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竞争力理论及简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俞凯 时间:2010-06-25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逻辑起点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逻辑起点应当是绝对优势理论。国家优势理论最早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或称绝对成本论。斯密理论固然正确,但有个前提条件是各国都存在有别于别国的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即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产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是否可以参加国际分工呢?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解决了这一问题。

  比较优势论成功地解决了绝对优势论所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呢?在这方面,Heckseher-Ohlin要素禀赋理论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形态上相当成功,并在较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只是粗略考察供给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忽略了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此外,国际贸易已经渐渐向着要素禀赋、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间的贸易,收入越高的国家之间,其相同产业中相似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越发达,这无疑构成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二战后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涌现了诸如新要素贸易理论、收入偏好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技术进步理论等各具特色的解释框架,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国际分工、贸易和竞争的理解。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人力资本与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它们与李嘉图和俄林的理论一道为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官方机构、民间组织和学术界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日趋活跃。其中影响最大的观点有3种:国际贸易观、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世界(WEF)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1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以上国家竞争力理论观点的提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释了国家竞争力内涵、构成与发展,丰富了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知识,并开阔了研究视野。

  (一)国际贸易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就是其对外贸易竞争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其外贸竞争力来反映和衡量,影响对外贸易活动的内在因素可以用来解释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国外市场份额并获取长期利润的能力。外贸竞争力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一国输出扩张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对外贸易作为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身即影响着该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但国家竞争力的内涵比外贸竞争力的内涵要丰富和复杂得多,两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引进吸收和输出扩张能力的均衡,外贸竞争力仅是其中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国际投资、国家保护、汇率、开放度等因素。

  其次外贸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贸易动机、格局、利益和贸易政策,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国际竞争力学说是一门涉及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管等诸多学科的新兴边缘性学科,研究的是一国创造财富和国际化的能力,具有极强的福利经济学色彩。

  最后,一国外贸竞争力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除了比较优势外,更重要的是竞争优势。从国家整体来看,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竞争力的概念是一个综合的概

念,既意味着制度改进、技术进步,也意味着发挥比较优势。而实践证明,在国际竞争中仅有相对优势的国家不一定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对发展家而言更是如此。他们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如何将比较

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个国家优势的潜在可能性,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国优势的现实态势;比较优势涉及的主要是各国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国际交换关系,体现各个国家

间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和相对优势,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同一产业内的国际交换关系,体现的是各国相同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

  由此可见,用出口竞争力或国际市场占有率来衡量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全面的。另外国际竞争不仅在国外市场上进行,也可以在国内市场上由东道国民族与外资企业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报

告利用其数据进行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力的回归分析,其结论是高度正相关,并通过统计检验。相反国外竞争与国际竞争力的回归分析未通过统计检验,无显著相关关系。国内竞争对生产率提高尤其重

要,它加速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从而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二)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及其理论是他与同事对遍布10个国家的100个行业进行研究后的成果。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问题的关键是应当揭示为何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的行业地位。

   波特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面的特质构成该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

  这些特质包括:

   1.资源与才能要素:指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状况,包括熟练劳动力,以及在某一行业竞争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

  2.需求条件:指对某个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国内需求性质。

  3.关联和辅助性行业: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指一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竞争的本质。

  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比如,良好的需求条件并不能导致竞争优势,除非竞争的状态(压力)已达到促使企业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

   机遇和政府是另外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譬如,包括重大技术革新在内的一些机遇事件会产生某种进程中断或突变效果,从而导致原有行业结构解体与重构,给一国的企业提供排挤和取代另一国企业的机会。政府部门通过政策选择,能够削弱或增强国家竞争优势。例如,法规可以改变国内需求条件,反托拉斯政策能够影响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政府在领域的投资可以改变才能资源等。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较圆满地回答了理论界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对国际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其他的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利益理论)相比,波特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我们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它们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由于四种决定因素(以及两种辅助因素)的范围、品质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决定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以及生产的效率,而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生产效率又决定一国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决定这些产品和服务相对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的增长率。因此它们最终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实力、构成和持久件。分析这些的范围、品质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将它们同其他国家的决定因素系统相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一国的竞争优势在(或可能在)哪些领域,有多大,是否可能持久。

  2.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强调的是静态的比较利益,注重的是各国现有的要素禀赋,比如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初级要素,因此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像日本、韩国这类资源稀缺的国家在众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而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长期落后的原因。波特从动态的竞争优势角度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日本、韩国这类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不断创造的要素比静态的要素更能持久,其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而增加,而靠静态的要素禀赋获得的竞争优势则会随着要素禀赋的消耗而减少。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大量问世,初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进一步降低,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强。

  3.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国内需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是被传统的贸易理论忽视了的。波特的理论则毫不含糊地指出了国内需求同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国内买主的结构、买主的性质、需求的增长、需求结构的变化都对一国的竞争优势有决定性的作用。波特的理论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需求的忽略,其观点被许多研究所证明。瑞典在爱克尔式(Ikea)家具方面(Grubel等,1975)、加拿大在森林机器等资源开发设备方面(Globerman,1990)、瑞士在纸张产品机器方面(Bomeretal.1991)的竞争优势都是证明。

  4.强调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随着生产的全球化,许多学者认为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企业可以摆脱国家的束缚,在全球范围组织经营,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在利润最高的地方销售。国际环境可以代替国内环境。大前健一(1991)甚至宣称无国界时代已经到来。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无疑是对上述观点的反驳。国内的决定因素(国内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国内的竞争等)绝大部分是国外的同样因素所取代不了的。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作用实际上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波特的理论强调加强国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促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世界(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学院(IMO)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WEF和IMD自20世纪80年代创立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来,无论从概念到理论,还是从统计方法到分析方法都在不断发展。两机构不断谋求对复杂经济过程的更系统的描述和分析,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谋求社会、与经济过程的一体化研究模式。目前参加这一评价体系的有59个国家和地区,其总产出、贸易总量和投资总量占整个世界的95%以上,包括了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全部主要国家和地区。

  1.对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扩展

  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的重点是受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也就是探讨外部环境或经济体制对一国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作用程度。从本质上说,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设计、改革和经济政策的选择。因此,国际竞争力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企业竞争力。

  2.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

  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以未来5—10年的中长期人均GDP的增长为基础,建立多因素决定的系统评价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和大量经验性研究的综合。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强调国家整体的现状、实力和发展潜力,兼顾国际竞争的资产条件和竞争过程、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引进吸收与输出扩张、个人风险与社会凝聚力的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平衡关系,强化市场经济理论在系统描述中的评价原则的开发与运用,建立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3.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准则

  WEF和IMD于1994年9月联合发表了《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该报告修改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准则。它们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制造),然后通过国际化(在国际市场测量的结果)产生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可用下述公式表述为:

  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

  4.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在指标体系上,1997年的《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包括195个指标,其中硬指标68个,软指标(通过全球专家问卷调查得到的指标)127个,指标体系划分为8大要素和主要经济指标9个部分,8大要素是:开放度、政府管理、、基础设施、技术、企业管理、劳动力、法规和社会文明。

  1997年《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包括244个指标点中硬指标160个,软指标84个,指标体系划分为8大要素,它们是: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

   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体系中软指标占全部指标的绝对多数,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评价体系中硬统计指标占了绝对多数。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上,两家机构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即在统计标准化之后加权综合,但是各自选择的权数不同。

  三、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应用

  (一)世界市场整体发展竞争格局和主要因素分析。国际竞争力理论最直接的应用莫过于用来揭示世界各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揭示世界市场整体发展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地,通过对国际竞争力内部八大要素及其子要素竞争力的分析,又可以推断出国际竞争力格局演变的主要决定因素,从而有助于对未来竞争力格局作出正确预测并作出相应决策。

  (二)国际竞争力在国家间提高与发展的应用。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出发点即是为了比较和分析国家间竞争实力的差异,因而利用国际竞争力资料和理论,通过国际比较,有助于发现一国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所在,并能学习其它国家发展的经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与发展国际竞争力之目的。

  (三)国际竞争力与重大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国际竞争力涵盖的范围很广,对于进行重大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很有好处。WEF就全球经济中的七大重要现象利用国际竞争力资料进行了分析,包括外国直接投资与市场增长研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分析;信息技术角色的研究;中美洲经济变动研究;环境管制与竞争力研究;追赶与差距弥合的研究;国际竞争力中不可测度问题的研究等。当然国际竞争力还可以运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产业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等,因此国际竞争力是个开发价值很大的研究课题。

  (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理论发展的作用。在对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验证已有的经济理论,而且可以针对新现象和新问题对已有经济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甚至可以发展出新的理论。如在WEF对环境与竞争力的研究中,就得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结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