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的战略选择
技术——环境壁垒的出现和更新本质上是各国间技术差距的具体体现。除了各国的特殊人文地理生理条件之外,如果各国之间技术水平相同,不存在技术——环境壁垒,或者可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外生性壁垒和内生性壁垒是等价的。但由于客观上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不平衡,加上WTO关于实施国际标准、非歧视和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限制,不仅造成了各国间的技术——环境壁垒,也造成了一国外生性壁垒与内生性壁垒的差异。国际标准是一种国际公共产品,对它的推广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发展对外贸易。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环境壁垒是伴随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壁垒综合化与复杂化的形态。从动态角度考察,技术——环境壁垒的设置和对技术——环境壁垒的跨越是无止境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安全与环境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必然导致新的技术——环境壁垒出现和进口产品对壁垒的跨越。但是这种跨越不是无代价的。进口产品要跨越壁垒,就必须依据东道国技术——环境壁垒的规定要求,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而产品的改进,往往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新的投资,从而使改进后的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成本,进而削弱了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跨越技术——环境壁垒是以进口产品成本提高作为代价的,在一段时间会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并使其销售利润下降,为此我们应有效地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
一、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理论分析
技术——环境壁垒本质上是国家间技术差异的具体表现,尽管它还受其它因素的制约。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技术鸿沟,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通过技术转移(主要表现为技术模仿、扩散和技术溢出),可以缩小这种差距。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将技术的溢出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而后科邓(Cooden)分别考察了FDI对最佳关税、产业模式和福利的影响,其中多次提到技术溢出效应。后来的许多研究认为溢出效应的发生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来源于示范模仿和扩散;其二来源于竞争。前者是技术信息差异的增函数;而后者主要决定于外国与当地厂商的市场特征及其相互影响。Verspagen(1991,1992)利用“知识缺口”概念发展了知识溢出模型。Caniels(2000)指出:“知识(技术)溢出是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取智力成果,并且不给知识的创造者以补偿,或给予的补偿小于智力成果的价值。知识溢出与知识扩散是不同的概念,知识扩散的含义更广,它覆盖了知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各种方式,而知识溢出则只是其中的一种”。Coe,Helpuman和Heffnaister从四个方面说明了国际技术转移的渠道。首先,通过国际贸易使得进口国可以大量购入、使用外国的中间产品和设备,从而提高本国生产率;其次,通过贸易沟通可以促进各国产生对诸如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市场条件等进行跨国界的学习模仿;再次,国际联系促进了本国对外国技术的复制,并使之适于国内使用,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转移方式,特别体现在日本和一些新兴化国家;最后,国际贸易能提高一国开发新技术的生产率或对外国技术的模仿的生产率,间接地影响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水平。
技术转移,就中国产业而言,主要是技术引进,通过引进可以对中国产品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跨越技术——环境壁垒。但由于技术——环境壁垒的动态性,能否缩小技术差距,不断跨越技术——环境壁垒,不仅取决于进口国的模仿能力和努力,还取决于壁垒设置国的创新能力,以及国内产业的创新能力。根据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技术引进的溢出,在跨越壁垒过程中,体现在“干中学”等效应以及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方面。具体到产品而言,溢出效应可以体现在最终产品上,亦可体现在可贸易的中间产品上。为此我们通过一个数学模型的分析来说明利用引进产生的技术溢出来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情况。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国间存在技术差距和生产率的相对差异,一国为技术引进国,另一国为技术输出国和技术——环境壁垒的设置国,
αs,αr分别表示技术输出国和引进国的生产率增长率,Ers表示知识数量指数,它包括在两国的贸易联系中,σrs为吸收能力与结构相似性函数,其中Hrs为吸收能力指数,Drs为结构相似性指数。
一般而言,知识数量Ers可认为是由输出国提供的,在输入国使用的进口技术的函数,σrs表示输出国初始的生产率增长,它是内生的,是国内研究和开发(R&D)过程的结果。从(1)式我们可以看出:
①如果没有两国的贸易联系则不可能从技术输出国的生产率增长中收益;②当σrs=1时,即技术引进国在与技术输出国结构完全一致情况下,完全吸收了输出国技术,引进国可达的最大的生产率增长等于输出国内生的生产率增长水平;③Ers=1时,即表示两国贸易联系紧密且技术输入国完全吸收了输出国的知识数量,引进国此时的生产率增长等于输出国内生的生产率增长水平;④在生产率增长的条件下,对引进国而言,递增的贸易联系的边际收益是正的且是递减的。
吸收能力指数 与输入国和输出国各自的吸收能力相关,反映了输入国使用新技术的相对能力。可用如下等式来说明:
Hrs=min(1,hs/hs) 0≤Hrs≤1 (2)
hs表示技术输出国的技术吸收能力;hr表示技术输入国的技术吸收能力。从(2)式我们可以看出:
①如果输入国较之输出国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技能(即hr/hs>1),那么它在吸收外国技术方面不存在障碍;②如果在吸收能力方面输入国远低于输出国,缺乏足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来了解和利用技术(即hr/hs→0),那么它在吸收外国技术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Drs=exp[(Ir-Is)/dmax] 0≤Drs≤1 Ir≤Is (3)
Ir和Is分别表示技术输入国和技术输出国的技术结构特征(可用资本劳动比例来反映该指针),dmax指关于该指针的所有部门的最大绝对差异。从(3)式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两国的技术结构特征无差异(即Is=Ir)时,函数取值为1;②当两国的技术结构特征差异很大(即Ir<s)时,函数值趋于0。
结构特征和本地吸收能力之间存在互动作用。一方面,由于外国技术的一部分是基于其本国特征的,因此,即使有高吸收能力(Hrs=1),输入国也不能完全享受到外国技术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即使在结构特征(Drs=1)的条件下,由于输入国不能完全了解和吸收技术,完全竞争也不能促使由输出国的技术完整地转移到输入国。为了协调吸收能力和结构相似性的概念,将两者相乘,形成收益参数?σrs,它决定了外国技术的有效性:
σrs=Hrs·Drs (4)
该式反映了对吸收能力和结构相似性之间的不完全替代。
根据相对生产率的增长率的条件,对式(1)和式(4)整合后可得出技术溢出系数的关系式:
S(Ers)表示输出国技术进步相输入国溢出的比率。该系数受3个主要的因素影响:由创新国开发的并载于贸易流的知识和技术的相对数量(Ers),技术的吸收能力(Hrs)和结构的相似程度(Drs)。当Hrs和Drs都是外生时,Ers则由模型内生决定。
从以上的基于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引进吸收技术,并形成规模经济使我国成功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的关键;同时,也只有在开放市场的条件下,通过国际经济贸易方式,才有阻于技术的溢出。从动态的角度看,必须重视人力资
本的投资,发展企业的创新能力,这才是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并提高我国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战略选择
1.通过技术转移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
作为一个发展家,我国产业部门要跨越外部技术——环境壁垒,必须利用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由于技术(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可以使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学习,利用溢出发生的部分共享性,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生产率,追赶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即技术落后、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模仿技术发达、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的技术转移即“追赶”过程,最终提高国际竞争力跨越技术——环境壁垒。对于先进技术供给能力有限的中国,我国必须重视国外技术的引进,结合本国特征对外国先进技术进行跟踪,不断加大国内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技术溢出和后发效应的协同作用,将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提高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并尽快地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转变,进而跨越外部技术——环境壁垒。
按照国际惯例,在技术转移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抓紧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多边许可活动。熊彼特的发展理论认为通过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模仿),可以“追赶”发达国家,并不断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日益形成的技术鸿沟。对于一个产业部门而言,不仅可以直接从本部门的技术引进中收益从而跨越技术——环境壁垒,同时还可以从与其有前后关联的部门中的技术引进中受益,这就是所谓的租金溢出(rent spillovers),而且由于部门投入品的技术性能、质量水平提高,也可能导致制成品产出部门提高产品质量,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然而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技术“追赶”过程是需要代价的,Abramovitz(1986)认为这种“追赶”过程在一些特定因素上是有条件的,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落后但社会进步,具有很大的潜能赶上先进国家,而且这个国家或区域同时也具有实现这些潜能的方式,它才会向先进国家靠拢。两个因素会影响“追赶”过程,第一个因素是社会潜能用来描述国家采用一种新技术或接受知识溢出流的能力,可以用来描述社会潜能因素的有如水平、系统的运作、以及劳动力的知识含量和市场供需等。第二个因素是指技术上的接近性,即此国家与先进国家的技术相差有多远,这决定了它能够利用新技术的能力。
2. 利用直接投资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
单纯利用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往往难以得到较为系统先进的复杂技术。由于这些技术主要掌握在跨国公司中,所以我国应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同技术转移一样,这需要我国承受一定的代价,那就是所谓的:以中国市场换取外国技术。利用FDI跨越技术——环境壁垒也就是中国产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可以取得双赢的结局。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外国公司的品牌和营销渠道,从而进一步扩张产品的国际市场。FDI所带来的技术转移(溢出),可以体现在与东道国国内企业的协同效应、竞争模仿效应和R&D的当地化效应等方面。这些效应对于国内企业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技术积累以及满足标准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双赢的过程是双方合作的结果,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不仅合作伙伴有易位的可能,而且双赢的结局对于双方而言也并非是平分秋色的,有时还会出现零和的结局。因此在我国利用FDI的过程中存在多种情况,从长远来看,国内企业通过“干中学”等溢出效应,善于与国内企业合作和竞争,双赢的结局就可能形成双方长期共存发展的纽带,这对于我国对付不断发展创新的动态技术——环境壁垒是很有意义的。
3. 采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
按照国际惯例,跨越技术——环境壁垒应当积极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个国家实施质量认证制度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实行国际认证的产品,获得认证后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跨越技术——环境壁垒。加入WTO后的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不断发展,从2003年8月1日起,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正式实施,这也标志着我国标准化认证正逐步向国际靠拢。虽然如此,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战略调整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标准水平偏低,修订不及时,标龄太长,满足不了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大多数低于国际标准。(2)标准制定周期太长,跟不上市场变化和企业需要。(3)标准化投入不足。质量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的质量保证制度,是由专门的认证机构按照认证标准和规则对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保障能力进行检验和检查,并作出正确、可靠的评价。由于经费问题,造成了我国标准化人才的流失、标准质量提高缓慢等局面,为提高标准总体水平,应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
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同,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条件和处理国际纠纷的重要基础。从长远看,推广并使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是减少国际贸易磨擦,突破技术——环境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按照国际惯例,跨越技术——环境壁垒应当积极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个国家实施质量认证制度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实行国际认证的产品,获得认证后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
:
1.Caniels M.C..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Economic Growth.Edward Elgar,Cheltenham,2000.
2.Verspagen B.A New empirical approach to catching up and falling behind.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s Development,2:359-380,1991.
3.Abramovitz M.Catching up,forging ahead,and falling behind.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46:385-406,1986.
4.冯宗宪,柯大钢著.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郝超,刘镜编著.经济学名著指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