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双解困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高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比例逐年增加,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显。文章结合高校贫困生工作实践,提出经济解困与心理解困双解困才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最佳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经济解困;心理解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经济快速,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有逐步扩大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这为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许多高校以此为契机,纷纷扩大办学规模,高等教育也逐渐朝着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高校“扩招”过快,财政拨款有限,随之而来的是贫困生难以承担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出现了贫困生经济困难、精神困乏和心理困惑等一系列问题。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贫困大学生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因此,如何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解决贫困生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落实发展观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双困”问题
当前高等学校贫困生的总体数量和所占比例都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通过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困助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经济上的不平衡、生活地域的变化以及部分贫困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等原因,贫困生出现了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双困”问题,部分学生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健康成长。
(一)经济贫困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从1997年全部实行招生收费并轨后,高校学生上学不给钱或少给钱的时代随之而去,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大量的高校贫困学生也随之涌现出来。高校贫困学生是指高校内一些经济上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有的甚至无力维持学业的大学生,从目前全国平均状况来看,一般将学生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确定为“贫困生”,低于90元的则为“特困生”。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体制改革,学生实行缴费上学,每年维持一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费用在1万元以上,包括学生的学费基本在大约4000-5000元/年.生、住宿费500-1200元/年.生、书杂费600-800元/年.生,加上在校期间生活费、往返车旅费;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差距的扩大,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由于所在地区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家庭收入更低。再加上这些地区群众思想落后,超生严重,一个家庭几个人同时上学的不在少数;在高校贫困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父母双亡或单亲子女、父母下岗,这些家庭的大学生大多生活困难,经济无保障;由于天灾人祸等变故出现的困难家庭,这种父母长年疾病或学生本人长年疾病、残疾,学生不但在经济上困难,学生的心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压力。
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助学贷款、政府助学金、勤工俭学、社会助学基金等,部分优秀贫困生还可以获得奖学金。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用于缴纳学费,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和政府助学金又不能够同时享受,再加上勤工俭学、社会助学基金资助人数和金额的有限性,贫困生每月从外界获得的经济资助不足250元,经济来源少直接导致生活费用低,造成经济贫困。
(二)心理贫困
贫困生是高校这个“大家庭”中特殊而又倍受关注的一个群体。许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故土, 面对发达地区来的大学生, 经济方面的落差, 容易导致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上的不良变化。有些贫困生不愿正视现实,以“贫困”为耻,嫌弃自己出生贫困。部分贫困生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刻意隐瞒自己贫困的现状,害怕别人问及家庭,不愿提出困难补助申请,盲目攀比高消费,甚至不惜借钱来实现。有些同学领着生活补助费,却宁愿饿着肚子也要购买衣物、化妆品等;有的同学想得到打工的机会,却对学校提供的比较艰苦或不够体面的岗位不愿去干,认为当着同学的面做服务工作有失尊严。这些现实造成部分贫困生在性格和心理上的扭曲。
贫困生常常为衣食学费发愁,每天都要用一定的时间来“精打细算”, 分配那仅有的生活费, 而且学习上有什么额外开支,他们就会遇到“经济危机”,又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校外打工经商来填补这额外的开支,造成身心疲惫,直接影响学业。面对重大的经济压力的贫困生,还会遇到由经济困难而带来的生活、学业、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挫折,这些往往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失衡、紧张和焦虑,思想包袱沉重,情绪低落,心理灰暗,常常会悲观消沉,自我封闭,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愿与他人交往,甚至性情怪异,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如曾惊动全国的“马加嚼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
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以及青年一代“自立自强”意识的落后,加之学校教育中艰苦奋斗精神、自立自强精神培养的忽略,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自立精神是显而易见的。包括不少经济困难学生抱着“等、要、靠”的思想,等待家庭节衣缩食乃至举债,等待学校的生活困难补助,等待学校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由于严重的经济负担,使有些贫困生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抱着“铁饭碗”、“混文凭”的态度过日子。因此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不愿意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最后不是因为贫困而辍学,而是因为不愿意学习而辍学。更有甚者由于经济压力导致心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进而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还有一些经济困难学生拖欠学校学费,当老师对其进行说服时,还理直气壮地回应:“我就是交不起学费,我能怎么办?”
面对他人的爱心,不懂感谢,严重缺乏感恩之心,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助, 有的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 理解偏执。有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由于长期接受别人的帮助,养成了经济上依赖、等待,甚至有的贫困生在得到经济援助后,并未充分认识到这是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爱,反而觉得自己理所应当得到帮助。有的贫困生甚至抱怨得到的补助太少,抱怨为其提供的勤工助学工作太累,当资助名额有限不能照顾所有经济困难学生时,一些学生还怀恨在心。
二、解决当前贫困生问题的“双解”对策
对于贫困生而言,经济和心理双方面的解困,要比单用经济手段更为重要,解决问题更为有效,也只有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并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一方面,要在经济上尽可能地帮助支持贫困的同学,为其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和教育,使贫困生对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有着更为积极的认识。只有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并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高校要利用好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杂费减免、勤工俭学等,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同时要积极拓宽勤工助学领域,多渠道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在课余时间或假期可做一定的服务工作来获取报酬,解决部分后顾之忧。构建和完善“奖、贷、助、补、减、勤”立体化的资助体系。
1.积极落实好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当前资助高校贫困生的一种主要途径,虽然社会反响强烈,但此项工作运作不够理想,推进困难、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就是高校贷款学生还款违约率过高和银行风险过大。各主管部门、银行、高校应密切配合、沟通设立以下相关机制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健康的。要建立和完善我国诚信制度,降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要设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担保基金;要全面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专题讲座;要增加政府制度投资,改善国家助学贷款信誉环境,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完成;要指导银行、高校在此项工作中达到互利效果,让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2.全面推行“绿色通道”、奖、减、免制度。自从教育部提出“不让一个大学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口号后,许多高校都开通了“绿色通道”,让家庭困难的学生优先入学,入学后学校再核实好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实行“减、免、补、奖”等措施,为这类学生提供求学的基本条件。还可深挖校内潜力,动员教职工、家庭经济较为富裕的学生或毕业班集体采取成立爱心基金会、互助基金和借款等形式,使贫困生感受大集体的温暖。
3.多方筹措争取社会资助。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单纯依赖政府资助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各高校必须多方面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包括对助困工作的支持。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科技转化合作单位以及毕业校友的联系,争取让他们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以壮大助困基金。
4.加强其他辅助模式。当前除了国家、社会、学校的各种经济资助外,应加强其他辅助模式资助力度。勤工助学作为缓解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已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共识。现在各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远远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要,学校应该增加一些技术性含量较高的岗位,学校可以尝试走出校门,进人,争取一些适合大学生特点的知识型、技术型的勤工助学岗位,贫困学生在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收人,可谓一举多得。
(二)心理解困,精神扶持
高校贫困生工作不仅仅是经济解困,更应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解困”。必须全面细致地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特点,主动用无微不至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田,构建自立自强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意识教育四维一体的贫困生思想教育体系。
1.自立自强教育。要对贫困生在经济资助的同时,不失时机的作好艰苦奋斗的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伟大的创业,必须大力弘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要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传统的“等、要、靠”的观念,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不坠青云之志,锐意进取成为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大学生积极用自己的劳动和才智养活自己,如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形式“脱贫”,树立起自立、自强的精神。
2.责任意识教育。要使贫困生明确,只有胸怀感恩,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回报他人及社会, 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回报”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目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普遍淡薄,加强对他们的责任教育,让他们明白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分忧,为社会贡献力量。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发愤图强,将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经济生活状况。在他们接受资助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培养强大的责任心。
3.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帮助贫困生渡过“心理贫困期”,学校可设立贫困生咨询机构,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热线电话、通过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测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或解答贫困生的疑难问题,稳定贫困生的思想情绪,帮助他们培养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高校应该组织各种各样的互动活动,为贫困生创造一个个良好的自我展示的舞台,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平衡,自信的面对他人、面对生活,摆脱“自卑”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困扰。
4.就业意识教育。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消除自卑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培养主动的、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抛弃虚荣浮躁思想,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敬岗爱业观;科学的职业选择观,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四个关系;应有的道德诚信观,教育贫困大学生既不能因贫失志,也不能因贫失信。
总之, 贫困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扶贫的同时,更应注重精神扶贫,经济解困与心理解困双解困才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最佳对策。应从贫困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一个和谐校园。
【】
[1]徐涛.西部高校贫困生思想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
[2]张光明,袁荣.按照新机制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5,(5).
[3]杜喜荣.论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