部各区域存在相当差距。“九五”以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尽管有所缩小,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却仍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同时,各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差距较大,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大低于中西部地区,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而,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却很高,城市产业缺乏分工和优势互补的机制。据测算,东、中、西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3.5%,中西部结构相似率为97.9%。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趋同化阻碍了地区优势的发挥,不利于资源在地区间的合理配置。这样,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差距影响到我国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 

  三、“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策略

  (一)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可见,提高创新能力已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高科技革命,这对世界产业结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高技术产业化日益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一方面,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家要做好总体规划,增加投入,出台激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引导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培养我国知名的民族企业和品牌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推动这些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二)促进各次产业结构内部调整,实现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的首要任务,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一是要加强哝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电网和信息建设,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节约型农业。同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高科技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的比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三是要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技术化和规模化经营。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农场”、“订单农业”等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与农业的产业综合,扩大农业生产外延,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建立现代化大农业体系。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行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同时,加快资源整合,提高生产集中度和产业集约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充分发挥技术组合优势,开发相关产业的核心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技术的产业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三是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的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必须确立东、中、西部适度非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思想,着眼于提高整体素质,把西部的资源与劳动力优势、中部的区位优势和东部的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产业内部关联度,建立多层次、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结构体系。

  3.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强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基础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加快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运输业,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发展广告业、咨询业、技术服务业、维修业等新兴服务业。二是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积极开拓大型超市、连锁商业、快餐、休闲娱乐、社区服务、公共交通、房地产开发等直接面向生活消费服务部门的市场;大力发展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观光旅游和专题旅游,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三是促进科教文卫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尤其要鼓励民间资本办学,大力促进科技培训、信息咨询、娱乐等行业以及、、审计、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

  (三)进行制度创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项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制度环境。一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加强市场经济法规及制度的建设,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二是加快投资体制的改革,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消除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放开对金融保险、电信、交通、、旅游等行业的进入限制,允许有实力的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深化石油、电信、民航、邮政、烟草、盐业等垄断性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通过金融体制改革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打破行业、部门的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用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四是制定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的政策,通过强化研究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立期权制度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品投资及加强相关法规建设,提高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能力。

  (四)贯彻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各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优化升级

  贯彻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区域差距趋向缩小、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以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的现代化,以农村的现代化支持城市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大力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保持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性,增强东部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发展。三是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要重视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要做好地区间、城乡间的利益协调工作,合理进行产业分布,促进地区产业分工的合理化;加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地区之间利益转移机制的形成,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