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消费的调控与引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推动社会建设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协调”。这就是说,社会和谐不仅要求政治和谐、文化和谐,同时还要求经济和谐。而经济和谐必然要求消费和生产和谐。消费和谐本身是经济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控和引导消费、促进消费和谐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消费的调控与引导,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以及消费领域的实际情况,对整个社会消费活动以及消费者个人的生活消费进行有意识的、合理的调节,使社会消费纳入文明、健康、的运行轨道,更好地为人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加强对消费的调控和引导,有利于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和拉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问、人和之间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促进消费合理化。
一、我国当前消费领域中存在与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总的来讲,我国消费领域中还大量存在着与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与生产不和谐,消费率较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2年世界消费率平均水平为80.1%,其中低收入国家为80.7%,中等收入国家为74.3%,高收入国家为81.0%。与之比较,近几年我国投资率持续提高,消费率则持续降低。根据《2001年--2005年统计年鉴》数据,2001--2005年,最终消费率分别为59.8%、58.2%、55.4%、53.6%、52.1%,居民消费率分别为46.6%、45.14%、43.17%、41.43%、38.2%。根据《2000年-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00-200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73.2%、46.8%、41.6%、34.1%、38.43%,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53.41%、32.45%、29.55%、27.56%、29.63%。这说明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没有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仍没有改变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
(二)收入差距扩大,高收人阶层与低收入阶层消费水平差距大。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以0.4作为居民收入差距的警戒线。以此为标准,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2004年为0.47。收入差距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主要方面,既有城乡差距、区域(中、西、东北与东部)差距,又有行业差距(2004.年人均收入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7.52倍)、差距。收入水平差距的拉大,使得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消费水平差距拉大,造成消费断层和消费不足,一方面,极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会使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导致全社会的消费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即城乡居民的消费增长出现相对放慢的趋势,不利于经济和谐协调发展。
(三)消费增长慢,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大。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消费水平均有所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二元结构,使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农民的消费层次始终滞后于城镇居民,出现了严重的城乡消费断层问题。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2.2,1995年为1:2.71,2000年为1:2.79,2004年为1:3.2。收入水平的落后,导致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增长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
(四)粗放型的消费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当前我国在消费方面不节约、欠环保、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相当突出。在土地使用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但目前许多城市大建豪华别墅,农村一家一户也各自尽其可能地大建其房;在能源消费方面,对太阳能、生物能等很少使用,基本上是单一地使用油电煤,高耗电的空调、电暖气、电炉具广为使用,又缺乏耗能强制标准,耗油高的老旧破车多有存在;在资材消耗方面,塑料袋、发泡餐具、木质筷子等一次性的用品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过度包装一个胜似一个,浪费粮食、食品的现象比比皆是,等等。这种粗放型的消费方式,浪费资源,危害环保,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五)消费环境较差。
消费环境好坏,关系着消费质量的提高、社会文明和全面进步。目前我国消费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距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消费需求。主要存在六大问题:(1)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2)价格欺诈时有发生。主要存在于一些新兴消费领域如商品房、汽车和电信、医疗等服务行业。(3)格式条款无视消费者意愿,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保险等服务领域以及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领域。(4)以虚假广告为代表的虚假宣传,尤其在保健食品、美容等行业更为普遍。(5)强制交易。突出表现在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和垄断行业的经营者,单方面设定消费者义务,强行推销、强制消费者接受商品和服务项目。(6)消费纠纷解决不及时,对消费者救济不够。消费者投诉(包括申诉、起诉)仍面临着举证难、鉴定难、解决难、执行难的局面。有些纠纷久拖不决,消费者四出奔走,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
(一)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消费率
消费率过低,投资率长期居高不下,其症结在于我国政府主导型、预算软约束的投融资体制所造成的投资效率低下。低效率的高投资率挤占和浪费了本可以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资源和财富。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投资的宏观调控,做到投资决策的化、民主化,建立投资决策人责任追究制度,减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维护投资要素市场的秩序,加快垄断行业改革,降低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提高投资效率。
(二)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约占城市人口的80%、人口的10%,低收入群体约占城市人口的10%、农村人口的80%。中低收入人群是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群体,有很强的消费意愿。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中之重,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为此,一是要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便下岗失业人员有能力再就业;二是要根据各地水平和企业经营状况,适时制定和调整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确保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能随经济发展而有一定的增长,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三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低收入户基本生活的最低保障标准,使其生活水平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提高;四是要尽快建立居民收入和纳税申报制度,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纳税监管。另外,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通过征收资源税、环境补偿税、特许经营费等手段将行政性垄断所得收归国有,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
(三)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消费的扩大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贯彻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适时免除各项涉农税收,如2006年全国全面免征农业税。同时,财政要完善对农业生产的“直补”政策,调动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培训和其他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要加强培训和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从业技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有一技之长。为此,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予以保障,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缺口问题。另外,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和协调职能,开发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资源,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扩大城市各类职业院校面向农村的招生。三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直接刺激投资需求,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而且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引导不同消费阶层实现和谐消费
对高收入消费群体而言,消费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较小,收入和物价的变动对其消费的影响不大。要扩大高收入者的消费,必须创新消费内容,拓宽消费渠道,扩大服务性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其消费基金向投资基金转变,既增加社会产品,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设立慈善基金、教育基金等,向低收入阶层转移其消费能力。
中等收入阶层基本构成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消费群体,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扩大这一群体的消费,关键就是要通过稳定就业、提高基本工资标准、巩固各项改革的成果等举措来提高其对持久性收入的预期,使其敢于通过信用消费买车、买房,稳定提升他们的消费水平,为低收入者消费层次的提高起示范作用。
低收入阶层是我国弱势群体,他们的消费倾向最高,消费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高。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关键就是要先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主要是广开就业门路,提高其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另外在财政政策上倾斜,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解决其住房难的问题。
(五)整顿市场秩序,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一方面,要构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体系,制定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反垄断法》、《促进公平竞争法》等,打破消费领域的地区、行业封锁和垄断,整顿治理市场秩序,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的大气候;另一方面,加快化流通设施建设,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化流通方式,推动商业规范化经营管理,从源头上堵塞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的渠道。
(六)推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谐协调
一是要按建立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强制推行各种消费品(包括住房、汽车、家用电器、产品等)的节能标准,制止过度包装,禁止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包装方式;二是要建立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联手的新旧商品循环回收体系,建立物资回收流通行业的企业准入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品对环境污染。三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和资源节约型消费方式,引导人们理性消费,尽量避免不合理消费所产生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均衡、合理地使用有限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