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价格上涨 理性出台调控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祁京梅 时间:2010-06-25

摘 要: 今年4月份CPI涨幅高于多数人的预期,且为本轮通胀的月度最高点。食品价格上涨、居住类价格涨幅高、品出厂价格涨幅高及翘尾因素较高是CPI涨幅提高的四个主要原因。根据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当前的形势,可以得出二季度新涨价因素增多,且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针对以上分析,本文给出了几点缓解通胀的政策建议,如中央已出台的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要坚决执行,加大农民养猪、种粮的正常补贴和灾害补贴,对低收入人群加大物价补贴力度,适时地进一步出台加息措施,加大对短期内重点产品生产的财政补贴,对限制类行业实施严格的财税制度等。
 
关键词: CPI上涨,通货膨胀,宏观调控,调控措施,政策建议

  刚刚公布的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达8.5%,这个水平高于多数人的预期,也是本轮通涨以来的月度次高点(今年2月份8.7%)。为何物价实际涨幅高于人们的预期,导致物价上扬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宏观调控应采取什么政策?
  
  一、CPI涨幅提高缘于四方面的原因
  
  今年4月份消费物价上涨8.5%,比上月涨幅提高0.2个百分点,涨幅高于多数机构的预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食品价格仍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8.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2.1%,比上月涨幅提高0.7个百分点。初步测算,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29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涨幅不减是CPI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从食品价格内部构成看,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7.9%,比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7.4%,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粮食及豆类价格持续上涨是价格上涨的主因。
  二是居住类价格涨幅有所提高。4月份在居住类价格中,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26美元,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7.1%,比上月涨幅提高0.1个百分点,而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也使与住房相关的建房和装修材料类价格涨幅较大,4月份上涨7.1%,皆为近几个月的较高,上述两类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CPI的上涨。
  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持续走高对CPI上涨有所传导。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这是自2007年7月份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以来,两类价格上涨的最高水平,也是2004年以来生产性价格上涨的最高点。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5.4%,涨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走高直接推动到CPI 中工业制成品价格的高低。4月份居民消费物价中除服务价格之外的消费品价格涨幅达到10.6%,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也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充分说明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走高,已对CPI上涨产生传导和推高作用。
  四是翘尾因素较高。根据测算,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对2008年全年的翘尾影响为3.4个百分点,但是,2008年各月的翘尾因素影响并不相同,其中4月份翘尾影响达到5.2个百分点,比平均翘尾影响1.8个百分点,翘尾因素仅次于1月份的5.8个百分点,是全年翘尾影响的第二高点,因此也对4月份涨是有所影响。
  五是最新物价运行资料与4月份CPI数据有滞后期。最近一段时间来自各方面的资料表明,我国猪肉、粮食价格稳中有落,供应基本稳定,而蔬菜和鸡蛋价格还有所回落,但是,4月份的物价涨幅仍居较高水平,似乎权威部门的统计与实际有所不一致。其实,4月份的物价数据是截止到4月26日以前物价走势的反映,并不包括最新的物价走势变化,而且统计口径也有差距,因此两者不能一一对照。
  
  二、二季度新涨价因素增多,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
  
  (一)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石油价格高位振荡,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据商务部监测,一季度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扬,涨幅达14.6%,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更为迅速。在前几年上涨的基础上,今年粮食价格继续攀升,目前大米已突破每吨1000美元大关,年涨幅超过3倍。由粮食涨价引起的全球性恐慌正在迅速蔓延,许多粮食出口国开始限制或者停止粮食出口,发达国家已将粮食作为类似石油的战略物资。尽管世界经济减速会减少石油需求,但新兴经济体需求旺盛、地缘和投资基金等因素抵消了这一因素,石油价格将继续在100美元左右的高位震荡运行。国际粮价和石油价格上涨,将对国内价格的上涨产生较大的压力。
  
  (二)货币流动性增大,物价上涨有货币条件
  
  根据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二季度,促进货币供应增加的因素很多。首先,是“热钱”流入增加,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额中除了贸易顺差和FDI外的不可解释的部分达850亿美元,规模远大于前几个季度,说明外资流入正在增加,增大了国内货币供给和流动性。随着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和中美利差的进一步拉大,外资流入的步伐难以减缓。其次,货币供应增长依然较快,一季度期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增长18.3%,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3%,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投资需求高位运行,投资品价格上涨加快
  
  在投资持续旺盛、原材料和品价格较快上涨的影响下,自2007年以来,投资品价格指数持续走高,今年以来上涨进一步加快,一季度涨幅达到8.6%,高于去年全年4.7个百分点。根据经验分析,投资品价格增长一般滞后投资增长半年左右。由于当前投资继续在高位运行,预计投资品价格在二季度还将保持高位。
  
  (四)供需变化使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增大
  
  一是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比较稳定,库存比较充裕,但也存在一定的缺口;二是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今年以来各种农资价格均出现大涨,绝大部分农资价格居历史最高水平。农资价格上涨增大了粮价上涨的预期和压力。三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粮也将增加;四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对肉、禽、蛋等副食品的需求将日益增多,从而导致饲料用粮增加。另外,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以及国际粮价飙升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五)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正在加大
  
  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包括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都有所扩大。另外,新劳动法的实施及其它一些因素,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增加成本推动了企业商品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增大消费价格上涨压力。
  
  (六)翘尾因素影响依然很大,消费价格涨幅将维持高位
  
  初步测算,一季度CPI上涨8%中,翘尾因素占5.2个百分点,二季度翘尾因素占4.9个百分点,仅比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根据一季度新涨价因素对消费价格的影响幅度及二季度新涨价因素可能的变化情况,消费价格涨幅将维持高位。
  预计二季度物价将增长7.5%,上半年增长7.8%,涨幅比一季度放慢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二季度物价涨幅中新涨价因素比重比一季度有所提高。
  
  三、主要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当前物价形势,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已在居民消费价格公布的当天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了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6.5%的较高水平,那末接下来还应出台怎样的政策措施。我认为,目前的调控应坚持两方面的原则,一是以“抑制物价上涨、防止通货膨胀”为目标,保持已有政策的连续性,并适时出台新的政策。二是客观判断形势,不能由于严格控制物价的上涨,货币政策过度紧缩,以至于影响到经济的正常。
  一是中央已出台的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要坚决执行,继续控制水、电和燃料等公用事业类服务价格的上调,严格控制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肉、蛋、奶和方便面等产品的行业搭班涨价行为。
  二是应加大农民养猪、种粮的正常补贴和灾害补贴,稳定收购价格,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农民对养猪、种粮的生产积极性,扩大国内供给。近年来,油、电、煤、水等基础产品,以及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从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来看,2008年1月和2月,各种农资的价格都比上月有明显上涨,绝大部分农资价格居历史最高水平。农资价格的飙升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专家估算,目前的种粮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但粮价仅上升6%,种粮的成本收益率已从去年同期的21%下降到目前的16%。
  三是对低收入人群加大物价补贴力度,不使他们的生活受大影响,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调查表明,物价持续上涨,使低收入阶层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受到较大影响,为了保证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其他消费趋于谨慎和保守。
  四是在适当时候可进一步出台加息措施。目前,我国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4.14%,而物价上涨8.5%,储蓄存款负收益的问题进一步凸现。为减少居民储蓄收入的缩水,有必要采取不对称加息政策,提高存款利率,增加储蓄存款的收益。化解由于股市财富效应锐减、没有新的涨工资安排以及物价大幅上涨导致居民财产收入实际增长大幅减速的不良局面。
  五是加大对短期内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由于当前财政收入较为充裕,在政府支出方面,可以考虑对重点产品与主导产业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一是针对“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攀升”这一特点,短期内应扩大对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生产企业的补贴额度。二是对农资产品生产按比例给予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降低农资产品出厂价格。三是扩大食用油、猪肉等食品类产品进口的财政支出,加大国内短缺产品市场供给。四是放宽对能源类、燃料动力类及初级产品生产企业的补贴额度。由于近期内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幅调整,所以建议增加对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行业重点企业与大型企业的财政补贴数额,通过提高政府投资比例、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等措施支持企业生产。
  六是对限制类行业实施严格的财税制度。对于近期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企业实施严厉的税收惩罚性措施或直接依法进行打击;对“两高一资”产业与产品继续提高税收门槛;通过提高土地使用税等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10.6%,比去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经济已有减速迹象,在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再加上目前四川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破坏,灾后经济发展需要适当的资金支持,当前还不宜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性政策。同时,为了防止经济可能出现过快下滑,还应当着手准备应对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