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 要: 作为描述总体性质和特征的一个概念,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系统由当前状态向理想状态或目标状态进化需要遵循的规范,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其内涵比经济增长方式更广泛、更深刻。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须更好地促进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重点,加快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加快建立和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并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产出结构,就业结构,科技进步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命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把“增长”改为“发展”,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改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将对我国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导向作用。本文围绕怎样认识和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切把握发展规律、深刻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地看,新成立初期,我们党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化强国,改革开放之前已经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发展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党的十五大把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调整投资出口消费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践中,中央深化了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认识。但是,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不协调,分配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地方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转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中央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战略思想。这样,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必然的和而然的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命题从理论上理清了我国发展道路,体现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
从理论上看,发展方式差异源于发展约束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技术、制度等非自然资源比较稀缺,土地、矿产、水、环境等自然资源的稀缺问题还不突出。当时,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本和技术与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相组合,表现为主要依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生产要素的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土地、矿产、水和环境等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生产要素供求关系的这个变化,要求从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方面对发展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要求和根本途径。其实,由于人均自然资本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开始就受到自身自然资源的约束。延续以往的较少的资本、技术和较多的自然资源相组合的发展方式,必然伴随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峻等问题,只不过这种约束在经济总量较低的发展阶段不明显。如果说矿产资源可以从国外进口,那么像土地、水、环境容量这样的自然资源则必须依靠国内供给。由于自然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越来越严峻的制约因素,我国只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道路。
从实践上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论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要求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而且要求调整发展的目的、动力、结构、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客观上要求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为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增长虽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片面追求并不必然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也不必然促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状况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尤其值得我们警觉。只有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上,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才能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二、把“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以上“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涉及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重大关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领域。
(一)处理好消费、投资、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三驾马车”的协调是关键。近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过去1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合计占到GDP总值的大约80%,并且仍在以每年25%到30%的速度增长,而消费则逐渐滑落至历史低点。我国贸易出口与进口总额自2001年起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全国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4743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年均增长24.4%。其中,出口从2492亿美元增加到9691亿美元,年均增长25.4%;进口从2251亿美元增加到7916亿美元,年均增长23.3%。2008年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可能放缓,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将影响我国对美出口的竞争力。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总体上对我国工业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制约,对于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和将会产生一定影响,继续过度依靠出口实现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从现代化的目标和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偏低,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需要继续提高。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随着住房、、医疗、分配等民生问题的解决,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都将得到提高,消费完全可以更好地发挥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经济最重要的现象,是劳动人口从农业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移。在第一次革命开始后的两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两次显著结构变化:占支配地位的农业经济进入由工业占更重要地位经济的第一阶段的结构变化,这就是工业革命;随后农业的比重进一步衰落,工业增长速度逐渐放慢或者甚至稳定不动,而服务业则大幅度增长,这就是服务业革命。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扩张到一个新的层级。GDP从1978年364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6年,按汇率折算的世界GDP总量48.1万亿美元,GDP为2.6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4.9%,总量列世界第4名。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6年中国GDP为9.98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5.1%,总量列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我国三次产业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出结构由1990年的27.1∶41.3∶31.6调整为2000年的15.1∶45.9∶39.0和2006年的11.7∶48.9∶39.4,就业结构从1990年的60.1∶21.4∶18.5调整为2000年的50.0∶22.5∶27.5和2006年的42.6∶25.2∶32.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产出比重3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和从业人员比重的变化虽然稳定上升,但就业比重低于产出比重7.2个百分点。就业结构和产出结构的这个特点,说明今后较长时期我国就业结构主要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实现这个转移客观上要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通过第三产业来提升一、二产业素质,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三)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三者相互促进,但起基础和拉动作用的主要是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从经济发展实践看,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技术革新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纺织业为先导部门,采矿业和冶金业与其并行发展,带动了其他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化逐渐扩散到各工业生产部门和运输业中。美国的发展方式起源于英国,可以说是英国发展方式的顶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美国从19世纪至今天一直在不停地吸纳世界各国、各民族、各领域、各层次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劳动者素质,使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以及创立新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有线和无线通讯等技术和产业都诞生于美国,空间、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美国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近年来,美国朝野更加注重人才、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吸纳优秀人才。日本、韩国总体属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制度创新实现了化。世界经济增长中没有出现经济增长趋同和停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从经济理论演进看,早期认为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数量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后来逐渐认识到生产要素质量和利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学家在对20世纪中后期的经济现实做出理论解释的过程中提出了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把知识和技术看作经济增长的比资本和劳动更为重要的内在要素,并且特别强调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和收益递增的重要源泉。新增长理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中没有出现经济增长趋同和停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经济发展实践和理论都表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推动力。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在过去经济总量较小的时候还可以承受。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方式和资源与环境利用方式,延续以往依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生产规模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将越来越严峻,甚至可能因为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发展的步伐受到阻挡。如何发挥好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作用,努力提高这三个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战略问题。
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都具有配置资源和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但其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政府是一个集中决策、层级管理的组织体系,而市场是一个分散决策、自由竞争的组织体系。市场和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市场机制通过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资源环境利用方式不合理和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问题。政府通过、制度和补偿机制,创造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消除外部性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由于市场体制在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滞后性和局限性,竞争和淘汰落后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并造成不可逆和难以挽回的损失。解决上述问题,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领域,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障碍主要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在当前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把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解决好资源有限和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确保资源和环境能够持续地为人类和工业发展所利用。当务之急是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信贷优惠和国家投资与补贴政策,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硬化资源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约束。资源领域要完善资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制度,加快用水、用地、用电和排污全价交易制度建设,使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者共同分担由于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影响。环境领域要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和废弃物有偿排放制度、污染排放权交易制度。在控制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污染控制的目标。
(二)加强竞争制度建设,处理好垄断和竞争关系,优化竞争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竞争,而且需要公平和有效的竞争。“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市场化进程向前推进,我国关于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的法制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在放宽市场准入、监管体制改革、纵向结构重组、引入非国有资本、建立特许经营制度等方面取得进展,地方保护行为有所收敛,竞争在促进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为人们所重视。我国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仍然面临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垄断性并购、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滥用以及行业自律限制定价等难点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颁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为契机,改变长期以来重视产业政策、忽视竞争政策的倾向,将竞争政策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政策,防止并依法惩治各种损害效率和公平的限制竞争行为。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分配制度,逐步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这20年间,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党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认识逐步深化。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上表述表明,我们党历来重视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问题,十七大更加重视公平并进一步明确了处理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既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也要调整财政支出,政府要把自己所支付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中投入到治安、司法、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确保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均等化,为社会的有效运行提供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安全、稳定、预期和公平环境。
(四)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现代化的目标和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偏低,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需要继续提高。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但是,在国内需求扩大尤其是人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的同时,要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基本原因在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是他们在特定时期和条件下产生的。从资源禀赋尤其是人均水平看,我国不具备那样消费的条件,从华夏文明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看,我国社会也不应该接受不健康、不文明、不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与引导生产的政策及实践相比,我国规范和引导消费方面的工作还相当薄弱。落实中央提出的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另一方面要注重运用正确有效的经济法律手段,矫正过于奢侈和浪费资源的消费,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和绿色消费。
四、要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组成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经济增长方式问题所以要继续深入研究,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考虑。
(一)经济增长仍然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专业领域
经济增长总是表现为生产成果数量的增长,这就需要分析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关系,分析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质量和利用效率对产出的影响。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生产要素不只是劳动、土地、资本,而且包括技术、人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甚至包括制度。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实物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来推动不同,现代经济增长主要通过知识、技术及制度不断创新来推动。通过制度创新,降低经济系统微观和宏观层次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生产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从而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路径。随着人们对生产要素认识的深化,生产要素的组合使用越来越复杂,实现产出比投入的更快增长就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二)正确把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需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需要独立研究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大体有四种组合方式,即:无增长无发展,有增长无发展,无增长有发展,有增长有发展。这四种组合方式,在经济史中都出现过。其中,前两种组合在一些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出现过,一些欧洲国家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后一度出现的低增长接近第三种组合,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曾经长期处于第四种组合。从发展阶段看,我国还没有发展到低增长阶段,应该坚决避免出现前两种组合,争取保持第四种组合,这自然离不开对增长方式的深入研究。
(三)保持我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需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国人均GDP,按汇率为2001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7598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6.60%。我国人均GDP与高、中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并行快速推进期,客观上要求经济总量在较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不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差距、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问题,就不可能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建设也不可能全方位得以推进。为使经济增长达到以上要求,也必须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