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性供给刚性:通货紧缩的病根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兰生 时间:2010-06-25

史表明,经济由下滑衰退转向复苏繁荣,都是由淘汰劣质供给热潮开始的。经济下滑难以治理,在于劣质供给不退出市场的供给刚性,使市场不足。市场不能充分调节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使政府失灵。供给刚性在于产权制度使劣势缺乏退出市场动力,财政银行企业三位一体“产权自我交易”保护劣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可回避。

市场经济是由供需双方构成的,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已经五年,通货紧缩并未缓解,经济只是在短期技术因素作用下遏制下滑,并未走上良性循环。这就反证,通货紧缩重症在供给而不在需求,治理通货紧缩的主力应是解决供给问题。

通货紧缩伴随的经济下滑甚至衰退,是供给过剩的经济失衡的表现,它发生在经济繁荣基础上,所以没有繁荣就没有衰退。经济下滑表现在供给过剩进入上限,而需求并不一定减少,只是赶不上供给的增长而制约经济的增长。供给过剩,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博弈的市场上,生产者处于弱势而向消费者妥协降价,出现物价走低。物价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有些西方学者干脆用物价变动来描述宏观经济景气变动。此时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价格不断向有利于买方的一端倾斜,甚至扭曲。优势企业益显其强,劣势企业更显其弱,优势企业或因生产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或因有利润积累能承受降价损失。劣势企业则相反,劣势企业或因技术落后,或因产品落后,或因管理落后,市场机制力量迫使其退出市场。优胜劣汰导致供给减少,同时失业增加和劳动力价格降低导致需求减少,经济由下滑到衰退。从经济史看,每当经济衰退和危机时,复苏都是由企业破产倒闭兼并热潮开始的,亦即淘汰劣质供给。优胜劣汰创造了市场空间,优势企业或投资于并购,或投资于扩大再生产,或投资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投资扩张带来就业增加和劳动力价格提高的需求扩张,经济由失衡趋向新的均衡,景气回升,趋向新的繁荣。经济周期不是简单重复,是一个创造性破坏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生产结构,技术和管理推上新台阶的过程。所以说,经济周期是经济质量提升机制,发达国家的经济都是经过这样反复的周期波动发展起来的,只是由于市场的成熟,竞争充分,优胜劣汰趋于常态,波幅趋缓而已。

中国通货紧缩难以治理在于供给刚性。供给刚性在于保护劣质供给。

治理经济供求失衡的通货紧缩,重在发挥市场作用,充分竞争,优胜劣汰解决供给问题。中国通货紧缩难以治理的根源在于供给刚性,且保护这种刚性。主要表现是保护劣质供给。

其一,政府保护劣势企业。

一是企业解困脱困政策对象,虽并不都是劣势企业,但肯定没有优势企业,企业越困难,保护政策力度越大,如债转股,债务停息挂帐,封闭贷款,贴息贷款;二是行政手段,如“拉郎配”兼并联合,让优势企业保护劣势企业;三是设置行业壁垒,严格市场准入管制;四是地方保护,限制外地优势企业产品进入本地市场。五是地方保护的假破产真逃债,使濒临死亡的企业起死回升。

其二,价格机制难发挥优胜劣汰作用。

价格机制是调节供求关系机制,价格竞争是优胜劣汰的主要手段,通货紧缩期更是如此。但在中国,价格机制很难发挥作用,典型表现是彩电业。进入通货紧缩,彩电价格战不断,以至全行业亏损,挑起价格战的优势企业挺不住了,他们要淘汰的劣势企业倒能挺得住。专家们认为我国有七八家彩电企业就够了,而目前拥有品牌和贴牌彩电企业仍有六七十家。提出解决汽车制造业散乱差10年了,也无多大成效。

其三,企业缺乏退出市场的内外在动力,劣势企业难退出市场。

企业为盈利,追求资本收益是企业唯一目标,也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当企业不能盈利且无盈利前途时就自动退出市场,避免损失。中国国有企业以产品销路为存在理由,所以就有宁可亏损决不放弃市场的决心和恒心。只要降价,市场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从动力分析,企业亏损的是国家资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其它债权人的资本,而企业退出市场则意味着经营班子退出市场,所以,企业能一直亏下去而存在于市场。

退出市场本该是自己的事,国企则受制于多种外部力量;一是意识形态力量,因国有比例下降又提出有进有退,进退不可能等量,而可能退大于进,这就可能影响其主导作用和控制力,也就形成国有经济投资增长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现实,国有企业解困脱困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地方政府力量,其属下企业破产影响政绩和形象,被外地和民营企业兼并又不忍放弃控制权,所以就不计成本挽救。上市公司农垦商社连亏5年,每股净资产-8.97元,负债11.37亿元,结果,由控股股东结清9.67亿债务并注入优质资产起死回生。为挽救一个濒临死亡企业,投入能建数个同等规模企业资金资源的事并不罕见。证券市场退市制度启动,不少省市政府成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领导小组,组织资金资源挽救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即使退市,也还不是破产。三是银行力量。一个企业净资产亏尽,企业全部财产就是债权人的,债权人绝不会任其亏空,而是站出来为它送终(朱锡庆语)。但国有企业一直亏下去,主要债权人银行仍不动作。因为企业死亡会暴露贷款银行的问题,还因为企业亏损带来的银行损失可由国家承担,这也是银行不积极给民营企业贷款的主因,民营企业贷款损失银行自已兜。

其四,社会保障欠缺。

通缩期市场调整供给导致失业增多,劳动力价格降低,收入减少,相对贫困家庭增加,这就必须有相应社会保障能力保证市场调整。社会保障积累不足,难以承担经济充分调整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国有企业职工无预留提取社会保障,他们的社会保障就隐含在国有资产中,相应的就隐含着终身雇佣,这也是国有企业退出的阻力。

一般认为经济周期波动是市场失灵表现,避免或缓解周期波动要强化政府干预。实践看,市场经济国家从经济下滑衰退到繁荣,市场调节是基本力量,现在波幅趋缓,也是市场日常调节比较充分,经济风险日常不断释放的结果。当然不可忽视政府干预作用,政府干预主要是积极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有个时机把握问题,当市场调节比较充分的时候,积极财政政策进入,带来良好经济预期,刺激民间投资,产生乘数效应,然后作为短期的积极财政政策适时退出。中国在市场没有充分调节,供给刚性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且压抑市场调节,民间缺乏投资空间,积极财政政策难以带动民间投资产生乘数效应,通货紧缩持续,短期政策进入中期且进退两难。在中国,通货紧缩是市场不灵,在市场不能充分调节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又导致政府干预失灵。从这个角度看通缩持续的现实,有利于打开治理通缩新思路。

供给刚性根本在产权制度缺陷,解决供给刚性问题进而有效治理通缩,产权制度改革不可回避。

一句名言圣经般在商界代代相传,杀人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无人做。我们的企业为何做赔本买卖且一直做到底?答案在于产权制度安排。从产权制度看,企业(包括商业银行)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有明确的剩余索取和亏损承担者;二是有明确的产权边界,财产具有排他性,非等价交换不可占有;三是纯粹的经济性质组织。国有企业三个特征都不完全。这样,企业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即某个成员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和后果不完全由做出该行动的人承担。国家(财政)、银行、企业产权三位一体,即一个抽象所有者,所有者代表是政府,是企业外部性实现条件。一是三者之间可发生自交易,有人称是一个人右手和左手的交易,这种交易无法也无必要成本;政府让优势企业或银行救助,更不能逼债;二是企业亏损可转移给银行,银行亏损可转移给财政;财政发债补充银行资本金,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财政拨款核销破产企业银行坏账,今年就是800个亿。企业亏损也可直接转移给财政,这就是财政为企业解困直接间接的投入。这样的产权制度,将微观市场主体风险集中于宏观,国家为企业解困“买单”,带来财政风险,买来的却是供给刚性。

经济问题一般都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往往被繁荣掩盖而衰退则暴露,所以解决经济问题总是必从体制入手,市场经济国家亦如此。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七八十年代经济滞胀里根推行经济新自由主义,弱化政府干预强化市场竞争,都有明显成效。中国处于体制转轨期,体制瓶颈不解决,技术性调控实难奏效。所以,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包括通货紧缩,改革比什么都重要。国家经贸委王忠民说,中国最大的风险是拖延必要的改革。反过来也可以说,中国最大的希望是推进改革。

市场经济是一种由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体制或资源运行方式。改革就是发挥市场力量,市场价格能调节供需,市场竞争能优胜劣汰,市场能引导资源顺畅流动到高效率地方。市场配置资源亦配置风险,找到应承担风险的微观经济主体,而不是集中于中央政府。财政要做的是,为竞争失败退出市场企业的失业工人的生活买单,而不是用生产公共物品的资金去无偿救助企业,牺牲纳税人利益又破坏市场竞争。改革将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转向民间,政府由推动经济增长转向保证市场有序有效竞争。民间动力来自产权明晰基础上的获利冲动,产权制度改革不可回避。改革将经济上的获利冲动,产权制度改革不可回避。改革将国有竞争性企业和商业银行产权人格化,每个企业和银行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有为获利进入市场和做强做大的动力,也有避免风险退出市场的动力,有依法保护和追索债权的动力,包括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而政府的执法和行政能保证这种权利实现。

总之,解决中国经济问题,通货紧缩治理,增长方式转变,生产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都不宜就问题看问题,应放在经济体制大背景上研究。体制是个纲,纲举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