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影响下的我国宏观金融开放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全球化;证券市场:开放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业的全球化主要指全国金融业的开放问题。代写 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是金融业开放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外国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并要求开设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尤其是中国希望加入WTO.西方国家会以中国必须允许跨国性银行在华漫立分行和开放本国银行业市场作为条件。因此,从长远发展需要看,中国必须认真研究银行业的开放问题,要研究中国银行业开放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时机:要研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妥善处理银行业存在的金融风险:要研究允许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形式、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要研究银行业市场开放后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的地位和作用,防止因市场开放过早而失去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应担当的角色,而且应从战略的高度研究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应对政策。这是确保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银行业的开放首先要研究银行体系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中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金融风险是由两方面原因形成的。一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下“计委定项目、银行拿钱”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而形成的不良贷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委挤财政、财政挤银行。这种信贷风险或者说是银行的金融风险是由制度造成的,很像南韩的政府主导贷款因素。二是泡沫性风险,这是因为经济过热,如房地产热和股票热形成的泡沫经济,当资产价格下跌后,银行出现呆帐和死帐。化解银行业的金融风险应该说是增强本国银行资本实力,步人良性循环和实施银行业开放政策的前提条件。
如何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银行开放的另一熏要条件,它包括政府对银行的监管和银行自身风险控制两个方面。我们在讨论银行监管水平时往往强调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这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依赖于每一家银行自身风险控制水平的高低。从东亚盒融危机的情况看。中央银行的监管制度基本上来源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监管模式,应该说有一“套比较接近市场经济运作的监管制度与体系,但金融机构还是普遍出现经营管理不善、风险控制不严、不良资产增加等问题。因此,借鉴亚洲金融危机教训.既要认真研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框架、方法与内容;同时也要研究银行经营风险问题.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健康运行的金融体系。
在培育本国市场的基础上稳妥进行证券市场国际化
证券市场从新兴市场逐步发展成为成熟市场的过程,代写毕业论文 必然伴随着本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因为⋯国经济从起飞阶段到发展成熟阶段.必须将本国经济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体系,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成熟阶段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从这层意义上讲.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涉及本国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尤其在本国市场未充分发育前,要不要迈出国际化的进程,一直是存在争议的题目,也贯穿着发展证券市场的指导思想。中国从1990年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建立中国的证券市场之初就迈出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主要是进行B股市场的试点。允许外国投资者持有中国的股票。1993年又进行了发行H股的试点,让中国企业到香港上市,后来又扩展到美国、英国、新加坡进行第一上市或第二上市。一种观点认为把好企业都拿到外国去上市,不利于本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应以发展本国市场为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建设既要利用本国资金,也要充分利用外国资本。运用股票形式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与发展本国市场并不矛盾。因此,在证券市场国际化战略上存在如何处理好本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关系问题
按开放的自由化程度不同,证券市场国际化可分为直接国际化和间接国际化。直接国际化是允许外国证券机构和投资者可能直接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买卖,货币也允许完全地自由兑换.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设立与经营和本国机构没有差别,市场完全放开。间接国际化则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原则上分开,允许国内企业在同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采用国际通行的准则,有条件地允许外币兑换.保证资本收益和红利的汇出。亚洲金融危机反映出当一国资本市场未充分发育成熟前,该国缺乏完全开放证券市场的基础。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对本国资本市场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我们必须借鉴这些经验.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骤、方式和条件亚洲金融危机的另一启示是如何有效地监管国际资本流动。当一国实施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后,对于外汇资本的流动基本上采用完全自由化的政策,国际资本的流入与流出会超出本国经济的承受能力溶易影响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因此,研究好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制度和框架,应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市场引导机制,以风险管理和审慎监管为核心,建立监测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防御体系,以应付系统性问题。二是要研究衍生工具市场与股禁市场的关系。当本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后,外国证券机构往往会在新兴市场中失去金融期货与期权市场的发展。使国际资本的杠杆力度加大,同样也会造成风险加大。三是要发展本国证券公司在证券市场的控制力,原则上要以我为主。否则。证券市场国际化会使资本流向外国金融机构之手。构成对本国市场的操纵和威胁。
当今的世界体系就足奠基在市场机制之上,所要建立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系,其参照模型不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现存的模型。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金融体系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与圆际金融体系接轨并溶入这个体系的过程。
(1)建立和完善由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金融机构开放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兼顾效率和公平、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经济,因此,必须更加注重宏观调控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行政的、的和经济的。前两类基本上为直接调控.后一类则多为间接调控。随着市场经济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发达到发达的演变.宏观调控也会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转换。在目前条件下,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积极尝试,改进和完善宏观金融间接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充分利用中央银行再贷款、重视利率杠杆、改进和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有效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金融开放作为市场金融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建立在由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为主的基础之上。
(2)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开放体制金融市场的主体是多元的.即一方面以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为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形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竞争、制约、互补并且具确不同作用的立体结构;另一方面,储蓄与投资的直接主体——政府、、个人的预算约束硬化,金融意识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平等的金融市场活动的参与者。
(3)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自我约束的金融管理开放体制首先,金融业已经从简单中介人发展到万能垄断者,为了防止金融业的垄断与集中的不良竞争.对金融业实行了分业管制、分支行设置、银行合并的管理来进行监管。其次,金融业的信息不对称是进行必要的金融监管的主要理论依据。代写 信息不对称完全可能导致金融业的种种消极效应。一是由于风险信息不完全,各种类型的风险产生,像清偿能力、利率风险、违约风险、外汇风险等系统风险的产生,金融机构会因此破产、倒闭,以至使整个金融业的不稳定性经常存在,将对社会、经济产生灾难性后果。二是由于不完全信息会引起大量的不良竞争行为,造成金融决策失误,经营失误,从整体上造成金融业的低效率。再次,从外部效应分析,金融业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金融机构运用不同期限结构和规模的负债业务,筹措资金,又进行不同期限结构和规模的资产业务,从中获取利益会存在成本与效益的偏差.而且由于借短还长,借零星还集中,其负债比例又相当高,使金融业经营存在极大风险。
[1]武康平《货币银行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吴水澎《现代企业制度与监督》中国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
上一篇: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
下一篇:路桥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