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的竞争力为什么下降了
珠江三角洲曾是外资最早登陆的滩头。今天,长江三角洲的迅然崛起,使得国际资本赶集似的又向黄浦江涌来。两大三角洲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在各自的中,也同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性问题。日前,本报派出两个记者组,对两个三角洲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到不少新情况和新观点。我们将在时报商业周刊上分两次刊登两路记者的调查报告,供对区域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从大珠三角的概念来看,加上香港和澳门,珠三角的经济实力现在仍然比长三角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珠三角的发展后劲明显没有长三角强。这是中山大学城市与规划研究室主任、广东省人大常委阎小培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给今天的珠三角下的判断。她进一步剖析说,珠三角模式,曾让南部中国成为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领头羊,现在看来,再这样走下去不行了,必须二次创新。
阎小培说,所谓的珠三角模式,也就是四个方面:一,地方各级政府不但有其自身的利益,也有自身的竞争压力,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权;二,乡镇自下而上发展,是自主性很强、具有组织创新能力的产物;三,外向型经济以“三来一补”为主,带有试验性,具有相对独立的产权结构;四,市场的独特性,内外市场互动,这在计划经济下是一个创新。概括讲就是前店后厂的模式,这主要指的是珠江东岸,是以香港为指向的外向型经济。
由此形成的经验有三条:1,制度创新。体现在更符合企业发展的权力分配上。任何一级政府都可以主导经济,市、区、村镇都可以作为主体发展经济,政企合一。2,超常规的发展道路。不是从农业逐渐发展过渡到化,而是一步到位。现在珠三角很多地方的GDP,农业所占比例已经是1%以下了。3,生产要素灵活运用。上世纪80年代,工人平均工资已经达到500元,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变化。土地零地价也是珠三角最早的创举。
而现在,珠三角曾经拥有的种种优势正在迅速弱化。
无地可用与土地的粗放利用
摆在珠三角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地方政府控制资源的能力严重下降。土地是政府惟一可控资源,但现在土地几乎用光。现在在珠三角任何一个乡镇,头号难题都是土地问题。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山市再开发7年就没有土地可用了,深圳按照现在的开发势头,再有15年也无土地可用。
珠三角的土地到底利用了多少,还有多大的潜力,在珠三角没有谁能搞清楚。按阎小培的话说,整个珠三角土地的粗放利用,触目惊心。珠三角有很多的工业园,也是土地利用效率极低的,流于形式的。现在各地搞开发,大面积圈地建工业园,动不动就是划出来几十平方公里,甚至到80平方公里、200平方公里土地搞工业园开发。进来的企业也不考虑体现什么产业链,政府没人考虑这些问题。实际上园区内很多土地是闲置的。阎小培考察了佛山的90多个工业园,都分散得很;佛山又新建了一个大型工业园,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到现在为止,一直也没有大的项目进来,这些工业园都存在着后劲发展不足的问题。
阎小培认为,领导干部拼命地招商引资的原因是,考核干部仍然是以经济的总量和增长的速度作为指标。一任三年,为了体现政绩,就拼命引资,很多产业并非是三年之内可以见效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里都会是一句空谈。
珠三角开发20年了,下面各市县仍在走老路子,搞土地出让招商引资。全县领导出动招商招的是什么?制鞋制衣,来者不拒,和20年前惟一有区别的是,过去搞标准化厂房,现在搞个性化厂房,政府自己不建设厂房了。
为什么出现零地价?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发展商对着多个地方政府,对着多个土地权主体,各地为了地方利益,恶性竞争把地价降到零。其实,零地价实质是负地价,加上三通一平,这还不仅仅是白送。
阎小培对地方政府官员调查后发现了零地价出让的玄机:政府收入分几大块:土地出让费;出让后可以对企业收管理费;工人的人头费,这也是政府希望招商招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原因;还有一块是外汇留成。后面的收入可以弥补土地转让费的不足,这是珠三角土地使用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
阎小培提醒说,现在,在招商引资方面,长三角也在步珠三角的后尘,大搞零地价,粗放经营。
产业升级缺乏动力
珠三角的产业同构、基础设施同构现象非常严重。阎小培认为,这如果是市场经济下的选择,可能有其合理性,但问题是这必然使得珠三角的产业升级变得非常困难。
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动力有没有?阎小培并不抱乐观的看法。
她认为,外资包括港资进入珠三角的大都是低端的制造业,外资来珠三角是以利润为目的,小制造业根本不会有什么技术创新的要求。20年来,珠三角的劳动力成本一直都是500元。中国简单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也给低端制造业不升级提供了可能。
譬如,广东已经把房地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但在广东就业的大量外来的简单劳动力类别的劳动者,作为市民,他们的收入有限,消费有限,他们不可能去买商品房,也买不起商品房,这对于发展房地产业是没有什么支持力的。但珠三角现在还以这种模式招商引资。
珠三角现在是后工业化时代。按照经济发展,没有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这个过程,这个阶段,是无法进行产业升级的。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美国、英国的产业升级是内生的,日本、韩国是吸收外国成熟的先进技术,消化后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珠三角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补工业化进程中所缺乏的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化这一课。
珠三角为什么缺乏产业升级动力?阎小培说,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带动零售业,所以地方政府没有动力。产业升级换代牵涉到老产业扩散出去的问题,政府往往成为阻碍作用,在新的产业未大规模进入的情况下,政府是不愿意让老产业退出的。一个企业要扩散到别的地区,政府之间就要进行谈判,搞利润分成。有的四六开,有的三七开。此外,在珠三角,竞争一直是无序的,价格战频繁,企业的利润下降,只能想办法压缩成本,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升级愈发困难。
阎小培说,珠三角各地似乎都认识到产业升级的重要性,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到本地长远目标规划上来。但各地的定位又都雷同,都是什么国际化,世界性,都是中心城市,实际上定位都很模糊。深圳要搞硅谷,广州也要搞硅谷。虽然珠三角也有企业开始成立研发中心,但远远不够。
亟待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虽然阎小培认为珠三角缺乏后劲,积重难返,但她并不认为珠三角就没有出路。
珠三角的出路在哪里?她认为,就在过去的里。
首先,珠三角的最关键问题是区域管制问题。阎小培曾经问过深圳国土规划局的一个司机,你一年开车到广州几次?他回答说两三次。这实际上是深圳自己把自己抛弃了,为什么不和广州等地合作?为什么各地都一直在搞重复建设,定位都一样,要自己做龙头,谁都不服谁?关键问题就在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珠三角过去的成功经验就是搞制度创新。在过去,广东省地方立法的数量在全国一直是走在前列。政府一定要搞区域管制,进行发展协调。必要的时候对一些作出牺牲的地区进行利益补偿。这个区域管制机构应该由专家、市民、官员参与,立法确认,凡是这个机构出台的决策,从层面上保证它的效力。
过去,广东省一直是放权,事实证明,政府存在着定位不明的问题,不晓得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未来,应该再高个层次,建立区域管制协调机制,按照区框架去运作,而不是行政区的思路来运作。政府要协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更多的是进行立法保证,转变思路,不应该更多的参与到里面来。
现在,广东省搞中心镇规划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分配指标,阎小培认为这实际上是不的,应该按照经济区来划分,弱化行政区经济管制。
政府服务改进与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
虽然珠三角现在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力要素和长三角相比没什么根本的优势,但是可以考虑生产要素优势的创造,进行政府服务平台的创造,搞综合环境的营造,借助香港实现国际化。
很多人说珠三角的企业大部分是加工企业,东莞的很多台资企业已经迁移到长三角,原因在于这些企业根植性不强,变数很大,归属性不强。但事情分两方面看,珠三角应该反思自己的服务平台、综合环境的营造问题,反思自己的服务和吸引力。这方面珠三角的认识程度还不高。过去,政府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商都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现在对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也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广东土地制度能否改革,是下一步珠三角发展的关键问题。的土地是集体所有,所有者是村集体,政府和村是协议关系,村本身也有发展经济的冲动,结果造成土地的滥用。
珠三角以后要实行土地集约使用,走向合理化,把生态产业规划出来。要把经济吸引区找出来,宏观把握用地。能否将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实行所有制改革,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农村土地实现国有化?阎认为这是珠三角土地问题的根本出路,如果解决得好的话,也为其它地区提供一个思路。
找准大珠三角的定位
阎小培说,现在珠三角已经开始注重产业的结构问题。在珠江东岸已经形成了一个经济走廊——香港、深圳、东莞、惠州、广州。大型企业的产业链条长,对服务业的需求是很大的。惠州的石化项目已经初具规模,未来改变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其中一个点是惠州的重化,南沙的重化工业,也已经在立项建设中。南沙是珠三角的中心,引导广州的工业化升级,对珠江两岸都有带动作用。中山市的规划已经与南沙的发展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西岸基本上无大型企业带动。但是顺德南部,中山北部已经融合在一起,这些地方已经形成大量的专业镇,产业密集,已成雏形,产业层次有望提升。
珠三角过去的经验是内外市场互动,这一条经验应该继续发扬,不能把珠三角理解成纯粹的外向型经济,珠三角下一步也应该瞄准国内市场,经济总量增大了,外向型经济的比例就会有所下降。
如果伶仃洋大桥建成,考虑到香港的辐射力,应该考虑西进,带动西部的发展,不能再北上。从战略角度看,珠三角要扩展其腹地,把生产环节向内地扩散,产品内销。
从国际经济角度看,要在亚太地区找准大珠三角是什么角色,研究和东南亚的关系该怎么加强。东南亚一些国家发展不如珠三角,形成了一个势差,可以考虑进行经济合作。